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

小龍0 分享 時間:

在幸福的今天,重溫《我的長征》那可歌可泣的故事,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記得列寧曾經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知多少革命先烈用鮮血和頭顱換來的。如果我們忘記了那段戰(zhàn)火紛飛血流成河的歷史,那就是忘本。那么你知道《我的長征》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希望你喜歡。

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精選篇1)

從沒想過長征是怎樣的一個場景,也想像不出那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對長征的理解僅有“爬雪山,過草地,兩萬五千里;吃草根,啃樹皮,歲月苦無比”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今日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那些戰(zhàn)斗場面震撼了我的心靈,讓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無情,也感覺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老紅軍王瑞對長征歲月的回憶,那段歲月是他難以忘記,卻又不愿想起的歲月。當年十五歲的王瑞還是個小孩子,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zhàn)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chuàng)痛,父親說過的一句話卻堅定著他的信念:“跟著走!”。在遵義,瑞娃子又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他親眼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為了堅守紅軍的紀律,在緊急環(huán)境中被迫丟掉剛剛出生的女兒那動人心魄的一幕。這使他“跟著走,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紅軍經過涼山彝區(qū)受到攔阻,瑞娃子和他的姐姐經過以誠待人的我軍民族政策取得了彝族同胞的信任。也是在那里,瑞娃子失去了他的第二個親人。就在清晨,反動頭人勾結白匪洗劫了紅軍的野戰(zhàn)醫(yī)院,瑞娃子的姐姐竹妹子是野戰(zhàn)醫(yī)院的護士,在這次劫難中,沒能逃脫。竹妹子犧牲了。

紅軍強渡大渡河,三條船無法渡過千軍萬馬。瑞娃子所在部隊奉命沿江而下,搶奪距安順場渡口三百二十里的瀘定橋。懸崖羊腸道,大雨泥濘難行,紅軍戰(zhàn)士餓著肚子,不畏艱辛,日以繼夜趕赴目的地,連長為救遇險情的瑞娃子落崖犧牲了。瑞娃子失去了敬愛的兄長。

發(fā)起總攻之前,還差半年才滿十六歲的瑞娃子被提前接收入黨。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斗打響了,二連擔任突擊隊,他們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后面的戰(zhàn)士一邊鋪橋一邊進攻。最終,紅軍戰(zhàn)士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七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瑞娃子已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他又回到了當年戰(zhàn)斗的地方……

以長征精神激勵新長征,就是要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密切聯(lián)系群眾,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長征是最嚴峻的生死考驗,死亡的陰影時刻籠罩在紅軍將士的頭上。紅軍將士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英勇頑強地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十多萬紅軍將士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紅軍戰(zhàn)士所以能夠克服千難萬險,靠的就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長征的勝利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忙,人民群眾是紅軍堅強的支柱與后盾。今日,應對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應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以及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應對我們國家還不太富裕、部分人民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的現(xiàn)狀,我們共產黨人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用長征精神鞭策自我,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力發(fā)揚艱苦奮斗、勇于犧牲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創(chuàng)造的壯麗史詩,70年歲月流逝,那些日子已載入史冊,成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如今的我們是多么的幸運,能夠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們時時刻刻都要牢記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具有永恒不變的歷史價值,它能夠激勵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要具有不畏艱險、不怕挫折,奮力拼搏,我們要繼承這種精神,并將偉大的長征精神發(fā)揚光大。

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精選篇2)

這個星期二,我懷著激動不已的心境觀看了《我的長征》這部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電影,觀后,我的心猶如海潮澎湃,思緒萬千,劇中那一幕幕動人心魄的瞬間時常拂過腦?!?/p>

《我的長征》這部電影演的是一位年僅16歲的少年王瑞跟著父親和姐姐、姐夫參加紅軍二萬五千里的途中遇到的千難萬險,王瑞的姐姐、父親姐夫先后壯烈犧牲,可王瑞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之后,毅然決定為紅軍的勝利,為中國人民的幸福繼續(xù)紅色之旅。

看著看著,感動的熱淚不禁奪眶而出,我的眼睛模糊了,可是,我的腦子卻更加清楚了。紅軍二萬里長征,漫漫的征途,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又有多少紅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甚至不惜付出自我的生命。白雪皚皚的雪山上有老軍需處長永遠的豐碑;漫漫無邊的草地上有倔強的小紅軍;瀘定橋下有當年犧牲的戰(zhàn)士們的白骨……記得當年的毛澤東主席說過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無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橫橋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詩難道不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紅軍當年長征的艱險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毙〖t軍王瑞沒有因失去親人而放棄革命之旅,難道我們不應向他學習嗎在我們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困難與挫折,可是有些人只能畏難卻步,有些人卻能夠像紅軍戰(zhàn)士一樣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到達夢想的境界?!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登攀。”當年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遠程,途中上有敵機,前有堵截,后有圍追,環(huán)境異常惡劣,可戰(zhàn)士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啃草根,嚼嚼樹皮,最終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使新中國得以誕生。做為新世紀的人們,又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呢

偉大的長征孕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夢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犧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紅軍將士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是黨魂、軍魂的集中反映。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精神推動著偉大的事業(yè)不斷邁向新的征程。胡錦濤同志強調:“僅有銘記歷史,異常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地了解過去、全面把握此刻、正確創(chuàng)造未來?!蹦壳?,我們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道路上奮勇前進。這是新的長征,任重而道遠。我們迫切需要適應時代發(fā)展和形勢變化的要求,大力弘揚和實踐長征精神,使之繼續(xù)成為凝聚人心、團結奮進的強大動力,成為戰(zhàn)勝困難、奪取勝利的精神支撐。

心潮依舊澎湃,眼睛繼續(xù)模糊,長征之路依舊在我心中閃著奪目耀眼的紅色光芒!看完這部電影,我受益匪淺。明白了我們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是多少紅軍戰(zhàn)士拋頭顱,灑熱血,用他們的寶貴生命換來的。

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精選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

《長征》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長征勝利會師時候為緬懷長征抒寫的詩歌。它講述了紅軍在長征途中的艱難困苦,饑餓、病魔,每時每刻都在吞沒我們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因而在長征之路上每一天都會有流血犧牲。但應對長征路上重重磨難,我們的英雄們以不怕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去克服困難,最終走完了令世界震驚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而今晚的電影《我的長征》講述了一個老人對自我長征的回憶。老人叫王瑞,在長征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大家都叫他瑞伢子,在江西瑞金跟著父親、姐姐和姐夫參加了紅軍,并且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跟隨黨中央開始了長征之路。瑞伢子跟著紅軍隊伍四渡赤水、飛奪瀘定、爬雪山、過草地。戰(zhàn)爭是殘酷無情的,在這艱苦的長征途中,瑞伢子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被敵人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但在長征的過程中使他不斷長大,使他對黨信念更加堅定。

長征途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英雄,是他們用熱血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世界奇跡。紅軍在長征途中四渡赤水、飛奪瀘定、爬雪山、過草地,他們不僅僅要受到敵方軍隊的圍追堵截,并且還要受到病魔、饑餓的艱苦折磨??墒菓獙щy,勇敢的紅軍戰(zhàn)士沒有畏懼,一個倒下了,后面的人繼續(xù)跟上去。這精神已經不僅僅是言語所能概括的了。這是一種信念,是對中國革命抱著必勝的信念,他們無所畏懼,他們甘愿獻出生命,為了革命事業(yè)奮斗一生。

在長征中,未滿年齡的瑞伢子被破格吸收入黨。當黨組織問及他用什么保證他的入黨信念的時候,他回答僅有一句話:用我的生命和靈魂。這簡短堅定的回答不僅僅是瑞伢子當時的真實內心,也是當時每個紅軍戰(zhàn)士,每個共產黨員的心理寫照。為了解放中國,為了解放所有的窮苦百姓,為了中國人民不再受剝削、受壓迫、受欺凌,他們愿意獻出自我的一切為中國革命事業(yè)做斗爭。

二萬五千里長征,歷時兩年,經歷無數(shù)艱苦磨難,但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xiàn)出對革命夢想和事業(yè)無比忠誠、堅定的信念,使紅軍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保留下了寶貴火種。當毛主席問到瑞伢子是怎樣走長征的時候,瑞伢子只回答道“跟著走”很簡單的三個字,但卻體現(xiàn)了他對中國共產黨的無比信任。(讀后感)雖然長征已經過去了多年,當年參加過長征的英雄們也大多離開了我們,可是長征的精神卻永遠留在我們這一代心中。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它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xiàn);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而在我而言,長征是我們英雄們的拼搏之旅,他們用生命熱血給我們換回來了今日的幸福。但也許由于我們的英雄離我們這一代已經很遠,因而我們這一代新青年已早已遺忘了我們的長征精神,遺忘了我們的革命先輩當年的艱難歷程。我認為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不應當遺忘我們的英雄,遺忘我們的歷史,遺忘我們的長征精神。相反,我們要發(fā)揚我們先輩留給我們的長征精神,讓我們的英雄魂永存于世,讓世人銘記那段我們英雄們特殊的人生歷程。

經過今晚觀看電影,讓我回想起小學時候所學的《七根火柴》,無名老黨員用生命守護著那珍貴的七根火柴,為了能給部隊帶來火種,給長征帶來期望,他放棄了自我生的期望,這也許這就是一名黨員堅定的信仰。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我更應學習培養(yǎng)這種信仰,因而我今后要學習長征英雄們不怕艱難困苦,堅韌不拔的精神;把長征精神發(fā)揚到自我的學習工作中;堅持黨員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樹立崇高的夢想;努力學習本專業(yè)知識,踏實工作,期望今后能為人民、為黨、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出自我微薄的力量。

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精選篇4)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的壯麗的史詩,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篇章。長征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依然讓我們心潮激蕩,熱血澎湃,激勵著我們進行新的“長征”。

整部影片充斥著苦難與快擇,充斥著光榮與犧牲,并借助王瑞的成長歷程再現(xiàn)了紅軍長征這段神奇的歷史。電影雖然結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氣摯磅礴的影像還歷歷在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飛奪瀘定橋”。

二十多名戰(zhàn)士身掛沖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密集的“子彈雨”,在鐵索上行走著,向東橋頭猛沖過去。那一刻,我驚呆了,紅軍戰(zhàn)士們在那樣險峻與艱難的環(huán)境下,竟以肉體去抵抗敵人的鋼鐵武器,那是一種怎樣的堅持精神啊!敵人在橋頭扔下一顆顆“冷酷無情”的手榴彈,橋面上是濃煙滾滾的火海,橋下是湍急的江水,紅軍戰(zhàn)士們卻毫不退縮,與敵人們進行殊死拼搏。最終,天地也被紅軍感動了,讓紅軍獲得了勝利,我當時十分振奮,心久久不能平靜。

歷史的紅色旅程剛剛結束,未來的紅色旅程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鮮血樹立起了一座萬事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精神也靠我們去延伸,我們僅有發(fā)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夠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而艱巨的職責。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創(chuàng)造的壯麗史詩,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fā)揚先進性的光輝篇章。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此刻回首來看,人民“跟著走”的選擇沒有錯,那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跟著什么走,當然也不能跟著錯誤走,這是它給我們的啟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也正是毛澤東看到了這點,對中國的現(xiàn)實給以正確的分析為中國革命該走怎樣樣的到了,改建立一個怎樣樣的國家指明了方向。

作為一個學生,我就要時以長征精神提醒自我不斷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長征電影觀后感二年級(精選篇5)

十五歲的紅軍小戰(zhàn)士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zhàn)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chuàng)痛,父親和連長說過的一句話卻堅定著他的信念:“跟著走!”

紅軍所經歷的苦難是我們此刻無法想象的,在《我的長征》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那個小戰(zhàn)士王瑞說的一句話:“跟著走”!是啊,“跟著走”是一向激勵著他成長的航標,由起初的盲目跟著走到最終的堅定地跟著黨走,跟著勝利走。這好像是在提醒著我們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127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