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
《岡仁波齊》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fā)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圣的故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1
生長在西藏山村里的村民,大多從生下來就是藏傳佛教的信徒,幾乎沒有其他宗教。所以,村民從出生就接受藏傳佛教義的教育,他們虔誠、順服、時?;谧?。從楊培一行11人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目的是悔罪,朝拜圣山岡仁波齊。
有人因為殺牛殺多了,有人因為自家蓋房子死了人,有人因為剩下年歲不多,大家?guī)е髯缘淖锖万\的心上路了。朝拜路上有時晴有時雨有時下雪,有時雪崩,但無論遇到什么惡劣的條件,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為了朝拜,無論是磨破了防身的羊皮,或是劃斷朝拜用的木板,或是穿爛了腳上的鞋,或是被雪崩掉下的石塊砸到,或是遇到朝拜的孕婦生產(chǎn),或是拉行李的拖拉機被撞壞,他們像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樣笨重吃力的向前行走?;蚴菦]有了經(jīng)濟支撐,或是在水坑中朝拜,等等。都沒有阻礙他們前往岡仁波齊朝拜的信心。
然而,自詡為聰明的人看到他們的行為會非常不解,他們朝拜是撇下了家中尚未干完的農(nóng)活,撇下了家人,費錢費力費時還要承受路途中可能有的各種風險,竟然不為了世俗角度的經(jīng)濟利益。我想,很多自詡為聰明的人應是不理解這群朝拜者整日做這些無意義的事有何動力。因他們眼中只有現(xiàn)時有利可圖,才是正確有意義的。
這些人將自己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成教義,讓自己在接下里的日子里去遵循。然而,人的認知總是存在局限性,不可否認,這些經(jīng)驗可以獲取物質(zhì)利益,但這些人精神世界大多匱乏,而信仰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能使人幸福。自詡為聰明的人大多不相信他們自己的行為會遭到審判,因此做事會往往縱欲,沒有底線原則,無所顧忌的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無邊界的欲望叫人盲了雙目,鈍了知覺,失了控制,表面輝煌,內(nèi)心腐爛,如一個爛醉的人。欲望需要教義約束,人生才不致失控爛醉,而正確而虔誠的信仰可以叫人保持清醒,如沒有信仰,至少應為自己立原則,樹界限。清醒是件痛苦的事,但至少方向正確。路對了,不怕遙遠。愿世界多些清醒,少些不合理的欲望。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2
《岡仁波齊》是一個沒有程式化劇本的概念,就是用一年的時間,跟著一組真實朝圣的隊伍拍攝。用苦行僧的方式跟他們朝夕相處,從他們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雖然這個電影沒有劇本,但大概的故事走向和人物設(shè)定我已經(jīng)想了很久:首先要有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她)可能會死在路上;要有個孕婦,她的小孩會在路上出生;還要有個屠夫,因為殺生過多想通過朝圣贖罪;要有個七八歲的孩子,這樣會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確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還要有個十六七歲的小伙子,他可能是個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個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會發(fā)生潛移默化的改變;還要有一個50來歲、成熟穩(wěn)健、類似于掌舵者身份的一個人,他會是整個朝圣隊伍的頭領(lǐng)?!?/p>
神奇的是,這一切預設(shè)居然全部應驗了——在地處川、滇、藏三省區(qū)交匯處的芒康縣普拉村,11個普通的村民愿意跟劇組一起踏上這次冒險的朝拜之旅。
《岡仁波齊》像“朝圣”,平靜至極,而《掌紋地·皮繩上的魂》則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氣質(zhì),神秘、懸疑、時空交錯,人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愛恨交織,相生相殺,如入天堂,如墮地獄。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3
張楊導演新作《岡仁波齊》已于近日在全國公映,這部長117分鐘的電影,只講了一個簡單到樸實的故事——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同村10個普通的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fā),翻山越嶺2500公里去神山岡仁波齊朝圣,此行歷經(jīng)生、歷經(jīng)死、歷經(jīng)震撼的西藏四季風光,歷經(jīng)災難、變故、內(nèi)心的拷問、成長與蛻變,看似平靜至極,實則波瀾壯闊。上映首日,就有人說這是一部“今天不看,明天就看不到”的電影,可它卻在包括《變形金剛5》、《異形:契約》、《新木乃伊》、《神奇女俠》等眾多好萊塢大片前后夾擊下野蠻生長,突出重圍。
三日票房破600萬 七日票房破2000萬 上座率持續(xù)高
6月20日,《岡仁波齊》在上映首日以1.6%的排片量開畫,彼時多部好萊塢大片正在熱映,占據(jù)了超過60%的排片,《岡仁波齊》卻以21%的超高上座率高居榜首,并于上映第三日(6月22日)票房突破六百萬。6月23日,面臨《變形金剛5》上映的巨大排片壓力,《岡仁波齊》排片量銳減至0.9%, 但依然沒有阻擋觀眾的觀影熱情,平均上坐率高達26%。在隨后周末兩天,《岡仁波齊》排片分別升至1.2%和1.9%,上座率更飆升達到43.8%及41.4%。
與低排片率伴隨的是影片超高的上座率及口碑,來自大眾和影院對影片的支持聲越來越多,終于在觀眾和影院的共同努力下,《岡仁波齊》在上映第七天(6月26日)排片達到3%以上,票房突破2000萬。
與此同時,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岡仁波齊》的討論熱度也在不斷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自6月20日影片上映以來,微信指數(shù)已突破350萬次,甚至超過正在上映的《異形:契約》。
這樣一部在眾人眼中只屬于小眾的影片,自公映以來日均排片不到2%,但是憑借一路飆升的上座率和口碑逐漸逆襲。行業(yè)人士一致認為這是近年來的罕見案例,尤其對于一部看起來不討好的藝術(shù)電影來說。
對于一部商業(yè)片來講,千萬票房不值一提,但是對于往往會被市場冷落的藝術(shù)電影,這樣的成績,讓大家看到了國內(nèi)電影市場的轉(zhuǎn)變,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給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選擇。這些成績也讓大眾看到,我們的市場一直在低估自己的觀眾,藝術(shù)電影的觀眾遠非小眾。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4
第二遍再看,可以更好的去感受,也可以拋開情節(jié)更多的去體會細節(jié)。比如,停電了,一屋子的人沒有一個慌亂的,就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點上蠟燭,該干啥干啥,來電的時候,也是沒有人有反應,就是簡單的熄了蠟燭繼續(xù)該干啥干啥。想起家里停電或者辦公室停電時,各種大呼小叫,各種情緒開心的、抱怨的、還有幸災樂禍的。來電時又是各種情緒起起落落,這在整部電影里都看不到,沒有什么情緒的升起和落下,一切發(fā)生了就發(fā)生了,接受,然后繼續(xù)往前走。我在生活里也一樣可以如此,不用急,急著去干啥呢?不用怕,最壞的擔心發(fā)生了又能如何,這不還沒發(fā)生么?好心態(tài)修煉中。
這支隊伍組成時,就是那么簡單自然,我想去朝圣,我也想去,那就去吧,嗯,好,去呀。沒有嫌棄,不怕被拖累。沒有三六九等,沒有誰把誰當做累贅,好像這些人心里就沒有分別心似的。遇到困難永遠是大家一起克服,不需要呼吁不需要指揮,每個人自發(fā)的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切按部就班。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快樂的無處不在,拉著車也可以快樂的唱歌,看見太陽脫了棉衣就跳起了舞,那么純粹那么自然。
“開始念經(jīng)吧”,會去看第二遍,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想要再去聽他們誦經(jīng)的聲音,太美了,這種美我無法用語言描述,我感覺,若我不控制著,我一下子就會進入某個勢能中去,太舒服了。第二遍看,錄下了里面所有念經(jīng)的場景,好喜歡聽。
樂于分享,想起我之前也一直覺得,物質(zhì)的東西沒有什么是屬于我的,它只是為我所用。對于藏民們,他們不管遇到誰,都會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東西,一起喝茶吧,送你一袋糧食,大嫂我借點柴,這張皮子送給姑娘,拿去。
開始陣痛要生孩子了,也沒有慌亂,沒有多激動,就那么自然,在朝圣路上發(fā)作了,連夜去了就近的醫(yī)務(wù)所,產(chǎn)婦都沒有痛到大喊,這才是真實的,醫(yī)生不讓喊啊,也沒力氣喊啊。初生的嬰兒好可愛,生產(chǎn)過程是一個很有愛的過程,很美的畫面。
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開春耕地要盛裝打扮,要燒香,要隆重,老人在感慨: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知道為什么這么急。是啊,中國速度,真的是好事嗎?我們?yōu)槭裁催@么急呢。
遇到落石時,大家很淡定的保護著孩子,沒有慌亂,沒有怨天尤人。
藏民們的話很少,一路上都很安靜,只有老人家的念經(jīng)聲,還有小女孩對屠夫說的那句“加油”,還有就是“來喝茶”。小女孩跟家里人通話,跟每個人說話都是那幾句:在干嘛,我想你了,你想我嗎,我在待著呢。樸實,無華,很美。
遇到夫妻倆帶著毛驢去朝圣,問他們?yōu)樯妒瞧拮釉诶嚩皇敲H,答因為心疼毛驢,上坡妻子拉不動才讓毛驢幫忙,人和動物,我們是不是太習慣了我們是主人。他們把毛驢當做家人,但是毛驢累了走不到拉薩,他們還要帶著他一起轉(zhuǎn)布達拉宮呢,一起轉(zhuǎn)大昭寺呢,要一起祈福。
遇到車禍,先關(guān)心人有沒有受傷,很輕易的就把肇事司機“放跑了”,只有一句“小心開車”。沒有扯皮,甚至都沒來得及看一下車子傷成什么樣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車頭已經(jīng)廢了,一行人開始拉著拖車繼續(xù)前行,拉一段再折返回原地,磕過去,再拉。沒人去抱怨,沒人去計較多走了多少路,沒有去在意要多走多少天才能到拉薩。真好,我們在工作時,若也能不怕多干活,不怕繞原路,不總想著找捷徑,該是多么美好。我是個典型的應試型學生,我非常適應應試教育,我總是可以找到捷徑,輕松考個高分,可是我錯過了什么?我這種慣性帶入生活后,錯過的是人生啊。現(xiàn)在越來越不去投機取巧了。
到了拉薩,錢不夠去岡仁波齊了,大家就去打工,年紀大的去洗車,年輕的去工地,晚上還幫老板娘磕頭賺住宿費。這個過程中大家都是快樂的,好像從來沒有人會去想,為什么要這樣。在拉薩足足待了兩個月才繼續(xù)上路。
隊伍里的長者去世了,沒有人驚慌,對于死亡,其實真的不是多么恐怖的事情,總有一天,我會明白這個道理。
這是一部可以滋養(yǎng)我的影片,我感覺到心靈被沖刷,想做一個干干凈凈的人,與來時一樣干凈。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5
剛看完了電影《岡仁波齊》,沒有劇情,沒有顏值,只有磕頭念經(jīng)。這些朝圣的人,都是最普通的人,過著最簡單的生活,說著最樸實的話,沒有所謂的知識才華,沒有所謂的名利地位,有的只是一顆虔誠而敬畏的心,心中住著金鋼般堅定的信仰。是信仰讓他們義無反顧,風雨無阻,一路磕長頭去往心中最圣潔的地方岡仁波齊。
他們相信輪回,相信善惡有報,相信前世今生,相信萬物有靈,相信善良和美好,相信只有干凈的靈魂才能找到回家的路。他們用一生的付出以修得來世吉祥安康,并虔誠的祈禱眾生吉祥安康。
很多人覺得藏民愚昧無知,生活艱難,活得很苦,其實,我們才是真苦真累。雖然他們生活條件差點,但他們心靈善良美好,不需要所謂的聰明,不需要防備,他們內(nèi)心寧靜,甚至生死都看得很平常,在心靈上他們是安逸的。而我們活得才苦,各種人情世故,各種勾心斗角,各種殊榮面子,各種執(zhí)念欲望,就夠人心累的。
這是《岡仁波齊》其中的一首歌詞,很好的表現(xiàn)了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態(tài)度,還有對生命與命運的看法。山路很陡,偏偏這時下起了雪,女人們也一起幫忙推車,一群人一起唱起了西藏的民歌: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地走,
雪從天上一點一點地下,
在和雪約定的地方,
我想起我的母親,
要為更多的人去磕頭朝圣,
我們都是同一個母親,
但我們的命運卻不一樣,
命運好的做了喇嘛,
我的命不好去了遠方。
為什么“在和雪約定的地方,我想起我的`母親”?我想是因為雪花代表潔凈,母親是我們來的地方,而只有干凈的靈魂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是信仰?也許信仰就是這世上最大的力量。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相關(guān)文章:
觀看岡仁波齊電影個人觀后感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