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觀后感 > 觀后感范文 >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

美婷1873 分享 時間: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范文

這是一部以友情為主線的影片。一開頭就不同凡響,為了見一個舊友,法涵在剛起飛的飛機上裝病,飛機不得不返航,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的內(nèi)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1

對成功的期望是人的本能,而有多少人追求了卓越呢?追求卓越,成功往往會趕上你!這耐人尋味的一句話,讓我對這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久久不能忘懷!

悠揚的音樂引出了那華麗的篇章。影片從三個人尋找蘭徹開始,回憶起和蘭徹在一起的大學時光。蘭徹剛進學校時,開始不被重視;而他用巧妙的電學實驗懲罰了學長——那個歧視他的人。蘭徹活學活用,最后成功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他和一個同學打賭:看十年后誰的成就大。蘭徹不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靈活地運用身邊各種常識和他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而那個同學只知道死啃書本知識。在當時,兩個人的成績不相上下,而十年后,影片以一種極其有趣的方式見證了蘭徹的成功。

這部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為什么蘭徹會有如此大的成就?應該是永遠追求卓越的精神,往往成功會離你不遠!在所有同學都屈服于學長,點頭哈腰時,蘭徹運用所掌握的電學常識,隔了一道門就電擊了學長;當所有學生都在拘泥于背公式,讀課文時,蘭徹邊做實驗邊理解知識;當同學們都討厭機械學,抱怨沒有好專業(yè)時,蘭徹正專心地投入到發(fā)動機的試驗運行中……這就是蘭徹的過人之處,他會活學活用,運用各種常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他愛好機械,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機械。他會用最簡潔的關系來概括齒輪傳動等繁瑣的公式。這些都是他追求卓越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他收獲了四百多項科學專利,而成功已經(jīng)悄悄地降臨在他的身上,在他運用的時候,在他理解的時候,在他喜愛的時候,在他追求卓越的時候!

大家都知道不讀死書,不做書呆子。而學習的真正方法是活學活用,學以致用。二戰(zhàn)時期,美國用‘彈指蝦原理’大敗德軍主力潛艇;張衡運用地震波發(fā)明了地動儀名揚四海;德國工程師赫爾曼根據(jù)同性相斥的原理最早研制了磁懸浮。他們都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常識等,巧妙應用,為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最用價值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應該像蘭徹那樣,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懈的追求卓越,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2

《三傻大鬧寶萊塢》片中的三個主人公——蘭徹、來俱、 主要展示了三位普通印度學生的成長故事。男主角蘭徹是電影的核心角色,他出身貧賤,但天賦過人,在機械學上有極高的天賦,但蘭徹的人格魅力才是這個角色成功的關鍵。 其中有一段是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節(jié)機械理論可,當老師問學生什么是機械時,蘭徹在笑,老師便讓他回答,他說機械就是一切省時、省力的東西,比如拉鏈啊等,他說了很多,但是卻比書本上的好理解,但老師并不買賬說:“如果他想及格的話最好按照書上的背”。然后老師又叫了一位同學,這位同學將書上的概念很熟練的背了下來,老師相當滿意,然后由于蘭徹對老師說:“我也只不過是獎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了,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他便被清出了教室,最經(jīng)典的是回來后他以牙還牙,給老師上了一課,用很長的一句話說了一樣東西:“書”。老師說:“那你為什么不簡單點說呢”?他說:“剛試了,沒用”。這樣讓人感到了他的機智,也讓人反思為什么只有按書上的說才算是對,才能及格,才能算得上是好學生?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當一個同學由于壓力,選擇自殺后。蘭徹找到了校長毅然提出了他對學校教育的一些意見,他認為學校應該對真真意義上的成功給一個正確的定義,名次是不代表什么的,他不滿意這種填鴨式和等級式的教育制度 ,結(jié)果他遭到了校長的慘罵……他也曾成績墊底,也曾拿過第一,但這對他來說都是虛的,他最看重的活學活用,片中就有很多關于他對知識的活學活用來反抗或是來救人的場面。片中蘭徹達斯有一個招牌動作——用右手砸砸左胸小聲告訴自己“一切順利”——因為有時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們的安慰來使它變得堅強!蘭徹主張讓人們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反對逼迫式的學習方式,通過蘭徹在片中的表現(xiàn)總是讓人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反思。

從這部片反思,來看看中國的教育制度:中國的應試教育, 難道還要繼續(xù)?教育越改越牛,分數(shù)無比重要,90后各類“門”事件層出不窮,這就是教育體系的悲哀,或者,也將是我們民族的悲哀!我們需要的人才呢?“錢學森之問”就是對中國教育的一種質(zhì)疑!我們 已經(jīng)經(jīng)歷高考,我們已沒有那份沖勁。我們干著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事情,但試問:“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不一定在找自己喜歡干的事情, 而更多的是在向穩(wěn)定的高收入走去,我們不可能是開國功臣,可能由于社會的“規(guī)矩”和“潛規(guī)則”,我們 碌碌無為一生即可。也許真的是這樣:物質(zhì)越來越豐盛,精神越來越空虛,枷鎖一重又一重。兒時的夢想越來越遠,活著就像行尸走肉。

最后,這部電影觸及到了一些社會現(xiàn)實,就是在學生自殺后蘭徹找校長談話的那次所影射出來的:包括印度的高自殺率、人才流失、學校死記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會分工的單一和就業(yè)選擇的匱乏。印度所面對的這些社會問題和中國頗有交集,這也是為什么我這個也曾深切體會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升學壓力的中國觀眾會頗感共鳴。片中最后還有一個場景也是讓人很感動:當蘭徹幫莫納接生了孩子后,一直對蘭徹深惡痛絕的校長“病毒”在暴雨積水中語重心長地勸戒他“你不可能總是對的”。這也是兩方面的改變,校長變了,蘭徹也會更加穩(wěn)重。影片最后以大團圓結(jié)局……(雖然早知道會是這樣,但還是很高興)

希望大家都看看,思考思考……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3

近日又重溫了一下寶萊塢經(jīng)典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這也是個很奇怪的片名,寶萊塢電影多數(shù)為歌舞片,片中的舞蹈、通俗的舞曲和朗朗上口的歌曲融合進劇本敘事中,歌舞、三角戀愛、喜劇、驚悚等內(nèi)容被混合到一部電影中,中間還有中場休息的影片。電影情節(jié)偏向情節(jié)劇。電影中常采用約定成俗的故事成分,如不幸的情侶、憤怒的雙親、三角戀、家庭線、犧牲、腐敗的政客、綁匪、壞人、有金子般心靈的妓女、失散多年的親屬、因命運而分離的同胞兄弟、命運的反復無常和巧合等等。

本次推薦影片近三個小時,有喜有淚,這部電影的經(jīng)典之處個人認為在于融入了生活,升華到了人性,總能把那些觸動人心的東西演繹的淋漓盡致,嬉笑怒罵里是對人生的思考。電影的很多情節(jié)也許涉及了印度的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但似乎和我國的國情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別總是信口“阿三”。社會很浮躁,我們更是浮躁,總想特立獨行,但現(xiàn)實的生活使我們不可能那樣去做,很多時候只能沿著那特定的軌道或被牽著鼻子走,展現(xiàn)在我們自己的身上就是親朋的期許、生存的必須、努力的艱難。這部影片中講述的”做自己“也許才是人生終極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親情,愛情,友情,雖然很曲折,但最終都近乎完美的實現(xiàn),然而電影終究是理想主義的美夢,若在現(xiàn)實中演繹,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謬!

三個搞怪的學生,一場滑稽的表演。導演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xiàn)了現(xiàn)在大學生的困境,以及大學教育的一些弊端,整部影片雖然是以喜劇為主,但其中卻蘊含了導演對人生的思考。

本片的主角無疑是蘭徹,拉加,法罕。蘭徹是一個非常聰明,機智的學生。而且不局限于成規(guī),總是有這自己的想法。而拉加卻有著巨大的壓力,為了父母,姐姐,他必須用功學習。對于法罕更是一個典型,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學自己不喜歡的工學。在他們的身上都能找到我們的影子。叛逆,屈服,但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還有兩個配角,一個是“無聲火”,一個是院長的`女兒。

看到他們,我們不由的想到難道只有死記硬背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嗎?那樣的學習方法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嗎?究竟怎樣的一個學生才是一個成功的學生?蘭徹讓我們知道了,也許你只能學習卻沒有證書,但真正的學識是不會被埋沒的,成功是遲早的事。那封被改過的演講稿就將死記硬背的弊端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疑讓人嘲笑他的無知。然而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擁有反抗的基因,在蘭徹的影響下,院長女兒佩雅也站在了他們的一邊,與蘭徹在一起,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就像法罕最后也是選擇了自己喜愛的攝影,我想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三流的工程師,多了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師。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那樣每個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才會更加的有意義。

蘭徹有一句口頭禪:“All is well”(“一切順利”)。這是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都要用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樣我們離成功會更近一些。其實我們的心很脆弱,你得學會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告訴你的心“一切順利”。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出去工作,我們面臨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這競爭中快樂的生活呢?這就需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的支撐?;蛟S“All is well”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它至少給了我們面對問題的勇氣!

片中的經(jīng)典臺詞很多,特別值得深思,就像“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闭祳^斗的我們,朝氣蓬勃,不要再迷茫了,樂觀地面對生活吧!讓我們珍惜朋友,追逐夢想,追求卓越,相信成功終究會來敲響我們的門!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4

在印度,每年有40萬學子報考皇家工程學院,然而,只有200人才能考上這所大學。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進入大學后,這種激烈競爭仍然在延續(xù)。

蘭徹達斯·夏馬達斯·錢查德是很有思想和個性的學生。他對學校填鴨式教育方法深惡痛絕,他的叛逆行為常常給老師和院長帶來不少的麻煩。蘭徹有兩個要好的同學,一個叫法涵,一個叫萊俱。法涵雖然讀的是理工,但喜歡攝影藝術(shù),而且,在攝影方面很有才華。萊俱很喜歡所學專業(yè),但因家庭貧困,思想負擔太重,以致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

“他如風一般自由

似風箏飛翔天空

他去了哪里…讓我們?nèi)ひ?/p>

我們靠前人指路

但他卻自己鋪路

跌倒,爬起,

他無憂無慮的前行······”

電影以倒敘的方式開始的:大學畢業(yè)5年后的某一天,攝影家法涵在飛機上接到了同學查圖爾的電話,說他可以帶他去見蘭徹。飛機已經(jīng)起飛了,法涵見蘭徹心切,假裝心臟病突發(fā),致使飛機返回機場,法涵騙過機組人員飛速逃離機場。在出租車上,法涵告訴萊俱有關蘭徹的下落,萊俱沒來得及穿上褲子就趕來與法涵會合。

查圖爾開著豪華汽車來了,他騙法涵、萊俱出來,為的是要報一箭之仇——查圖爾要證明一個5年前的誓言,查圖爾要讓他們知道,他比蘭徹更成功,更偉大。法涵和萊俱想見失散多年的蘭徹心切,查圖爾想以自己事業(yè)上的成功來“回敬”蘭徹。三人不同心態(tài)、共同目標,踏上了尋找蘭徹的旅途。

“學習是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樂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 上你。”

“阿哩貝咧!”(一切順利)是常掛在蘭徹嘴邊上的話。

熱心幫助朋友,正直、幽默、樂觀,才華橫溢的蘭徹,贏得了維魯院長女兒琵亞的青睞,她與法涵他們一起踏上了尋找蘭徹的旅程。當他們找到蘭徹時,才得知蘭徹另有其人,他真實的名字是奉蘇克·望杜。默默地在山村實踐著改革教育體制的小學老師望杜——原來他就是全印度知名的科學家。這到底怎么回事?!

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笑時讓人捧腹倒地;哭時讓人淚滿衣襟;風格別具一格的音樂,讓人耳目一新;勁爆的寶萊塢舞蹈,讓人感受暢快淋漓。有時間時還是您自己看吧!優(yōu)美的歌聲繞梁三日:

“我們?yōu)槊魅罩畱n煩惱

他只顧暢想當今

讓每一分鐘活得充實

他來自何處

觸動了我們的心弦之后卻消失

他去了哪里 讓我們?nèi)ひ?/p>

驕陽似火他像一片綠蔭

在無垠的沙漠

他似一片綠洲……”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5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心靈倍受震撼,這次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從中體會到了該如何面對生活,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對待朋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但很多人由于家庭等外在因素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在已畫好的圈兒中生活。我們要敢于做自己想做的,擺脫掉恐懼,大膽的去挑戰(zhàn)自己應該做而一直沒有勇氣做的事。只要你大膽的邁出第一步,做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我們要努力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生活是場賽跑,跑快點,不然你就被別人踩到”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xiàn)很多次。對于我們在校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理解這句話,為了實現(xiàn)這句話,我們就是努力學習。但是大家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途徑通常是背定義,背題,又有幾個人去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含義。我們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像電影中蘭喬說的為將學到新的東西感到激動。我們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束縛我們思想的觀念,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生命的本質(zhì)在于追求快樂。”而一個人快不快樂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態(tài)決定的。遇到問題,告訴自己“一切安好”,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給人解決問題的勇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我們在生活中樂觀的面對生活,快樂將成為人生的主旋律。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我們要不為單純的追求成功,只為內(nèi)心對自由的召喚和對優(yōu)秀的渴望!拋開虛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對生活的恐懼;不論發(fā)生什么,只要對自己說:“一切安好”,盡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個片刻!


三傻大鬧寶萊塢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看《三傻大鬧寶萊塢》優(yōu)秀觀后感300字7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500字五篇

2020警示教育片觀后感心得體會五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精選5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精選5篇1000字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大學生范文5篇

《紅河谷》電影觀后有感心得5篇

話劇哈姆雷特觀后感500字6篇

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九期觀后感5篇2020最新

91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