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共同命運》觀后感影評心得5篇_看共同命運感想

莊宇221147 分享 時間:

  《共同命運》以一輛長途卡車為主線,沿著“古絲綢之路”,在不同的風景和故事節(jié)點切換到“新絲綢”沿線國家為背景,講述了“一帶一路”如何改變了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最新2019《共同命運》觀后感影評心得5篇_看共同命運感想

  2019《共同命運》觀后感

  從電影的片名就可以看出來,這部電影的主題已經(jīng)非常明確了,以“命運”為主題的電影。其實諸如這樣的作品在國內(nèi)市場其實屢見不鮮。但《共同命運》很特別,這是一部具有常規(guī)關于夢想與傳承賣點和特殊觀影體驗的電影。關鍵詞在于“共同”二字。

  本片的遠遠超出之前的預期,全球首部“一帶一路”電影《共同命運》,電影所描述的內(nèi)容,其實是非常讓人好奇的。但之前也不免擔心,因為如此題材的電影,或許會由于“命題”的緣故而受限,而且之前對電影的表達方式也是一臉茫然。

  所以,超出預期就在于此,電影在這個大命題之下,用了五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和,來為觀眾呈現(xiàn)出電影片名這四個字的意義。而這五個故事又是題材各有差異,其中包含了夢想、傳承、成長、勵志等內(nèi)核,但每一個故事都通過巧妙的劇情設計,勾連主題。從而讓觀眾從不同類型的故事中,隨心而動,更能感受到人類命運的未來。

  嚴格意義上來說,電影的幾個小時候施展空間有限,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本片最大的長處就在于將不同風格的故事放到同一個背景之下,每個故事都被賦予了或而人文或而或而自然或而文化的色彩,在純熟的鏡頭語言下烘托出來,這樣一來,通俗的故事中的情感流露,進而成為了雅俗共賞,因為總有一款適合您。

  在這個五個不同類型的故事中,其中有東非肯尼亞的牧羊少女為尋找美術老師想盡千方百計首次坐上火車去首都內(nèi)羅畢的曲折求學之旅,以時代發(fā)展襯托夢想,也有西班牙昆卡的原本已經(jīng)退休的造紙老人通過去著名的宣紙產(chǎn)地中國安徽涇縣尋找造紙之根重燃造紙的激情和靈感的奇妙故事,從傳承的角度滲透天下大同的主題思想,而這個故事是我的最愛。

  當然,還有中國喀什的小個子籃球少年通過刻苦訓練終于贏得見偶像姚明機會的勵志過程,也有中東約旦的某健身館女老板不斷激勵自己的學員——一位求職艱難的女大學生,令其樹立自信,并助其成功蛻變,最終找到心儀的電商工作的勵志傳奇……電影的視角頗為廣泛,五個故事融會貫通,又格外豐富。而女性獨立、男女平權、非遺傳承以及文化信仰的元素的整合,更讓電影有著與時俱進的時代氣息。

  電影以新絲綢之路為線,故事線索串聯(lián)起五大洲,并將沿途眾多極具地域特色或民族風情的人文美景、自然風光盡情展現(xiàn)在畫面之中,再加上幕后主創(chuàng)們格外注意四季以及天氣的變幻,以至于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雨雪風霜的交替,片中那些都市小鎮(zhèn)、山川河流、大漠星空等景色無一例外都有一份無以倫比的真實大氣之美,令影片呈現(xiàn)出動人的氣質。

  在塔吉克斯坦、喀什和廣州,有商人、籃球運動員、司機和攝影愛好者,他們有著一個或者多個身份,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又是幸運的人,他們之中,有馬云和姚明,也有更多我們并不曾認識的人,然而他們都是積極生活在今天的鮮活的生命。所以,沒想到一帶一路電影還能這么拍,平凡的人微小的光點亮世界。

  與此同時,作為21世紀的世界,應當建立起足夠的自信?!耙粠б宦贰钡暮暧^展望,微觀探查,以及由此所帶來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全面崛起,同樣是人類共同命運的又一個新起點,讓我們重拾共有的文化自信,重建曾經(jīng)的文明輝煌。

  終究而言,《共同命運》通過相當廣角的鏡頭,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個世界的復雜多樣,也帶出了人類共同命運的主題,在國際時局動蕩的當下,生動形象的表達,求同存異的核心思想,不啻為最佳的協(xié)同發(fā)展之道。

  2019《共同命運》觀看影評

 

 從中東到南美,從極地到高原,30萬公里的行程,電影《共同命運》,帶著中國版《綠皮書》的文化視角,見證了六位獲得過奧斯卡紀錄片獎、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紀錄片獎、艾美獎的資深紀錄導演組成的團隊,在各自擅長的風格里,為那些事關生存、生活、生趣的懸疑奔走,看見平凡的人微小的光點亮這個世界。

  《共同命運》是中國人第一次關注人類命運,解讀世界的故事,也在這一路奔走中印證了——世界的合作共榮是現(xiàn)今全球發(fā)展的大趨勢,任何孤立,分裂,樹立壁壘的行為都會被大勢所淘汰,命運與共,不可逆轉這一日漸被世界共同所認可的價值趨勢。

  影片中記錄故事的視角,全部投身在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小人物”身上,東非肯尼亞,中國喀什,西班牙昆卡,中東約旦……影片所呈現(xiàn)的,不僅僅是雄渾壯闊的大自然,也是一幕幕飽含深情的人間畫卷。如何度過日常的一天,如何在文化與城市逼仄的空間下追逐夢想,讓普通人的夢想真正勾連起中國與世界的對接,在全球視野下,飛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大時代,濃墨重彩的寫下個體與這個世界的融合與共榮。

  影片中記憶深刻的,是那些看似孱弱但內(nèi)心質樸強大的人,他們或者是因為身高原因不適合籃球運動,或者因為傳統(tǒng)文化原因遭到就業(yè)歧視的女性,亦或年紀老邁卻依然為造紙手藝的傳承而頑強不息,有初出茅廬的編劇也有愛好攝影的長途司機,他們并不被這個世界最澎湃的欲望所裹挾,踏踏實實的走出人生每一步,不僅帶給我們強烈的影像震撼,更因為走心,讓觀者感悟良多。

  導演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被問到,為什么會給影片冠以《共同命運》這么“主題宏大”的片名,導演的答案也給觀眾做出最好的釋疑——在解讀這個片名之前, 我們可以倒推,是什么原因讓我們決定拍攝這么一部影片——

  未來的世界,天下大同是大勢所趨,無論國與國,還是人與人,責任、擔當、義務、胸懷,都顯得格外重要。也正如我國關于“一帶一路”的倡導,所體現(xiàn)的胸懷與遠見,終將被更多的國家所接納,也終將被這個世界所銘記。因為,那不僅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也是可以直接改變民生的協(xié)同發(fā)展的舉措。而所有恢弘的目標,最終的落點還是在每個普通人身上,每個普通人的生活,每個普通人的夢想,共同構建出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休戚與共,已經(jīng)成為一個“同呼吸,共命運”的整體,所以謂之《共同命運》。

  因此,可以說《共同命運》有國際格局,又有中華精神,影片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喚醒的也恰是普通人對夢想的渴望,在大城市的夢想荒漠中,這一顆初心顯得尤為重要。

  2019《共同命運》觀看有感

 

 當今的世界,正朝著多元化和多極化的方向發(fā)展,曾經(jīng)的閉關自守或制造技術壁壘,早已成為過眼云煙,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才是國與國之間互通有無的正確途徑。作為全球首部“一帶一路”電影的《共同命運》,就將不同的國家和人們聚集在一起,帶領觀眾隨著鏡頭,將目光聚焦到普通人身上,跟隨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展現(xiàn)他們遵從內(nèi)心、追逐夢想、勇于挑戰(zhàn)、實現(xiàn)自我的真實故事。

  整部影片以小見大,將普通人的生活穿插其中,進而折射出國家之間的互利共通。從肯尼亞的沃伊到內(nèi)羅畢,從西班牙的昆卡到中國安徽涇縣,從中國廣州到約旦的安曼,圍繞著幾位來自不同國家、年齡的主人公來展開故事。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觀念的適時轉變、追逐夢想的不懈努力、以及實現(xiàn)夢想的全過程,都記錄在影片的鏡頭里,并毫無保留地呈現(xiàn)給觀眾,這種獨特的平行視角,這種小人物的故事,不光樂于被觀眾接受,也是影片的亮點之一。

  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都各具特色,熱愛畫畫苦苦找尋美術老師的格瑞絲、退休后來到中國探訪的造紙傳人桑托斯、對前景感到迷茫的話劇演員楊楊、懷揣攝影夢想的貨車司機吳英華、一心想著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yè)生哈伊達、視姚明為偶像的籃球少年玉蘇甫江,他們都面臨著來自家庭、生活和現(xiàn)實的種.種考驗……每個人的夢想和追求、經(jīng)歷與遭遇都不盡相同,但無論經(jīng)受怎樣的艱難困苦,他們都不曾放棄,而是苦苦堅守著自己的理想,遵從內(nèi)心的真實選擇。

  片中,主人公的故事并不是虛構的,而是與現(xiàn)實有著高度的契合。約旦的大學畢業(yè)生哈伊達,所面對的就是女性的職場困惑,遭遇性別歧視。面試一次次失敗,考官都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她,認為她終歸會半途而廢,與普通女性一樣結婚后當家庭主婦,而她一直堅定信念,用一次次的勇于嘗試證明自己,不光感染了家人,更成功征服了考官,為自己謀取了夢寐以求的職業(yè)。哈伊達的故事并不是個例,而是在告訴觀眾,面對職場歧視,堅持就是最好的武器。

  肯尼亞的學生格瑞絲找尋美術老師的故事,敘述著夢想與勇氣。她和同學們喜愛畫畫,由于學校招不到美術老師,學生們面臨著無課可上的現(xiàn)狀,格瑞絲毅然決定去內(nèi)羅畢找老師,為了湊車票錢,她賣牛奶給老師,向姐姐借錢,跟伙伴湊錢,幾經(jīng)坎坷終于坐上了開往內(nèi)羅畢的高鐵,并順利找到了美術老師,達成了自己和同學的心愿。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為了追求藝術夢想,獨自踏上陌生的城市,開啟全新的旅程,依靠的是自己的執(zhí)著和勇氣,是來自內(nèi)心的源動力。

  這樣一部題材獨到的作品,離不開強大的幕后團隊支撐。由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編劇、美國圣丹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Guy Hibber和雷建軍、鄒磊三人,組成編劇天團;導演團隊則是匯集了曲江濤、劉暢、孟紀原等青年才俊;主攝影Robin Cox、Matthew Norman更是BBC和艾美獎的常客,剪輯則是由金馬獎最佳剪輯朱琳擔任……可以說,堪比奧斯卡的黃金陣容,也為《共同命運》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部《共同命運》,讓觀眾真真正正認識到,當今的世界,每天都在高速發(fā)展,一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已然到來。這也要求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態(tài)度,更為廣闊的視野,更具前瞻性的思維,來重新了解和認識整個世界。影片《共同命運》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一眾主人公的故事離我們并不遙遠,他們的經(jīng)歷和遭遇每天都在上演著,而我們也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和全球一體化的思維,去重新認識整個世界,找到你我割舍不斷的“共同命運”。

  2019《共同命運》觀看心得

 

 《共同命運》是全球首部“一帶一路”電影。因為之前就看到過一些影片的相關片花,也了解到一些創(chuàng)作背景,所以還是對成片抱著挺大期待的。而從目前的成片效果看,《共同命運》不僅沒有讓人失望,更是大大超出了此前的期待。真的沒有想到“一帶一路”電影還能這么拍,紀錄電影也能如此讓人生共鳴、產(chǎn)共情。

  小人物,大夢想,新未來,這是筆者觀影《共同命運》后的最直觀感受。影片用鏡頭語言記錄了來自不同國度6個小人物的平凡故事。盡管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度,擁有不同的膚色、語言、文化,他們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但為夢想努力的那股子勁兒,那種不放棄不服輸?shù)木珰馍駜?,卻是相通的。也因此,即便是遠隔千山萬水的西班牙老人、遠在天邊的非洲小女孩,也都能因逐夢圓夢的堅實步履,而感染我、打動我?;蛟S,這就是對人類共同命運,做出的最好注解與詮釋吧。

  《共同命運》有五個小故事組成,雖然這五個故事的主人公、情節(jié)、細節(jié)都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內(nèi)核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小人物、大夢想、新未來。

  最能讓筆者感同身受的莫過于喀什的小男孩玉素甫江。在很多人眼里,他的夢想有些不切實際。身高不高,卻夢想著打籃球,更夢想著見到心中偶像籃球巨星姚明。好在他的老師沒有放棄他,他自己也一直在為了夢想而努力堅持。最終,命運的天平傾向了他,他成功圓夢。

  玉素甫江的故事之所以能在筆者心中蕩起層層漣漪,不單單是因為它的發(fā)生地是筆者曾經(jīng)工作生活十數(shù)年的地方,更因為玉素甫江的追夢過程與筆者的圓夢路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筆者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電影,最大偶像就是劉曉慶。盡管筆者并沒有刻意將電影作為夢想,也沒有設想過能見到劉曉慶,但筆者竟然在北京見到過劉曉慶本人。那是在一次綜藝節(jié)目的錄制現(xiàn)場,劉曉慶意外現(xiàn)身,我和現(xiàn)場的很多觀眾一樣,都有些興奮。那種感覺就好像玉素甫江見到姚明時,有些驚喜又有些疑慮:這些一切是真的嗎?

  有過類似經(jīng)歷,看《共同命運》就會有更深的體會與感受。

  電影里,另一個能讓筆者感同身受的就是那個約旦的新女性哈蒂亞。因為女性的身份,她找工作面試了18家單位都沒有被錄取。家里人卻在給她下最后通牒:再不成功就在家結婚生孩子。最終,哈蒂亞憑借著頑強的毅力找到了工作,迎來了新命運的新挑戰(zhàn)。

  剛到北京那會,筆者也曾面試過多家單位,也時常吃閉門羹,好在沒有放棄。在單位上班時,也曾經(jīng)歷了各種被虐被欺凌被排擠,但一切都堅持了下來。所以,筆者完全能體會到哈蒂亞無數(shù)次被拒絕的感受。

  當然,哈蒂亞的經(jīng)歷和遭遇更能引得全球女性的共鳴與關注,因為,求職工作時,女性遭遇不平等對待,這是全球性問題。它不僅發(fā)生在女性地位尤其不平等的中東國家,即便是在我們身邊也經(jīng)常上演類似的故事。女性找工作遭遇苛刻對待,懷孕后被單位無故解聘或辭退……當家庭與工作出現(xiàn)矛盾時孰輕孰重?職場上何時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男女平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全球女性共同面對的問題。此時此刻,她們的命運是相通的。

  誠然,從非洲肯尼亞女孩格瑞斯、西班牙大叔桑托斯、中國司機吳英華追夢筑夢的印記中,筆者也都能找到不少共鳴與共情。這就是《共同命運》厲害的地方,它總能讓你去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地不同膚色語言文化背景經(jīng)歷者身上的共同之處,從而生共鳴,產(chǎn)感動,激斗志,傳正能。

  如果你也能細細品味這部電影,亦能和筆者一樣從這一個個“小人物大夢想新未來”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情感的共振和心緒的共鳴。這也是筆者為什么要安利這部電影的緣由之一。

  《共同命運》值得期待,不僅因為它有完整的故事、飽滿的人物、感人的細節(jié)、勵志的主題,影片在攝影、配樂等方方面面都非常走心,做到了極致。

  以吳英華開著大貨車重走絲綢之路貴州段的影像為例,青山碧水、翠樹綠植、千層梯田、裊裊炊煙、古樸村落、素樸民風……每一貼都拍得如詩如畫,看得人如癡如醉,讓人迫不及待就想有一種“說走就走去貴州”的沖動。而整部影片,類似這樣的詩音畫意,比比皆是,不僅洗滌著眼球,更凈化著心靈。

  《共同命運》也是一部非常應景的電影。合作共榮是當今世界的發(fā)展大勢,但偏偏有人想孤立,想分裂,企圖用樹立壁壘等行為阻止這種大勢的向前發(fā)展。事實證明,人類命運與共,大勢不可逆轉。

  2019《共同命運》觀看體會

  在大銀幕看全球首部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電影《共同命運》,確實是一次難得的視覺享受過程和心靈洗滌之旅。以前,我從未在任何一部電影中看到如此壯麗的祖國山河,更沒有親眼看到如此走心、細膩的“一帶一路”故事。這一切,都在《共同命運》中一一展開……

  《共同命運》用五個追逐夢想的故事,串起了一個大愛的世界,更讓人深刻體會到“一帶一路”的偉大。影片用細膩的鏡頭語言,呈現(xiàn)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也不同身份的普通人,追逐夢想、堅持夢想的過程。

  比如來自非洲肯尼亞的女孩格瑞絲,她為了畫畫的夢想,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的嘗試后,終于走出山村,乘坐新型火車穩(wěn)穩(wěn)踏上了與中國合作修建的鐵路,來到了此前很遙遠,現(xiàn)在卻“觸手可及”的首都,并用真心和誠意為全班同學請來了一位可以完成大家畫畫夢想的美術老師。

  說真的,格瑞絲的故事非常走心,她對夢想的執(zhí)著,她為實現(xiàn)夢想所展現(xiàn)出的勇敢,讓人動容。而透過鏡頭,我們發(fā)現(xiàn)了非洲鄉(xiāng)村落后的一面,以及在“一帶一路”幫助下已經(jīng)改善很大的鐵路交通。當肯尼亞首都那座偌大的火車站出現(xiàn)在觀影者面前時,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正是“一帶一路”讓非洲人的生活漸漸便利起來。

  與格瑞絲的故事相比,《共同命運》的主線故事好像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一個長途卡車司機,受摯友之托帶著他的叛逆女兒,從廣州出發(fā),一路來到陜西,再沿著“古絲綢之路”向西而行。一路上這對“父女”雖然磕磕絆絆,但在不同的風景和故事節(jié)點,兩人卻不約而同地思考起“夢想”兩個字的真正意義……甘于眼前的生活,還是勇敢追逐、實現(xiàn)夢想?兩人最終在近7000公里的旅程中找到了答案。

  重走“古絲綢之路”的主線故事除了很走心,鏡頭記錄下的祖國山河更是讓人感動。這里有貴州的大山和夢幻般的梯田,有天塹變通途、完全不可思議的公路大橋、荒蕪的戈壁灘,以及壯觀的天山。

  說到這里,確實發(fā)自內(nèi)心地想為影片的震撼風景打上一Call……電影的鏡頭非常大氣,據(jù)悉,《共同命運》在拍攝過程中跨越了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行程約30萬公里,除了上述的肯尼亞故事和“古絲綢之路”故事,還拍攝了西班牙、智利、約旦不同的人物故事,不失為一部“跨過山與?!钡木拗?。

  影片另外幾個故事,也是透過普通人的視角,深刻解讀了中國與世界的休戚與共和命運相連?!豆餐\》的編劇對此解讀道:“這部講述‘一帶一路’如何改變世界各地普通人生活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國人了解,也值得世界關注?!?/p>

9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