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夢圓》觀后感2020最新
《為了總書記的囑托》第三集《小康夢圓》播出了,你知道關于《小康夢圓》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康夢圓》觀后感2020最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康夢圓》觀后感1
夢想,是初生的小鳥渴望飛向藍天;夢想,是新生的芽兒渴望長成大樹……我們的夢想像一滴滴晶瑩剔透的水珠,滴在干枯的大地上,匯成一條奔騰不息的江河。
千百年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是中華民族很久以來的夢想。嫦娥奔月,那是神話,女媧補天,那更是傳說。從古到今,這些神話一直都植根在我們心田。 飛上天空,到天空哪兒去看看月亮。擁有無限幻想的炎黃子孫,不止是在單純的描繪著這絢爛的飛天之夢,也在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相。
從沒有技術、沒有制度的國家,到一個有技術、有制度的文明國度,我們中華人民歷經艱辛;從簡單結構的火箭發(fā)射,到復雜工程的神舟五號,我們中華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從萬戶飛天,直至楊利偉進入太空,我們中華人民激動飛揚。此刻,我們不僅擁有著燦爛的幻想,我們還擁有著屬于我們自己的技藝,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夢!
從前,我們只能眼巴巴的羨慕著天上自由飛翔的鳥兒,水中歡快游動的魚兒。如今,我們不僅能飛向瓦藍的太空,而且還能飛離地球,通往太空。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女媧補天,這些撲朔迷離的神話,已經難不倒我們了。
以前的生活,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地獄般的生活。那時沒有糧食,沒有衣服、鞋子穿,更沒有錢用。以前的一元相當于現在的一百元啊!可見我們當今社會進步得多快啊1我們中華人民靠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了如今美好的生活。正是因為我們有了夢想,并不斷的接近夢想,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更加幸福美滿。
人生就是不斷將一個個夢想轉變?yōu)楝F實的過程。因為有了夢想,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因為有了夢想,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只要我們不斷求索,不懈奮斗,我們的夢想就會實現,我們的小康生活就會實現。魯迅說過: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它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讓我們一起超越夢想,一起飛
《小康夢圓》觀后感2
夢想是什么?夢想是夸父逐日時不停的腳步;夢想是精衛(wèi)填海時不懈的努力;夢想是飛蛾撲火時那至死不渝的信念。人要有夢想,一個民族當然也要有夢想。中華民族的夢想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五唯一體建設和兩個"一百年".
讓我們把目光回放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因為清朝政府的軟弱與無能,被迫簽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隨后又陸續(xù)簽訂了《馬關條約》、《天津條約》等。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統治。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到1949年用了28年的時間推翻了腐朽舊社會,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是因為我們中華兒女心中有夢嗎?
正因為我們是追夢者,所以我們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兩彈一星"的發(fā)射爆炸成功,填補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為中國進入軍事強國奠定了基礎。中國第一艘名叫"山東艦"的國產航母建造成型,中國的"神舟一號"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次日凌晨3點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qū)的著陸場。1999年的那一天,我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我們飛上太空了!經過中國航天人的不斷努力,10月17日7點30分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了神舟十一號。中國高鐵建設史上創(chuàng)造了七個"世界第一".截止,中國經濟全球排名第二,"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對"困難戶"的精準扶貧,更加說明了中國經濟的實力。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是因為我們不斷追夢嗎?
夢想是沒有止境的。我相信,只要我們青年一代,認真學習,練就本領。只要我們牢記歷史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干、實干、再實干,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凝心聚力,把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聚成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我們的祖國就會富強,我們的人民就會更加幸福,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教師評語:該同學認真閱讀愛國主義讀物——《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從中國的過去、現在、未來三個角度了解中華兒女的追夢,深深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文章層次分明,先講夢想是什么,再講中華兒女過去、現在的追夢歷程。能正確運用修辭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小康夢圓》觀后感3
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活呢?我?guī)е@個疑問走出了家門。
寬敞的馬路上一輛輛名牌小汽車水泄不通,街道兩旁樓市林立,人山人海。一個個新小區(qū)里洋房,別墅成排,綠樹成蔭,小區(qū)廣場的健身器材齊全。在十字路口,一盞盞高大的路燈,一會兒是紅燈,一會兒是綠燈,一會兒是黃燈…….可漂亮了。
可是,奶奶說:在她們生活的那個年代呀可窮了。住的'都是草房,土房。一到下雨天,那可把她們急壞了,一會兒這里漏雨,一會兒那里漏雨。那時的路啊,現在可真稀少了,一些是泥土路,一些是石子路,而且有自行車的人家算是有錢人了,雖然練習簿只要幾分錢,學費可便宜得只要一元多錢,但還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學……哎,那時侯的生活條件可真苦呀!
現在的我們可以坐在窗明幾凈的新教學樓里聽老師講課,用電腦寫作業(yè);可以用互聯網聯絡,用手機通訊;可以用 Mp3、Mp4 聽音樂;可以穿名牌……..
我們村呀。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村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如今是嶄新的水泥路通向每個角落;路兩邊枯萎的雜草換成了水泥砌成的花壇,到處是鮮艷的花兒和高大的樹木;扔滿垃圾的小池塘,如今是清澈見底……..那低矮的房屋也成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樓,外觀也一幢賽似一幢,像群芳爭艷一樣向每個人展示它的容顏。我正在欣賞著這些新大樓,忽然看到兩位大媽站在嶄新的小汽車
旁交談,其中一位說:“王大媽,這是你們家新買的汽車吧,好氣派呀!”王大媽臉上洋溢著喜悅的 笑容說:“是呀,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家里越來越寬裕,交通也達了,我兒子說,要帶我去外地逛逛?!薄巴醮髬?,你真是好福氣,早就過上了小康生活,”王大媽說:“你家也不差呀,剛蓋了新樓,換了 許多新家電,連電視機也是大液晶的了,明年再添一輛小汽車也全了?!薄拔覀兗掖_實在 考慮買汽車?!睆埓髬屟诓蛔∨d奮的說,“現在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呀!”王大媽說:這還不是政府的政策對我們農民的大力扶助和支持…….
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排排整齊的樓房,一條條潔凈的水泥路,掩映在綠水花叢的村莊,一副新農村的畫卷展現在我的眼前。是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連農村都過上了現代生活,家家戶戶住上了洋樓,一部分人出門能用汽車代步,這與政府的 新政策是分不開的。我想: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我 希望我們家的明天會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小康夢圓》觀后感4
有夢想才有目標,有希冀才會奮斗。不論是國家民族,還是個人家庭,夢想都是保持生機、激發(fā)活力的源泉。
“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_的重要講話,闡明了懷抱強國夢想與煥發(fā)前進力量之間深刻聯系,更揭示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了共同夢想努力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
歷經苦難與輝煌,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家國天下”的情懷。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從來都是我們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正是人民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巨變的歷史。從上學就業(yè)到住房就醫(yī),尊嚴的保證、事業(yè)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不斷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
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緊緊相連,億萬中國人組成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涓流匯海,聚沙成塔,中國夢漸行漸近的步伐,來自2.6億農民工勞動致富的創(chuàng)業(yè)熱望中,來自社會各界心系國運的熱誠參與中,來自無數志愿者投身社會的無私奉獻中。有了每個人的共同“給力”,才有國家社會的不斷前行,才能讓更多人敢于做夢、勇于追夢、努力圓夢,凝聚起推進民族復興的中國力量。
什么是中國力量?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就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集起來的力量。個人夢想可能千差萬別,但實現國家夢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在革命年代前赴后繼的抗爭中感受過,在建設歲月激情燃燒的奉獻中體驗過,在改革時期波瀾壯闊的奮斗中親歷過。未來的征程中,只要13億人團結一心,這種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之力,必將成為我們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勝利之本、力量之源。
通向理想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經歷發(fā)展陣痛、面臨“驚險一跳”,就業(yè)、醫(yī)療、住房、養(yǎng)老……每個人都可能會與國家社會一起,經歷追夢之旅的曲折和辛勞,可能會有抱怨、有糾結,但更要看到,我們可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chuàng)造出來。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和國家,是幸運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夢想。毫無疑問,完成這項偉大的事業(yè),仍需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努力。凝聚起不可戰(zhàn)勝的中國力量,完成民族復興征程上的接力,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
《小康夢圓》觀后感5
只為追尋心中的夢,追尋夢的方向...... —— 題記
夢是什么?夢是人的向往;夢是什么?夢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夢是什么?夢是心的方向......
有夢就有未來,有夢就有方向,有夢更有明天的中國。我們都有著各自的夢,都有著各自的方向。社會正是因為夢而構成,人正因夢而有奇跡,中國也因夢而擁有五千年繁榮的文化。
夢,因追夢人而成為現實;人,因有夢而不再平凡。在我們的生活中,追夢人的奇跡不斷出現在我們周圍,感動著千千萬萬的人,更感動著整個中國:斷臂鋼琴師劉偉;聾啞人“千手觀音”的表演;臺灣作家林清玄......
我的夢,平凡而又不簡單,我的夢就是軟件工程師。
我喜歡玩弄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喜愛了解這些產品的硬件配置,更喜愛它們的內部軟件。在別人的眼里,那些軟件中煩人的代碼,那些字母與文字,都是混亂;但是,在我的眼里,那些是美麗的音符,是心中的符號。
為了這個夢,我曾因操作失誤破壞過系統,損壞過硬盤;我也因此學會了許多軟件知識。我曾幫助過朋友更換系統,在網上為別人排憂解難。為了這個夢,我將學習計算機知識,閱讀計算機書籍,學會編寫程序。
中國,需要有夢人,更需要追夢人。
中國是“世界工廠”,雖然能讓世界印上“中國制造”,卻無法讓世人了解“中國智造”。中國缺乏高新技術人才,缺乏技術力量,缺乏創(chuàng)新經驗。我選擇了軟件工程師,不僅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編寫出專屬于中國人的系統軟件,專屬于中國人的應用軟件,讓中國軟件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夢在何方,何方就有夢。
《小康夢圓》觀后感2020最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