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

曉芬0 分享 時間:

你的一生,無法離開學習,學習是你最忠實的朋友,它會聽你的召喚,它會幫助你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書寫9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nèi)容,能夠用自己的話說清:鞋子為什么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點。領(lǐng)悟“依偎”這一詞語的意思。

3.能夠恰當?shù)叵胂蠛髞戆l(fā)生的事情。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設(shè)計

一、質(zhì)疑課題,導入新課

教師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自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自讀課文,爭取讀正確、流利。

2.檢查讀文情況。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把握住以下內(nèi)容要點:

①我發(fā)現(xiàn)雛鳥藏進鞋子,看到樹上的鳥在叫,明白它是從樹上掉下來的。

②我發(fā)現(xiàn)雛鳥望著樹上的鳥媽媽叫,就托起它爬上樹。

③我發(fā)現(xiàn)鳥窩很高,爬不上去只好放棄。

④我發(fā)現(xiàn)雛鳥把我的鞋子當成了它的家,就把雛鳥裝進鞋子,并把鞋子放到樹杈上。

⑤我發(fā)現(xiàn)鳥媽媽不敢靠近鞋子,就走到遠處觀察。

⑥我看到鳥媽媽和雛鳥依偎在一起,才放心了。

三、細讀課文,交流評議。

1.自學思考:

①一只鞋子為什么會跑到樹杈上呢?請讀一讀棵文,說說自己的看法。

②“我”在睡夢中驚醒,發(fā)現(xiàn)鞋窩里有一只雛鳥,“我”是怎么想的?怎樣做的?后來“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做了什么?

2.在理解課文時,要抓住一些詞語進行探究。如:“依偎”一詞寫出了鳥媽媽和雛鳥安詳幸福的挨在一起的樣子,在議論課文內(nèi)容時,就要引導學生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引導他們想象“依偎”是怎樣一種情景。

3.提出問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我”發(fā)現(xiàn)雛鳥的處境而自覺自愿地救助它,并沒有寫想些什么,這反映了“我”兒時的天真、樸實以及愛護鳥類的習性。

4.關(guān)于“以后會發(fā)生的事情”,建議給學生以下提示:

①“我”回到家,爸爸媽媽會怎樣看待這件事?

②小朋友們知道這件事情后,會有什么議論?

③別人看到樹杈上有一個鞋子,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述身邊的故事。

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講述發(fā)生在身邊的趣事。教師可先示范,自己講兒時的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由學生自由結(jié)組,在小組內(nèi)活動;再組織學生在講臺前講給全體同學。

五、學習生字,記憶字形。

1.指導書寫:

“蟋蟀”這兩個字筆畫比較多,要指導寫法,還要強調(diào)“悉”的前三筆是“乊”?!熬颉薄斑蟆薄霸倍际切温曌郑x準它們的字音。

2.書寫生字。要求: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篇2

教學背景

這是一篇童話,人物形象鮮明,語言通俗易懂,且聯(lián)想想象豐富,十分貼合初一學生閱讀。應發(fā)散學生思維,引導他們感受形象寓意,體味聯(lián)想想象的特點。還應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實際,放飛思想,去描畫現(xiàn)實生活。本篇文章思路清晰,故事性強,又有很濃厚的趣味性,適宜學生自主閱讀,感知文章資料,理清故事情節(jié);還就應讓學生講故事接龍比賽,以鍛煉學生說話潛力和合作潛力。初一學生天真活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合作探究文章寓意,欣賞人物形象是最為有力的方法。學習寓言,要讓學生明白這種體裁的特點,到達舉一反三的目的。要真正“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教學目的

1、領(lǐng)悟作品的豐富內(nèi)蘊

2、學習童話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主導課型:

品讀課

教學儀器:

攝錄機大屏幕

主導教法:

品讀結(jié)合法

教學設(shè)計:

教學分為以下幾個板塊

一、自主學習,感知資料

二、合作探究,賞析人物,品味寓意

三、拓展練習,發(fā)散思維

由于初一學生的人生閱歷及知識面的限制,對本文人物的代表性及文章寓意不能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多點撥,多鼓勵,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聯(lián)系實際體察。本課的拓展練習,會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也給他們帶來一種學習的趣味,營造一種樂境氛圍,讓學生樂中學,學中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同學們,相信你們必須喜歡兒童文學,而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的童話,你們必須也讀過不少,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海的女兒》等。這些童話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看屏幕。(出示“童話”的定義并讓學生齊讀)

師:這天,我們就來學習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諷刺童話《皇帝的新裝》,共同來領(lǐng)略一下童話的神奇魅力。

二、作者簡介:

師:下面,讓我們共同來認識一下本文作者,世界著名的藝術(shù)大師安徒生。(出示“你明白嗎”安徒生簡介及照片,指一學生讀)

師:了解了童話、作者,那么,在這篇童話中,作者是怎樣運用想象夸張的手法來構(gòu)思情節(jié),塑造人物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解決這兩個問題。(出示目標)

三、教學板塊一:自主學習,感知資料

1、師:下面請同學們速讀課文,邊讀邊完成兩個任務:第一標出不認識的字,不會解釋的詞,不理解的句子;第二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情節(jié),為下面故事接龍比賽做準備。

2、師生共同訂正第一個問題。

3、師:我們先聽老師講故事:從前,有一個皇帝個性愛穿新衣服,以致不管他的國家和軍隊,于是——(依次出示情節(jié)圖片,讓學生展開故事接龍比賽)

4、師:其實故事資料并不復雜,圍繞著“新裝”這一線索,同學們猜一猜有哪幾個情節(jié)呢?(學生回答后出示“故事情節(jié)”的資料)

四、教學板快二:合作探究,賞析人物,品味寓意

師:故事情節(jié)簡單清晰,但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同學們說其中刻畫的最精彩又最可笑的人物是誰呢?(生答師板“皇帝”)

分四人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你為什么認為皇帝最可笑?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刻畫皇帝的,這種手法有什么好處呢?皇帝又是怎樣上當受騙的呢?

(訂正:皇帝是最愚蠢的,他為了穿得漂亮些,不惜花掉所有的金錢,用盡所有的心思,且作者用了夸張的手法寫他換衣次數(shù)之多??鋸埵址ㄍ怀隽嘶实鄣挠薮?。由皇帝受騙導出布料特點,并讓學生齊讀布料特點一句。從而得出皇帝的特點“昏庸愚蠢不稱職”并板書。)

2、皇帝不僅僅受騙,他還說謊騙了別人。那么他為什么說謊,當時是怎樣想的呢?

(學生找出21段中心理描述并朗讀,老師指導后再讀。)

3、皇帝為了保住皇位,上當受騙又說謊,且表演了一出裸體游行的丑劇,令人捧腹大笑。那么其他的官員又是為什么說謊呢?

(學生分主角朗讀6—17段,而后討論分析??梢娝麄兊摹白运剑搨巍钡某髳鹤炷?。板書“自私虛偽”)

4、諾大一個王國里,為什么只有一個孩子敢說真話?

(表現(xiàn)孩子的天真,無邪。板書)

5、師:同學們,在短短的故事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生動的形象,他們荒唐可笑,愚蠢虛偽,自私無恥。這樣典型的形象作者有無見過?用什么方法塑造出來的?

(引導學生分析想象和夸張的手法。)

6、故事的結(jié)局:光天化日之下,皇帝裸體游行,你對這個丑劇作何評價?

(學生分析后作補充:的確,現(xiàn)實中赤身裸體的皇帝不必須有,但皇帝揮霍無度,大臣們投機鉆營鉆營,獻媚取寵卻比比皆是,如中國的和紳,李蓮英??梢?,本篇童話就是在真實的生活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合乎邏輯的想象和夸張不僅僅不會讓人感到虛假,反而感到更真實,更動人,而且更吸引讀者。)

7、理解寓意

作者創(chuàng)作這篇童話,僅想告訴人們一個可笑的故事嗎,有無更深的寓意?

(借童話諷刺了統(tǒng)治者的虛偽自私,同時也贊揚了兒童的天真無邪,愿人人持續(xù)一顆童心)

師:同學們,童話講完了,可故事并沒結(jié)束。讓我們攜起手,去做勇敢誠實的人吧,因為虛偽,謊言不會長久,而唯有真理才會永存!

五、教學板塊三:拓展練習,發(fā)散思維

1、師:下面,我們來個添枝加葉比賽:展開想象的翅膀,設(shè)想游行結(jié)束后,皇帝回到皇宮會怎樣辦?

(三分鐘后,學生口頭作文)

2、播放一段“皇帝悔過”的動畫片來拓展學生想象。

3、師生一起總結(jié)。(略)

4、布置作業(yè):課下繼續(xù)讀一些安徒生的童話,真正體會童話特點

板書設(shè)計

皇帝的新裝

不稱職虛偽自私——諷刺

愚蠢天真無邪——贊揚

想象夸張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實行課改后所上的一節(jié)示范研討課,由于聽課人員比較多,學生有點拘束,所以開始上課時氣氛有點沉悶。我及時引導調(diào)整,使學生很快投入課堂。童話這種體裁比較適合初一學生口味,學生學起來興趣濃厚,因而整堂課學生都用心發(fā)言,真正到達了讓學生在樂中學的目的。我讓學生自主學習以理清情節(jié),合作探究以賞析人物理解寓意,實現(xiàn)了真正好處上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為了發(fā)散學生思維,我放了一段“皇帝悔過”的動畫片。學生十分感興趣。我及時讓學生口頭作文:“想一想皇帝回宮后會怎樣辦?”雖然由于時間比較緊,學生的作文不太盡人意,但聯(lián)想想象是十分豐富的,這是難能可貴的。就是在理解寓意時,我總感覺學生有些疑惑。我自己認為這是由于初一學生社會閱歷不深,對故事背景了解甚少的緣故。我還覺得如果有時間讓學生表演一段皇帝回宮后的情景會更好。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理解內(nèi)容。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大自然美麗風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播放錄音,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生字。

三、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學生試認。

2、教師領(lǐng)認,強調(diào)讀音。

3、用自己的方式記住生字讀音。

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議一議,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師指導難寫的生字的書寫。

五、學習生字,讀準生字。

1、出示認讀卡片。教師領(lǐng)讀,學生跟讀。

2、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護,要有環(huán)保意識。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理解內(nèi)容

教學難點:

理解“當著百靈鳥的面……我覺得羞愧”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復習舊知

1、聽寫生字。

2、抽查認讀生字。

二、播放錄音,感知課文。

1、聽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畫出課文中有多少個自然段。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本文中講了哪兩個人?

3、教師范讀2-4自然段,回答問題。

(1)他們到森林里去玩,帶了什么?

(2)他們聽到了什么?

4、默讀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說的話。

四、讀讀課文,感悟升華。

1、你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們的行為舉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鞏固所學知識。

2、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詞

教學難點:

理解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給下面的詞語注上正確的讀音。

撕碎()羞愧()

垃圾()飲料()

二、識字加油站。

自+(心)=(息)-休息

()+少=()-

()+瓦=()-

米+()=()-

三、把下面的詞語歸類。

樹林、小山、休息、唱歌、蛋殼、停止、報紙

名稱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動作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組有四篇課文和一個積累運用。本組內(nèi)容側(cè)重反映我國古代文化和藝術(shù),前兩篇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妒兰o寶鼎》是一篇說明文,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表達了中國人民對聯(lián)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肚迕魃虾訄D》相近的介紹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珍貴的繪畫作品的內(nèi)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后兩篇《古代寓言兩則》和《關(guān)尹子教射》以短小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精湛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卓越,增強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和方法,獨立閱讀思考,與同學合作探究,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為初中繼續(xù)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教學重點

感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精湛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卓越,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和方法,獨立閱讀思考,與同學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教參、字典、課外資料

課時分配

《世紀寶鼎》 2課時

《清明上河圖》 2課時

《古代寓言兩則》 2課時

《關(guān)尹子教射》 1課時

積累運用六 2課時

作文 3課時

總計 共12課時

[精讀課文]

23 世紀寶鼎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世紀寶鼎”藝術(shù)造型和文化內(nèi)涵的介紹,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表達了中國人民對聯(lián)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

教學目標

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世紀寶鼎的精美藝術(shù)和深刻寓意,體會中國人民對聯(lián)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lǐng)會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本文重點是對“世紀寶鼎”藝術(shù)造型和文化內(nèi)涵的介紹。難點是領(lǐng)會表達方法。

教學構(gòu)想

為了便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布置預習“鼎”的含義,導入新課后,首先通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整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課文思路。精讀二、三自然段領(lǐng)會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世紀寶鼎的彩圖,各部分的放大圖片。收集各種鼎的圖片和帶“鼎”字的詞語。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通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整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課文思路。

學生學習過程:

一、交流帶“鼎”字的詞語

1、教師示范寫“鼎”字,請學生注意字形、筆順。

2、說說帶“鼎”字的詞語。(如: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聲鼎沸。)

二、認識“鼎”,引入新課

1、誰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樣子的?(請學生說說,畫畫。)

2、今大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世紀寶鼎》,這是個怎樣的寶鼎呢?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讀,注意糾正讀音,指導讀好難讀的長句子。

3、說說初讀課文后知道了什么。(如:知道了世紀寶鼎的樣子,我國給聯(lián)合國贈送世紀寶鼎的意義。)

四、重點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紀寶鼎的樣子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對照圖畫,想想世紀寶鼎的樣子,有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提出不懂的語句,互相交流怎樣讀懂。(如:“三足雙耳,腹略鼓,底渾圓……”通過看圖弄明白;“鑄”、“銘文”通過或詞典弄懂;通過、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理解了“造型古樸”、“工藝精湛”。)教師相機引導看圖,理解,“紋飾”、“浮雕獸面”、“云紋填底”等。

3、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對世紀寶鼎的贊美

五、品讀課文,領(lǐng)悟表達方法

1、自己精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品味這兩段在說明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2、在自己品味的基礎(chǔ)上,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點撥:第二自然段說明世紀寶鼎的樣子,采用具體說明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列舉了計多具體教學,把寶鼎高矮、形狀、重量、雕飾銘文介紹得非常具體,使人如見其物;第三自然段則采用概括性的語句,說明寶鼎反映我國傳統(tǒng)文化和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簡明扼要,使人易于把握實質(zhì)。除此之外,文章語言準確、簡明,詞句工整優(yōu)美。如“集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shù)之大成,熔古代技藝與現(xiàn)代科技于一爐?!?/p>

六、從課文內(nèi)容想開去

學生自由選做課后選做題:如果讓你為20_年北京奧運會設(shè)計一個吉祥物,你準備怎樣設(shè)計?說一說,畫一畫。

作業(yè)設(shè)計

畫出世紀寶鼎的樣子。

板書設(shè)計

23 世紀寶鼎

世紀寶鼎的樣子

文化內(nèi)涵

藝術(shù)價值

我國給聯(lián)合國贈送世紀寶鼎的意義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精讀二、三自然段領(lǐng)會表達方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圖畫,請學生指著圖介紹世紀寶鼎的樣子。

2、課文除了寫寶鼎的樣子,還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理解贈送寶鼎的意義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同桌互相議議

2、討論交流。(重點弄懂“鼎”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中國贈送寶鼎表達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機引導理解“鼎志昌盛”、“龍兆吉祥”、“它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希冀”等詞句。)

3、練習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把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

三、瀏覽課文,領(lǐng)悟表達方法

提出要求后,讓學生自己瀏覽、體會,然后互相交流。

交流時,鼓勵學生的點滴體會和發(fā)現(xiàn)。如:介紹鼎的樣子,條理很清楚;用數(shù)字寫了鼎的高,還介紹了它的象征意義;許多詞語、句子寫得精練,表達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練習模擬贈送寶鼎

課后“思考·練習”的第2題提出:“假如讓你代表中國向聯(lián)合國贈送這一世紀寶鼎,你會怎樣介紹?”現(xiàn)在我們就準備模擬進行這一活動。

1、同學們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準備才能表演得好?引導點撥:要表演贈送世紀寶關(guān)鍵在于向外國人介紹寶鼎精美的藝術(shù)造型、文化內(nèi)涵及其藝術(shù)價值,而妻介紹說明得好,就必須讀熟,甚至能背誦二、三自然段,把課文的書面語言變成自己的口頭語言?,F(xiàn)在同學們抓緊準備,看誰準備得好。

2、學生個人熟讀二、三自然段,練習說明寶鼎的樣子和介紹它的文化藝術(shù)價值。

贈送寶鼎表演賽

1、小組演練贈送寶鼎

在每個人充分讀課文、練習介紹寶鼎的基礎(chǔ)上,分組演練。6至8人為一組,每組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學生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另一部分學生為聯(lián)合國總部成員。表演兩遍,第二遍互換角色。注意推選出本組最好的表演者,準備參加班級表演比賽。

提示:聯(lián)合國人員都是外國人,并不知道中國代表團贈送的是什么,也不了解贈送這個鼎的意義,作為中方代表應該怎么介紹?中國人民贈送了這么珍貴的禮物,作為聯(lián)合國人員,應怎么表示并說些什么?請各組同學認真研究,要表演得真實,有創(chuàng)意,有特點。

每個小組各找一個適當?shù)牡胤?,進行演練。

2、班級進行贈寶鼎表演賽。

(1)每組抽一名學生當觀眾評委。宣布評比標準:①參加表演人員身臨其境,舉止大方、自然、彬彬有禮;②中方代表介紹寶鼎內(nèi)容完整,有順序,語句通順,并有表情和動作配合;③聯(lián)合國代表致答謝辭應熱情、得體。

(2)各組按順序表演。

(3)評委評議各組表演情況,教師參與其中,適當引導。

作業(yè)設(shè)計

你領(lǐng)會了哪些表達方法。仿寫一段話。

板書設(shè)計

23 世紀寶鼎

介紹鼎的樣子,條理很清楚;

用數(shù)字寫了鼎的高,還介紹了它的象征意義

許多詞語、句子寫得精練,

表達了中國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

課后小記

[閱讀課文]

24 清明上河圖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說明文,比較詳盡地評價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珍貴的繪畫作品的內(nèi)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基本讀懂課文,讀中想象,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nèi)容、特點,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shù)才能。

教學重點

感情朗讀描述畫面的部分,了解古畫的內(nèi)容、特點。

教學難點

感悟古畫的歷史價值和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shù)才能。

教學構(gòu)想

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觀察畫面后讀課文,深入對課文的理解,要求學生展開想象,討論交流得到其藝術(shù)價值、地位和歷史價值。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guān)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印刷晶(包括郵票)和光盤,準備有關(guān)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在我國燦爛的藝術(shù)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

《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yōu)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問題答案,然后小組交流。這幅畫到底畫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點?(這幅畫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繪畫的規(guī)模宏大,場面繁雜,而且狀物畫人,筆筆精到,一絲不茍,達到生動明確、惟妙惟肖的境界。)

三、賞讀,展開想象(張貼掛圖或播放光盤《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學生讀文、看圖、想象。

四、美讀,表達情感

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圖的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其他同學聽。(朗讀“市郊景象”這部分內(nèi)容,開始時語調(diào)宜舒緩;朗讀“汴河兩岸”語氣漸趨熱烈,“繁華街市”更為熱烈。)

作業(yè)設(shè)計

上網(wǎng)查找清明上河圖圖片,了解畫中的內(nèi)涵。

板書設(shè)計

24 清明上河圖

第一部分描繪市郊景象

第二部分描寫繁忙的汴河碼頭

第三部分描寫熱鬧的街市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

小組合作,專題探究,領(lǐng)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尾段導入,了解意義

課文最后一段點明了《清明上河圖》的學術(shù)意義,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請同學們把課文最后一段讀一讀,想想這幅圖畫在哪些方面,為研究我國宋代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形象資料。學生讀書、思考。

二、小組合作,專題探究

接下來分小組學習,每個小組自定一個專題,如“風俗人情”,又如“橋梁硅筑”、“道路交通”、“人際關(guān)系”等,然后從整幅的《清明上河圖》上認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畫面上的內(nèi)容,把符合專題的內(nèi)容一一找出來。教師播放的光盤,供學生查找。

三、班上交流,適時指點

班上匯報時,老師要給予適當指點,特別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部分,老師要給予補充;學生分析判斷錯的,老師要予以糾正。

風俗人情:一是游戲活動,如野臺戲、耍猴戲、僧侶拳擊、說書、走鋼絲繩、打花鼓、和尚雜耍、斗百草、傀儡戲、相撲等;二是清明活動,如打秋千、放紙鳶、插柳、春游野宴、掃墓、軍中射柳;三是市招類,如,特別標志(酒簾、飯鋪晃子、接骨店、香蠟鋪、筆墨店、鞋店、雜貨店),又如,飲食類市招(官鹽、糖房、糟熏海味、蜜餞、羊肉、茶點、小吃店),又如,公家機關(guān)市招(官廳、狀元府)。

橋梁建筑:茅屋、瓦屋、華屋、殿宇、廟、攤子、戰(zhàn)臺、橋(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橋)、墻、牌坊。

道路交通:船(帆船、畫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車(獨輪車、雙輪車、四輪車);轎子(二人小轎、花轎、駁轎、官轎);駱駝。

人際關(guān)系:做生意的商賈,騎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紳,叫賣的小販,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問路的外鄉(xiāng)游客,聽說書的街巷小兒,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

四、按專題習作

以《{清明上河圖}中的風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圖}中的橋梁建筑》,或……寫一篇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短文,也可寫讀了課文或欣賞了這幅名畫的體會??梢詡€人寫,也可小組合作寫。寫后互相讀一讀。

作業(yè)設(shè)計

完成一篇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短文。

板書設(shè)計

中小學語文名師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有《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玩具柜臺前的男孩》和語文園地六組成。是圍繞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來編寫課文?!罢\信、孝敬父母”貫徹始終。寓優(yōu)秀的品質(zhì)教育與生動有趣的課文中,既有人物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又有心理描寫。

《畫家和牧童》是一個優(yōu)秀歷史的故事,講述唐朝著名畫家戴嵩勇于承認錯誤,虛心向牧童學習。

《我為你驕傲》故事內(nèi)容貼近兒童生活,是一個常會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義也就顯得更為突出。

《三個兒子》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xiàn)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二、教學目標:

1、會認39個生字,會寫3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

3、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敢于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同時也要謙虛謹慎,懂得孝敬父母、

關(guān)愛他人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重點是目標1、2、3難點:目標3

四、教學方法:

結(jié)合插圖、讀議結(jié)合;指導默讀、讀中悟理

五、學習方法:

默讀、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投影儀、生字詞卡片

七、教學時間:

12——14課時教案

13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