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教學資源 > 教案 > 數(shù)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三篇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三篇

敦武1147 分享 時間:

  本節(jié)課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根據(jù)乘法的意義計算小數(shù)和整數(shù)相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例子,結合實際操作,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使學生能夠計算簡單的小數(shù)乘整數(shù)。

  3.通過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計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聯(lián)想轉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材分析】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shù)”、“小數(shù)的意義”、“小數(shù)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shù)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

  【學情分析】

  我所抽班級學生有73人。這班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對于列出小數(shù)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結果,學生不會有任何困難,關鍵在于學生能否聯(lián)想到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然后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所以針對這一點,我打算利用小數(shù)加法的復習題,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運用類推、遷移的方法來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小數(shù)的意義:0.2 0.05 (學生口答)

  2、小數(shù)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 0.1+0.1+0.1+0.1+0.1

  (1)學生口算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數(shù)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計算)

  3、揭示新課:

  (1)0.2+0.2+0.2,用乘法怎樣表示?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這樣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樣寫?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幾道怎樣用乘法表示?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4)這些乘法算式與我們前面學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數(shù)乘法)

  4、歸納意義:

  小數(shù)乘整數(shù)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請大家想辦法算出0.2×3的積。

  (1)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連加法:0.2+0.2+0.2=0.6

  b.聯(lián)想、轉化:0.2元=2角 2角×3=6角=0.6元

  c.畫圖法:你是怎樣畫的?為什么要畫3個0.2?

  d.推算:因為2×3=6,所以0.2×3=0.6

  e.還有不同的嗎?(略)

  2、小結:只要適合自己,就是的!

  三.鞏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 )=( )

  0.3+0.3+0.3+0.3+0.3=( )×( )=( )

  0.1+0.1+0.1+0.1+0.1+...=( )×( )=( )(10個0.1)

  1.2×2=( )+( )=( )

  ( )×( )=( )+( )+( )+( )+( )(可以怎樣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算一算

  2×0.4 0.3×0 3×1.1 9×0.8 0.6×4 5×0.2 0.7×1

  3、文具店里的數(shù)學問題:

  (1)買4塊橡皮多少元?

  (2)買3支鉛筆多少元?

  (3)買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選一種文具,你還能提出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嗎?

  四.閱讀質疑

  (1)閱讀教材38~39,把書中內容補充完整。

  (2)還有不懂的問題嗎?

  五.全課小結: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二

  教材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41——4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初步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3.通過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遷移、轉化方法的數(shù)學思維。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格子圖、色彩筆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一)復習小數(shù)的意義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小數(shù)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嗎?(記得)。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有)

  0.3它表示什么?

  生:0.3表示十分之三,即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十份,其中的3份就是0.3.

  師: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個“元”字,那么這個大正方形表示什么呢?(表示1元),0.3元又是多少錢呢?(3角)如果加上“米”字,這個大正方形雙表示什么呢?

  那0.25它表示什么呢?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學們動手試一試。

  生:表示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就是0.25。

  師:恭喜你們,挑戰(zhàn)成功!但是要摘取數(shù)學王國的皇冠,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學習。在探究新知識前,我要帶你們去個地方……

  (二)復習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引出小數(shù)乘法的問題。

  (課件出示情境:文具店,單價是整元的文具)。

  板書:文具店

  結合文具店柜臺上各種文具的單價,提出數(shù)學問題。

  1、提問題與列式。

  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決定給你們的優(yōu)惠,你們發(fā)現(xiàn)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生:以前的價錢都是整數(shù),現(xiàn)在的價錢都是小數(shù)。)

  師:現(xiàn)在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探究算法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

  師:對,現(xiàn)在是小數(shù)乘整數(shù)。那么,怎樣求出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結果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shù)乘整數(shù),也就是小數(shù)乘法(一)。(板書課題)

  (一)意義

  下面提出以0.3×3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

  0.3×3它表示的什么意義?

  (二)交流算法。

  1、引導探究

  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3是多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自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

  如:

  (1)連加。你是怎么加的?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2)轉化。0.3元看做3角,然后3角×3等于9角,9角等于0.9元。

  (3)畫格子圖。學生先畫,然后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畫。

  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元,也就是一塊橡皮的價錢,買3個就是3個0.3元,從圖中可知,合起來就是0.9元。

  (三)小結。

  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算單位轉化成整數(shù)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于0.9。(師板書完整,補“0.9元”并寫答語)

  師:下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么特點?(生說想法)

  1、利用整數(shù)乘法意義(連加)

  2、化為整數(shù)乘法(轉化)

  3、畫圖(數(shù)形結合)

  三、解決實際問題。

  (一)做一做。課本P42“試一試”1、2題。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獨立完成匯報結果,交流算法)

  (二)計算4×0.3。小組活動,交流算法。

  (三)補充練習。

  1.尋找小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一棵竹子一時約生長0.03米,三時約長了多少米?

  師:請每個同學獨立思考和解答。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生列式:0.03×3=0.09(米))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學生說涂格子,就問:假如用一個正方形表示1米的話,0.03米該怎么表示?0.03×3又表示什么?

  師:你能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嗎?(生動手涂色)投影學生作品并點評。

  (四)深化性練習(每個學生獨立完成)

  1.填一填。   0.1+0.1+0.1+0.1=( )×( )=( )

  0.02+0.02+0.02=( )×( )=( )

  ( )×( )=( )+( )+( )+( )   2.(課本42頁的涂一涂、填一填)

  3.“知識拓展”(機動性練習)

  小新爸爸去菜市場買菜,他買了三條魚,每條魚是3.5元,那么他花了多少錢?

  四、總結反思,暢談全課收獲。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文具店

  ——小數(shù)乘法(一)

  買3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優(yōu)惠前:優(yōu)惠后:

  1×3=3(元)0.3×3=

  表示3個1相加的和是多少?表示3個0.3相加的和是多少?

  答:買三塊橡皮需要3元。方法一:連加0.3+0.3+0.3=0.9(元)

  0.3×3=0.9(元)

  方法二:轉化0.3元=3角

  3×3=9角9角=0.9元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文具店》教案模板三

  課題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huán)節(jié)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jīng)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2×4

  ②0.2+0.2+0.2+0.2

 ?、?.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shù)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 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2×4

 ?、?.2+0.2+0.2+0.2

 ?、?.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23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