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
同學們:畢業(yè)是結束,更是開始,從此你們將走進一個全新世界。在這樣一個臨界點,你們的心中,除了萬丈豪情、離愁別緒,或許還有一點點茫然,對于未來的茫然。下面是資料庫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健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篇一
20多年前,和你們一樣,我在北大過著一段悠閑得令人羞愧的日子,一段努力地無所事事的日子;有時間的概念,我愿意、好像也可以永遠這樣地賴在這里。也知道畢業(yè)這個詞,但它沒有體溫;直到有一天才殘酷地發(fā)現(xiàn),原來大學也會畢業(yè)的。于是,“改邪歸正”,從春天開始(那時還不用自己找工作),就不再上課,不再到圖書館占座,茫然地一心一意——畢業(yè)ing。
今天,你們的這個ing也走到了盡頭,黑色的學位服凝重在你身上……不要說你們傷感。傷感不是青年人的專利。靜下來,寫這段講話的時候,其實,我,我們這些看著你們長大的老師,也一樣傷感;并且年年如此。歲月并沒有讓我們的心長出繭子,只是我們學會了掩飾,也善于掩飾。我們不再表達;傷感的表達是青年知識人的專利,我們知道。
“自古多情傷離別”;但離別會讓你想一些來不及想的事,說一些本不會說的話,讓沒心沒肺的你第一次品味了甚至喜歡上了惆悵,或是讓滴酒不沾的你今晚變成了“酒井”先生或小姐。如果沒有這樣的離別,人生會多么乏味!問一問今天在座的王磊老師,還有劉燕老師、沈巋老師,還有今年畢業(yè)的凌斌博士、李清池博士,自打他們本科進來之后,就一直沒有離開北大的校門,或只有短暫的離開。他們的本科或研究生畢業(yè)都不像你們今天這樣百感交集,有滋有味,肆無忌憚;在他們心中,那只是又一個暑期的開始。
這一個暑期是不一樣的,你再也“賴”不下去了。
其實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走出大學校園,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充滿著活力。當然,活力并不都是美好、清新、溫情脈脈的,吉它、搖滾和玫瑰花;社會中的活力常常很“糙”,更多野性、欲望和掙扎,還有你們要時時提防的貪婪、陰謀和背叛—— 一如桑德堡筆下的《芝加哥》。但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活力,伴隨著小麥顏色的農(nóng)民工、水泥森林和汽車尾氣中灰蒙蒙的朝陽,以及我們這個民族的身姿一同在這塊土地上崛起。
想一想,為什么最近美國和歐盟會對中國的紡織品出口設限,并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為什么近來小泉等人總在那里惹事,搞些小動作,沒什么技術含量,搞得“中國人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海峽對岸,連戰(zhàn)來了,宋楚瑜也來了;阿扁沒來,但很憋氣,知道遲早也得來。我們周圍也還有一大堆問題,貧富不均、發(fā)展不平衡、污染、腐敗和不公。有同學可能還沒找好工作,沒有“簽約”;簽了的,也未必滿意,可能還想毀約。所有這些問題,都讓人煩心,讓人不爽。但有哪個時代,人人都爽——管它到哪一天,至少也會有人失戀吧?換一個角度看,也許這些問題都表明中國正在迅速發(fā)展和崛起,以一種任何人都無法遏止的強勁活力。中國正登上一個更大的舞臺,一個更寬敞但不一定更平整的舞臺;這意味著你們要面對更多的麻煩,一些前人和我們都沒有經(jīng)歷因此有待你們來應對的麻煩。你們?nèi)沃囟肋h。
說著說著就高調起來了。沒有辦法,在這個時代,我們這些人都有點,也應當有點,理想主義。還是渴望為了什么而獻身,這是青春期的焦灼,也是生命力的反映。但是,按照一種說法,一個男人(其實女人也是如此)不成熟的標志就是他(或她)還愿意為某種東西(甚至包括愛情)獻身。咋看起來,這好像是對我們這些理想主義者的一個諷刺。其實不然。這句話只是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生活,暴露了那種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之脆弱和虛妄。獻身其實是比較容易的,也許只要一絲血性,一點勇氣,有時甚至只要一分沖動。但這往往不能改變什么,最多只滿足了青春期那一份個人英雄主義的激情。激情過后,則往往是空虛、失落,甚至墮落。而在今天這個好像越來越斤斤計較的年代,人們連激情也洋溢不出來了——前幾年傻乎乎地,也許在看中國足球隊比賽時,山呼海嘯,人潮起伏,好像還有那么一點感覺。但今天還有多少人看中國隊比賽?!然而,真正的理想主義往往在激情之后。它不是夏日的驕陽,而是秋日的明亮,它要經(jīng)受時光的煎熬和磨礪,要能夠接受甚至融入平和、平凡、平淡甚至看似平庸的生活,從容但倔強地蜿蜒,在不經(jīng)意中成就自己。它常常包含了失敗甚至屈辱,還必須接受妥協(xié)、誤解、嫉妒、非議。它同堅忍相伴,它同自信攜手。
想一想那選擇了在辱罵聲中頑強活下來最終為趙氏孤兒復仇的程嬰;想一想在北海的秋風長草間十九年目送衡陽雁去的蘇武;想一想走在江西新建縣拖拉機廠的上班路上并保證“永不翻案”的鄧小平;或者只是想一想多年來養(yǎng)育了也許是你們家祖祖輩輩第一位大學生、碩士生或博士生的你們的父母。
這些理想當然是不同的,有些似乎還不夠崇高,不夠偉大,今天的法律人甚至會批評其過于野蠻或狹隘;但抽象看來,他們毫無例外都是理想主義者,是成熟的并因此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因為在今天我們社會,判斷是否真正理想主義者的標準不應全都是實質的,不完全是你是否認同、分享他/她的追求,是否值得你為之獻身;而至少部分應是形式的,即他/她是否始終并無怨無悔地追求了,是否展現(xiàn)了一種堅忍,一種對目標的恪守,一種我先前說過的那種“認命”或“安分守己”。
也因為理想并不完全是個人的選擇,在相當程度上,它是社會的構建,基于一個人對自身能力、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的理解、判斷和想象。你們也不例外。也許你們的理想會顯得比我們的,比我們前輩的更宏闊,更高遠,但那不過是你們的能力以及北大和今日中國為你們展示了更多選項以及更大的可能性。而我們最關心的是,許多年后,在漫長的再也談不動理想的年月后,你能否像你所敬重的甚或不那么敬重的前輩那樣,拿出一個作品,值得你向世人自豪——即使僅僅如同此刻站在你父母親驕傲目光中的你?
因此,我希望你們切記,真正的理想,無論大小,無論高下,最終都一定要用成果來兌現(xiàn),否則最多只是一個令人遺憾的、但對這個世界多一個少一個都沒有意義的愿望表達,甚至只是一通大話、一張空頭支票或一個笑柄。
我們會寬容、理解并心痛你們必定會有的失敗和挫折,但我們祝福、渴望并欣喜你們成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成功——如同當年你跌跌撞撞邁出的第一步。我們并不苛刻。
而且,我們也有耐心。我們會在這里長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會給你留著燈,留著門——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
而且,我們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們會是有出息的孩子!
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篇二
各位敬愛的老師、可愛的師弟師妹,上午好!
感謝你們讓我來分享生命中重要的時刻,這是我的榮幸!
畢業(yè)是結束,更是開始,從此你們將走進一個全新世界。在這樣一個臨界點,你們的心中,除了萬丈豪情、離愁別緒,或許還有一點點茫然,對于未來的茫然。
歷史是公正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我們畢業(yè)時,有單位、有宿舍,但沒有選擇的機會;今天,你們沒有保障,但有選擇的機會。你們中的很多人會感到兩難:如果堅持理想,可能生活窘迫;如果遷就現(xiàn)實,可能與理想漸行漸遠。未來的日子里,該如何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中尋找到平衡點、尋找到事業(yè)的起點?我想說,即便現(xiàn)實很骨感,仍然要努力實現(xiàn)豐滿的理想。
我想和大家分享三個人生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拿得起放得下。
我的同班同學于川,1988年畢業(yè)于北大中文系,九十年代中期已經(jīng)擁有一家規(guī)模可觀的科技公司,在世俗的眼光中,他無疑是令人艷羨的成功者。但他卻驚世駭俗地關閉公司,徹底回歸文學夢想。也許是紀伯倫提醒了他:不要因為走得太遠,以至于忘記自己為什么出發(fā)。
為了挽回此前所有蹉跎的歲月,他以超常的真誠、勤奮、熱情投入寫作,轉型的陣痛劇烈并且持久,他卻甘之如飴,終于大器晚成,迄今已發(fā)表12部長篇小說、三部電視劇本,其中,小說《最后一個貝勒》_年創(chuàng)造了影視改編授權費用的全國紀錄,電視劇《青果巷》今年三月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并獲得廣電總局首屆年度優(yōu)秀劇本獎,全國只有18部劇本獲獎。
拿得起放得下是很難到達的人生境界,于川做到了,相信他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第二個故事是持之以恒。
我的好友孫維寧,1988年畢業(yè)于復旦新聞系,1991年自費赴美留學,臨行前他說未來的人生目標是用英語寫作。外人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度過那些漫長而艱難的日子的,也很難想象他經(jīng)歷過多少坎坷。語言不通,所有開支都得靠自己打工,但他矢志不渝,積極融入美國社會,在語言、文化上為理想做準備。_年獲得南加大電影學院編劇碩士,是這所美國頂級電影學院歷史上第一位母語非英語的華人編劇碩士,并且他的一部英文電影劇本在好萊塢的大賽上獲得一等獎,為他頒獎的是喬治•盧卡斯。
孫維寧剛剛進入電影業(yè)時,好萊塢競爭殘酷,中國電影在低谷徘徊,誰也無法預見未來。所有人都勸他,從事別的掙錢又快又多的行業(yè),但他喜歡電影,并堅持下來,終于厚積薄發(fā),等到了中國電影的爆發(fā)期。今天,邀請他寫劇本的都是中國一流的電影導演。請記住他的名字,他的事業(yè)高峰遠未到來!
第三個故事是聽從內(nèi)心召喚,做自己喜歡并且快樂的事。
說完兩位好兄弟,該說我自己了。
我畢業(yè)就進了中國新聞社,那里寄予著我的青春與夢想,我也殫精竭慮付出了無數(shù)汗水,中新社傳統(tǒng)業(yè)務有文字通稿、圖片通稿,我率領團隊發(fā)起并創(chuàng)立了第三個通稿業(yè)務—視頻新聞,當時被互聯(lián)網(wǎng)同行譽為最領先的視頻新聞。_年,我決定離開,許多好友勸阻我,你老大不小的,別折騰了!再說你那個位置還不錯。我說:中新社有很多才華橫溢的前輩,但他們退休時可能對自己的人生有遺憾,我不想重復他們的命運!
在體制內(nèi)的無數(shù)個難眠之夜,我曾捫心自問:這是我想要的快樂自由的人生嗎?
個人就像是機器上的零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華正茂、理想遠大的青年熬成了中年,黑發(fā)熬成了白發(fā),經(jīng)歷了多年現(xiàn)實的壓迫和生活碎片的磨礪,理想逐漸模糊,碌碌一生似乎是命定的歸宿,很多人認命了。但是我不相信!我喜歡北島那句詩:“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zhàn)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但當我真的走出中新社那扇大門時,二十二年沉甸甸的努力似乎頃刻間化為烏有,而未來變得從未有過的模糊、不確定。妻子鼓勵我說,以后成不成無所謂,只要你開心,大不了咱們用房子養(yǎng)老。
就這樣,我走進了開心麻花。不久前有朋友問我,當時為什么敢于在四十多歲的高齡下海?我說,我對錢沒有太多的欲望,下海本來是為了找樂,但找到的不僅是樂。
喬布斯說,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做我無比鐘愛的事。
于川、孫維寧、還有我們那一屆很多同學,無論多么坎坷,無論走過多少彎路,也許默默無聞,但都堅守夢想,都在腳踏實地地做著自己無比鐘愛的事,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脊梁。你們?nèi)绱四贻p,有著大把時間,有著足夠多的選擇,未來有著無限可能,還會擔心骨感刺破豐滿嗎?那么,請勇敢地出發(fā)吧!
魯迅先生認為,人類要經(jīng)歷生存、溫飽、發(fā)展三階段。現(xiàn)實人生中,每個人都在追求著,有人注重地位,有人注重財富,有人注重內(nèi)心,有人注重形而下。在我看來,真相是每個人都試圖從不同的路徑探求人生的意義、理想和幸福感。
我想說說我的幸福感。每當開心麻花結束演出,劇院里響起觀眾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我總感覺到一股暖流在體內(nèi)激蕩,眼眶不斷濕潤,難以言表的各種愉悅、幸福、感恩之情涌上心頭,那種感覺是金錢、地位都換不來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所謂成功換不來的,因為觀眾就坐在對面,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他們的呼吸、他們的歡樂。
_年4月,北京一位隨時可能生產(chǎn)的準媽媽帶著全套住院的行李走進我們的劇場;_年6月,深圳一位準媽媽在看戲兩小時后生女,發(fā)微博感謝開心麻花讓她的女兒在笑聲中來到人間;_年12月,北京一位腦手術患者的最大心愿就是手術前看一場開心麻花;_年1月,北京一對準備離婚的夫妻在看戲后私信演員,感謝開心麻花讓他們明白了真愛,他們會珍惜彼此,攜手以后的人生……
生命有限,快樂永恒,傳遞快樂是有功德的,能給那么多朋友帶來歡樂,不僅我們個人是快樂的,我們的人生也因此更有意義!我快樂,我存在!
我們同學聚會時常談到一個共識:非常幸運在北大中文系接受了扎實的基礎教育,雖然沒上過一門經(jīng)世致用的課程,但并不影響我們快速成長。因為北大教給了我們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嚴謹?shù)膶W風、理性建設性的態(tài)度、人道主義的情懷,更為重要的是,當我們走出校門時,經(jīng)過古今圣賢思想、胸懷、境界的洗禮,我們的內(nèi)心平和而充盈,無論順逆、無論進退、無論寵辱,無論環(huán)境多么浮躁功利,都會不畏浮云遮望眼,腳踏實地為理想奮斗。
我想,你們一定一樣在北大收獲了你們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剛才你們喊出的“中情不渝,文載道義”、“學當儒林之冠,行為天下之先”,說得非常好。以后的日子里,北大將成為你們的精神家園支持你們勇敢前行。
今天,功利主義盛行,無數(shù)人間悲劇告訴我們,急于求成的功利主義是短命的、危險的,而理想主義是長久的、快樂的。只有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才能達到高遠的人生境界!
就讓理想主義的光芒驅散功利主義的陰霾吧,哪怕僅僅從改變自我開始,一個人的改變就會影響到一群人,一群人的改變就會影響到社會。這樣的事,北大人應敢為天下先!
祝愿大家都能堅定自己的人生理想,無論經(jīng)歷多少坎坷,當然最好一路順利,都能快樂地去實現(xiàn)夢想。再過四、五十年,回首往事時,會驕傲地說:我收獲了圓滿的人生!
我會永遠祝福你們!謝謝你們 !
閱讀
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家長朋友們,各位敬愛的同事:
大家上午好!
非常榮幸作為導師代表在這個莊嚴而神圣的儀式上講話。我在燕園24年混飯吃,講過色譜的“游行理論”,帶過gc-ms實驗,指導過碩士博士研究生。扁桃腺經(jīng)常發(fā)炎,但還沒有作為導師在這樣隆重的場合發(fā)過言。畢竟北大化院人才濟濟,10位中科院院士,19位長江教授,38位杰出青年,可惜其中都沒有我的大名。我何才何德竟然獲得這個機會?所以,我很激動,我也非常珍惜這個24載難逢的機會。我看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n多篇各式各樣的畢業(yè)典禮講話,相信大家也都看過。所以我不得不帶著老花鏡認真完成張莉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且第一次照著講稿念。希望我不是拾人牙慧,當然更主要的是不要說錯話,更不要說出“反動”言論。
同學們在燕園揮灑了多年的青春和汗水,3年的碩士、4年的本科、5年的碩博,以至6年的延期畢業(yè)生。今天,流水年華就要變成頭頂?shù)膶W位帽,酸甜苦辣都溶在了離別的美酒中。真的很羨慕你們。我進這個園子時已經(jīng)35歲,所以我一直說自己是半路出家的北大人。當我真切地蕩漾在燕園密林掩映的曲徑中,我深深地為這里的一草一木所折服,那彎曲的小徑(校園那么多林中小道,幾乎沒有一條是筆直的),不正像科學的道路,需要我們?nèi)プ巫翁剿?當我經(jīng)過很長時間才搞明白博雅塔原來在未名湖的東南角而不是正東方時,我想到了人生常常會迷失方向。相信大家經(jīng)過未名湖水多年的浸潤,也從曾經(jīng)的迷失中找到了人生的正確航向,也相信大家經(jīng)過不懈的搬磚,發(fā)現(xiàn)了科學研究的樂趣所在。你們肯定抱怨過導師的無情push, 你們也肯定歡慶過自己發(fā)表的第一篇paper。也許你還因為搬磚不順而輾轉反側,甚至還經(jīng)歷了失戀時刻骨銘心的痛楚。此時我想起了幾年前的開學典禮上吳凱老師的話:過幾年你即使“爬著”出了北大,你也一定是最棒的! 今天,大家就要告別這個園子了,懷揣著中國最棒的理學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化學學院的全體老師向你們表達最真誠的祝賀!也祝賀所有的家長!
我還要衷心地感謝大家。因為你們和我剛進入燕園時所見到的同學一樣青春,以至于我常常恍惚,誤認為自己還是35歲,睡夢中還想著去申請優(yōu)秀青年基金。謝謝同學們!你們讓白發(fā)老劉覺得年輕,你們讓北大化院不斷發(fā)展。
大家要離開燕園,去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了。此時,作為即將結束博士生導師任期的我(今年我就不招研究生了),還想嘮叨幾句,無非是希望大家以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穩(wěn)當,人生出彩的機會更多。
當你離開燕園時,你一定躊躇滿志,鋪滿鮮花的道路在迎接你!但是,我告訴同學們,社會遠比這個園子復雜,你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無論到任何職場,你可能再也碰不到北大的環(huán)境,尤其是化學學院這樣的文化氛圍。那時,不要以為你是北大畢業(yè)生就可以天馬行空。但你也一定不要沮喪,更不要抱怨。相反,你應該盡快地熟悉和適應新的環(huán)境。須知,只有了解適應了社會,你才有可能去改造它,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社會。
當你離開燕園時,要堅持北大人的社會責任感。大家在化學學院學到的不僅僅是化學平衡和熱力學定律,也不僅僅是arrhenius或者schrödinger方程,更重要的是北大人應當具備的科學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無論你走到哪里,你身上永遠去不掉北大人的烙印。而北大人應該是社會的精英,是民族的先鋒。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我們的歷史使命。這就需要大家堅持自己的信仰,堅守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終身不悔。若干年之后,北大一定會為你的成功而更加驕傲,更加自豪。
當你離開燕園時,要堅持眼望星空,腳踏實地。毋庸諱言,有些北大人給社會留下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印象。希望大家以此為鑒,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力求務實,敬畏人民,敢想敢干,少說多做。用行動證明自己,用成就說服別人。你的工作應該是放熱反應,你還應該成為ziegler-natta催化劑,去催化更多的反應,讓更多的分子聚合在你的周圍。別人評價你的時候,不只是說你來自北大,而是說北大人就應該是你這樣。
當你離開燕園時,不要忘記父母親人,不要忘記朋友同學。要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母校,感恩社會。寸草之心難以報答三春之暉,要?;丶铱纯?,梳梳慈母的白發(fā),捶捶老父的病腿。交一些摯友,經(jīng)營好婚姻?;茧y見真情,時勢造英雄。你的快樂和成功就是對親人、對母校、對社會最好的回饋。
當你離開燕園時,老師們會一直注視著每一個遠去的背影。北大是你的母校,化院是你的母院。當你遇到困難、當你感到疲倦、當你有空坐下來歇一歇,請不要忘記北大,?;貋砜纯?。博雅塔會讓你的脊梁挺得更直,未名湖會洗去你的倦容,圖書館更會讓你充滿繼續(xù)前行的動力。請相信,昔日的老師也會伸出溫暖的雙手。因為你是“一塔湖圖”的北大人,因為母校老師永遠是你們的后盾,因為化院永遠是我們大家的精神家園。
同學們,告別燕園,揚起理想的風帆。把郁悶留在這里,永遠與歡樂同行;把缺憾留在這里,永遠與良知為伍;把友情藏在心底,讓愛情結出甜美的果實!
相信大家,不會辜負北大人的稱號,所有老師都會靜候大家的佳音
祝福同學們!中國乃至世界應該是你們的天下。
謝謝大家。
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嘉賓,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學順利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學業(yè),即將開啟人生新的旅途。在這樣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時刻,我首先代表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哺育你們的父母、培養(yǎng)你們的導師,以及所有陪伴你們成長成才的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王恩哥校長在_年研究生畢業(yè)典禮上講話
就在昨天,也是在這里,我們送走了3000多名本科畢業(yè)生。如果說本科生的校園生活更加浪漫、更加年少輕狂,那么作為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你們,已經(jīng)在青春的個性張揚之中,添了幾分成熟與睿智。你們拿到了北京大學的學位,這除了證明你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的學術訓練之外,更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今年是五四運動95周年??纯茨切?_年前的五四先賢,李大釗生于1889年,許德珩生于1890年,傅斯年、高君宇生于1896年,羅家倫生于1897年……正是1_年前這些“80后”、“90后”的北大先賢們,“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青春,永遠和夢想相連。就像我們前不久發(fā)布的微電影《星空日記》中說的那樣,對于北大人來說,夢想才是最真的現(xiàn)實。北大就像一把梯子,總能讓我們越過生活的柵欄,看到有些比現(xiàn)實更遠的東西。95年過去了,沙灘紅樓雖歷盡滄桑,卻從未褪去本真的顏色與理想的光彩;而今天,在美麗的燕園里,紅樓傳下的薪火生生不息,它照亮了你們的青春,淬煉了你們的意志,用共同的信念與追求將你們和五四先賢們這兩代世紀之交的“80后”、“90后”精神相通、氣魄相連。
北大的精神就是青春的精神,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說:“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回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氣魄,即慷慨悲壯、拔山蓋世之氣魄?!苯袢盏谋贝?,在踐行博雅教育理念,追求幾代北大人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夢想的同時,也傳承了京師大學堂的國學傳統(tǒng)和五四時期所誕生的新文化(24.000, -0.08, -0.33%)精神。兩代青年人的青春雖相去百年,但我相信,你們會同他們一樣,以自己的方式承載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jīng)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與信念,并將其付諸實踐。
同學們,再過一會兒,在師長為你們撥穗的那個瞬間,你們是否會想起在實驗室里多少個通宵達旦的艱辛,想起圖書館里多少個晝夜兼程的苦讀,想起一幕幕青春懵懂的故事,想起一個個曾經(jīng)一起k歌、一起刷夜、一起歡笑、一起哭過的小伙伴們。青春難忘,在北大度過的日子從此將成為永生的記憶。作為你們的師長,我希望你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夠銘記兩代北大人之間的精神傳承,不忘北大給予你們的這筆最大的財富。
依依惜別,言猶未盡。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樣,在北大度過了自己最珍貴的博士研究生時光。此時此刻,我非常了解各位同學心中的不舍,也仿佛看見了20多年前的自己。當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起步不久,誰也沒有想到,20多年后的中國會有如此巨大的發(fā)展,我們距離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如此之近,誰也想不到我們所深愛的北大會有今天的成就。
如何謀劃人生、創(chuàng)造歷史?我想把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盛世危言》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無體何以立,無用何以行,無經(jīng)何安常,無權何以應變?”這里的“體”,是指根本,是學理;“用”,說的是應用;“經(jīng)”,是指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道理;“權”,是特定時期的策略與方法。這也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的“學為學理,學為基本;術為應用,術為枝葉” 。那么,我們要進一步追問:如何把握“體”、“用”、“經(jīng)”、“權”?如何在離開校園之后,繼續(xù)做敢為天下先的北大人?如何始終保持北大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又如何不忘、不負北大前輩先賢給你們的精神傳承?
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精研學理,傳承對學術的敬畏之心。蔡元培校長曾說:“一個民族或國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腳,——而且要光榮的立住,是要以學術為基礎的。尤其是,在這競爭劇烈的二十世紀,更要倚靠學術。所以學術昌明的國家,沒有不強盛的;反之,學術幼稚和知識蒙昧的民族,沒有不貧弱的?!薄耙院笠胙┤ケ蝗溯p視的恥辱,恢復我們固有的光榮;只有從學術方面努力,提高我們的科學知識,更進一步對世界為一種新的貢獻,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矚望于一般青年學生的?!?_年前的“80后”、“90后”,他們的問題與主義之爭,科學與玄學之爭,或精研西方先進科學,或介紹各種主義,或守望中華固有之學說,表現(xiàn)了神圣的學術敬畏和如饑似渴的科學熱忱,為中國的現(xiàn)代學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同學,你們同樣生長在偉大的變革時代,見證了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見證了科技改變?nèi)藗兊乃季S方式和生活方式,——技術變革之于你們,正如受到新文化沖擊的“他們”,變革的大時代與青春相得益彰??萍及l(fā)展的真正目的,在于為人類發(fā)展提供更為平等的空間和更為廣闊的平臺,也為大家創(chuàng)造了終身學習的便利條件。你們在北大所受到的學術訓練,正是為日后終身學習儲備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縝密的思維能力。用一種研究式的心態(tài)去生活,這是現(xiàn)代社會對每一個青年人的要求,更是母校對你們的期許。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人生成才的重要基礎,更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首要前提。同學們,用在北大所學到的研究能力,繼續(xù)你們的研究之路吧!日后不僅要研究某個領域的精深學問,更要研究和實踐社會人生的大學問,讓生活和閱歷淬煉你們的判斷力,希望母校帶給你們的這份財富能使你們受益終身。
二是篤實力行,傳承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就在去年10月,侯仁之先生與世長辭。在緬懷大師的同時,我不禁想到先生1944年寫給大學畢業(yè)班的一段寄語:“人生的究竟,并不盡在衣食起居,而一個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尤不應以個人的豐衣美食為滿足。他應該抓住一件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這件工作就是他的事業(yè),就是他生活的重心。為這件工作,他可以忍饑,可以耐寒,可以吃苦,可以受折磨;而忍饑耐寒吃苦和受折磨的結果,卻愈發(fā)使他覺得自己工作之可貴,可愛,可以寄托生命,這就是所謂的‘獻身’,這就是中國讀書人所最重視的堅忍不拔的‘士節(jié)’。一個青年能在三十歲以前抓住了他值得獻身的事業(yè),努力培養(yǎng)他的士節(jié),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國家和社會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奔磳㈦x開學校的同學們,我祝愿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這樣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這不是一句空話,找到值得你為之奮斗的事業(yè)并為之奉獻終身,這是人生之大幸。侯仁之先生1940年于燕京大學畢業(yè),1952年執(zhí)教北大直至去年逝世,先生一生的事業(yè)開啟于戰(zhàn)亂之時,先生因參與抗日活動被逮捕后,曾考慮過到成都避難,他的導師洪業(yè)教授告訴他:“如果不走,即使再次被捕,燕京人也會知道侯仁之是為什么而判刑的,拿起筆,做學問?!闭沁@句“拿起筆,做學問”,開啟了先生的研究事業(yè)。幾十年來,侯仁之先生以歷史地理學為安身立命之所在,孜孜不倦,堅毅卓絕,在北京舊城改造、沙區(qū)治理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大的貢獻,成就了一番大的事業(yè)。
同學們,畢業(yè)初入社會,你們也許會覺得生活壓力很大,也許抱怨工作的瑣碎,試著找準生活的重心,把你們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都當作一份事業(yè)來完成,“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惫ぷ鞯膬?nèi)容不會妨礙你們?yōu)樯鐣鞒鰧儆谧约旱呢暙I。我祝愿每一位畢業(yè)生都能找到值得你們奉獻的事業(yè),事業(yè)與生活相融合,才是讀書人真正的快樂。
三是建功立業(yè),傳承世代北大人的精魂氣魄。你們和95年前的北大人固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然而,我相信,你們的氣質是相通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tǒng)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
北大精神和近代中國人民上下求索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同樣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偉大愿景,同樣經(jīng)過時間洗禮而歷久彌新。我們昔日的校長胡適先生曾說過,要繼承五四精神,“其一,須使個人有自由意志;其二,須使個人擔干系,負責任”。一個人,既然是獨立自主、擁有自由意志的,他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那么,就請同學們擔當起屬于北大人的責任吧。從今天起,你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將逐漸淡出大學這座象牙塔,有的要開始過北漂生活,有的準備成家立業(yè),有的要繼續(xù)深造,有的要奔赴基層邊陲。從今天起,你們將走出這片園子,開始新的征程,但無論在哪里,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崗位,都請記住師長們對你們的囑托,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切切地做到位卑未敢忘憂國?!拌従?,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同學們,請在開拓人生和奉獻社會之中努力抒寫屬于你們自己的青春豪邁!北大留給大家的,是這里的生活砥礪出的真正智慧,這份睿智將陪伴你們,在腳踏實地間實現(xiàn)諸位入校時“指點三山五岳”的壯志豪情,這才是北大人敢為天下先的大氣魄。
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聽了幾位同學和師長精彩的發(fā)言,被他們凝煉人生的深刻體悟所打動。很奇怪,他們講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出一張張圖片,而最打動我的是吳軍橋教授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孤獨的腳印,我想也許正是這串留給大家深刻印象的腳印,會在將來某個時刻鼓勵你們共同前行。現(xiàn)在,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的精彩講述!
同學們,你們即將從北大走向更大的舞臺,從未名湖啟程遠航。從今往后,維系我們的,將不再是課堂與宿舍,聆聽與辯論,而是共同的記憶和永恒的精神。
從踏出校園的那個瞬間開始,母校對你們的祝福也將伴你們從燕園走出,走向海角天涯。當你們迷茫或勞累的時候,請回到母校,到未名湖畔散一散步,享受湖光塔影的寧靜與恬適;請回到圖書館讀一會兒書,讓自己回歸理性與安寧;或者可以回到體育場上,重新激起拼搏與奮進的力量。請大家記住,母校就是你們的家園,她始終與你們同在。母校永遠祝福你們!
謝謝同學們!
校長 王恩哥
北京大學畢業(yè)典禮院長的精彩致辭范文分享2019篇五
尊敬的環(huán)境學院院友、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親愛的環(huán)境學院_屆同學們:
熱烈祝賀你們順利完成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業(yè),并為你們?nèi)松碌钠滤蜕献蠲篮玫淖T浮?/p>
在學校畢業(yè)典禮的最后,每個學院的學生都會自豪的喊出各自學院的口號。我不知道今年我們學院的口號是什么?但我很清楚的記得,_屆環(huán)境學院本科生的口號是:20年后,許你一個碧水藍天。
這是一個非常有豪氣的口號,讓我感到非常自豪,為環(huán)境人,為我們的環(huán)境學院,為我們環(huán)境學院畢業(yè)的學生。
你們在學院學習的過去幾年,中國的環(huán)境領域迎來了最快速的發(fā)展。_年頒布實施的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發(fā)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最好發(fā)展時機:大量的科研項目和經(jīng)費,其他學科大量的合作研究的需求,大量的企業(yè)合作機會,大量的媒體采訪,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一時間成為“顯學”。當然,這一切,也使得我們學院更容易籌集資金,修建學院大樓,支持學院多方面的發(fā)展。
然而,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所有這一切,不是因為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的學科取得了重大的創(chuàng)新性突破。恰恰相反,這只是因為我們多年高速、不計代價的發(fā)展,對環(huán)境資源的無限制掠奪,最終導致慘痛的代價:頻繁出現(xiàn)的、覆蓋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大氣灰霾,幾乎所有的河流受到污染,以及大范圍的土壤重金屬超標。這表明我們所有的研究和努力還沒有能夠減緩中國環(huán)境污染的壓力、沒有能夠根本解決中國快速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嚴重環(huán)境問題。正是因為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整個社會對我們環(huán)境學科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
我們的老師們經(jīng)常被問到,中國需要多少年,才能解決灰霾問題,我的回答是:20年。為什么是20年?因為我們_屆同學作出了承諾:20年后,許你一個碧水藍天。
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如果我們不能根本改變我們的發(fā)展理念,如果環(huán)境科學沒有根本性的突破,我們即使解決了灰霾中的pm2.5的問題,還可能出現(xiàn)pm1.0,pm0.1等等問題。
治理大氣灰霾,需要追因溯源,需要開展大氣顆粒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的源解析。然而,大氣灰霾,以及我們今天出現(xiàn)的所有的環(huán)境問題,根源其實就在我們心中:各種欲望,對物質無限的追求、對名利貪婪的追求,構成了我們心中的灰霾。
我們心中的灰霾,正像大氣灰霾,使得我們心靈的能見度降低,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使得我們在發(fā)展的口號下,在追逐gdp指標下,對環(huán)境資源無限制的掠奪,最終導致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我們心中的灰霾,使得我們難以做到目標遠大,洞察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教訓,只能亦步亦趨地重犯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犯過的錯誤。
我們心中的灰霾,使得我們的心靈不再清澈,難以分清美好與丑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大學,以追求各種指標作為評判業(yè)績的標準,各種獎勵、各種頭銜、各種包裝,使得我們的心靈逐漸喪失了識別美好事物的能力,逐漸失去了追求真理的能力。
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抹去心靈的灰霾,使我們以清澈透亮的目光,去認識我們的世界,去規(guī)劃我們的未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根本解決灰霾為代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才能找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未來。
當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環(huán)境問題,是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科最好的發(fā)展契機。用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環(huán)境學院_屆畢業(yè)生同學們,我真心希望,你們能夠目光遠大,把握這個契機,在中國這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大有所為,為解決中國乃至人類社會環(huán)境與發(fā)展的問題作出重大貢獻。
環(huán)境學院_屆畢業(yè)生同學們,你們?nèi)松碌囊豁撘呀?jīng)翻開。在你們的背后,環(huán)境學院的大門,將永遠為你們敞開,隨時分擔你們的困難,分享你們成功的愉悅。環(huán)境學院,永遠是你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