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觀后感范文大全1000字

藝潔4059 分享 時間:

關于觀看紀錄片之后的感觸和感想i是怎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觀看紀錄片大全觀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觀看紀錄片大全觀后感1000字<一>

這是一個專選課老師推薦的紀錄片,本來對紀錄片沒有什么感覺的我,竟然深深地被它所吸引。生門,顧名思義就是生命之門??上攵@個紀錄片講的都是關于生命的故事,這是一部記錄在中南醫(yī)院婦產科發(fā)生的故事的紀錄片。

該片的拍攝地點是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婦產科,這是整個湖北知名度最高的產科醫(yī)院。該院的很多孕婦都是慕名前來的,還有一部分病情復雜的高危產婦是從別的醫(yī)院轉來的。所以這里總是一床難求,甚至走廊里也都排滿了病床。上面躺著等待床位的孕婦,旁邊坐著他們的家屬,醫(yī)生、護士在走廊間匆匆的來回竄梭。就是在這么一個忙碌、嘈雜的環(huán)境中,導演用鏡頭紀錄了無數(shù)個承載著家人希望的寶寶的誕生。

目前我只看了一集,第一集正值大年三十,其他診室可以休息,但新生兒不會因為過年就晚一天來到世上,所以整個婦產科都在加班。不僅要加班,還比平時更忙,因為其他診室的病人一部分轉到了婦產科。陳主任和醫(yī)生董良波這邊剛做完一例刨腹產,還沒下手術臺,就聽說外面有個獨自前來引產的女病患出血越來越嚴重。讓人頭痛的是這位女病患哪怕疼得要死,也堅決不透露任何一位親人朋友的聯(lián)系方式,而手術是需要有人簽名才能進行的。于是,醫(yī)生、護士一邊做手術準備,一邊輪番上陣、軟硬兼施的勸她,哪怕叫一個朋友來也行。有人搞不懂為什么醫(yī)生不先救死扶傷,而是一定要等人來簽名。因為近些年來,本來好心救人的醫(yī)生到最后卻因“家屬未同意”而承擔責任的案例不在少數(shù)。這讓整個社會也越來越意識到,現(xiàn)實情況遠比簡單的把“救死扶傷”的道德枷鎖給醫(yī)生帶上復雜。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同一天晚上,醫(yī)生董良波懷孕40周的老婆也住進了同一家醫(yī)院。把老婆稍微安置好,董醫(yī)生就又跑去看別的病人了。面對攝像頭,他有點不好意思的說,自己還有事情要忙,不能一直陪著老婆。人緣超好的董醫(yī)生被其他女醫(yī)生、護士們稱為“波波”。 另一位懷孕的女醫(yī)生調侃,“你們一定要采訪下他的老婆,婦產科男醫(yī)生很少,他們比女醫(yī)生更累更辛苦?!?第二天,“小波波”順利出生,接生過無數(shù)個生命的董醫(yī)生在看到自己的寶寶時也露出了初為人父的幸福和感動。

這部紀錄片更像一部中國式的“戰(zhàn)爭片”,不僅是孕婦本人、更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的戰(zhàn)爭。有的人在觀看時傾向于對其中的人物進行道德評價,但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感到同情的,因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都有可能“因病致貧”。把我們卡住的金額可能不一樣,但同樣可以把一個家庭逼到山窮水復的境地。這部片之所以有力是因為它展現(xiàn)了其他中國影視作品中極力回避的話題,也許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它并不合適宜。比起清醒,我們更喜歡自我麻醉、逃避現(xiàn)實。但真正的現(xiàn)實往往比電影中的更加殘酷,而且我們是無法逃避的。所以觀看這部片子,是我們認識生命、直面人生的開始。

觀看紀錄片大全觀后感1000字<二>

2018.12.30,元旦假期的第一天,一整個下午,看完了《船政學堂》紀錄片。

故事以林則徐跟左宗棠的湘江夜話為開端,也許后人認為當時的談話對后來左宗棠要建船政學堂有指引意義,畢竟林則徐、魏源的主張正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就包括了建設海防。

二十年后,左宗棠開始在福州籌建船政學堂,當時朝廷已經意識到需要建設海防,前幾年還向英國購買艦艇組建阿思本艦隊,可惜是花錢買教訓。左宗棠這時候籌建新式海防,沒有受到太多的阻攔。師夷長技,必然需要有外國人的幫助,左宗棠的熟人,法國人日意格和德克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這種創(chuàng)新性的海防建設,清政府給不了多少錢,只能讓左宗棠從關稅里取一部分,但還遠不夠,左宗棠找來了老朋友紅頂商人胡雪巖幫忙處理資金難題,胡雪巖是商業(yè)和交涉的高手。

船政學堂還沒創(chuàng)建,左宗棠就因為西北戰(zhàn)事調往西北,他找了踏實可靠的老同事沈葆楨(也是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接任,費盡功夫四顧茅廬再加上清廷的政令才使得沈葆楨出山,并且使得船政學堂負責人有足夠獨立的管理權。后面就是沈葆楨帶著團隊建設船政學堂。

船政學堂分為前學堂很后學堂,前學堂主要學習法國人造船,后學堂主要學習英國人航海。類似現(xiàn)在的軍事工程系和軍事指揮系。學堂初期的學員非常難招,沈葆楨甚至親自動員親戚朋友報考新式學堂。

學生的是聰明的,學習是辛苦的,終于有一批批的學員成長起來,1871年“建威” 號載學生進行了首次遠航訓練實習,遠行到馬六甲海峽。在日意格的幫助下,1875年開始有一批學生入英留學。學生學習造船、行船很多都學有所成,后來很多船政學堂的學生在北洋水師任職。

再后來,甲午戰(zhàn)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很多優(yōu)秀的指揮官殉職,北洋水師的12艘船的船長,有11位來自船政學堂,其中9位是船政學堂第一屆學生。而在此之前,馬尾造船廠也在馬江海戰(zhàn)中被法國摧毀,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其中有很多是船政學堂的學生,樹苗還未長成大樹,就被摧毀。

故事大概總結完了,接下來是故事之外的思考。

成功的必然與偶然。

首先來看看嚴復的起步故事來看人生選擇。新式學堂在那時候并非讀書人的正途,上學意味著放棄科舉正途,在那個年代,人們對科舉重視到了極致,連封疆大吏左宗棠都因為沒有進士出身而想要參加科舉考試。嚴復選擇船政學堂,并非他小小年紀看到了未來大勢,而是因為父親剛剛去世,家里窮,而船政學堂每月有四兩紋銀,每季度考試考得好有10兩紋銀,并且包吃包住包穿,當時一個家庭一年的支出也就十幾兩紋銀,所以讀書可以讓他養(yǎng)起一大家子人。除了嚴復這類家庭貧窮的讀書人之外,還有一些官宦子弟也上了船政學堂,這些人有可能是長輩中有看得遠的人,認識到學習西方技術的必要性,畢竟這個地方在沿海,距離魏源編寫的《海國圖志》也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寒門是被動的選擇,富人是主動的選擇,這些人都是世代讀書,可能是耕讀,也可能是富讀,總之都是那個時代的聰明人。船政學堂的學生是那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人,但他們的優(yōu)秀,并非生而優(yōu)秀,而是本身有一定根基,再加上正好有船政學堂這個機會。試想,如果當時不是在福州建船政學堂,歷史上名人的名字都要換一批,是時代給了這些人選擇的機會,他們選對了。抓住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選擇機會,在大變革的時代,新事物便是階層變動的機會。

嚴復應該是一個敏銳的人,他在英國留學期間,觀察英國的政體,認識到西方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武器好和士兵優(yōu)秀,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郭嵩燾認為他不應該被培養(yǎng)為航海的士兵,而應該是國家改革的設計者,可惜后來嚴復也是不得志,在封建王朝的嚴格人才等級選拔制度下,非進士出身的嚴復,始終無法進入朝廷。直到了維新運動,雖然通過報紙讓光緒皇帝注意到了,可惜百日維新很快煙消云散。

總結來說,他一位窮困家庭的讀書人,在時代變革中,做了正確的選擇,后來有很大的成就,他的成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必然是指,他一定會在某方面取得成功,因為他愛學習且觀察敏銳;偶然是指,他能青史留名,是因為正好有船政學堂的出現(xiàn),否則,他可能是只是一位優(yōu)秀的秀才,或者是經營的能手。

更大的舞臺,更大的成功。

一個地區(qū)或者一個家族名人的井噴。

注意到前學堂有位叫魏瀚的學生,后面成為艦艇建造專家,他的家族幾代人也在海軍領域有很多發(fā)展,說明一個人的成功,可以帶動周圍一大批人成功。一方面是有熟人提攜,另一方面是榜樣、學習資源更多。

船政學堂很多學生是福建閩侯、侯官兩地的人,因為這兩個地方離船政學堂最近。船政學堂的學生為什么能成材呢?因為接觸到了比當時國人都先進的技術和思想,學習到了更多的知識。跟他們一樣聰明的人有很多,但少有人有機會得到這樣的培養(yǎng)。從這個角度講,教書育人,功德無量,左宗棠、沈葆楨真是很厲害。

經濟基礎、眼界、個人努力這些決定了個人的成就。在信息越來越暢通,教育越來越廉價的今天,個人努力就顯得越發(fā)重要了。每一個人都能接受教育,每一個人都需要努力才能脫穎而出,社會的知識才能越滾越大。

以后的社會不再可能出現(xiàn)某個地區(qū)的人才幾乎占整個國家全部人才的現(xiàn)象(一校一級敵一國),因為教育資源不再會出現(xiàn)局限于某個區(qū)域。

看過穿越小說的人,應該很容易體會到,穿越者之所以順風順水,是因為掌握了更多的知識,現(xiàn)代人跟古代人不在一個層面上。

搶得先機,才能勝利。

高投入高產出。

為了學習西方技術,給日意格的月薪是1000兩紋銀,而當時船政大臣沈葆楨的月薪是600紋銀。當時給外教的薪水是國內教師的十幾倍。于國人來講,學到新技術,值得!于外教來講,在他們的國內哪能賺到這么多錢,值得!所以,大企業(yè)們都喜歡到發(fā)展中國家去淘金,是一片藍海。

船政學堂的教育非常嚴格,一年在校349天,每周星期天放風,集結號令響起超過15分鐘記過,超過1小時開除;連續(xù)三次季度考試三等則開除。沈葆楨名言:多一日之功,便速一日之效。嚴進嚴出,前學堂 105人,最后只有39人畢業(yè);后學堂 100人,最后33人畢業(yè)。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了解馬尾海戰(zhàn)的故事之后,無限嘆息。如果不是清廷對“侵略”的無知,便不會放任法軍艦艇在馬尾橫行,可以早發(fā)制人,不至于最后倉促應戰(zhàn),全軍覆沒。

翻譯家。

王壽昌和林紓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 可惜后來沒有繼續(xù)做翻譯。厲害了! 魏瀚推薦的,要開啟民智,可惜沒有繼續(xù)下去,在當時官本位環(huán)境下,難有獨立的讀書人。再后來,嚴復也會感慨,教育啟蒙只能讓位于救亡。

1905年。

1905年 嚴復會見孫中山; 孫中山評價嚴復:君為思想家,我為實行家。孫中山主張革命,嚴復主張君主立憲。歷史終于銜接上了,有一撥人想要上位,總得要一撥人退讓。

超漂亮的句子:以一簣為始基,自古天下無難事;致九譯之新法,于今中國有圣人。

觀看紀錄片大全觀后感1000字<三>

無意中看到一輯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講了四種世界上最艱難的上學路,環(huán)境和經濟是導致路途艱難的主要原因。反觀我們所處的情境,原先上天待我們不薄。

東非肯尼亞的大草原上,平?;钴S在大眾眼中的是各類自由散漫的野生動物,而這次鏡頭卻留給了生存在野生動物和草原夾縫中奮力求學的小孩子們。他們在草原上和動物們無異,都遵循著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規(guī)律。

草原上住著馬賽人,小男孩4歲,一晚值夜看著自家的牛不被花豹和獅子侵犯,次日一早喝了一點牛奶就要趕去上學,4歲的他要用1小時時間和兩個小伙伴穿過野獸出沒的草原,雖然內心懼怕,可是他從沒放棄。大象是草原上對人類威脅最大的動物群,看到大象,他會逆風而行,避免大象聞到人類氣味而發(fā)起攻擊。他說自我最喜歡長頸鹿,看著高大,但不會傷害他的家人。

12歲的小女孩,應對鏡頭,說出了自我的期盼,“我去過一個500人的村鎮(zhèn),長大以后我想去那里生活。”她寄宿學校,每月要穿越大草原一次,步行五六個小時回家拿寄宿費。上學的途中,樹上藏著猴子,地上伏著蟒蛇,不時還有象群出沒。

她媽媽每次目送她離開,眼中都是不舍的淚水,媽媽擔心兇殘的動物,更擔心居心叵測的壞人。家里經濟條件差,沒有手機和網絡,往往分開幾天后四處打聽才能得到女兒已經安全到學校的消息,這時候才能稍稍安心。父母的愛,與生俱來,從來都不分國界膚色,無關貧窮富有。

尼泊爾昆普村,年紀稍長的孩子每一天要自我踩在架空的鋼索上,赤手推掛著的鐵框,框里坐著低年級同村小孩,一步一步穿過水流湍急的河流,然后在馬路邊搭順風車去學校。

河面上村民自我拉的鋼索已經變得松垮,銹跡斑斑,卻是孩子們通往未來唯一的獨木橋。對于城市的孩子,乘鐵框在空中穿行是一種趣味探險體驗項目,并且有各種安全防護措施。在昆普村,懸掛的鐵筐被賦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每一天送孩子們上下學。

位于北極圈內的奧伊米亞康,世界上最冷的村莊,住著500戶居民。鑿開冰封的河面,從水里撈上的魚,在零下五十度的地面,幾秒鐘就被凍得硬邦邦。祖祖輩輩習慣了住在寧靜的村落,可是為了給孩子更多的選擇,只要溫度在零下55攝氏度以上,他們都會讓孩子去學校。

而在南美洲秘魯,有一群住在湖面蘆葦蕩中的烏魯人,他們的孩子每一天都要自我劃船一兩個小時去上學,完全靠手動劃槳的簡易小船,辛苦不說,還很容易被吞沒在雨天的漲潮中,可孩子和大人從未因為危險而停步,他們都明白,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

世界的邊邊角角,還有更多的人,在生存的邊緣掙扎,仍然不放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們常常會抱怨自我的處境不夠優(yōu)越,可是看看他們,我們已經足夠幸運。

 


紀錄片觀后感范文大全1000字相關文章:

1.海豚灣紀錄片觀后感1000字作文

2.長征電影觀后感1000字-長征心得體會范文

3.紀錄片信仰觀后感2000字作文5篇

4.大國重器+觀后感1000字

5.紀錄片國魂觀后感1000字

6.央視紀錄片國魂觀后感1000字

7.關于安全教育視頻觀后感范文1000字

8.青澀記憶觀后感范文1000字5篇

9.驚天動地觀后感1000字范文5篇

10.美麗心靈》觀后感1000字范文5篇

紀錄片觀后感范文大全1000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8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