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四篇

敦武1147 分享 時間:

  《圓錐的體積》一課是在學生學習過圓柱的體積以及對圓錐體特征有了初步的認識后進行教學的。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2、理解并掌握體積公式,能運用公式求圓錐的體積,并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學生動腦、動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的綜合能力。

  教具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5套,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5套、水槽5個,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1、認識圓柱(課件演示),并說出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屏幕出示: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2、口算下列圓柱的體積。

  (1)底面積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體積 = ?

  (2)底面半徑是 2 分米,高10分米,體積 = ?

  (3)底面直徑是 6 分米,高10分米,體積 = ?

  3、認識圓錐(課件演示),并說出有什么特征?

  二、溝通知識、探索新知。

  教師導入: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征,但是,對于圓錐的學習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認識上,有關圓錐的知識還有很多有待于我們去學習、去探究。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圓錐的體積”。(板書課題)

  1、探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教師:怎樣推導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同學們先想一想,我們是怎樣知道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圓柱------(轉化)------長方體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教師:借鑒這種方法,為了我們研究圓錐體體積的方便,每個組都準備了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你們小組比比看,這兩個形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操作比較后,再用課件演示。

  (1)提問學生:你發(fā)現(xiàn)到什么?(圓柱和圓錐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得出: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教師: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用數(shù)學語言說就叫“等底等高”。

  (板書:等底等高)

  (2)為什么?既然這兩個形體是等底等高的,那么我們就跟求圓柱體體積一樣,就用“底面積×高”來求圓錐體體積行不行?

  (不行,因為圓錐體的體積小)

  教師:(把圓錐體套在透明的圓柱體里)是啊,圓錐體的體積小,那你估計一下這兩個形體的體積大小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系?(指名發(fā)言)

  用水和圓柱體、圓錐體做實驗。怎樣做這個實驗由小組同學自己商量,但最后要向同學們匯報,你們組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有什么樣的倍數(shù)關系。

  (3)學生分組做實驗,并借助課件演示。

  (教師深入小組中了解活動情況,對個別小組予以適當?shù)膸椭?

  a、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組是怎樣做實驗的?

  b、你們做實驗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在體積大小上發(fā)現(xiàn)有什么倍數(shù)關系?

  (學生發(fā)言: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3倍)

  教師:同學們得出這個結論非常重要,其他組也是這樣的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用教學課件演示實驗的全過程,并啟發(fā)學生在小組內有條理地表述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板書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

  教師:我們學過用字母表示數(shù),誰來把這個公式用字母表示一下?(指名發(fā)言,板書)

  (4)學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組大小不同的圓柱體和圓錐體進行體積大小的比較,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整理歸納:不是任何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都是任何一個圓柱體體積的 。(教師拿起一個小圓錐、一個大圓柱)如果老師在這個大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這個小圓柱體里倒,需要倒三次才能倒?jié)M嗎?(不需要)

  為什么你們做實驗的圓錐體里裝滿了水往圓柱體里倒,要倒三次才能倒?jié)M呢?(因為是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圓錐體。)

  (教師給體積公式與“等底等高”四個字上連線。)

  進一步完善體積計算公式:

  圓錐的體積=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1/3

  =底面積 × 高×1/3

  V = 1/3Sh

  教師:現(xiàn)在我們得到的這個結論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復敘述公式。)

  課件出示:

  想一想,討論一下:?

  (1)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學生后討論回答。

  三、 應用求體積、解決問題。

  1、口答。

  (1)有一個圓柱的體積是27立方分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多少?

  (2)有一個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分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多少?

  2、出示例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自己解決問題。

  例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a、 學生完成后,進行小組交流。

  b 、 你是怎樣想的和怎樣解決問題的。(提問學生多人)

  c 、 教師板書:

  1/3×19×12=76(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76立方厘米

  3 、練習題。

  一個圓錐體,半徑為6cm,高為18cm。體積是多少?(學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饋。)

  我們已經學會了求圓錐體的體積,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有關圓錐體體積的問題。

  4、出示例2:要求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形的小麥堆,測得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重735千克,這堆小麥約有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

  (1)提問: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提問,并回答學生的質疑:

  3.14×(4÷2)2×1.2× 1/3 表示什么?為什么要先求圓錐的體積?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數(shù)是什么意思?….

  5、比較:例1和例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例1直接告訴了我們底面積,而例2沒有直接告訴,要求我們先求出底面積,再求出圓錐體積;(2)例1 是直接求體積,例2是求出體積后再求重量。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二

  教學目標:

  1.在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基礎上,能運用公式解決有關實際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 解。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踐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結合實際問題運用所學的知識

  教學理念:

  1.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學生動手實踐,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教學設計:

  一 回顧舊知:

  1.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S、h各表示什么?

  2.求圓錐的體積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3.還知道哪些條件也能計算出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投影出示:

  (1)S = 10,h = 6 V = ?

  (2)r = 3,h = 10 V = ?

  (3)V = 9.42,h = 3 S = ?

  二 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投影出示例2:一堆小麥圖)師:有這樣一堆小麥,你知道它的體積是多少嗎? 怎么辦呢?

  2.這些數(shù)據(jù)都是可以測量的?,F(xiàn)在給你數(shù)據(jù):高為1.2米,底面直徑為4米

  (1)麥堆的底面積:__________________

  (2)麥堆的體積: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道了體積,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重能知道嗎?(每立方米小麥約735千克)(得 數(shù)保留整千克數(shù))

  4.一個圓錐形沙堆,占地面積為3.14平方米,高1.5米。(1)沙堆的體積是多少平方 米?(2)如果每立方米沙約重1.6噸,這些沙子共重多少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5.用一根底面直徑2分米,高10分米的圓柱體木料,削成一個的圓錐,要削去多 少立方分米的木料?

  (1)(出示圖)什么情況下削出的圓錐是的?為什么?

  (2)削去的木料占原來木料的幾分之幾?

  (3)如果這是一塊長4分米,寬2分米,高1分米的長方體木料,又在什么情況下削出 的圓錐是的呢?

  三 綜合練習

  1.一個圓柱的底面積為81平方厘米,高12厘米,和它等體積等底的圓錐高為( )厘米;和它等體積等高的圓錐的底面積為( )厘米。

  2.將一個體積為16立方分米的圓錐形容器盛滿水,倒入一個底面積為10平方分米的 圓柱體容器中,水面的高度是( )分米

  3.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體積相等,如果圓柱的高是圓錐的4/5,那么圓柱的底面積是 圓錐的幾分之幾?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三

  一、學習內容:

  教師提供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14頁----17頁。

  二、學生提供: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小水盆,一些綠豆。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和實踐活動,了解圓錐的體積或容積的含義,進一步體會物體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重點難點:

  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

  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

  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五、學習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看看你們能不能發(fā)現(xiàn)這兩個圖形之間隱藏的關系?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高。

  你的發(fā)現(xiàn)真了不起。這種情況在數(shù)學中叫做“等底等高”。在“等底等高”的條件時,它們的面積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面積的一半或長方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六、布置課前預習

  點撥自學

  1、圓柱和圓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圓柱和圓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呢?

  請小組開始討論。注意,這里的圓柱和圓錐指的就是圖上的圓柱和圓錐喲!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七、交流解惑:

  它們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錐只有一條高。圓錐體積比圓柱小……

  動手做實驗:把圓錐裝滿綠豆,倒入圓柱中,看倒幾次能把圓柱裝滿。

  通過實驗操作,得出了正確的科學的結論: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八、合作考試

  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口算)

  2、沈老師在大梅沙玩,將沙堆成一個圓錐形,底

  面半徑約3分米,高約2.7分米,求沙堆的體積。

  (只列式不計算)

  3、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

  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

  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

  (只列式不計算)

  4、如圖,求這枝大筆的體積。

  (單位:厘米)

  (只列式不計算)

  5、將一個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4分米的圓柱

  形木塊,削成一個的圓錐,那么削去的體積

  是多少立方分米?(口算)

  九、自我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以后我會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十、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極高,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知識的探究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圓錐的體積》教案范例四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第48—50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求出圓錐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向學生滲透知識間"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聯(lián)系實際中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說明:教學目的是全課的中心,所以要明確具體。這節(jié)課教學目的就很明確具體,既有知識要求,又有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很全面,符合大綱要求。]

  教學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

  教學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二分之一。

  教具準備:投影儀、小黑板、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空心實物各一個。圓臺、棱臺實物各一個。

  學具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空心實物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求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說明: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因此,先復習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抓住所學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為學習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作了很好的鋪墊。]

  師:剛才我們復習了圓柱的體積公式并應用這個公式計算出了圓柱的體積,那么圓柱和圓錐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圓錐的體積。

  板書:圓錐的體積

  [說明:設疑激趣,激發(fā)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l

  二、新課教學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48頁,想一想:圓錐的底面是什么形狀的?什么是圓錐的高?(生看書)

  投影出示下圖:

  師:圓錐的底面是什么形狀?

  生:圓錐的底面是圓形的。

  師:對。什么是圓錐的高呢?

  生: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師:你能上來指出這個圓錐的高嗎?

  師:很好,因為圓錐的高我們一般無法到里面去測量,所以常常這樣量出它的高。

  師演示:將剛才出示的圓錐圖上的高往外移,標上字母h,如圖所示:

  師:有人認為,(指母線)這條就是圓錐的高,你們說對嗎?為什么?

  生:我認為不對,因為高是指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它不在圓心上,所以不是圓錐的高。

  師:說得很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們看到過哪些物體是圓錐形狀的?(略)

  師:對。在生活中有很多圓錐形的物體。(出示實物圖)如:沙堆、糧堆、鉛錘,還有圓柱型鉛筆用卷刀卷過的部分等等。誰上來指一指這支鉛筆圓錐型部分?(略)

  師:對圓錐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圈,請你判斷這些圖中哪些是圓錐?哪些不是?為什么?

  投影出示下列圖形:

  生:我認為②、③、④三個圖是圓錐,①、⑤兩個圖不是。

  師:第②、③兩個圖與第④個圖并不一樣,為什么說它們也是圓錐呢?

  生:我想第②個圖是倒放的圓錐,第③個圖是斜放的圓錐。

  師:說得有道理。你能不能將這個圓錐擺正。

  (一名學生到前面旋轉投影片,將圓錐圖形一一擺正)

  師:拿出實物模型(圓臺、棱臺)。說:大家看,①、⑤兩個圖其實就是這兩個物體,它們究竟叫什么呢?等你們以后學了更多的知識就知道了。

  [說明:圓錐的認識,教師是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去獲得的。教師通過不斷設疑,層層深入,幫助學生對書上內容逐步深化;然后,以生活中的圓錐形物體,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認識;最后,用一組判斷題要學生鑒別哪些是圓錐,哪些不是圓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達到知識的強化目的。]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圓錐。現(xiàn)在我們再來研究圓錐的體積(出示教具)。這是一個空心圓錐,這是一個空心圓柱。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先來比較它們的底面。(師演示:將圓錐和圓柱的底面合在一起,完全重合。)

  生:它們的底面是相等的。

  師:我們再來比較它們的高。(師演示:用一把直尺架在兩者之間,然后分別量一量它們的高。)

  生:它們的高也是相等的。

  師:那也就是說,這兩個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采用實驗的方法來推導圓錐體的體積公式(邊說邊演示),先在圓錐內裝滿水,注意大拇指不要伸進去,然后把水倒入圓柱內,看看幾次可將圓柱倒?jié)M?,F(xiàn)在我們分小組做實驗,大家邊做邊討論實驗要求,如有困難可以看書第23頁。

  出示小黑板:

  1。實驗器材中,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底面有什么關系?官們的高有什么關系?

  2。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3。圓錐的體積怎么算?體職公式是怎樣的?

  學生分組做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在你們做實驗用的

  器材中,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底面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高有什么關系?

  生:在實驗器材中,圓錐的底面和圓柱的底面是相等的,它們的高也是相等的。

  師:我們再來討論第2個問題。圓錐的體積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生: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

  生:圓錐的體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權的1/3。

  板書:圓錐的體積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師:得出這個結論的同學請舉手。(略)你們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生:我們先在圓錐內裝滿水,然后倒人圓柱內。這樣倒了三次,正好將圓柱裝滿。所以,圓錐的體積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1/3。

  師:說得很好。那么圓錐的體積怎么算呢?

  生:可以先算出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用底面積乘以高,再除以3,就是圓錐的體積。

  師:誰能說說圓錐的體積公式。

  生:圓錐的體積公式是V=1/3Sh。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第49頁,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句圈圈劃劃,并說說理由。

  生:我認為"圓錐的體積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句話很重要。

  生:我認為這句話中"等底等高"和"三分之一"這幾個字特別重要。

  師:大家說得很對,那么為什么這幾個字特別重要?如果底和離不相等的圓錐和圓柱有沒有三分之一這個關系呢?我們也來做個實驗。這兩個是等底不等高的圓錐和圓柱,邊兩個是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和圓柱,我請兩個同學上來用剛才做實驗的方法試試看。

  (請兩名學生上講臺示范實驗)

  師:現(xiàn)在大家看清楚了嗎?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圓錐體積不是圓柱體積的1/3。

  生齊答:不是。

  [說明:變教具為學具,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使聽黨、視覺、觸覺等各種感官一起參與活動,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努力去探索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這樣的學習,學得活,記得牢,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師:下面我們就根據(jù)"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這個關系,口答三道題目。師:出示小黑板,口算。

  求與下面圓柱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

  1、圓柱體的體積是3立方厘米;

  2、圓柱體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

  3、圓柱體的體積是1/2立方米;"

  生答略。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接下來,請大家用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解答一道應用題。師出示第50頁例1。

  例l :一個圓錐形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兩名學生板演,老師巡視)

  師:這位同學做的對不對?

  生:對!

  師:和他做的一—樣的同學請舉手。(絕大多數(shù)同學舉手)

  師:那么這位同學做錯在哪里呢?(指那位做錯的同學做的)

  生:他漏寫了1/3。用底面積乘以高算出來的是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還要再乘以1/3。

  師:對了。剛才我們通過實驗4知道了圓錐的體積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導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即V=1/3Sh。我們在用這個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時,要特別注意,1/3不能漏掉。

  三、鞏固練習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填表練習。

  出示小黑板:

  1、 填表:

  底面積S (平方米) 高h(米) 圓錐的體積(立方米)

  15 9 ()

  16 0.6 ()

  師:兩題都填對了。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看是不是掌握了今天的知識。

  2、求下面各圓錐的體積。

  (1)半徑是3米,高是2米。

  (2)直徑是4分米,高是6分米。

  (3)周長是6,28厘米,高是3厘米。

  3、有一個高9厘米,底面積是20平方厘米的圓柱內裝滿水,用一個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擠壓,最多能擠出多少水?圓柱內還剩多少水?(邊做實驗邊討論)

  [說明:練習有層次,形式多樣。最后一個層次的練習,又回到動手實驗上,而且強化的仍然是本節(jié)課最基本、最關鍵的內容。]

  師: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圓錐,并推導出了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厝ヒ院?,先回憶一下今天學過的內容,想一想,在運用V=1/3Sh這個公式算圓錐體積時,要特別注意什么。

236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