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優(yōu)秀心得650字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故事發(fā)生在印度,大家喜歡看這部電影嗎?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guān)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
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確很震憾!它帶給生命不僅僅是啟示和思考,而且?guī)е鴱娪辛Φ闹敢?
整個影片核心直指:追求人類心靈的自由!
這是個永恒的話題,但在現(xiàn)實中又有多少人做到?所以每次在人類進化的轉(zhuǎn)折時機都要呈現(xiàn)出一批先驅(qū),用他們的勇敢、膽識來親身驗證真理,引導人們前進步伐的方向!
人類從未停止過追求真理的步伐!
從探究宇宙的形成,物種的進化,各種先進的發(fā)明… 那么多對外在事物的研究,讓我們的生活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xiàn)在人類更發(fā)現(xiàn)一切的根源還在內(nèi)心,所以目前不乏有人探究心理、心靈、生命實相等,看似虛無縹緲的世界…
我喜歡片子中主人翁對自由和喜歡的觀點以及追求,我們現(xiàn)實中試問有多少人真得活得很喜悅?很自在呢?多少為不是為了別人的標準而活,身體雖是自己的,而生活由別人設(shè)計…
我曾經(jīng)非常非常的渴望自由的生活,但是我發(fā)現(xiàn)在茫茫世間,這個東西是最容易丟失的!
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活法和周圍的人不一樣,你被劃分為另類,你被人們用審視的目光上下打量,甚至被大部分人拒絕時,你還能堅持你的初衷,你自由的內(nèi)心嗎?……
生活是個嚴格的訓練場,要想真得活出自己,就要先過這個巨大的考試,你能否承受得了人世間的常規(guī)法則對你的審視?在你內(nèi)心的追求與現(xiàn)實有明顯的沖突時,你是否還能站著面對一切?……
當你的生活不盡如人意,當你的生活還不知飄向處,當你也在茫茫一片中尋找自己的方向,別人對你信奉的觀點頻頻搖頭時;你還能堅持對自己說:“All is well!”嗎?
所以說,當一位先行者是多么不易;當你認識到這一點時,再重新做一下你生命的選擇,如果堅持你的初衷就請做好心理準備,在這個途中將來可能還會有迷失,只要當自己看到那遠方的明燈時,你愿意再次踏上心的方向;愿意回到你當初內(nèi)心的方向時,你現(xiàn)在就可以起程!
不為單純的追求成功,只為內(nèi)心對自由的召喚和對優(yōu)秀的渴望!拋開虛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對生活的恐懼;不論發(fā)生什么,只要對自己說:“All is well!”, 盡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個片刻!祝福你!Namaste!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
一個印度電影,光聽片名,腦中就浮現(xiàn)出寶萊塢華麗的場景,俊男靚女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的那種,滿滿的爆米花味。但看完之后,卻會在哭笑中回味好久,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片,沒有狗血的戀情,也沒有畢業(yè)季故作感動的矯情,它描繪的大學生活契合了現(xiàn)實的當下,仿佛每個人都能在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個情節(jié)都發(fā)生在你周圍,創(chuàng)作者以敏銳的觸覺和深刻的反思,觀影者好像被一槍擊中,把心里的悶氣全部釋放了。贊美之余,不由得思考,二十載的校園學習,自己尋找的究竟是什么?
書呆子的初成長
很多電視劇里,主人公都有一份浪漫的小幸運??涩F(xiàn)實是,備考的高中生不要說風花雪月了,上大學前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作為上進的好青年,唯一的理想就是拿高分,每天念著“天道酬勤”的口號,跟打了雞血似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壓迫感四處彌散。
原以為成績下來的那一刻,日子便會沖破土壤見到陽光,可這時初出校園的少年卻慌了神,從來只對分數(shù)有概念,至于學校、專業(yè)以及今后的.規(guī)劃,一無所知,但志愿偏要在短短的時間里決定,大多人連自己是誰都沒弄清楚,就在長輩或者大部隊的指引下,沖動地簽了一紙與未來的合同。
搶鳥窩的淘汰賽
慌亂之下,18歲的少年便闊別過去,來到了傳說中很輕松的地方——大學。影片中的三個傻瓜就在印度皇家工程學院相遇,成了室友。這是所頂尖的工科大學,他們并不會輕松,甚至會比高中課業(yè)更繁重。開學的第一天,校長韋魯教授便手拿著一個鳥窩,進行了高壓教育。他告訴學生“杜鵑從不自己做窩,它只在別人的窩里下蛋,把其他的鳥蛋推出去,這樣就沒了競爭對手。”
苦讀的模式像芯片一樣植入腦中,每個人都爭先恐后,被危機感督促著,似乎不跑快點就會被別人超越。于是大學還是按部就班地上課,晚上黑壓壓的自習人群排開,一如往昔。
錦衣玉食的一條狗
有人說學習是為了功成名就,比如片中的查爾圖,他是填鴨式教育的忠實追隨者,每天苦讀十八小時,熟背各種書本上的概念。對同學,他耍手段讓別人得不到高分,對老師,他言聽計從,極力奉承。他是一個被可憐的角色,即使日后成為了大公司的副總裁,豪宅美妻樣樣不缺,三傻對他依然鄙視不已。
查爾圖是個廣泛意義上的成功者,他把自己訓練成讀書的機器,然后陷入瘋狂的競賽,不放棄任何一點趕超別人的機會。他從未想過反抗,還試圖把牢籠造得更堅固,即使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他也要做只錦衣玉食的狗,向海闊天空的流浪者炫耀囚禁的榮華富貴。不幸的是,你嘲笑查爾圖的滑稽,而他恰恰是大多數(shù),順著教育的慣性,在別人制定的軌道里滑了一輩子。
愛自由的叛逆者
三傻的主人公蘭徹卻是特別的存在。他喜歡用簡單而實用的語言定義一個詞,而不是單純地死記硬背;他喜歡蹭各式各樣的課,認為學習是為了修煉氣質(zhì)而非取得高分。
蘭徹活得無比清醒而自在,當同齡人在小路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前行時,他卻勇敢地到無人區(qū)為自己開辟新程。他的心里仿佛裝了個導航儀,每一個行動都遵從自由的意志。特立獨行的人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在洶涌的浪潮中,永遠望著燈塔的方向,不曾動搖。
“我們應(yīng)該為了新發(fā)現(xiàn)感到興奮,而不是競賽般地追求成績。”他拷問著每一個苦讀的學子,只知自虐般的努力,卻從未反思過自己的興趣點。
同為應(yīng)試教育的產(chǎn)物,蘭徹的思維卻像長了翅膀般天馬行空。他每一刻都在為學到新知識而感到興奮,大學的體制中也能次次考試拿第一。蘭徹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像朝圣者般虔誠,沒有多余的訴求,忘記了所有的雜音,只是做著關(guān)于機器的純粹夢想。44歲的阿米爾汗扮演起18歲的少年毫無壓力,他的眼神里充滿著單純,像小孩子般好奇,對知識永遠保持著天真的探求欲望。
影片基調(diào)足夠睿智而不偏激,它并未全盤去批判應(yīng)試教育,而是提醒觀者從自身思考。戴著鐐銬跳舞的人們,成日抱怨著生活,卻從不肯邁出舒適區(qū)。所謂的牢籠其實在心中,沒有什么能困住一只熱愛自由的鳥兒。
輸不起的優(yōu)等生
蘭徹不是神,查爾圖也不是小丑。大多人可能介于他們之間,在理想主義的月亮和現(xiàn)實的六便士間徘徊。三傻之二,拉賈和法汗就是這樣的,我是個差生,我心情不太好。
他們剛進校時狀態(tài)很糟糕,拉賈的家庭條件差,所有人都把經(jīng)濟的重擔壓在他身上,他熱愛工程學,卻時時擔心自己考不好、找不到工作。他一進校就燒香拜佛,圣環(huán)比手指還多,企圖通過這種奇怪的方式消除對未來的恐懼。拉賈曾對蘭徹抱怨說:“我一直是好學生,我害怕,如果我不是第一,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拉賈背負了太多,他的人生由外界的眼光粗暴定義,不給自己的靈魂一點喘息的機會。印度皇家工程學院,高材生、孝順兒子,從小活在表揚中的他無疑是個存在感超強的乖學生。片中的自習室里總是人頭攢動,有的像蘭徹般清醒,有的像查爾圖般走火入魔,還有的在混沌中掙扎,以后的路怎么走,完全不清楚。與社會的脫軌,讓象牙塔里的白日夢變得虛空,當年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如今卻不知所措。
很多同學都無奈地表示:“我不知道為什么要活著,我總是對自己不滿足,總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這樣的人生沒有頭的感覺?!币环N叫“空心病”的癥狀,正在高等學府悄悄蔓延,似乎自我要求越高的人,越需要一個核心的價值觀來支撐努力的意義感,“你是最棒的”有時會像個魔咒般如影隨形,只有自我的肯定足夠堅定,外界的聲音才不會擾亂心智。
可拉賈還未等到那一刻,就因為不遵守紀律,在貧窮和退學的高壓下,選擇了放棄,從高樓一躍而下。誰不曾彷徨,他是善良的,知道自己該為家庭老師的期待而努力,可他也是清醒的,明白這樣空虛的追逐沒有意義。他的三觀在巨痛中分裂,達到了忍受的極限。這一跳,讓拉賈差點失去生命。
最終,他還是醒過來了,連同他一起重生的,還有樣更重要的東西——勇氣。他不再盲從,而是把曾經(jīng)的自己徹底打碎,重組出新的生命。死亡摧毀了拉賈的恐懼,把他拋向一條少有人走的明亮之路。只是,覺醒的過程讓他差點付出生命的代價。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
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心靈倍受震撼,這次一次心靈的洗禮,我從中體會到了該如何面對生活,如何對待學習,如何對待朋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標,但很多人由于家庭等外在因素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在已畫好的圈兒中生活。我們要敢于做自己想做的,擺脫掉恐懼,大膽的去挑戰(zhàn)自己應(yīng)該做而一直沒有勇氣做的事。只要你大膽的邁出第一步,做一次,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并沒有那么難,我們要努力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
“生活是場賽跑,跑快點,不然你就被別人踩到”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xiàn)很多次。對于我們在校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理解這句話,為了實現(xiàn)這句話,我們就是努力學習。但是大家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途徑通常是背定義,背題,又有幾個人去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的真正含義。我們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像電影中蘭喬說的'為將學到新的東西感到激動。我們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束縛我們思想的觀念,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生命的本質(zhì)在于追求快樂?!倍粋€人快不快樂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態(tài)決定的。遇到問題,告訴自己“一切安好”,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給人解決問題的勇氣。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我們在生活中樂觀的面對生活,快樂將成為人生的主旋律。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我們要不為單純的追求成功,只為內(nèi)心對自由的召喚和對優(yōu)秀的渴望!拋開虛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對生活的恐懼;不論發(fā)生什么,只要對自己說:“一切安好”,盡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個片刻!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4
“知道我為什么第一名嗎?因為我熱愛機械,工程學就是我的興趣所在,知道你的興趣嗎?這就是你的興趣…跟工程學拜拜,娶攝影業(yè),發(fā)揮你的才能。想想邁克爾杰克遜的爸爸硬逼他去成為拳擊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這是《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主人工蘭徹(rancho)對他的好兄弟法翰(farhran)說過的一句話。整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傻大鬧寶萊塢》又名《三個白癡》,沒看時我以為是純脆搞笑的美國影片,看了才知道這是一部引度的影片(恕我當時把“寶萊塢”看成了“好萊塢”)。此片導演拉庫馬·希拉尼,大體改編自?印度暢銷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點人》(fivepointsomeone)。故事很爆笑,情節(jié)很跌宕,雖然長達164分鐘卻不會讓你感覺枯躁無聊。名字里的“三傻”所言非虛--在每學期42場考試,成績排名張榜公布,競爭激烈乃至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皇家工程學院中,竟然出現(xiàn)了周星馳般不按牌理出牌的問題學生蘭徹,他頂撞老師,質(zhì)疑傳統(tǒng),完全不把成績當回事。古板校長“病毒”當然要罵蘭徹和兩個追隨他的室友,法翰和蘭朱(ranju)。
影片開頭,在校長“病毒”對著所有新生侃侃而談他的榮譽--一支他的主任送給他的“太空筆”,?所有學生都帶著崇拜的神情認真的聽著他的演講時,蘭徹卻提出了一個氣爆校長的問題“為什么不用鉛筆而花幾百萬去買那個東西呢…”他這一問無疑給在場的眾人一道電閃雷劈啊,且成功將校長氣走并深深地“記住”了他。同時,影片也是在這個時刻才吸引了我的眼球,想知道他接下來還會干些什么讓校長“心臟病”爆發(fā)的事。
整部片子,我只提出三個我想說的點。這么說,是因為這部片子看完后我真的有很多話很多感觸想與人分享。
一 經(jīng)典語錄
如果你看過這部片子,你一定也會贊同我,這部片子真的是通片下來都是經(jīng)典語錄。如果你沒看,我在此極力推薦此片,你還在等什么?
經(jīng)典語錄最有特色的一句話莫過于蘭徹經(jīng)常掛在嘴邊,并且還救了小嬰兒一命的口頭禪:“一切都好(aall is well)。”這句話總在他感到害怕或遇到困難時冒出來,也是他出場時說的第一句話,更是倍受爭議的一句話。
好友拉朱因各種害怕沒辦法專心投入學習時,蘭徹對他拍拍胸口說“一切都好”,當時拉朱就提出了質(zhì)疑,“說這句話就能解決問題嗎?”在我們以為蘭徹會不知如何回答或者至少要猶豫幾秒時,他卻立即很認真虔誠的回了句:“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讓你有勇氣去面對困難,解決問題?!?/p>
這似乎有點類似于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精神勝利法”,能用,有用,卻不能濫用。蘭徹說了這句話后他會立即想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可不要只模仿他的話,而忘了他的行動。
印度填鴨式的教育與中國的應(yīng)試教育很相似,這也是我看了這部片子后很有同感的原因。
“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三億個精子賽跑。”
在“皇家工程學院”中,成績就是一切,第一是卓越,第二就是lowser。所以人人都很有壓力,學生自殺率很高。我不知道這句話與片尾最后一句“免費建議,望度先生……為了你的人生趕緊快跑吧?!庇袥]有什么關(guān)系。但總是讓人回味無窮。所以蘭徹才會講臺上對著包括校長在內(nèi)的眾人說了段讓人沉默的話語:“你們都陷入瘋狂的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這里是大學,不是高壓鍋?!?/p>
在好友拉朱被校長逼得跳樓自殺進了醫(yī)院后,蘭徹將好友法翰父母微笑的照片放進了好友的錢夾里,告訴他,如果他想自殺,就想想父母看見他的尸體時,臉上的微笑會變成什么樣。
他似乎總是有辦法讓生活變得美好起來,總是讓我恍然大悟,啊,生活原來可以這樣過。而那些經(jīng)典語錄,不僅表現(xiàn)出了印度的現(xiàn)實問題和社會狀況,而且讓人受用一生。
二 畫面鏡頭
電影中途有個很搞笑的情節(jié),在介紹好友拉朱的家庭環(huán)境時,畫外音一邊自嘲的說”就像五十年代黑白電影的翻版,狹小昏暗的房間,癱瘓的父親,咳嗽的母親,尚未成婚的姐姐。“一邊自動將畫面的飽和度調(diào)低,故意弄成黑白電影的粗糙顆粒質(zhì)感。并且以后只要一演到拉朱家,電影就自動有彩色轉(zhuǎn)黑白,工整得近乎精致。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另一點就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也是所有印度電影的特點。那就是在電影的放著放著的中途,總會無緣無故突然跑出很多人來不分場合的在大街上或某處和主人公一起忘情的唱歌跳舞,歌舞又臭又長,無聊之極。
可《三傻》卻恰到好處的用歌舞充分詮釋了蘭徹“一切都好”的樂天派心態(tài)。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學校停水時,一群學生們直接拿了塑膠管作噴頭就沖,在洗澡間大跳“洗澡舞”的場景。它把學生們的瘋狂和自由的靈魂全都釋放出來,讓每個人都陷入了無限歡快中。自己的身體都會不自覺的跟著搖擺起來。
我非常佩服導演在這段歌舞前后的調(diào)度安排,每段超現(xiàn)實的舞蹈告一段落鏡頭都會切回故事進程,輕松推進情節(jié)發(fā)展。整個狂歡結(jié)束后再突如其來一個巨大的對比,讓觀眾的情緒從輕松愜意的一端直墜沮喪遺憾谷底,既增加了劇情本身的跌宕起伏,又給本來輕飄飄的“一切都好”加入了深度,寶萊塢的敘事技巧實非虛名。
三 自嘲
看完之后,一直讓我哈哈大笑的,是“消音器”在演講時念得那首蘭徹寫的詩:
“ 放一個很響的屁是值得驕傲的
放一個中等的屁是可以接受的
放一個輕柔的屁是非常糟糕的
而一個無聲的屁是讓人無法忍受的”
這看似令人爆笑的四句話總讓你笑完之后有一種沉思的感覺。事后想想,他說的不全是屁話,確實很有道理。
我們把這種自嘲的方式叫做“嚴肅的調(diào)侃”,影片大量運用了這種手法,而這種不名自嘲的手法也讓影片不至于是干巴巴的勵志,也脫離了現(xiàn)實主義的調(diào)子,不會成義正言辭的空洞鼓噪。
人人都知道蘭徹說得都對,卻也都知道他那套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將處處碰壁。理想面對現(xiàn)實總是撞得粉碎。這可不是簡單的“缺乏激情”或“充滿恐懼”便能解釋的。更多時候,高歌“一切都好”也只是一種阿q的自我麻痹,長輩的期許,同輩的壓力,生存的必須,機會的稀缺和天賦的不可求,一次又一次向理想主義證明特立獨行,抱著空有的理想前行者的悲慘命運。
《當幸福來敲門》中,主人公也是經(jīng)過單身帶著五歲的小兒子無家可歸,睡過廁所,受過救濟的低谷,抓住機遇,不斷努力,最終才奔向成功?!度怠穭t將一個獨行者艱辛的十年干脆直接忽略,重點全放在了理想主義的理論上。沒有調(diào)侃,不高自嘲肯定不行。長達兩個小時多的,無半點拖沓的就把故事輕松講完了。不刻意逗觀眾開心,不做作的煽情,卻總?cè)侨税l(fā)自內(nèi)心的笑完哭,哭完又笑的笑中帶淚。
這種“理想主義”是不是真的不該存在呢?在非常現(xiàn)實的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只有通過“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嗎?答案是否定的。不管如何,對于蘭徹勇于向現(xiàn)實發(fā)出挑戰(zhàn)的勇氣我都是非常感動并全力支持的。不管他最后的結(jié)局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我們都應(yīng)該是支持的。也許改變現(xiàn)實中的一些東西,這股力量還太過渺小。也許我們在乎的更多的是“好好的生活”,走向成功,比別人要強,無論用什么方法。
我還是不希望自己“在臨終前才后悔”,一輩子過著連自己都不想過的生活,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追上你……”仔細想想,不管是理想中還是現(xiàn)實里,這句話其實是非常受用的。其中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
影片的成功之處還有一筆,大家記得影片開頭蘭徹揶揄校長的那一幕吧,最后,校長總算把面子挽回了一點,他把那支太空筆送給蘭徹前對他說了段話:“入學那天,你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宇航員在太空中不能用鉛筆?如果筆尖斷了,失重的話它就會漂浮在空中,進入眼睛,鼻子,儀器。你錯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對,你明白嗎?這是一個重要的發(fā)明(指太空筆),你知道嗎?我的院長說,等你遇見和你一樣卓越的學生就把它送給他……去,學習去,考完試就滾……”
你不可能一直都對,這句話把理想拉回現(xiàn)實,也給我們一種真實感。
回到主題,我們的”喜歡“到底有多重要?其實整不影片下來都在闡述這個問題。影片最后也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最后,法翰成了攝影家,拉朱被一家公司錄用,蘭徹成了一個一年又四百項發(fā)明的同時,還是一個小學校長,正在改變下一代的命運……
我們的”喜歡“其實也將是改變我們一生的東西。如果你還有什么顧慮,就拍拍胸口說聲“all is well(一切都好)”。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深有感觸在此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悟。
這部影片講述蘭徹頂替他人來到皇家工程學院的故事。在皇家工程學院這里檢驗學生的唯一標準只有成績!成績不好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不愿意隨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開朗、幽默和智慧影響著周圍的人。他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教訓野蠻的學長,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gu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最后他用智慧成為了印度科學界的一位具有400多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他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在蘭徹的影響下,拉加完成了有錢的工程師的夢想,法罕完成了成為野生動物攝影家的夢想。
這部電影告訴我有夢想是很好的,可是有夢想?yún)s不敢去勇敢的追夢確實很不好的,只有勇敢的去追夢才可以成功,如果你沒有去勇敢的追夢那么你將會永遠不快樂的。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生命的本質(zhì)在于追求快樂?!倍粋€人快不快樂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態(tài)決定的。遇到問題,告訴自己“一切安好”,即使解決不了問題,也可以給人解決問題的勇氣。在恐懼的時候不論發(fā)生什么只有對自己說一句“一切安好”便可發(fā)現(xiàn)恐懼已經(jīng)全部不見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僅知道了心態(tài)可以決定一切還知道了只要勇敢的去追夢便可以收獲快樂和成功。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優(yōu)秀心得650字相關(guān)文章: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優(yōu)秀心得6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