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希望能幫到各位。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1
中國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別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今天我們要去的就是龍門石窟了。
龍門石窟分為西山和東山兩部分。西山石窟最為密集壯觀,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羅棋布布滿在參差不齊的山坡上。東山石窟較為稀疏,東一個,西一個的散落在很大的一片區(qū)域。不過,東山除了石窟,還有蔣宋別墅、白居易故園和香山寺等景點。把東西石窟分隔兩岸的是伊河。伊河水就像一塊翡翠流淌著千年,歷史和自然風景在這里碰撞,擦出了一片別致鮮亮的火花。
我們先去了西山。進入大門后經過珍珠泉,看過幾個不知名的石窟以后,我們來到了龍門石窟的精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盧舍那大佛面前。盧舍那大佛取地極佳,鑿在一個巨大的自然凹陷中,此地身處山腰,地勢開闊,加上大佛本身的體量很大,這樣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這組佛像了。盧舍那大佛為一佛二弟子二觀音二天王二尊士造像群。正中的大佛像端坐在六角形寶座上,雙手平放于腿上,身披袈裟,目光慈祥,凝視遠方??上г诟锩\動中大佛的雙手及腿部均已遭到嚴重破壞,成為了碎石。大佛兩側分別立著弟子迦葉和阿難。迦葉目光沉穩(wěn),站姿端正,一看就做事老成;阿難目光活潑,雙手卷為圓形,一副新弟子的摸樣。左外側的天王,雙目怒瞪,威風凜凜,手持寶塔,身披鎧甲,腳下踩著妖魔;右外側天王手握夜叉,身軀更是強壯,腳下也是踩著鬼怪。二天王造像凜然之氣均泛于言表,不愧是天王!
從盧舍那大佛處出來,我們來到古陽洞。龍陽石窟中有書法珍品“龍陽二十品”,其中的十九品就是在這個古陽洞里面哦。我向里面望去,這些石刻書法有的龍飛鳳舞,天花亂墜,那是狂草;有的工工整整,方方正正,那是楷書;有的鋼筋鐵骨,入石三分,那是篆書。滿洞的書法珍品,加上稀世的壁畫,古陽洞確實擔得起“龍門第一窟”的美名。
由于體力實在跟不上,加上中午太陽正烈,東山石窟我們只隨便看了看便打道回府了。但龍門石窟,這寶貴的藝術遺產,我會永遠珍藏于心,待日后長大,我還會再來的。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2
龍門石窟是河南洛陽的一個主景點。在路上,我聽導游說從下往上一共有三千多級臺階。我沒有去仔細數(shù)每一級臺階,但是當我走完之后我的腿就像樹干一樣動彈不得,所以我能感覺出來這一定不是吹牛的。那里的臺階斷斷續(xù)續(xù),幾乎每一部分都像一座高山,中間高兩邊低。
走出購票口,迎面而來的就是一棵棵高大的柳樹,那些柳條我只要伸手即可摸到。提起柳樹,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而且這條路非常的寬敞,人人一走進去就心曠神怡。它不像那些商業(yè)街,人多擁擠且熱。這樣的一道美麗風景使我的旅行有了一個好的開頭。
繼續(xù)往前走,我們就到了檢票口。這趟旅行算是真正的開始了。剛進去的時候,我感覺只是環(huán)境更好一些罷了。直到我們到達刻有“龍門”兩字的石門后,我看到了一片湖,湖水如野馬般向前跑去。在湖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船,船上的人用手輕輕撫摸著湖水。在我的右手邊有很多很多的石窟,每個石窟的大小不一,但每個石窟里都有石像。遺憾的是有的石像被別人偷了!所以我看到的是有的沒有頭,有的半個身體沒有了,有的全部都空了。
一些游客總是有手摸那些石像,那些石像被摸的像水一樣的光滑,幾乎感覺不到一點摩擦。有的石像甚至都凹進去了,所以現(xiàn)在都有欄桿圍起來。我走上了臺階,看見了不同形狀的的石窟,還有一些小石像,組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不久,我來到了一座巨大的石像面前。在石像的對面有一個廣場,那里有很多人在拍照。雖然現(xiàn)在已經非常的高了,但是我依然大膽的往前走。我之所以這么勇敢的往前走,是因為臺階邊有欄桿。那欄桿對于我來說像墻一樣,密不透風。這時候我面前出現(xiàn)了兩條路,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我選擇了往下走。當我走下來的時候,我已經氣喘吁吁了,但是我看見別人依然健步如飛!
由于時間的原因,我沒有繼續(xù)往前走。抬頭看見天已經黑了。我也沒有向那條橋梁走過去,就原路返回,沒能看完真可惜啊!
龍門石窟擁有佛像十萬余尊,是中國石刻藝術的寶庫,經過時間的洗禮仍然熠熠生輝。這樣了不起的財富,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3
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個歷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陽城南龍門石窟十三公里,當我走進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龍門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個石窟是一個雙腿盤坐的大佛,由于當時是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所以這尊大佛面豐體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來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為石頭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狀的圖案一個一個的組成的,那些白色的圖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們稱它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們就會看到清澈無比的伊河,伊河在陽光的照射下,由綠色的河變成了金黃色的絲帶,一陣微風吹過,一圈圈的漣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顫著……
我們爬上了樓梯,有一座大佛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座大佛從遠處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墻壁上還有很多凹凹凸凸的東西,等你走近后才會發(fā)現(xiàn),那些凹凹凸凸的東西,竟然是一些只有兩厘米大小的小佛像??吹竭@些巧奪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們高超的工藝而折服,我真的沒想到這么小的石頭都能雕刻的這么精致。
我們走下樓梯大約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這尊大佛很有意思,這尊大佛擺著人們平常拍照時所做出“耶”的動作,他的一只手正擺,一只手倒擺,我看到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后來我聽了導游的講解后,才明白這尊大佛其實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來到了最大,也是最壯觀的大佛前,導游說,他叫盧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看到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驚,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沒有現(xiàn)代化建筑機械又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在近景拍了一張照片,又走過伊河來到一座大山上,這里是最佳觀景區(qū),我環(huán)顧四周后,我心想:這里真的好美啊!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龍門石窟的大部分景色,還可以看到像一條金黃色絲帶環(huán)繞的伊河,還有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人群。
龍門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我還沒有全部介紹完,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或者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自去游覽一番。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4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覽了中國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南郊十三公里處的伊河兩岸。這里東(香山)、西(龍門山)對峙,伊水中流,是中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指示牌上面介紹,龍門石窟南北長一公里,共有9700余尊佛像,1300多個石窟,題記和碑刻3600多處。它經北魏、北周、北齊,隋唐等六個朝代,前后用四百多年的時間完成的。
奉先寺是中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用自己的私房錢捐修的。當中最大的盧舍那佛像高17。14米,光她的頭部就有4米高。他和她周圍的弟子、菩薩、天王都雕刻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杰作,讓人驚嘆不已!而蓮花洞中上千個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兩厘米高,但個個千姿百態(tài),更讓我們對那些雕刻他們的工匠敬佩萬分!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經過了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些大佛身上的顏色已經脫落了,而百分之七十的佛像遭到了破壞和盜賣,至今這里還有許多佛像還在國外的博物館里收藏著,真讓人惋惜!
我們先看了一個名叫賓陽三洞的洞窟。堅硬的石頭上有三個大窟,窟上刻著一尊尊佛像,大的佛像旁邊還有許多小佛像,刻工非常精細。連佛的神情、衣服、姿態(tài)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大的石窟旁邊還有幾個小的石窟,里面的佛跟人差不多大,雖然小一點,但還是非常精致。
我們向前走,走到了萬佛洞。萬佛洞是有很多佛的洞。里面最小的佛像僅僅有兩厘米。我一開始以為是洞內的墻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東西是花紋,但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尊佛像。每個只有兩厘米的佛像都雕刻得非常細致。真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啊!
最后,我們來到了最大的石窟——奉先寺。奉先寺里最大的佛高達17.4米。佛的一個耳朵就有1.9米。佛的穿著很樸素,面帶微笑,像一位和藹的老奶奶。石窟內壁的花紋雕刻得非常漂亮,最大的佛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菩薩和一個徒弟,非常壯觀!
這次的旅游,讓我學到了不少有關歷史的知識,更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5
今年大年初十,我們一家人開車到龍門石窟游覽。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對龍門石窟并不陌生。但之前年齡小,每次去都流于走馬觀花,這次我剛好讀了圖書《河南尋寶記》中的《決戰(zhàn)龍門石窟》一章,急切地想細窺石窟中蘊藏的奧秘。我們把車停到服務區(qū),再坐電瓶車通往景區(qū)。啊!一路上景色真美呀!青山對峙伊水中流,水光瀲滟山色俊朗!雖然置身戶外還有一絲料峭春寒,我的心卻熱切地飛了起來。龍門石窟,我來了!
進了景區(qū)我們兵分兩路,爸爸抱著弟弟一路悠悠晃晃地游玩,我和媽媽一路從入門處的禹王池開始,看簡介讀碑刻賞窟龕一個細節(jié)都不舍錯過。由于外地游客眾多,一撥一撥的導游在我身旁聲情并茂地演講。呵呵,我可蹭了不少歷史文化知識。
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間,古代匠師在伊水兩岸的西山和香山上鑿窯建寺,使這里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身臨其境,我被大大小小的窟龕震撼了。
往里走,我們經過潛溪寺到了賓陽三洞,其中賓陽中洞最為壯觀,它歷時二十四年開鑿,洞內富麗堂皇,桔紅色穹窿頂上的彩繪歷經一千五百年沒有脫落,主佛釋迦牟尼體態(tài)修長,表情溫和,是北魏晚期風行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我真佩服古人的耐力和技藝。
我們又經過敬善寺摩崖三佛到了萬佛洞??吹饺f佛洞真是嚇了我一跳,墻上密密麻麻的小佛直覺得難以計數(shù),實計一萬五千尊,整個洞窟金碧輝煌,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菩薩像,身體成S形曲線,勻稱適度,優(yōu)美端莊。導游說,這尊精雕細刻的觀音身上展示的藝術風尚我們要差不多1000年后才能在西方藝術家拉菲爾的《西斯延圣母》中看到。
龍門石窟中藝術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器宇軒昂,博大壯美,凝望大佛會使人驚嘆不已,你會感覺到它那永恒恬淡智慧的目光里飽含了慈祥。導游說,這里的一切表現(xiàn)的是大唐盛世的偉大和繁榮。
大半天游學下來,祖先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讓我驚嘆折服自豪并滿懷激動,我心里萌生出一股力量,要好好用功,學有所精,成為創(chuàng)造祖國未來更璀璨文明的生力軍。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游龍門石窟觀后感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