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

寬河1147 分享 時間:

作為強盜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是,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以人類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聯(lián)軍的罪惡,深切同情中國遭受的空前劫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位正直的法國人的聲音吧。一起看看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歡迎查閱!

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情感誦讀:體味雨果胸懷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2、語言品讀:體會這封信精彩的反語特色。

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語言、反思今天我們應如何對待圓明園。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了解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的資料,查閱有關雨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感導入

希臘有巴特農(nóng)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而我們中國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圓明園??上覀儸F(xiàn)在看到的只是遺址。歷史記載了恥辱的一頁,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以其強盜般的卑劣行徑掠奪并焚燒了圓明園,如今只留下些斷壁殘垣。(相關圓明園圖片)看著這些圖片,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法國作家雨果得知圓明園被毀,不無悲痛的說:“老天哪!整個中國在地上跌得粉碎!”

為什么圓明園毀滅了,中國就跌得粉碎了呢?今天讓我們來解讀雨果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看看他是怎么來評價這件事的。作為強盜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是,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他以人類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聯(lián)軍的罪惡,深切同情中國遭受的空前劫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位正直的法國人的聲音吧。

作者簡介:維克多雨果(1802~1885),法國偉大作家,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二、誦讀感知

學生快速自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在誦讀中體味雨果胸懷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展示:在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一方面表達了對圓明園的____之情,另一方面表達了英法聯(lián)軍強盜行徑的____之情。)(贊嘆、譴責)

三、合作探究,誦讀體悟

1、雨果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找出文中評價圓明園的語句。

(“世界奇跡”)

⑴與巴特農(nóng)神廟比較,指出圓明園的藝術性質(zhì)和成就;

⑵具體講園中之物;

⑶耗費了巨大勞動;

⑷圓明園屬于全人類的亞洲文明杰作。

圓明園介紹: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萬春園又稱“圓明三園”,共占地350公頃,周長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歷經(jīng)6代皇帝的擴充修葺,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為宏大富麗、幽靜奇美的離宮御苑,被譽為“萬園之園”。園內(nèi)有樓殿亭閣、橋榭軒館140多座,藏有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和極其珍貴的文獻典籍、書法繪畫精品不計其數(shù)。

2、請生誦讀,讀出作者對圓明園的贊嘆之情。

(圓明園復原圖片)

3、雨果是怎樣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學生尋讀。

找出作者諷刺譴責英法聯(lián)軍的語句。

“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全部贊美”。

諷刺侵略者的語句(見課本)。

反語,產(chǎn)生極其尖銳的諷刺意味。

4、作為一個法國作家,雨果對強盜進行了憤怒的譴責,這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胸懷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沒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胸懷博大。)

四、拓展延伸,主題深化

1、“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1860年10月18日,讓我們記住這一天,英法聯(lián)軍開始焚燒舉世聞名的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3500名英軍手持火把進入圓明園,到處點火。園內(nèi)300多名太監(jiān)、宮女和工匠葬身火海,這座巨大宮苑烈焰騰起三天,余煙月余不息!

圓明園毀滅了,中國在地上跌的粉碎!1988年我們建成了圓明園遺址公園,江澤民1994年來此植樹時指出:“圓明園為什么叫遺址公園,就是為讓大家看到這顆燦爛的東方藝術明珠,當年被外國強盜毀壞的慘痛歷史,給人民以愛國主義教育?!?圓明園被毀圖片)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也許應銘記這段歷史,但更重要的也許是應思考:圓明園毀滅了,毀滅的究竟是什么?必須毀滅的是什么?不應該毀滅的是什么?永遠也毀滅不了的是什么?

2、情感渲染,詩歌朗誦:

那也許是

一杯苦酒的訴說

那也許是

亙古藝術之園的凋落

但這一切的也許

都無法抹去

游人心頭沉重的負荷

那歪扭的石柱

還有那殿宇的基座

都在印證

這里曾被強盜燃過一把

毀滅人類文明的大火

遺跡在哭泣

歲月如穿梭

圓明園昔日盛況

無奈成為歷史的過客

今日春風啊

再也難以激蕩起

福海的瀲滟春波

侵略者的魔爪

在此留下洗不掉的罪惡

但愿屈辱的一頁

永遠永遠翻過

華夏兒女用雙手

建起強大的中國

拿破侖曾經(jīng)預言:“中國是一頭睡著的雄獅,當它醒來時,全世界都將為之顫抖?!钡拇_,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歷盡艱難坎坷,正大步走向繁榮富強。圓明園雖然毀滅了,但毀滅不了的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應該毀滅的是我們身上的劣性。反思歷史,躬身前行,讓我們努力學習,發(fā)憤圖強,決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五、作業(yè)

給圓明園遺址管委會寫一封信,談談你對圓明園遺址保護的看法。

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2

訓練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體味精彩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課前準備:查找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2、導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的作者嗎?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 這兩部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 ]

3、讓學生介紹有關圓明園的資料

教師作補充:

圓明園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樂的花園,也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這座花園方圓十多公里,在這兒可以觀賞到國內(nèi)外四十個地方的有名的風景。園內(nèi)還珍藏著許多無價的珍寶,罕見的圖書,珍貴的歷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聞名世界的藝術館、圖書館、博物館。

1856 年,英、法帝國主義發(fā)動了侵略我國的第二次鴉戰(zhàn)爭。1860年,10月6日,侵略軍闖進圓明園,大肆搶掠。他們把園里凡能搬動的金銀珠寶和珍貴文物統(tǒng)統(tǒng)搶走。來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動的,就任意打碎、踐踏。最后一把火將這座經(jīng)營了一百多年、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燒成了一堆敗瓦頹垣。

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正音、解詞):

體面 給 j 予 獨一無二 琺f瑯lng 眼花繚亂

不可名狀 蕩然無存 箱篋qi 制裁 贓物

4、快速默讀課文,

明確文章兩大內(nèi)容板塊:①贊美圓明園 ②譴責侵略者

【討論】: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對遠征中國的意見,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而雨果也盛贊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聯(lián)軍搶得有眼光、有頭腦?作為一名法國人是不是該為自己的祖國發(fā)了一筆橫財而高興?

⑴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①——④段,找出作者評價圓明園的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讀⑤——⑩段,找出作者諷刺侵略者的語句,哪些是反語?談談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作為一名法國人很容易被當局制造的輿論所蒙蔽,易被狹隘的愛國狂熱所支配。而雨果卻有清醒的頭腦、公正的立場,真是難能可貴!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他盛贊圓明園的文化藝術價值,盛贊這一世界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中華民族是一個“超人的民族”),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見的機會變成向強盜政府提出抗議的機會,譴責侵略者的貪婪、野蠻、無恥,表現(xiàn)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世界奇跡 “贊譽”

破爛

驚人杰作 諷刺、 譴責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視人類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國人民

教學后記:通過學習,激發(fā)了同學們對法西斯的憤恨。

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3

知識目標:

1、學習文中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描寫,體會各具特色的語言。

2、了解戰(zhàn)爭給人民或國家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

能力目標:辨別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教育目標:教育學生要有廣闊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重點難點:掌握的語言特色。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一、導入。

上課之前,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個強盜,為了共同的利益,進入了一個富貴的書香門地的家中去搶劫。由于他們事先勾結了那個大戶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間,將能帶走的東西洗劫一空。不能帶走的全被毀壞了。

頃刻間,昔日富麗堂皇的景象在瞬間化為一片烏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斷瓦殘垣。這個家庭的許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幾百口人都被殺了,可是唯有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存活了下來。他長大后,被告知了家中當年的慘況。于是,他發(fā)憤圖強,終于有一天,他打敗了那兩個強盜。奪回了本該屬于他們家應有的尊嚴與地位。

我們現(xiàn)在只知道,那兩個強盜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請問:親愛的你能猜出來,那個嬰兒是誰?那幾個可惡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麼?那個受難的家庭又是什麼?

二、整體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請舉手?

很簡單的問題當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個受難的家庭就是我們的祖國呀!那可惡的仆人就是那些漢奸狗腿子呀!而那個嬰兒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們大家呀!

2、有誰能給大家講一下英法聯(lián)軍的情況呀?

有許多學生因為在歷史課上講過,所以這是一方他們自主發(fā)揮的空間。許多學生講得比我知道的都多都精彩。

3、請大家先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在寫法上有沒有不和諧的地方?

(一般孩子們覺得有不妥的地方,但是卻不容易找出來。)

語句上的鮮明對比。

1)、贊美圓明園的語句。

2)、諷刺劫掠者的語句。

4、雨果具體是怎樣贊美圓明園的?

1)、是東方幻想藝術中的最高成就。

2)、幾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chǎn)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種規(guī)模巨大的典范。

(這個問題我沒有給學生講。我覺得他們沒必要分得這麼詳細。也不知道到底對不對。)

5、那麼就寫法上有何特點?

概括——具體——概括。(這一點,學生都能總結出來。但話語還不準確。)

6、那麼雨果對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持什麼態(tài)度?(譴責態(tài)度。)用了怎樣的語言?(反語)有什麼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恥的認為,這次遠征是體面的,出色的,光榮的,他們期待的是雨果對英法的這個勝利給予盛大的贊譽;雨果在憤激之下,用反語來形容強盜的心理。像“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正是強盜的口吻,有辛辣的諷刺意味。

7、那麼他不幫著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人類的立場。(這里有說,正義的立場,中國的立場,或者是人民的立場等等。)

8、如果說,你們家有個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態(tài)度是什麼?(有個學生說,我會原諒他的,再給他一次機會。)是的,你肯定不會主動站出來去指證他。但是雨果卻能,因為他有著我們所沒有的什麼品質(zhì)?

清醒的頭腦,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場。

“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p>

我們要學習雨果的博大的胸懷與高尚的品格。

9、好了,現(xiàn)在我們給雨果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想。

課后記:先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他們,故事明白了。那麼這篇課文就好理解了。


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相關文章:

英法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優(yōu)秀范文

給爺爺?shù)囊环庑?00字5篇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800字

圓明園觀后感范文5篇匯總

圓明園觀后感精選5篇范文

圓明園觀后感范文五篇2020年

圓明園觀后感范文5篇600字2020年

八年級上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52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