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觀后感范文5篇分享
上海博物館的基本定位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其收藏、展覽和研究以中國古代的藝術(shù)品為重點。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纳虾2┪镳^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篇一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媽媽中午吃好午飯,便乘坐地鐵一號線來到了上海博物館。到了那兒,只見門口排了好長的一條隊伍,其中還有兩批外國人的團隊。進入館后,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中國古代青銅館。
我們一走進展廳,琳瑯滿目、五花八門的青銅器便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它們或圓或方,或扁或高,上面的紋飾精美極了!青銅器雖然只有食器、水器、兵器、酒器、樂器這五大類,可其中卻有三十六個小類,數(shù)目極多。
參觀完了青銅器展后,我們又參觀了雕塑展,陶瓷展等展覽,我心想如今展覽館中的物品可是我們古代的博大精深藝術(shù)和智慧的結(jié)晶啊!博物館既把我國古代的文物收集起來,展示給現(xiàn)代的觀眾們看,讓現(xiàn)代人民了解古代的文化,又陶冶了我們青少年對古代文物產(chǎn)生的興趣。
我今天覺得收獲很大。因為我學到了在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敬佩古代的勞動人民。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篇二
今天晴空萬里,是我和爸爸在上海游玩的最后一天了,我們決定去上海最大的展館之一——上海博物館參觀。
排了將近一個小時隊伍,我們進入了博物館,整個館分四層,我們決定先上四樓,依次走下來參觀。
在四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硬幣館,里面收藏有三千多件展示品,有紙幣、刀幣,還有金、銀、銅、鋁錠等。館內(nèi)大型電視機向我們介紹了古代硬幣發(fā)展的歷史。
然后我們又去了古代家居館,里面的家具古色古香,品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椅子、桌子、床以及有特定用途的家具。這些家具幾乎都是用紫檀木、花梨木、雞翅木等名貴的木材做成,非常名貴,而且工藝精湛,真佩服古代工匠師的靈巧手藝。
第三層是書法館和繪畫館等,我們先去參觀書法,那里的字寫得非常好,粗細大小均勻,一個個字好象被寫活了似的;繪畫館里展示的名師畫,有牧童放牧圖、荷花圖,還有一幅超長的“清明上河圖”,每幅圖都畫得非常精細,仿佛自己也進入了美麗的畫卷之中。后來,我們又去了二樓的陶瓷文化館和一樓的青銅館、雕塑館。
通過今天的參觀,讓我又增長了許多知識,真令我興奮呀!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篇三
二月十日,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上海博物館。那天天空下著雨,我們排了一個小時的隊,終于到達了博物館大門前,我看到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古代大鼎,我想里面一定很好看。
博物館共有4層建筑,里面擁有很多精品館藏,匯集了中國各朝各代的歷史文物,尤其以古代青銅器、書法、繪畫更具特色,其中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作品堪稱鎮(zhèn)館之寶。
館內(nèi)一樓為古代青銅館,二樓為古代陶瓷館,三樓為古代書法繪畫璽印館,四樓為古代玉器、錢幣、明清家具館。整幢樓氣勢磅礴,上圓下方的形狀寓意為“天圓地方”,我們從四樓到一樓依次參觀。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古代錢幣館,我從中了解到錢幣的起源,從最開始海貝到刀幣、銅錢、銀錠等金屬錢幣,它們形式多樣、造型奇特,有的像武器形狀的刀幣、外圓內(nèi)方的開元通寶、各種制作錢幣的陶范,還有讓我震驚的錢樹……
在參觀過程中,我看見了許多外國友人,他們很認真地欣賞著每件藏品,我想這些寶貝不僅是屬于我們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的,它們代表著中國古老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yīng)該好好學習,繼續(xù)將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上海博物館。一下車,博物館門前八尊氣勢恢宏的漢白玉雕像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博物館由方體基座和巨型圓頂組成,分為四層,各層有各層的特色,第一層是青銅器館,第二層是陶瓷館,第三層是書畫館,第四層是貨幣館。
我們隨著井然有序的參觀隊伍進入博物館大廳,先來到青銅器館。里面的青銅器琳瑯滿目,大克鼎、犧尊、黃觥等青銅器歷史悠久。大克鼎鑄造于公元前10世紀末,幾千年的古人就能創(chuàng)造出這么造型奇?zhèn)ィy精致的青銅器,真是太令人驚嘆了!
參觀完青銅器館,我們來到了陶瓷館。我發(fā)現(xiàn)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瓷器。一個叫汝窯盤,它是北宋時期的茶壺,質(zhì)地非常堅硬,到現(xiàn)在一點磨損的痕跡也沒有,完好如初。我想這一定是古代不知名的藝術(shù)家的心血吧。相反地,大汶口文化黑陶鏤空高柄杯輕薄易碎,杯壁僅一毫米厚,因此被稱作“蛋殼陶”。
看了這么多的文物,我最喜歡的還是青花瓷器。雪白的瓷器上畫著青色的龍,這些龍栩栩如生,有的張牙舞爪,好像在找誰比試;有的兩條龍纏在一起,似乎在打架;有的奮力往天空飛去,仿佛要去摘太陽……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龍,我不禁暗暗佩服古代藝術(shù)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
一天一晃而過,轉(zhuǎn)眼就要離開博物館了。我回頭凝望身后的博物館,深深感受到中國的古代文物絕不是單純的藝術(shù)品,而是一個個時代的象征。青銅器、瓷器、雕塑、書畫沉淀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為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感到驕傲!
上海博物館觀后感篇五
中午時分,我和媽媽來到位于人民大道的上海博物館,這是1996年新建的館。里面有四個樓面,一萬多平方米的展出空間,展出了上起一萬年前,下至二十世紀初的青銅、陶器、書法、雕塑、玉器、家具、錢幣、少數(shù)民族工藝等。
我首先來到一樓的青銅館,里面陳列著從夏代到戰(zhàn)國時期的各種青銅酒器、食器、樂器、水器和兵器,它們造型獨特紋飾精美而美觀實用。雕塑館里的石刻、木雕、泥塑、銅鑄件件是精雕細刻。二樓的陶瓷館詳細地介紹了制陶的每一個過程。書法館里是濃墨噴香,會聚了各大名家的大作。玉器館里的400多件寶貝是件件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家具館里擺放著古色古香的明代家具。
我最喜歡少數(shù)民族館,里面的服飾、染織繡、陶器、面具、藤竹編,這些風格迥異,色彩絢麗,巧思獨具的創(chuàng)造堪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奇葩。讓老外們流連忘返,我由衷地敬佩古人的聰明才智。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