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
時光總是匆匆地從我們身邊溜走,又到了開學季,此時此刻的我,不得不提到開學第一課。今年四川大學生的主題是強國有我新征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5篇,方便大家學習。
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精選篇1)
真情傳承中國文化,敞開心扉擁抱世界。
從小聽大人講“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看紙鳶飛翔藍天的動人畫面,聽“貴妃醉酒”的京劇片段……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記憶里。仿佛是一篇銘文,心靈上毫不猶豫地接受著東方文化的洗禮。而如今,我卻更陶醉于“亞當夏娃”的飄逸浪漫,更迷戀奧斯卡金獎的雍容華貴,也更沉醉于Disco的動感十足.在某一個角落,某些傳統(tǒng)文化在不知不覺地擱淺,我欣然地接受著西方文化的高貴典雅,卻忘記了東方文化的深沉韻味。
有一天,當我猛然想起在那個憂傷的江畔,屈原飲恨投江.如今,端午節(jié)的龍舟,依舊在劃么? 清明時節(jié)的行人,依舊斷魂么?故鄉(xiāng)里的社戲,依舊在演嗎?或許已經(jīng)淡忘了吧。在這個摩登時代里,又有多少人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或許,更多的人是哼著流行歌曲,腳下跳著迪斯科,在狂歡吧。那什么漸漸淡了呢?我才意識到,記憶深處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在不經(jīng)意間在漸漸離我遠去了。
看著圣誕節(jié)張燈結彩,看著情人節(jié)浪漫溫馨,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麥當勞、肯德基,我的心里不禁感到一陣悲涼,不知道有誰還能靜靜地聆聽“牛郎織女”,有誰還在興致勃勃地賽龍舟。
中國文化,已經(jīng)似乎在慢慢被人淡忘了!或許異國文化的魅力的確巨大,但一個中國人不應當把自己的文化發(fā)揚光大嗎?吸收國外文化,卻怎能以犧牲本國文化為代價!我們又怎能完全丟掉自己而去全盤學習別人呢?
隨著中國的入世,越來越多的洋文化進入了中國的家庭,尤其是當代青年,視“洋文化”為時尚。頭發(fā)染得千奇百怪,不過春節(jié)過圣誕,不吃米飯吃快餐,還動不動就:“How, cool!”張口閉口“我的上帝啊”。就連博大精深的中國功夫也漸漸被跆拳道等外國拳術的風頭蓋過。
當京劇碰到搖滾,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場面呢?會不會京劇就這樣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搖滾的瘋狂?;蛟S到那時,中國人才會懂得國寶——京劇的風采。才懂得珍惜。幸好,這個社會還有那么一群人維護著這特有的文化。聽過李紋的《刀馬旦》,你就會明白,京劇碰到搖滾會怎樣,才會慶幸自己的文化不會被時間遺忘,也才會懂得去珍惜它。只有像李紋那樣,將中國自己的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才不會讓自己那特有的寶藏遺之荒郊,才不會讓自己無顏以對江東父老。
我認為,凡事都該有個度,我們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干嘛非要去跟在“時尚”后面跑呢?作為中國人,如果連本國的文化都不了解,那么就很愧對我們的祖先流傳下來的這些國粹瑰寶了,更別說了解別國的文化了。在迷戀西方文化的同時,君應清醒,人人都有“崇尚”的心理。要知道,很多國家也很崇拜中國文化呢!如今走在北京街頭,隨處可見頭帶京戲臉譜、身著唐裝、嘴里哼著京劇小調兒的外國人。中國文化在外國人中同樣被崇拜到今人發(fā)暈的程度。
我思考著春節(jié)與圣誕節(jié)為什么共同出現(xiàn)在中國?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在我的面前擺放著《文化苦旅》和《飛鳥集》,擺著……我會微笑著捧起所有的文化經(jīng)典,不管是中國文化還是外國文化,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一個真正愛好文學的人,會愛上世界所有文化瑰寶。
各位,要做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就得發(fā)自內心地熱愛、了解傳統(tǒng)文化,在對待中外文化上,我們要持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讓我們真情傳承中國文化,敞開心扉擁抱世界吧!
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精選篇2)
我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小學生,我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每當升旗的時候,聽著莊嚴的國歌聲奏響,注視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都會無比激動,我為我是一名炎黃子孫而驕傲。
大家偉大的祖國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勤勞的人民,大家成長在如此的國家,如何能不喜歡國呢?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糧食是愛國;老師用智慧教給大家常識是愛國;交警叔叔指揮交通,維護交通安全是愛國;父母用勞動換來家庭的和諧穩(wěn)定也是愛國。
有些同學說:“大家這么小,如何才是愛國呢?”其實,愛國不必須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大家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你把我們的紅領巾洗得干干凈凈,自豪的戴在脖子上,看著他迎風飄揚的時候,這是愛國。當你瞻仰著旗桿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莊嚴地向它致敬的時候,這是愛國。當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地聽老師講課,為中華之崛起而念書的時候,這是愛國。當你不亂扔垃圾,參加環(huán)?;顒?,保護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時候,這是愛國。只須心中裝著祖國,永遠想著為祖國做貢獻,那樣大家所做的所有小事都是有意義的。
我愛我的祖國!父母告訴我,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大家必須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
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精選篇3)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文化也舉世聞名。有人說:“在一生中,中國人可以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而外國人永遠也學不完中國文化?!鼻闆r也是如此。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甚至敢說他已經(jīng)完全學會了中國文化。然而,許多人說他們已經(jīng)完全學會了英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從我們的談話到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文化隨處可見。
如果外國人和中國互相諷刺,那是高估了自己。超越自己??梢哉f,中國人嘲笑他們,他們可能認為他們在贊美他們。當我諷刺我妹妹的時候,我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我記得有一次我哥哥在床上撒尿,她沒有聞到味道。我嘲笑她的鼻子被堵住了。因此,她說:我對臭味不敏感,主要是因為我經(jīng)常和你在一起?!本驮谖业膬蓚€女婿和尚無法理解她的時候,她補充道:那是因為你又臭又抽煙?!蔽乙粫r語塞,不得不改變話題。
中國文化也反映在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比如春節(jié)對聯(lián)。元宵節(jié)猜燈謎;中秋節(jié)看滿月......
今年春聯(lián)貼的時候,因為上下對聯(lián)沒有明顯的標記,我分不清,所以以前的都貼反了。后來,我姐姐說他們的老師教我,上聯(lián)最后一個字的聲調通常是一兩個聲調,下聯(lián)最后一個字的聲調通常是三四個聲調。在我們理解之后,我們沒有再把它貼錯。后來,我姐姐也考了我,告訴我一副對聯(lián)讓我分成上下兩副。我答對了。我姐姐稱贊我學得很快,當我興高采烈的時候,我的第二個什么?他現(xiàn)在只是在學習,當然他學得很快。”我對二姐說:我不能為自己驕傲嗎?”這個春節(jié)不僅讓我們感到快樂,也讓我們學習知識。這說明生活中充滿了中國人!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是深遠的。
中國文化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詩歌、人物和繪畫。其中,李白和杜甫的詩是眾所周知的,而王羲之的《蘭亭序》則有“世界上第一個行書”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此外,中國詩人包括曹操、曹植和蘇軾,書法家包括王獻之、顏真卿和柳宗元,畫家包括吳道子、顧愷之和嚴李奔。雖然他們的風格不同,但他們都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廣度和深度。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中國孩子的驕傲。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精選篇4)
“哇,真美味啊!”吃著我們親手包的湯圓,讓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句話真妙呀,令我的思緒飄回那快樂的時光。
今天下午,我們五年級集體來到食堂,猜猜我們要干什么?對,我們要來包湯圓!我們帶著米粉、芝麻、豆沙等食材找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
拆開裝米粉的袋子,取出一小部分米粉,倒在大盆里,摻了些水。用手在盆里將水與米粉和在一起,不斷地揉著。我們一小組的所有人都將手伸進來幫忙,可是人太多,不怎么好和。于是,一些人正準備抽出手,誰知米粉好像不愿讓他們離開一樣,緊緊地黏在他們的手上,甩也甩不掉。無奈,我們只好派一個人將所有黏在別人手上的米粉團弄下來。我們將這“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王未。不一會兒,手上的米粉團都沒了。不過,王未就沒那么幸運了,為了完成“使命”,他可弄得全身都是米粉呢!引得我們哄堂大笑。
拆開芝麻和豆沙的袋子,一股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張中杰受不住食物的誘惑,趁我們不注意,竟偷吃起來。我轉過身,發(fā)現(xiàn)他正津津有味地偷吃著芝麻。我走過去用手輕輕拍了了一下他的肩頭,只見他機械性地轉過頭,我好笑的看著他,拿起手中的豆沙,他兩眼發(fā)光的看著我,一把搶過,嘗了嘗味道,做出一副享受的神態(tài)。我們看著他啞然失笑。
經(jīng)過剛才的小鬧劇,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先將米粉團分成許多小塊,然后,將它們捏成帽子狀,再將餡兒放入,包好。最后放在手心里揉成一個小圓球。我們嫻熟地包好湯圓。將它們交給老師,下鍋去煮。終于煮好了,我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明白:做任何事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有意義。
強國有我新征程觀后感(精選篇5)
什么是愛國?爸爸媽媽說古詩詞里有答案。
我想啊想,想到了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不對啊,這明明是李白在思念故鄉(xiāng)的詩啊!爸爸說,傻孩子,我們每一個人的故鄉(xiāng)就組成了我們的國家啊!哦,我懂了,思念家鄉(xiāng)就是思念祖國,那么,熱愛家鄉(xiāng)就是熱愛祖國咯!
我馬上想起了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讀這三首詩,我真的感受到了白居易對江南的喜愛。有一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去過杭州,那美麗的景色,真的讓人還想再去一次。媽媽說,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它們,就是熱愛祖國。
爸爸媽媽還提醒我別忘了陸游。對了,陸游寫了一首《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在臨死前還惦記著九州同,我知道九州就是祖國。早就“九州同”了,不知道陸游的兒子有沒有告訴他。
原來古詩詞里藏著這么多愛國情,我要背誦更多的古詩詞,了解更多詩人愛國的故事。媽媽說,多誦讀古詩詞,就是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