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電影個人觀后感
如果沒有看到你,"二十二"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數(shù)字。而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串起了一段段許多人不愿回憶的往事。歷史不能遺忘,或許仇恨可以放下,而那些滿是傷痛的坑坑洼洼也應該被歲月?lián)崞?,因為生活還在繼續(xù)。而我也相信,你應該有著更深的含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guān)于一些二十二電影個人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1
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足,一些過去的歷史也漸漸被我們遺忘,老人的離開讓這些歷史真的變成了歷史,更小的孩子們無法從老人家嘴里真實知道一些歷史的存在,他們生活在安靜和平的年代,特別是大城市的孩子們有著富足的生活。
前段時間引起大眾關(guān)注的電影《二十二》重新把戰(zhàn)爭的歷史擺在人們的眼前,讓我們更加了解戰(zhàn)爭時期,一些慰安婦老人們受到的磨難,但是她們還是堅強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著,努力生活,才是她們對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電影里面沒有故意揭露老人的傷疤,只是跟她們娓娓道來,她們的日常生活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沒有悲傷、沒有仇恨,有一些眼里還閃耀著年輕時的光芒,仿佛看到她們從前的英勇。
最記得有一幕是說一個老人,在報紙上看到日本當年的軍官時,本來大家都以為她會憤怒會傷心,結(jié)果奶奶只是笑著說,“他也老了,連胡子都沒有了?!本褪沁@么簡單的情感,讓這些老人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明知道沒有結(jié)局的官司,維權(quán)的人看到他們豁達的心情,也說早知道就不打擾她們了。老人們也覺得,自己去世帶走這些過往就算了。
在影院看的時候,不自覺地流出了眼淚,不是因為同情她們的過往,而是佩服她們的精神,堅強而又豁達,她們雖然是戰(zhàn)爭的犧牲品,卻又自己堅強的活著,無所畏懼。當時在我前排的是一對小情侶,隱約看見,連男孩子都流出自己隱忍的淚水,偷偷摘下眼鏡擦拭著......
我們在過著自己幸福的生活,殊不知原來我們國家,世界上還真實存在著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痛苦的人,我們可以放下仇恨,但是我們不能忘掉從前的那些艱苦殘忍的日子?,F(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有種盲目跟風的習慣,偶爾看一點歷史,可以讓我們不至于忘本。今天在某論壇上看到居然有人提問“當年殘暴的日本軍隊還做過什么暖心的事情?”這實在是荒謬至極,還好下面的答案只是平靜的回答著,反諷這個話題。
有些事情不能被我們遺忘,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的老人們大多都有著豁達的心情,他們身上有著像自己爺爺奶奶的那種特質(zhì),有的爺爺還像小孩子一樣扛著自己的拐杖當步槍給我們展現(xiàn)他當年的英姿,我們不能忘記這些可愛的老人們背后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殘忍。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2
“你們來看阿婆,阿婆就已經(jīng)很開心了。”
暑假去看了《二十二》,看完之后感觸很深。二十二指的是二十二名當年被日軍侮辱的慰安婦奶奶。電影開拍時中國內(nèi)地有二十二位奶奶,到上映時卻只剩下九位奶奶了。但讓我很意外的是,這部紀錄片的排場也是少得可憐,我看的是小廳,人卻出其的少。
整個紀錄片很平靜,沒有撕心裂肺,也沒有暴跳如雷。有的只有那些奶奶的安靜和善良,以及她們靜靜的闡述。她們平和的活著,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這個世界。明明是沉重如石的過往,她們卻慈祥著跟我們訴說;明明是不可磨滅的仇恨,她們卻希望我們和平。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里有位奶奶說,她回去以后,丈夫沒有嫌棄她,而是對她說你是被強迫的,又不是自愿的,你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就過什么樣的生活。奶奶的親人也沒有疏遠她,更去逼迫她去講述痛苦的往事,如今奶奶兒孫繞膝,日子過得也舒服。這才是對受害人應有的態(tài)度啊。然而在我的身邊或是在網(wǎng)絡上,有很多人對于慰安婦奶奶卻是鄙視嫌棄的態(tài)度,認為這部紀錄片也是恥辱的東西。甚至認為《二十二》這部紀錄片電影就是靠奶奶們賺錢,毫無意義。
“有些人說說《二十二》的拍攝是去再次揭露老人們的傷疤,但是這是一段歷史,是事實,每一個人都要正面面對的歷史。老人們也都是自愿拍攝,攝影組對老人們也進行了很多幫助。不得不說,因為《三十二》和《二十二》才讓越來越多的人去關(guān)注到這段歷史,去關(guān)注到這些幸存的奶奶們?!边@是在知乎看到的一段話,我覺得十分有理?!抖愤@不紀錄片不是慫恿你掄起袖子去揍日本一頓,它并不是讓你去恨,而是讓你看見這些奶奶的堅強,告訴你們她們都心里還有愛與向往,她們依然善良。從而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更加努力,讓奶奶們得到一個交代。
影片的最后,是一位奶奶的葬禮。奶奶的墳墓由寸草不生,轉(zhuǎn)變成雜草亂生,盡是荒涼。“奶奶們在等待著一個交代。而日本政府在等待著她們死去?!蔽覀兡茏鲂┦裁?唯有努力向?qū)W,讓中國更加繁榮強大,讓日本給奶奶,給世界一個交代。
會有那一天的,一定會。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3
其實看完了電影會發(fā)現(xiàn)
真正幸存下來的人都是純粹的人
她們不盲目得怨恨日本人 很多日本志愿者去看望這些老人 這些老人熱情溫暖得迎接他們 他們不會每天埋怨為什么這個世界上還有日本這個國家 為什么日本不道歉
她們不盲目得自怨自艾 不會一味得感嘆自己的命苦 只是在回憶時 因為自己的經(jīng)歷還歷歷在目而情緒起伏難以平復 回憶結(jié)束后 還是會告訴自己 過去的都過去了 生活還是要好好過
以前有很多關(guān)于慰安婦題材的電影 基本上都是根據(jù)歷史資料和慰安婦們的話語 還原當年的場景 讓觀眾切身體會那種被蹂躪絕望又恐懼的情感 “鬼鄉(xiāng)”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看了以后 讓人憤恨不已 被拉去當慰安婦的只有10多歲 然后每天被__ 生病了就拉去活埋 來月經(jīng)了就挨打 日本人一不高興就讓全體脫光衣服在廣場上站著 挨個羞辱 我經(jīng)常在想 這些日本人自己沒有母親沒有姐姐沒有妹妹嗎? 他們在__這些無辜女性的時候 沒有想過自己的家人嗎?結(jié)果 這部電影充分得告訴大家 并沒有 他們可以一邊說 你好像我的妹妹 你好像我的媽媽 然后一邊把你__ 真的讓人恨得牙癢癢
而二十二這部電影 用很新穎又很特別的方式重新以另一種角度讓人們更了解了慰安婦 全篇都是一種很平緩又很震撼的節(jié)奏 簡單得記錄了二十二個幸存的老人的生活和一些簡短的采訪
人們應該更多的關(guān)注 她們現(xiàn)在怎么樣了?而不是以前她們怎么樣了。
不知道制作組是怎么得到拍攝允許以及怎么采訪的 我想應該是用了足夠的關(guān)心與等待吧
歷史的創(chuàng)傷需要被記住 但如果成為了好好生活的阻礙 那就還是往前看吧
這些老人們很幸福 有兒女有子孫就行了 也許他們需要的不是一些從未謀面的日本政府的人的道歉 而是不受人打擾的天倫之樂和安詳?shù)耐砟?/p>
里面有一個志愿者 教師職業(yè)退休以后 就一直在幫幸存下來的慰安婦打官司 想讓日本政府賠償和道歉 結(jié)果30年過去了 什么都沒有得到 100多個人只剩22個人活著 他說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重來 他不會打擾她們了 不會再浪費時間在過去 會幫助她們好好地過好以后的生活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4
沒有酷炫的特效,沒有如何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只是簡簡單單的敘述:從過去到現(xiàn)在。有人說,這對于受難的老人及其親人來說就是一種折磨;也有人說,這也許是一種解脫,讓羈絆的受傷的心靈得以釋懷。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許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惟愿這能減輕她們些許的傷痛。這一次,我不說歷史,歷史就在那里。不說仇恨,也許仇恨早已不復存在,扎在老人們心里的到底是什么?歲月走到這里,更多的是滄桑啊!
幾乎所有的畫面都是在紀錄老人們的日常生活,在說起過去的時候,有的老人哭著說不想提了,顯然可以看出那段屈辱的往事給她們帶來了極深的傷害,這也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同時,我也看到了她們的孤獨與無助。中國現(xiàn)在可以說是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了,這個群體需要的關(guān)愛與陪伴,我們應該如何去守護,這需要我們深思。其實,人生就是一個輪回,從呱呱墜地到摸爬滾打,到最后的返老還童。老人和孩子一樣,需要的更多是陪伴。無奈的是,我們很多時候都是背井離鄉(xiāng),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他鄉(xiāng)買房置地,更多的是漂泊。不是所有老人都愿意遷徙,或是因為想著"落葉歸根"。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故鄉(xiāng)的大樹已不再茂盛,而那個"巢"則日漸空虛了,"呱呱墜地"和"返老還童"變成了"留守"。片中老人喂流浪貓的那一幕是我想起了奶奶,還有被我奶奶喂過的流浪貓……
生活不易,但我們可以讓心態(tài)變得簡單。海南的那幾位老人令我心生敬佩之意:耄耋之年,生活還能自理,洗衣做飯。我想,這必然離不開樂觀開朗的態(tài)度,離不開對生命的熱愛,離不開對生活的向往。其中有一位老人這樣說:"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著這條命來看。"愿你我都能以感恩之心去對待這個世界的每一份恩賜。"希望中國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以為一旦打仗,會有許多人死去。"這也是一位幸存老人的心聲。是啊,仇恨不能永久,希望和平長存。社會還是那個社會,愛的旋律不會消逝。"治國、平天下"也許有點泛,"修身,齊家"不應該遙遠,踐行在點滴上。
世界很美好,一呼一吸都能感受到。玫瑰也帶著刺,但這絲毫掩蓋不了它迷人的容顏。生活不曾想過傷害你,那些你遇過的荊棘,都是它與生俱來的,我們理應包容對待,就像生活包容你我的任性一樣,陪著我們慢慢成長。漫漫歲月,?;丶铱纯矗莻€"生根發(fā)芽"的地方,那里有期待已久的陪伴!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5
觀影的時候,腦子里不斷跳動著這幾個詞。
人是一種怎樣的物種。善良與殘暴,溫柔與冷血,復雜與簡單,智慧又愚鈍。
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位飽經(jīng)滄桑、跨越世紀的普通老人。可八十年前,她們的悲慘遭遇讓她們不能選擇的承受悲痛,注定不能普通。我們無法切身體會那是怎樣一種悲痛,只有透過老人口中的一字一句,透過她們沉重又堅定的目光,從她們的回憶里,去讀出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是怎樣一段歷史。被日軍殘忍的抓去,沒有自由,沒有尊嚴,只有羞辱。但她們有不輸男人的堅韌與膽識。記憶深刻的是那位深入日軍偷取子彈,還持槍打死了兩個鬼子的林艾蘭老奶奶。雖然已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但她仍然凌厲的目光直擊心底,讓人肅然起敬。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堅毅。還有一位毛銀梅老奶奶,原是韓國人,抗戰(zhàn)期間顛沛流離命運輾轉(zhuǎn)。同樣不幸的被日軍虜走,又還算幸運的在中國找到了歸屬。有理解她的丈夫、孝敬她的兒孫,幾十年的生活日漸歸于平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祥和。另一位老奶奶卻沒有這般幸運,從日軍手里死里逃生,歷盡艱辛回到家中,在最需要丈夫關(guān)懷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嘲諷。看到這里最為難受,人性的不堪在這一刻迸發(fā)。身體的創(chuàng)傷可以恢復,可是親人、世人的不理解與指責才是向她們刺出的最殘忍的利刃。
二十二電影觀后感6
電影放映的整個過程非常安靜,現(xiàn)場的沉寂讓我?guī)状蜗萑胨伎肌?/p>
1. 海南老人林玉蘭令我最印象深刻,是一位有勇有謀、堅韌不拔、令人尊敬的女性。她潛入日軍炮樓冒著生命危險偷得槍支彈藥,被日軍抓住后充當“慰安婦”,受到令人發(fā)指的摧殘踐踏后,仍然能重新投入到抗戰(zhàn)中,這需要莫大的對抗戰(zhàn)事業(yè)的奉獻精神、對風雨后美好生活的渴望向往啊!
抗日戰(zhàn)爭中有千千萬萬個勇敢的林玉蘭,如同千年前的花木蘭、穆桂英,她們的英勇故事之所以歷久彌堅,是因為女性在戰(zhàn)爭中受到的傷害往往是最深重的,但她們?nèi)崛醯纳碥|內(nèi)蘊藏著的無窮的力量,在苦難的錘煉中蓬勃爆發(fā)。是什么讓她們擁有這力量?愛!
國之愛、民族之愛、生命之愛、父母之愛、子女之愛、伴侶之愛!
2. 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其歷史使命。
1900-1930年代出生的老人,肩負起了挽救中華民族于危亡的歷史責任;40、50年代出生的人們是新中國篳路藍縷的開拓者;60、70年代的父輩是當下的社會中堅;80、90年代的我們是迷惘的繼承者
我們的奮斗目標是什么? 掙錢?做人上人?實現(xiàn)所謂的人生目標?
往大了說,建設國家,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國?
然后呢?
物極必衰,中國會成為第二個美國嗎?
我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知道些什么。
“慰安婦”們在經(jīng)歷了那些個人身羞辱、血腥斗爭后,現(xiàn)在已然沉寂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最終塵歸塵土歸土。幸得有識之士記錄下前輩們的珍貴影像,即使只言片語卻也透露著血色的沉重。應該記住些什么,公道自在人心。
二十二電影個人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二十二電影個人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