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

小龍0 分享 時間:

戰(zhàn)爭場面殘酷無比,血流成河,百姓流離失所,饑荒肆虐,溫病橫行,民不聊生,方圓百里不見一絲生機,畫面里滿滿的都是槍林彈雨,火光朝天。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篇1

有格調(diào)的電影不多?!蹲先铡菲嗝?,像一支愁腸百結(jié)的詠嘆調(diào),讓人難以割舍。

馮小寧戰(zhàn)爭三部曲,《紅河谷》聲勢有余,沉實不足;《黃河絕戀》浪漫可人,略顯俗套;而《紫日》的故事完整,內(nèi)蘊深沉渾厚,表達得收放自如。

文學作品中,常見白樺林的風姿搖曳,有玉樹臨風的君子之質(zhì),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態(tài),而被電影人所遺忘的它,在《紫日》里成了鏡頭中反復出現(xiàn)、隆重登場的主角。還有那金黃的雛菊、紫紅的苜蓿、潔白的百合鋪陳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

導演馮小寧本人是這樣說的,“我是主張唯美的”;而他的影片也是這樣表現(xiàn)的,哪怕是在生活的慘痛中也有“野火燒不盡”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強地生長。唯美,與其說是一種藝術(shù)主張,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理想。

愛比仇恨更有力量,和平比戰(zhàn)爭更能持久。片中,當忠厚老實的農(nóng)民楊玉福舉刀對準日本少女秋葉子時,他腦子里閃現(xiàn)出被日本兵殘殺的同胞,但卻不忍傷害一個手無寸鐵的敵國女孩。這種“不忍”之心,是古人所推崇的仁厚之心,也是現(xiàn)代人所贊許的愛心。愛心戰(zhàn)勝了仇恨,在那生死瞬間,得到拯救的是日本少女,更是人類那顆不向野蠻屈服的良心。

良心能夠煥發(fā)良知,日本少女秋葉子在聞聽自己的國家戰(zhàn)敗投降的消息后,情緒波動,不能自持,她端起槍對著楊玉福和娜佳,但她無力扣動扳機,她的那顆被軍國主義意識所熏染的心,終于有了些康復的跡象。在影片結(jié)尾,秋葉子為解救一個小弟弟而被她的同胞擊斃,她是為愛而飲彈,并死不瞑目。

這部片子,我不敢和別人一起看,因為每次看著看著,就會不自覺地流出淚水,至今,沒有哪部電影會讓我如此感動,沒有哪段旋律會如此憂傷。

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篇2

《紫日》是由1個中國農(nóng)民,1個俄國女兵再加上1個日本女俘虜,在如畫的大興安嶺中一路同行的身影,而身后就是那紫色的太陽。

時空不斷地交錯,這時才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難以言說的傷痛。中國人楊眼見著母親被刺刀活活刺死,同胞被日軍裝在麻袋被火燒。俄國女兵娜佳總是回想到她孩子所騎的旋轉(zhuǎn)的木馬被帶有“卐”標號的德軍飛機摧毀。而在日本女生秋葉子的回憶中有的是一段凄美的感情終因殘酷的戰(zhàn)爭而破碎。戰(zhàn)爭是殘酷的,它破壞的僅僅是和平嗎?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人類所有完美的情感:親情、友情、感情……它讓人不再是人,而是充滿野性的禽獸和滿腔怨恨的皮囊。當屠刀被舉起,人類忘記了人類屠殺的是人類自己。

沖突在不斷發(fā)生,正因每人的思想教育迥異,又不通語言,因此互相猜疑。楊始終不讓秋葉子碰槍,還取出了槍中的子彈,總是怒視著秋葉子。娜佳曾因同伴被秋葉子害掃射秋葉子,也因憤怒對楊舉起過槍。秋葉子因被法西斯灌輸殺人的教育,幾次三番想陷害與楊和娜佳。正因生活方式有了民族,正因民族利益有了國家,正因國家利益有了戰(zhàn)爭,正因戰(zhàn)爭人與人有了可悲的隔閡。

但是最后在色彩絢麗的大興安嶺,楊對秋葉子一次次的搭救,娜佳手中的槍一次次的放下,秋葉子禁錮的心一次次的溶解,帶著他們找食物,度火災。楊賭氣地丟下娜佳分開走,娜佳孩童般的在后面追,秋葉子嬉笑著編花環(huán)。每個人心里都有原始的善良純真,當紫色的太陽升起時,走在大興安嶺中的,不是中國人、俄國人和日本人,只是三個互相扶持的人,夢幻般的大興安嶺消除了國籍,語種之分。一片一片無邊無際的林子,阻隔了他們對外界的聯(lián)系,也阻隔了恐怖的戰(zhàn)爭。

然而當走出了林子,又是一片腥風血雨,戰(zhàn)敗的日本人在群眾自殺,然而竟然有日本兵是笑著走的。有一個天真的小孩手捧著炸彈,一個日本軍官要拉開吊環(huán)時。秋葉子跑去阻止,罪惡的槍聲響起了,秋葉子手中的花散了一地。憤怒的楊和娜佳開著車沖向了那個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官。

“看那太陽,紫色的。”

貫穿整個故事的秋葉子的八音盒經(jīng)過了半個世紀,從滿臉皺紋的楊手中,到了頭發(fā)花白的娜佳手中,最后安放在了大興安嶺,當然安放在那里的還有對死者懷念與惋惜。

秋葉子曾說:“這一切最后都過去了?!睏顟嵟睾穑骸八懒诉@么多人,就這么過去了?”的確這一切并沒有過去,還是有人沒有承認那段歷史,手上沾滿鮮血的人被高高侍奉在廟社中,無辜的人們的冤魂在博物館中哭泣。停止對戰(zhàn)爭的崇拜吧!低頭認錯并不是恥辱,而是對生命真正的尊重!

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篇3

《紫日》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抗日戰(zhàn)爭接近尾聲時期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值二戰(zhàn)時期,殺人不眨眼的日本鬼子在中國大肆屠殺,無數(shù)的生命在他們的屠刀下變成了冤魂。許多仁人奮起反抗,日本在做最后垂死的掙扎。 一次巧合,一個蘇聯(lián)女軍醫(yī),一個敦厚樸實的中國人和一個日本女孩秋葉子在戰(zhàn)火中走到了一起。在荒無人煙的白樺林中,只有這個日本女孩可以把他們帶出茫茫無邊的森林。行程中,一次又一次,善良的中國人拯救了女孩的生命??墒沁@個日本女孩卻時時刻刻盤算著,怎樣才能把她的恩人弄死:把他們帶到地雷區(qū),帶他們繞回日本軍營……秋葉子不斷地迫害他們,但他們卻用純真和善良感化著她。后來,他們走出了森林,戰(zhàn)爭也結(jié)束了,日本人因為戰(zhàn)爭的失利而自相殘殺。秋葉子就成了日本自殺的犧牲品。

看了這部電影,我十分震驚:這個原本純潔無暇的生命在日本侵略思想的侵蝕下已變得邪惡丑陋。一個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原本該天真爛漫,這本不該是她有的狠毒啊!是不是只有當生命消逝的時候,在戰(zhàn)爭中的人們才會想到一絲絲溫情?無數(shù)次的背叛與拯救,一次又一次撞擊著她的靈魂,當秋葉子想起中國人不計前嫌地幫助自己,當秋葉子看到蘇聯(lián)女軍醫(yī)把她當作親妹妹,她終于戰(zhàn)勝了駕馭她的殘忍與冷酷,盡管溫暖被日本侵略思想深深掩埋,但在真誠和友愛的感染下,她把逝去的天真一點一滴地找了回來,這讓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戰(zhàn)爭后的希望。然而秋葉子離去了,倒在了自己同族的槍口下,至死也睜大著雙眼,她的離去,是不是對她所犯過錯的懲罰與彌補?出乎意料的結(jié)局,讓我難過不已。 和平就是快樂,和平就是幸福!可秋葉子看不到,日本也看不到,這也許就是日本的悲哀吧?

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篇4

紫日是個很簡單的故事,1945年日本即將戰(zhàn)敗之際,大興安嶺茫茫白樺林中,一個中國農(nóng)民,一個俄國女兵,一個日本女孩,三個國家,三種語言,三個立場,卻因為戰(zhàn)爭困在了同一片林子里,結(jié)成了同一目的的同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憂傷往事,為了各自的理由主動或者被動地抗爭著,對立卻又奇怪的統(tǒng)一。對于戰(zhàn)爭,這些人有這自己的迷惑。中國的小伙子不明白,那些日本人為什么要殺人,為什么要到中國的地方來殺人;那位日本女孩不明白,她和她的戀人為什么要殺人,為什么要被培訓成殺人,殺人,結(jié)果什么人都要殺他們;那位俄國女兵不明白,為什么她的兒子,一個天真的男孩為什么被一架空襲的飛機奪去生命...

戰(zhàn)爭的殘忍就在于殺戮不分國別、派別、性別,一條性命在整個戰(zhàn)爭面前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因此顯得那么的殘忍。當人類被逼到極限的時候,卻是不同的反應。中國小伙子想殺了作為敵人的日本女孩,最終卻沒能下手;俄國女兵想殺了作為敵人的日本女孩,最終卻沒能下手;日本女孩在受教育的影響下想殺了另外兩人,最終也沒能下手。

然而這些人性的軟弱都抵不過在聽說日本投降之后的一小隊散兵游勇。在三人欣慰終于可以離開莽莽的原始森林的時候,那群日本敗兵卻在集體自裁以告慰他們口中完蛋了的“日本帝國”。想死的,不想死的,士兵,平民,都去死吧,日本帝國都滅亡了,你們還存在做什么?希望阻止屠殺的日本女孩,最終死在了自己國家的軍官手里。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日本人手里發(fā)生了。

紫日電影觀后感心得體會800字精選篇5

《紫日》是一部抗日題材的電影,但它又是一部揭示人性的.電影。不像一般的戰(zhàn)爭電影,它沒有過多的描寫槍林彈雨,英雄主義。整部電影的背景是一望無盡的森林。主人公是三個文化背景政治態(tài)度生活理念完全不同的人,卻在陰差陽錯中相聚命運被捆綁在一起。由于三個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每個人對戰(zhàn)爭和人的看法也不同,每個人都充滿了猜忌,防備,仇恨,中國農(nóng)民親眼見證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殘暴殺戮,所以他的內(nèi)心充斥著對日本人的仇恨。俄國女軍官作為中國的拯救者的態(tài)度來參與戰(zhàn)爭,所以她是高傲的。日本小女孩從小接受著日本軍統(tǒng)教育的洗 腦,所以她充滿了對其他民族的冷漠與仇恨。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深受戰(zhàn)爭的傷害,都充滿了對和平的向往。在不斷的行走中,在一次又一次涉及生死的瞬間他們又是矛盾的,他們的內(nèi)心不斷地掙扎,不斷的受著拷問,純樸善良的中國人在舉起軍刀刺向日本小女孩時卻始終下不了手,面對日本小女孩掉入沼澤也始終是無法漠視的,這些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人的包容,平靜,友愛。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進就是活下去,走出去,于是他們開始協(xié)作,3個人的心境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慢慢由憤怒,仇恨歸于包容,平靜。

三個渺小的人,但卻在大興安嶺演繹這三個國家乃至全世界人們的希望: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電影中很多次把鏡頭投向太陽,紅得發(fā)紫的落日就像是對戰(zhàn)爭就要結(jié)束的一種解讀,特別是最后他們在紫日的余暉中快樂行走,我們是否可以解讀為他們開始向光明走去呢?無論是哪個民族,無論什么信仰,都是向往和平的,都渴望建立一個新的世界。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侵略戰(zhàn)爭都是該遭到譴責的。這也告訴了我們,無論我們是哪種人,那種理念,只要我們擁有善良,我們都是朋友。

片中運用適當?shù)倪\用長短鏡頭和對比,是《紫日》一大亮點,片中描寫楊玉福母親被殺的場面,不斷的運用短鏡頭對楊玉福和日本軍統(tǒng)進行細致對比刻畫,體現(xiàn)出楊玉福在此刻的一種莫大無助和憤怒仇恨,日本軍統(tǒng)的冷漠與殘暴??旖Y(jié)尾時運用長鏡頭描寫娜佳在大海游泳,之前的緊張氣氛蕩然無存,給人感到一切都是如此的輕松自由,也給人一種唯美的畫面感。更襯托出人們對自由與和平的向往。

1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