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

小龍0 分享 時間:

南京!南京,讀片名就像讀一封急電:握著電報的手在顫抖,心跳加速,強烈的預兆敲打著心鼓。當然,歷史事實應該與殘酷、緊迫、恐怖、絕望和悲傷相比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僅供參考

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篇1)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個人看完一部戲都有自己的見解。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南京南京讀后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幫助。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經(jīng)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fā)聵的影片將戰(zhàn)爭的丑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xiàn)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在這部影片中,日本侵略者的殘暴,中國人民的悲慘遭遇與無畏,以及一些西方人的正義感,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日軍飛機轟炸過的南京,一片廢墟,令人心痛;小孩子伏在剛剛被殺害的父母身邊的景象,慘不忍睹;日軍的殘暴行徑,令人氣憤;西方人在日軍面前的無畏與正義,令人敬佩;在屠殺進行時,全世界的冷眼旁觀令人無奈。當一些親歷者講到動情之處時,老淚縱橫。當那些血腥的照片與錄像播放時,我不忍去看...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墻,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后,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huán)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jīng)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gòu)筑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更令人氣憤的是,在這么多鐵的事實面前,一些日本人仍然頑固的認為,南京大屠殺完全是一個謊言.

對于那樣一段歷史,已經(jīng)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jié),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jīng)離去了72年,當初幸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jié),然后讓看到的后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于會得到什么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看完電影《南京》,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段血型而殘酷的歷史這部紀錄片是由幾個親身經(jīng)歷了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幾位西方友人以及一些日本老兵的口述和當時的一些記者拍攝的歷史影像和照片,真實的再現(xiàn)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血腥的歷史。

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篇2)

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經(jīng)那一部震撼的電影《南京》還歷歷在目,而這部《南京!南京!》給我的更深的感慨。兩個突兀的感嘆號!屈辱,憤怒,心痛,已無法傾訴我心底的聲音。振聾發(fā)聵的影片將戰(zhàn)爭的丑陋在腦漿崩裂的那一刻畢現(xiàn)無疑。強暴,這種罪行,是人類的恥辱。

《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點燃中華民族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1937年,30萬中國人被屠殺,國殤,2009年,《南京南京》重啟了這段傷痛記憶,我們不能沒有危機意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想,這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不二法門。

血淋淋的黑白色,聽到的是寂靜中的槍炮聲!日本人進城了,中國的大部隊開始逃跑,陸劍雄和他零零落落幾個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組成一堵人墻,阻止逃兵的去路,他們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襲日軍,直到一個個死去。日本人說:你們中國軍人真是厲害,我們進入南京城后,四處都是冷槍,我們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沒有一個人走出來!不屈與堅韌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華民族兒女的血性之中,極端環(huán)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經(jīng)歷過那段歷史的中國人用鮮血和犧牲構(gòu)筑的中國精神。

歷史可以寬恕,但不能遺忘。

對于那樣一段歷史,已經(jīng)成為了整個民族的死結(jié),不是誰想顛倒和抹殺就能顛倒和抹殺的,但想要記住同樣不容。一種空洞的仇恨,沒有可以附著的支點,這場屠殺已經(jīng)離去了72年,當初幸存的人們也逐漸被時間帶走,但我希望那些鮮血淋漓的傷口不要隨之消亡,我們未必需要一部片子來激起某種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訴,不是煽動,而是展示,還原那些被遺忘或者被忽視的點滴細節(jié),然后讓看到的后來人叩問自己的心,至于會得到什么樣的回響,傷痛不能被繼承,更不能被強行灌輸,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復原的電影,只要它夠真誠。

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篇3)

這周五,學校為了增強愛國心,組織我們觀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澳暇?南京!”描寫的是1937年日本人進駐中國南京虐人的真實寫照,在這段時間內(nèi),中國人活的生不如死。

看之前以為是描寫中國人的電影,沒想到他竟然是圍繞日本軍官角川展開的一系列的故事。以前描寫抗日戰(zhàn)爭的電影或電視連續(xù)劇,日本人都是遭到鄙視的,不過這部電影中的他,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日本人那么可恨,因為他在當時的日本人中算善良的.了。他殺了人沒錯,但他的內(nèi)心是忐忑不安的,他知道這是不對的;他知道百合子是為了日本士兵才來到中國的,到他并沒有把百合子當成一個豬狗不如的人;他明明看到了姜老師多從卡車上多救了人,他卻裝作不知道的樣子,但最后姜老師還是被日本軍官發(fā)現(xiàn)了;當姜老師被拉走的時候,用英文對他說了“殺了我”時,他的善心還是沒有辦法逃避,他知道姜老師被士兵拉去會失去尊嚴,所以他答應了姜老師的懇求,讓姜老師能夠有尊嚴地死去;當日本士兵在殺死唐天祥時,他背過了身子,不想看到這一幕發(fā)生,因為他知道唐天祥是好人,他為了救難民,為了讓他人活下來,他選擇了留下;最后他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趙,也許是他不忍心看著這么小這么可愛的一個孩子就這樣被槍斃了,并對著同伴說了一句:“活著比死更艱難吧!”

也許他是屠殺中國人的日本士兵中惟一一個有良心的,也許還有很多,也有可能是陸川導演為了不讓我們不憎恨日本人而特意這樣安排的……在角川心里,日本人所做的各種暴行都成了一個個深深的烙印,狠狠地刻在他的心上,他不能承受,因為他還有一個良心存在。所以他不忍心去把暴行實施在中國人身上。他的善良導致了他的精神崩潰,最后在放了小豆子和老趙之后自殺了。

除了角川之外,還有2個人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是唐天祥,一個是小江。

唐天祥是貝拉的秘書,他一方面是算是替德國做事和幫助貝拉,另一方面卻是保護著家人,幫助著可憐的難民??伤髞頌榱松嫦聛韰s背叛了人民。到最后,出賣了人民并沒有換來全家人過新生活,因為日本人是為了錢才給他個證件糊弄他的,反而女兒在反抗日本人時被日本人扔出窗外死了,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最后他放棄了跟拉貝先生走,可能是以死來贖罪。最后在臨死前仍微笑著告訴日本人:我老婆又懷孕了。

小江剛開始時拒絕了姜老師等人給她剪頭發(fā)什么的。當日本人j奸她后,她才知道了姜老師是為了她好,她不恨姜老師了。當日本人要求選出100位中國婦女帶走,否則就毀掉難民營時,她第一個舉手。那時,我很感動。曾經(jīng)的她,任性,嬌氣,現(xiàn)在的她,舍棄自己,為了別人,這讓我很感動。

我們不應該去恨日本人,因為那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而我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使國家強大起來,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拒絕所有的戰(zhàn)爭!拒絕所有的殘暴!

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篇4)

曾有人將1937年的南京比喻成地獄之城,那個時候“活著比死更加艱難?!蓖罋?、強奸、活埋……人性的扭曲讓這場浩劫在中國人的心中刻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每個中國人都不愿揭開那層刺向內(nèi)心的傷疤,但是“忘記屠殺,屠殺就會再次發(fā)生。”所以,《南京!南京!》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而且出現(xiàn)得恰到好處。

《南京!南京!》讓我們看到了戰(zhàn)爭中人性扭曲后所釋放出的內(nèi)心黑暗,那不是瘋狂,而是戰(zhàn)爭導致的殺戮無度。它是一部反戰(zhàn)片,它所表現(xiàn)的不是仇恨和數(shù)字,而是人類戰(zhàn)爭的悲劇。

太多的影視劇所展現(xiàn)出的仇恨讓人們只看到了南京大屠殺中被妖魔化的日本兵及懦弱的中國人,而在這段歷史中,奮力反抗、不屈不撓的中國人的故事卻被很多人忽略了。導演陸川正是從這個角度去拍這樣一部片子,這是民族氣節(jié)中所不可缺少的不卑不亢,在大屠殺發(fā)生時,中國人并不是被動地去等待拯救,他們一直在抵抗,直到高呼出最后一聲:“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精神面貌,讓人為之振奮的民族力量。

當中國人的抵抗讓敵人感到恐懼的時候,他們使出了更加殘忍的手段去對付中國人,這種不安全的因素讓他們釋放出更加黑暗的內(nèi)心。當看清這一切的時候,人就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影片中,日本兵角川最后以自殺來結(jié)束生命,這正是他在極端狀況下內(nèi)心掙扎后的選擇。《南京!南京!》所引發(fā)的思考是冷靜的,善與惡,美與丑,戰(zhàn)爭與和平,是值得所有人沉思的問題。

當婦女們?yōu)榱怂说纳娑栽溉プ鑫堪矉D的時候,那一雙雙纖細的手讓我看到了柔弱女子剛強的內(nèi)心,我被這個場景深深地震撼了。民族仇恨與戰(zhàn)爭看似與這些不知亡國恨的女子們無關的事情,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卻是她們站出來了,這個時候的團結(jié)與大無畏才是如此的偉大。這讓我想起了80后的一代,他們曾經(jīng)被認為是無能無力被家長寵壞的孩子,但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80后所爆發(fā)出的凝聚力與堅韌讓人刮目相看,和平年代,民族精神一樣是流淌在血液中的,這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延續(xù)。

《南京!南京!》黑白色的基調(diào)讓人壓抑,甚至窒息。它是商業(yè)片但不是娛樂片,它是嚴肅的,“小豆子還活著”給所有觀眾最后的震撼,全場掌聲雷動,這就是希望。小豆子最后那美麗的笑臉如花般綻放,他死里逃生活到了今天,這一個希望的曙光,也預示著一個光明的將來。黑暗始終會過去,正如《南京!南京!》的英文名: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死亡后的重生,歷史記錄了一切。

南京南京觀后感700字左右(篇5)

已經(jīng)看過電影《南京!南京!》,是在醞釀了很久之后才終于走進電影院的,因為預先就知道這一次的觀影經(jīng)歷不會是輕松的,可能是壓抑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其實我不是太贊成文以載道那一套,覺得文學文藝的東西不必承載太多政治說教之類,甚至什么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我們大體上總是犯了小瞧人的毛病,你以為別人是那么好被教化被引導的嗎?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人生觀,可能會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表達出來,只有在外界與自己契合的時候才會表現(xiàn)出來。所謂沉默的大多數(shù)其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看過《南京!南京!》后還是被很深的影響到,感觀和心理都受到比較強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說。經(jīng)過幾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有誠意,有責任,有思考,這些都是當下比較稀缺的東西,陸川憑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為我們70后贏得了尊重?,F(xiàn)在輿論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實真正開始占據(jù)舞臺中心并掌握話語權的應該是70后,80后也頂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兩點擔心:一是陸川對如此沉重歷史題材的掌控能力。畢竟三十剛出頭僅拍過兩部小成本電影,光憑一腔熱情做事往往用力過猛,適得其反。現(xiàn)在看起來,陸川還算比較好的完成了這個任務,大體平穩(wěn),沒出什么大的方向問題,用力過猛的情況確是有一些。二是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態(tài)度問題。之前已經(jīng)有人評論陸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觀,三流的歷史觀”,這也是我所擔心的。畢竟那段歷史是全體中國人之殤,是整個民族永遠的痛,忘記意味著背叛,這個沒有問題,但是以什么樣的方式牢記這段恥辱的歷史,我們卻一直沒有找到恰當?shù)姆绞健R酝覀兪煜さ姆绞绞谴虻谷毡竟碜涌卦V的方式,這樣的方式用來宣傳是可以的,用來反思是不夠的。《南京》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可以說開辟了一種新的認識方式,這也正是影片爭議最多的地方。對導演歷史觀的討論已經(jīng)超過了對影片本身藝術問題的討論,這是影片題材決定的。陸川的方式確實令人不太習慣,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些抗拒,因為在他的鏡頭下展現(xiàn)的日本鬼子和我們頭腦中既有的形象是不一樣的,他們是殘暴的,血腥的,他們的暴行是違背人性的,但他們不是魔鬼,他們是人。正因為如此,我除了咬牙切齒的痛恨,還感到脊背發(fā)涼,會迷惑于這個乖張的民族的行為,他們?yōu)槭裁茨軌蛴问幵谌斯碇g?我們又為什么會陷入到那樣的歷史深淵?這樣的歷史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這樣的歷史會以什么樣的形式繼續(xù)?突然想,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民族的存在,幸還是不幸?他永遠虎視耽耽的在我們臥塌之側(cè),我們怎么可以沉迷?沉醉?!

124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