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觀后感1000字五篇

藝潔221860 分享 時間:

  今天,我和媽媽觀看了《一九四二》這部影片??春笪业男睦锾貏e的難受。腦海里不斷閃現(xiàn)著電影里的場景。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1942觀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1942觀后感1000字<一>

  馮導早前的喜劇大獲成功,主要不是他導的有多好,是他成功的籠絡了一批人在對的地方做著對的事情。而對于當時的觀眾來說,腦子里還沒有一個健全的觀影模式,好與壞的標準就是喜劇可以笑,悲劇讓人殤。小人物的生活又特別的接地氣兒,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看什么呢?其實就看個自己。

  后來馮導拍多了喜劇片,膨脹了,覺得自己大片導演什么都能拍了。就開始琢磨拍點懾人心魄的,震撼人心的東西。在我看來,馮小剛也許也覺得自己在駕馭悲劇的問題上有那么點沒底,于是乎他得給自己的作品加點料,還是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大料,也就是大災大難之類的東西。比如他在《非誠勿擾2》里要討論生死,就必須先濃墨重彩一個人的死亡,用一整部電影去鋪陳,再煽情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汶川地震的時候,多少人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著救援哭得跟那個似的,只是這難道是因為央視的攝像師拍攝技術特別好嗎?這是因為那些記者的鏡頭下對于災難的解析直擊人內(nèi)心深處嗎?當然不是,傻子都知道那是因為大災本身就足以撼動人堅硬的內(nèi)心,記者要做的就是如實報道罷了。

  剛看完《唐山大地震》我覺得拍的特好,都看哭了。我朋友就說她覺得沒什么,覺得煽情挺刻意的,我一直說人家冷血,現(xiàn)在想想,這是多么冷靜的思考啊。直至今日回想起來,除了“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這一句臺詞,我完全想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特別震撼我的話,所有的哀傷元素,演員的形象臉譜化模式化的。當時內(nèi)心的顫動不過是因為同理心在作怪,覺得大地震真是太慘了,那么多同胞都死了,仔細想想,這也不是馮小剛的功勞,大地震的部分幾分鐘就結(jié)束了,剩下的不過是我腦中自己腦補的場景。他不過就是給觀眾搭了一個空架子,電影好不好看完全要看觀眾自己的修為。他拍一唐山大地震你要能腦補出一個星際大戰(zhàn),那這片子你就愛翻了。

  所以說,會拍的不如會說的。這次他又要拍《1942》,說是要讓人們銘記一段快要被遺忘的歷史??墒侨硕颊f了,餓死人的年頭多了,你說哪一年?為什么是這一年,這一年和下一個餓死人的那一年的禮拜四有什么不一樣?你就說不出來,仔細想想,也只是因為劉震云寫了這么一部小說選擇了這一年罷了。馮導多聰明啊,用一個苦情的背景去烘托一個故事,連人物特點書里邊都寫好了,你不得不以一個國人的心去帶入自己的私人情緒,很難以一個純粹的角度去觀賞。說白了還是他不能于無聲處聽驚雷,沒有大背景渲染就表現(xiàn)不出東西。

  總覺得現(xiàn)在的大導演別的沒學會,就學會個發(fā)國難財。救國英雄什么的就必須拍一段小日本把人虐的跟媽了逼似的然后人們?nèi)虩o可忍起身反抗,我前段時間看電視劇,敵方逼供我方同志的方法居然還是抓了他妻子在他面前羞辱,為什么總是同樣的劇情在反復?因為國人就吃這套?!督鹆晔谩芬彩沁@樣,我承認當時看完也很難過,不是震撼,就是難過,想說這幾個女的真苦,心里又不知道為什么這么苦,后來還是豆瓣里有人說了句,“就因為他們是妓女所以比學生的命賤嗎?”仔細想想可不是么,人性的光環(huán)要這么去烘托,不就是赤裸裸的階級歧視嗎?看完以后好多人在罵“小日本真XX”,那么請問導演想要突出的人性光點在哪兒呢?有人提嗎?沒有。為什么,就是因為你既然想要用這種民族情結(jié)的東西烘托自己的電影,就不要怪觀眾陷入這種情節(jié)之中而忽略電影本身。

  而此種電影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取材的是中國歷史,中國人能代入情緒,等到上映的時候還因為中國觀眾多,花錢看電影的也多,就能帶來票房。

  1942觀后感1000字<二>

  影片結(jié)束時,我哭了。情緒很復雜,悲傷、痛苦、同情、無耐好像都不能準確的描述這個情緒,我說不上來,更像是一種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這個情緒到底是什么,只是讓自己流著淚。

  回來的路上一直在思考為什么覺得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說,可能很多人會不覺得好看。我也在整理著自己,到底被什么打動了,絕對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實。我在看的過程中,會去自然的對比現(xiàn)在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國,真的猶如天堂一般。覺得自己太幸福,也感謝共產(chǎn)黨建立了新中國。但越往后面看,我確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當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現(xiàn)在的中國去掉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光鮮的外衣后,其實骨子里面的東西,跟1942年居然沒有兩樣時,我不僅打了個寒顫。我腦子里開始浮現(xiàn)出那位外國記者反復問道的一個問題:“怎么會這樣?”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軍隊在此陷入膠著狀態(tài),大面積的蝗蟲和旱災使得夏秋兩季絕收。在沒有糧食的日子里,最后的出路就是販人,年輕的閨女媳婦通常被買去周家口等地的窯子。電影中,徐帆飾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將自己賣了了出去,臨走之時,她對僅處了一天的丈夫說:“你來,我的褲子囫圇(完整)一些,咱倆脫下?lián)Q一下吧?!蹦腥寺犃T,默默無語,只能無能為力的目送馬車離去。

  天災也許還可以用“逃離”來解決,可是戰(zhàn)爭帶來的傷害卻是避無可避。即使河南已淪為半壁江山,仍是國民政府手里的糧食支柱,從河南征購的糧食支撐著整個西北的軍隊、官僚和城市。天災來時,農(nóng)民手中僅有的余糧也被搜刮殆盡,軍糧供給亦不可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蔣介石開始,對于這場饑荒帶來的災難就處于“甩包袱”的態(tài)度。他假裝不相信的態(tài)度也并未避過《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當面遞上的血淋淋的災情照片,中國人向來就是樂忠于報喜不報憂的。即便是最后撥下的救災糧食,要支付軍糧開始,打點上下級關系,最后到達災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擺出的是一盤沒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幾乎動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災的外在手段:政府動用軍糧的援助、宗教團體和國際社會的努力、民間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劉震云和馮小剛是智慧而充滿靈性的,在片尾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幕,大當家收養(yǎng)了一個剛剛失去母親的小姑娘。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救世良方:只有全人類最終開始明白人與自然其實是一個整體,只有人內(nèi)在和諧了,才能有風調(diào)雨順;只有當人類之間做到不分彼此的去愛時,人禍才能最終避免。

  1942觀后感1000字<三>

  1942,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被遺忘或從不了解的年代,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一段意義非凡的過去。

  那天,我有幸在電影院里全面的了解了有關于那個時代的一個故事。

  老東家是河南的一個富有的地主。那年正巧碰上了饑荒,日本人也正在一步步的蠶食我國國土。所以,那天,后山的土匪們包圍了老東家的大門,舉著火把向老東家索要吃的。在土匪頭子與老東家當家的對話中土匪頭子的身份浮出了水面,原來,土匪頭子的母親原在老東家打雜,后來因當?shù)佤[饑荒所以被解雇了。我看到這里,再也吃不下手中剛買的漢堡,心中只是感慨“饑餓磨滅了人最初的尊嚴,它能迫使人們將自己善良的本性踩在腳底。土匪頭子原也是一介良民,卻因為饑餓讓他拿著鐵鍬,鋤頭等農(nóng)耕器具去勒索老東家的,干了殺人搶劫這種沒有人性的事。因為后來老東家喊官兵的事暴露了,所以土匪頭子拿起手中的碗砸在了老東家的頭上,老東家的腿一軟,用手捂著頭跌坐在地上。這時,鄉(xiāng)親們與土匪們廝殺開來,老東家的兒子也因此而喪命。家里被洗劫一空,人們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四處都是尸體,血就像從天而降落地化為水的“血花”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延綿不絕,震動了天。

  老東家的僥幸活了下來,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媳婦,女兒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她的媳婦身懷六甲,女兒則是極不情愿的與父親一起去逃亡,她驕縱地認為那是窮人該干的事,最后老東家的連哄帶騙讓他女兒答應了,但她還是偏著頭,懷里抱著只貓。

  老東家的與自己的長工瞎鹿一家結(jié)伴逃亡,讓栓住幫忙駕車(馬車,簡陋)。路上,夜幕降臨人人都蜷縮著睡了。卻有兩人陌生人鬼鬼祟祟的走向瞎鹿家的帳篷(簡陋,用布搭的)他們小心翼翼地從帳篷里抱出一個不到6歲的小女孩,這時,瞎鹿又踮著腳朝他們走來。原來他是要賣孩子!這時,瞎鹿的妻子花枝醒了,她大驚失色地大喊大叫地從陌生男子手里奪回女兒,并對瞎鹿辱罵毆打著。終于,瞎鹿吼道“沒錢怎么給咱媽買藥!我能眼睜睜的看著咱媽病死!你還有沒有良心!”老人聽后,年邁的臉上的五官都擠在了一起,揮舞著雙臂哭著說“要是是我讓你賣女兒,我現(xiàn)在就能上吊!!”看著老母親淚跡斑斑蒼老的臉,他堆積了無數(shù)煩悶的宇宙終于爆發(fā)了“上吊!!現(xiàn)在有房梁嗎!”看似一句幽默的話,卻讓我聽得心酸。是啊,他們現(xiàn)在無家可歸,正在掙扎著逃荒啊。老東家的知道這是他演給自己看的戲,于是就挖了一碗的小米準備給瞎鹿一家,眾人看到老東家滿袋的小米都議論紛紛“看,他家還有小米呢?!崩蠔|家的看了看那些饑腸轆轆的窮人“咱們有善心也養(yǎng)不起這么多的窮人啊?!编止局那牡赜檬謸芑厝ヒ话氲男∶?。

  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卻沒帶來好運氣。云層上空盤旋著多架戰(zhàn)斗機,他們輪番向擠滿難民的路上投擲炸彈。只是看見它所到之處伴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不知名物體的碎片漫天飛揚。有的人被神保佑下來了,但有的人卻在轉(zhuǎn)瞬間被炸成了“血花”只看見他一下子爆裂開來,血隨著肢體的分解而不斷地涌出,有的人則忍受著巨痛——他被炸沒了胳膊或者大腿。霎時,到處鮮血淋漓,尸橫遍野,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難,存活下來。從天而降,紛紛揚揚的散落著碎片,地上的塵土翻涌而來。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雙親?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到底有多少人絕望痛苦?我只知道他們有多痛苦,他們的生命就如螻蟻一般渺小,是嗎?

  待轟炸一過,風中攜著漫天哭聲飄蕩著。瞎鹿的母親死了。老東家的看了眼四周哀怨地說“早知道就給你一升小米了,老母親咽氣了?把她好好埋了吧?!彼ㄖ鶆倧牡厣吓榔饋砭秃爸蠔|家女兒的名字找她,終于,女孩聽聞趕忙站了起來,找起了自己的貓。

  有個國外著名的記者白修德想要了解河南的饑荒有多嚴重,于是他只身一人來到了這個地獄般的縣城。

  路上他清晰地眼鏡片反射出路邊凄慘的一幕幕:尸體,鮮血,碎片,荒涼,面黃肌瘦的難民……讓他不敢相信的皺起眉頭。因為他在外交會里所見所聽的與他所真正看到的完全是兩種概念:1價值不菲的紅酒,紅地毯,餐宴,每人身上的禮服2河南鬧饑荒,比較嚴重。3人民沒有吃的,去逃難,被日本兵轟炸,毫無還手之力,沒有住的……最后他呆滯的看著最觸動他心靈的一幕:成群的野狗巡走在躺在枯草地上已經(jīng)死去人的尸體上,撕咬著,吞咽著。他哽咽了。

  老東家的媳婦終于生下了一個兒子,但卻不幸感染了當時盛行的風寒。并不是什么難治的病,就是吃點東西暖和點就好了。但經(jīng)過那次劫難,老東家的僅有的幾代米都被活下來的逃兵獨占了,就連馬車也沒能幸免。那時,就只能把樹皮砍下來磨成末泡著開水喝下去。為了治好媳婦的病,老東家的女兒面無表情地順著貓咪的毛毅然把貓遞給了栓柱。一聲“喵!!!!”結(jié)束了老東家女兒數(shù)月來的精心照料。她卻只是對著栓柱又喊了一聲“記得殺好了,我也要喝貓湯?!逼鋵?,即使老東家的女兒對貓是多么不舍,她最后還是選擇了自己活下去。相較于一只貓,她心里也不愿餓死吧。但是最后還是沒能挽留住這個剛做母親的女人,老東家的讓她合了眼“給咱們家生了個兒子,你也是個好媳婦了,安心去吧。”可老東家的妻子卻解開了媳婦的上衣,“趁他身子還沒涼透,趕緊給咱的孫子再喂最后一次奶。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再能吃飽”說道。老東家的聽了,頓時一愣,隨后大發(fā)雷霆“她都5天沒進食了,你就讓它安心去吧!!”聽后,老東家的妻子也呆了,默默地幫可憐的媳婦扣好了扣子。每餐都是樹皮,所有的人都在掙扎著活下去。

  死者已逝,生者還在前進。

  他們在向山西逃荒,在一處地方歇了腳。路上老東家的妻子不知不覺的沉沉睡去,老東家的從她的懷里抱出孫子“死了好啊,早死早托生,以后別托這兒來了,生得好一點,不要再像今生。”他一邊說,一邊哄著手里的孫子。歲月的磨礪讓他跟貧民無一絲區(qū)別,灰頭土臉的,身上的棉襖已經(jīng)不斷地在往外滲著棉花,而且非常的臟。它就像一把刀子,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痕跡。幾天以后,一群有錢的人來招募年輕漂亮的女子,說白了就是賣人,能得到一升小米,說是給他們一條活路走。老東家的女兒給他的爹帶回了一升小米,老東家的盯著他的女兒,接過了小米。在那個時代里,用人換一升米!心里全是哀怨,后悔,不舍,無奈……現(xiàn)在,就剩他和孫子兩人了。晚上,老東家的女兒伺候一個有錢人,要幫他洗腳,可是,她怎么彎都彎不下腰去。那人輕蔑的說著“怎么?不想伺候爺?”“不是,吃得太多,太多了。撐的我彎不下腰了?!彼贿呎f一般抹著眼淚。是怎樣的饑餓才能讓她吃得如此撐?直到連腰都彎不下來?

  老東家的帶著孫子乘上了駛往陜西的火車,一路上,難民就像地上的螞蟻一般的密集,向火車奔去。老東家的緊緊地摟著孫子背著大包小包的擠上了火車。一夜,他都是把孫子捂在胸口,坐著打著盹著??墒牵斔K于到了陜西,把孫子抱起來一看,卻發(fā)現(xiàn)自己把孫子給悶死了。他喃喃著“爺爺只有你了,但爺爺卻把你悶死了,以前爺爺還有你,現(xiàn)在……”他傷心欲絕,麻木了,朝著家的方向往回走。人流中有一個老人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崩蠔|家一邊走:“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轉(zhuǎn)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卻說,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想起了他的家人。老東家動容的看著小姑娘:“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毙」媚镅銎鸩紳M淚痕的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十五年后,這個小姑娘成了俺娘。(此電影根據(jù)小說改編,俺指作者)

  他告訴我們那時死就是解脫,能有人能想象到嗎?

  像《1942》這樣的電影就是我們該追求的,看完后能獲得思想上的一些價值,知道什么是有價值的,不浪費我們的錢,或是時間;看完后能對世界的觀念看法煥然一新,知道更多的歷史與知識,讓人覺得有什么精神上的收獲,或是有什么精神上的追求;看完后能和他人討論自己的觀點看法,知道我們有那些地方需要改進,不是思想上的貧瘠,不是只追求淺薄的一笑。

  希望,我在這里真希望《1942》不會虧損,甚至有一些盈利。有更多的人支持馮小剛導演的博大情懷,偉大志向和《1942》。也希望更多人懂得那些影片是真正值得我們?nèi)ビ梦覀冇邢薜臅r間去花費的。而不是只看到?jīng)]營養(yǎng)虛假的愛情片,魔幻的動作片,或是讓我個人不屑一顧的搞笑片。當然偶爾去調(diào)節(jié)下心情也是不錯的,但《1942》你們不得不看。

  1942觀后感1000字<四>

  電影《1942》表現(xiàn)的這場大饑荒,造成了300萬人死亡,300萬人背井離鄉(xiāng)。從1942年春天開始,河南各地出現(xiàn)冰雹、大風與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蟲肆虐。餓殍遍野之時,國民政府仍狂征軍糧并封鎖消息,災民的糧食被搜刮殆盡,最終導致了這場慘絕人寰的大死亡,河南大地也變成了一座慘不忍睹的“人間地獄”?!叭顺匀耍烦怨?,老鼠餓得啃磚頭”成了當時最生動的寫照。

  “為什么我的眼里飽含淚水?因為我的心很痛很痛……”

  影片開始,講述者很平靜地給我們講述了1942年世界上發(fā)生的諸多“大”事:宋美齡訪美、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甘地絕食、丘吉爾感冒,最后一條是河南大饑荒。于是,順著這條脈絡,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同胞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了日本人轟炸中,甚至死在了別人的鍋里……丘吉爾感冒竟然能夠與300萬人死亡放在一起相提并論,我不知道這是黑色幽默還是諷刺?

  也許,在那樣一個年代,老百姓的性命本身就卑微如螻蟻,死就死了,包括300萬人的死,都只是一個數(shù)字上的變化而已,沒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才被堂而皇之地排在了丘吉爾感冒的后面。于是,不管是少東家欺負花枝而后被搶糧的災民殺死,還是花枝老公瞎鹿被幾個痞子兵殺死在鍋里,乃至瞎鹿的母親死在日本人槍下,女兒從火車上摔下死亡,雖然死法不同,但卻都殊途同歸,國民政府官員不在乎,蔣總統(tǒng)也不在乎。因為在蔣總統(tǒng)的眼里,很多事情都比河南的災荒重要,包括和日軍作戰(zhàn),向英美列強求援,此外還要打通滇緬公路,解救被圍困的英軍,還要防備虎視眈眈的各路軍閥和勢力不斷壯大的共產(chǎn)黨,在這種情況下,他哪有心思管老百姓的死活呢?;蛟S,在蔣總統(tǒng)的心里,他希望把河南災民當做包袱丟給日本人,用以拖住對方,卻沒想到對方本身就是虎狼,災民的下場由此可想而知。

  饑餓讓人感覺遲鈍,苦難也會模糊人們的記憶。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掰著手指頭算一算,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父母和一些上了歲數(shù)的鄰居也都趟過1942那條河,但在觀看《1942》之前,我卻從來沒有聽任何人和我說起過老家曾發(fā)生過那么一場大饑荒。不知道是我的長輩們忘記了他們曾經(jīng)遭受的苦難,還是故意模糊了記憶,就像一塊長在心口的傷疤,不愿意再揭開露出那份血淋淋的傷痛。

  作為災民的后代,我能理解我的先輩們那種“只要活下來”就好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經(jīng)歷的苦難太多太多,所以麻木就成了忘記過去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撐,當連“一口吃的”都難以滿足的時候,再奢談什么尊嚴和道義本身也毫無意義。并且,對于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老鄉(xiāng)們來說,餓得“人吃人”當然不是什么能拿得上臺面的話題,不談也好,而對于當時的國民政府來說,死了300萬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東西,所以你不說我不說,幾百人死亡的事實就這樣被壓在了歷史的箱底。

  感謝我的老鄉(xiāng)劉震云,讓我們溫故了《1942》;感謝導演馮小剛,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那段史實;更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過上富足幸福生活的同時,通過電影藝術塑造的公眾集體記憶,一起祭奠災民亡靈,以避免歷史苦難重演。

  1942觀后感1000字<五>

  去年春天,還冷的時候,我的好朋友褲子在三聯(lián)書店旁邊的雕刻時光請我喝了一杯咖啡,喝咖啡之前,我終于在三聯(lián)買到了苦苦尋覓已久的《劉震云精選集》,因為里面有那篇在當時并不是很著名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

  喝完咖啡,后勁很大,回去之后就把這本書看完了,看到凌晨一兩點。坦率的講,這不像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種紀實文學,雖然作者本人并沒有經(jīng)歷過那慘絕人寰的一九四二年,但里面寫到的,我相信它們是確確實實存在過的。

  后來,聽說馮小剛要把這一年拍成電影,我便開始深深的為他發(fā)愁:這樣一個故事,這樣一種背景,這樣一段歷史,這樣一個總局,這樣一個時代,這樣一部電影——能原原本本的還原出那一年的本來面目嗎?它在殘酷性上堪比余華寫的《菜人市場》,卻又包含了一些有意思的所謂政治在其中。

  所以,今年電影一上映,就去看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那段歷史值得回顧,跟張國立和陳道明無關,跟鋼琴師和肖申克無關,跟馮小剛也無關。

  電影圍繞了一個富裕的河南家庭展開,開頭幾分鐘,有點像《活著》和《白鹿原》的感覺,但緊接著,它就開始成為了《一九四二》。那是一段多么慘痛的歷史啊,人命如草菅,那么一大群人,走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死了!

  近年來,幾乎每一部關于近代戰(zhàn)爭的電影都摻雜了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這部電影也不例外。但岡村寧次的一句話卻讓我?guī)缀醺兄x日本人,他說,饑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國人。他用糧食收買了一些饑民,與中國軍人做斗爭。在那個場景下,活著,確確實實成為了最重要的事情。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入戲很深,幾乎融入到了那個世界里,所以看到紅著眼睛的野狗撕扯著路邊死尸的時候,確實嚇了一跳。小說里似乎還提到了賣人,但小說里的賣人和電影里的賣人是不一樣的。電影里的人被買走,還能活命,哪怕是受盡恥辱的活著。但小說里被賣掉的人,幾乎全被吃掉了——沒人愿意吃掉自己的家小,只好賣掉自己的家小,換來一丁點錢,去食用別人的妻兒。——感謝馮小剛,沒有拍出這么殘忍的鏡頭,否則觀眾一定會做噩夢的。

  我雖然是個喜歡親近小動物的家伙,但遠遠沒有苛刻的“動物保護主義者”那樣招人討厭,盡管如此,看到地主的女兒為了給剛剛生完孩子的嫂子找口吃的,把逃荒路上堅持養(yǎng)下來的黑貓給人宰掉,并且平靜的說“一會煮好了給我喝口湯”的時候,我那不值錢的眼淚還是不知不覺流下來了。

  再次流淚,還是關于她,這個曾經(jīng)的大家閨秀被人賣到妓院,服侍貪官,端著盆為他洗腳的時候,幾次彎不下腰。貪官說你把盆放下吧,她哭著說“爺,我吃的太飽,實在。是蹲不下”——這個時候,許多觀眾不合時宜的笑了起來,不知道是他們太殘忍,還是我過于入戲了。

  而結(jié)尾那一段,幾乎沒有任何煽情的場景——除了最后徐帆和張默在茅草叢里換棉褲的時候響起了音樂——我的心里卻一直在悲傷。為那個時代的河南人,以及蔣介石。他太不容易。最后一次不知不覺的流下眼淚,是結(jié)尾時的字幕出現(xiàn)了“1949年,蔣介石戰(zhàn)敗,退踞臺灣”。

  我們都知道,《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很好看,不過它和《一九四二》不屬于一種類型。在毫不猶豫的為前者打滿五顆星的時候,真的有必要狠狠的給后者一個大差評嗎?

  固執(zhí)與偏見是一張需要撕破的蒙臉紙,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細數(shù)一下,我們到底有多少次在沒有探究真相的情況下讓一種來源于別處的態(tài)度在自己心中先入為主?這樣不好啊。

4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