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
影片主要講述心理學中的犯罪情結,以一個有童年陰影的心理醫(yī)生的犯罪情結貫穿全篇,其中夾雜著專業(yè)的心理咨詢知識和應用,還有關于夢的解釋與破譯……一切一切都是心理學的資料,這毫無疑問地使我們這些學習心理學咨詢的學生對心理學更加感興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篇1)
在一個傍晚,我獨自看完了這部電影,它給我?guī)淼母杏|,似乎用語言怎么也說不清,說不盡。
我們每個人都是伴隨著童話長大的。有些童話一開始就注定要有個悲傷的結尾,不管它的表面是多么的輕快,多么的夢幻,多么的令人心曠神怡。
愛德華布滿傷疤的臉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那是一張何等支離破碎的臉,那些疤痕讓人觸目驚心卻又讓人心疼。他的眼神恐慌憂郁,他的臉龐蒼白冰冷,他的發(fā)絲凌亂繁雜。他是一名未完成的機器人,用剪刀來代替手指。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時,他躲在古堡頂層昏暗陰森的角落里。他朝著我們一步一步走來,既惶恐又渴望,緊張得不斷地揮舞著他的剪刀手。他就像孩童,簡單純真,并不懂得用他那猙獰可怕的剪刀手來傷害人,所以好心的銷售小姐并沒有害怕,把他帶到小鎮(zhèn)上。
就這樣,愛德華被帶進了充滿污穢的世俗世界。在那里,他給所有人以驚喜,他以善良的心來對待身邊每一個人。他為人們修剪花草,為人們設計發(fā)型;人們也給他好吃的,歡喜地迎接他的到來。更重要的是,愛德華對銷售小姐的女兒嘉麗一見鐘情。嘉麗就像一位天使,從天而降,來到他的身邊。
愛德華深深地喜歡上了嘉麗,義無反顧地去做嘉麗讓他做的事,即使是犯罪。他覺得,沒有什么能比得過對嘉麗的愛。單純的愛德華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僅踏進了愛的沼澤,還跌進了現(xiàn)實的深淵。由于愛德華的不小心傷人以及偷竊,人們開始覺得他是危險的,并歧視他,追捕他。對愛情美好的夢境打碎了,徒留空虛的回憶。在圣誕前夜,愛德華最終與嘉麗分開,回到了陰森的古堡,生活在無盡的孤獨里。
其實,這不是遲早的結果么?難道我們還希望愛德華能像正常人一樣,和心愛的`人生活在小鎮(zhèn)上?他的剪刀手暗示著他永遠不可能被人們接受,擁有完整的生活。于是,當嘉麗說:“請擁抱我?!睈鄣氯A溫柔地舉起剪刀手,一刻的猶豫之后,又頹然放下。他無比哀傷地說:“不,我不能?!泵鎸@心愛的人,他可以做些什么呢?他甚至沒有一雙能擁抱所愛之人的手。他只是個未完成品,他會傷害到她。
影片的高潮,愛德華在雕刻冰塊,雪屑飄落,漫天飛舞的雪花紛紛揚揚,天使般的嘉麗就在雪中輕舞。他們之間沒有言語,但一切盡在不言中。唯美的場景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不由得讓人感嘆。
可惜童話無法講到最后,純粹的東西無法經(jīng)歷現(xiàn)實的磨礪。結尾,愛德華在古堡里日復一日地回憶起那些帶給他愛的人。他永遠年輕,揮舞著鋒利的剪刀,在冰塊上雕刻著他心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當他想念嘉麗的時候,漫天大雪便飄然而至。我知道,飄零的白雪就是愛德華的思念。
而嘉麗已經(jīng)年老,她再也沒有去找過愛德華。她只是站在窗前,眺望著古堡。因為“我已經(jīng)老了,我希望他永遠記得我年輕時的樣子?!泵廊唆~變成了泡沫,童話故事凄涼美麗。一如愛德華的故事,沒有結局,但他那顆單純簡單的心永遠活著。
人生若只如初見,也許彼此懷念,才是最美的結局吧。
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篇2)
《愛德華大夫》本片多處運用了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的方法與技術(如精神分析,夢的解釋等),簡單展示了佛羅依德關于精神分析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童年的回憶
弗洛伊德所說的:“人的行為深受童年早期經(jīng)驗的影響。人們往往對他們并沒有做過的事情感到內(nèi)疚,有負罪感。這種狀況的產(chǎn)生要追溯到他們的童年。例如小孩子經(jīng)常希望一些可怕的事情發(fā)生在他所不喜歡的人身上。然而當某些事情真的發(fā)生在那些人身上的時候,小孩子就會相信他就是罪魁禍首,這就是犯罪情結的成因。其實那不過是小孩子的一個噩夢,所有的一切都未曾發(fā)生,那些罪惡并不是真實的。J.B在童年時,從扶手上滑下,把坐在扶手下端的哥哥撞到圍欄的尖端上,以致哥哥慘死。這種夢魘般的經(jīng)歷一直纏繞著這個脆弱的心靈。二十年后的某一天,他與愛德華醫(yī)生去滑雪,當愛德華醫(yī)生因意外摔落懸崖時,童年的陰影回憶與白色的雪地和滑雪軌跡產(chǎn)生重合,從而引發(fā)他的犯罪情結和冒名頂替的贖罪式的舉動。同時,彎曲的泳道、彼得森大夫大衣的線條等白色和軌跡的圖樣都成為了他所懼怕的刺激,也就成為了偵破他異常行為的鑰匙。
二,關于夢的分析
佛羅依德發(fā)現(xiàn)了人的無意識潛在對人的巨大影響。而,其中,夢的影像更能反應一種人的本性。多年前的經(jīng)歷和事件潛在人的無意識中,或許我們覺得已經(jīng)忘記了,或許認為不重要,可是,有些影像會在夢里不停的出現(xiàn)。這種無意識常讓人們重復犯錯誤,表面上看,大家都是同一人,但,其實在心底可以分裂成幾個人,情緒也在支配著個人的行為。所以,夢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潛意識反應,分析夢中的事物,可以更清晰的看到個體在過去的行為以及人的本性。
因此在《愛德華大夫》這片中,我們看到彼得森大夫堅持引導B.J說出他的夢境。從夢里找到過去的記憶。B.J的夢里出現(xiàn)了21俱樂部,出現(xiàn)達利的大眼睛裝飾,出現(xiàn)了帶面具的俱樂部主人,包括樓頂和車輪,這些都暗示了犯罪現(xiàn)場和犯罪者的身份。彼得森解析的這個夢最終幫助了B.J回復了記憶
當然,電影還是比較膚淺的解釋了關于夢的分析,因為夢雖然和我們的心理密切相關,但是,不是說,我們夢到什么就可以解開什么。夢的分析是站在一個更客觀和科學的理論上建立起來,
三,阻抗的處理:病人采用的主要防御機制有:
1.否認,病人小時候因玩耍時,意外造成其弟弟的死亡,這是病人意識層面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通過否認的防御機制,把它放入潛意識當中。雖然它暫時緩解了當時意識層面的沖突,但在潛意識層面是揮之不去的,并且以另外的方式時時困擾著病人。
2.投射性認同,病人在和愛德華大夫滑雪時,愛德華大夫被人槍擊,從他身邊滑下山,由于病人不知道愛德華大夫死亡的具體原因,還以為是自己殺死了愛德華,他又一次否認這一令其無法接受的沖突,通過投射性認同,把自己當成愛德華,并走馬上任。
3.回避、解除、退行:當病人假扮愛德華被揭穿后,躲進了紐約帝國飯店,當彼得森找到他以后,他類似嬰兒般地依賴彼得森。
四,關于情感在咨詢工作中是否對立問題
移情反移情方法:彼得森和病人之間都產(chǎn)生了正性的移情和反移情,正是這種正性的移情,使咨詢關系牢固,心理治療得以順利進行。正如我們看待的這部片一樣,彼森大夫是愛著假愛德華大夫的,這種愛,可以使她完全的信任他不是兇手,這種愛可以促使她治療他的信念。正是這種愛,使得B.J解除了層層心理防御,撫平了童年的犯罪情結,能夠直面自己的遭遇,積極配合治療,找回自我。
這里,我們看到情感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蛟S,我們一直強調(diào)在心理咨詢工作中,我們有足夠的理論和科學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往往忘記了,愛,才是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才是打開心結大門的鑰匙。
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篇3)
《愛德華大夫》這片中,我們看到彼得森大夫堅持引導B.J說出他的夢境。從夢里找到過去的記憶。B.J的夢里出現(xiàn)了21俱樂部,出現(xiàn)達利的大眼睛裝飾,出現(xiàn)了帶面具的俱樂部主人,包括樓頂和車輪,這些都暗示了犯罪現(xiàn)場和犯罪者的身份。彼得森解析的這個夢最終幫助了B.J回復了記憶
當然,電影還是比較膚淺的解釋了關于夢的分析,因為夢雖然和我們的心理密切相關,但是,不是說,我們夢到什么就可以解開什么。夢的分析是站在一個更客觀和科學的理論上建立起來,
三,阻抗的處理:病人采用的主要防御機制有:
1.否認,病人小時候因玩耍時,意外造成其弟弟的死亡,這是病人意識層面無法接受的現(xiàn)實,通過否認的防御機制,把它放入潛意識當中。雖然它暫時緩解了當時意識層面的沖突,但在潛意識層面是揮之不去的,并且以另外的方式時時困擾著病人。
2.投射性認同,病人在和愛德華大夫滑雪時,愛德華大夫被人槍擊,從他身邊滑下山,由于病人不知道愛德華大夫死亡的具體原因,還以為是自己殺死了愛德華,他又一次否認這一令其無法接受的沖突,通過投射性認同,把自己當成愛德華,并走馬上任。
3.回避、解除、退行:當病人假扮愛德華被揭穿后,躲進了紐約帝國飯店,當彼得森找到他以后,他類似嬰兒般地依賴彼得森。
四,關于情感在咨詢工作中是否對立問題
移情反移情方法:彼得森和病人之間都產(chǎn)生了正性的移情和反移情,正是這種正性的移情,使咨詢關系牢固,心理治療得以順利進行。正如我們看待的這部片一樣,彼森大夫是愛著假愛德華大夫的,這種愛,可以使她完全的信任他不是兇手,這種愛可以促使她治療他的信念。正是這種愛,使得B.J解除了層層心理防御,撫平了童年的犯罪情結,能夠直面自己的遭遇,積極配合治療,找回自我。
這里,我們看到情感在心理咨詢工作中取得的成績?;蛟S,我們一直強調(diào)在心理咨詢工作中,我們有足夠的理論和科學的技術,就可以解決問題,但,往往忘記了,愛,才是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才是打開心結大門的鑰匙。
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篇4)
片子講述了一個有關心理分析的驚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約翰·貝蘭特因為小時候不留意從屋頂上滑落導致了弟弟死亡,以至于有了心理疾病,再加上他目睹了愛德華大夫滑雪出事死亡的場景,和他弟弟從屋頂上滑出去意外死亡的場景重合,使得他的心理疾病加重了,他忘了以前的事,他以為自己就是愛德華大夫,去了一家精神病院當院長,而這家精神病院的原院長恰好就是殺害愛德華大夫的真兇!隨著故事的發(fā)展,約翰·貝蘭特的記憶漸漸恢復,但是他卻以為是自己殺的愛德華大夫,片中的女主角彼特森一向堅信約翰·貝蘭特是清白的,所以她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逐步引導約翰·貝蘭特回想起案發(fā)的情景,為了讓約翰徹底擺脫噩夢,彼特森和他來到滑雪場,約翰在兩人危急關頭,最后回憶起小時候的情形,擺脫了犯罪情結,也記起了愛德華出事的情形。警察按約翰帶給的線索果然找到了愛德華大夫的尸體,但卻從尸體中找到了子彈,約翰仍然無法擺脫謀殺的指控。彼特森為約翰多方奔走沒有結果,只能回到醫(yī)院。莫奇森大夫一句失言,令彼特森如夢方醒,聯(lián)系約翰的夢境,整個故事最后有了結果。最終莫奇森的陰謀敗露,開槍自盡。
片中的約翰·貝蘭特最初是因為童年的陰影才開始有了精神上的問題,人類小時候的記憶是最深刻的,即使你以為你已經(jīng)不記得你小時候發(fā)生的事了,但是在你的潛意識里還是存在的,有外在事物的刺激,如遇到了什么相似的情景的話,就會刺激到你存在腦中的那段記憶,你就會想起那些你以為已經(jīng)遺忘了的事。就像約翰·貝蘭特本已不記得弟弟死亡的場景,但是當受到愛德華大夫的死亡場景的刺激,使得他又想起了這段埋藏在記憶深處的記憶。再比如當約翰·貝蘭特看到白色和條紋時,他會潛意識的緊張起來,并帶有昏倒或犯罪的傾向,這也和他童年時因為無意識的導致了弟弟的死亡有關,在心里他認為自己必須是個兇手,譴責自己。當愛德華大夫死后,在精神防御機制的作用下,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愛德華大夫,而來掩飾自己錯認自己是兇手的想法,這些都源于他童年是對弟弟死亡事件的一種情結。那里,平行線條象征著門前的左右兩個滑臺,因為這滑臺與摔死人有關,所以見到條紋就會焦慮不安。還有,在約翰·貝蘭特的夢里出現(xiàn)了21俱樂部,出現(xiàn)達利的大眼睛裝飾,出現(xiàn)了帶面具的俱樂部主人,包括樓頂和車輪,這些都暗示了犯罪現(xiàn)場和犯罪者的身份。使得彼得森最終從這個夢里找到了兇手,幫忙約翰·貝蘭特恢復了清白。俗話說: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我想夢境其實就是真實反映人們內(nèi)心深處想法的一個途徑吧。
剪刀手愛德華觀后感作文800字(篇5)
《愛德華醫(yī)生》觀后感——淺談潛意識與心理治療
《愛德華醫(yī)生》是一部以犯罪心理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為線索,描繪了一個關于心理分析的杰出影片。影片以莎士比亞的話開頭:錯誤并非出自我們這個世界,而是出自我們自身。一切精神活動出自我們的經(jīng)歷和心理。這是一個有關心理剖析的故事,心理剖析是當代科學處理人的感情題目的一種要領,剖析者只求引導病人談出他隱藏的題目,使其敞興奮扉。一旦圍繞病人的情結被暴露出來并加以注釋,病人的痛癥和雜亂就會消滅,非理性的惡魔就會被逐出人類的精神”。影片《愛德華醫(yī)生》開始是北風中凋零的樹枝,一句莎士比亞和一段關于心緒剖析的語句好像表清晰這將是一個貫徹弗洛伊德表面的戲劇故事
在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中,醫(yī)生尤傾向于在病人的過去異常是童年尋找原因,因為無罪的人感到自我有罪往往起源于童年??墒峭甑氖虑閷Υ蠖鄶?shù)人而言,猶如碎片,零零散散。而在成長過程中,人又會不自覺地把一些不快逃避掉,至少會自以為忘記了,可是實際上并不如此,很多童年的陰影,尤其是對自我刺激強烈的那一部分,只是被壓抑在了潛意識中罷了,它們猶如一顆定時炸彈,不知何時就會被引爆從而對我們的心理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演變?yōu)榫袷С!?/p>
同樣,在《愛德華醫(yī)生中》,約翰在他的童年時代,一次偶然沿著階梯的扶手往下滑,使坐在扶手下端的弟弟被撞下階梯不幸死去。這次經(jīng)歷給約翰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他極度自責,覺得弟弟是因為自我而死。強烈的恐懼折磨讓他不敢回憶這段經(jīng)歷,極力要忘掉,潛意識中卻留下了痕跡——犯罪幻覺。在成長過程中,他經(jīng)常有自責的傾向。他向愛德華醫(yī)生咨詢,愛德華醫(yī)生帶著他一齊滑雪,期望能幫忙他直面童年的記憶,挖掘影響他情結的根源。不幸的是,約翰目睹了愛德華醫(yī)生死在自我面前,這刺激了約翰的潛意識,現(xiàn)實與記憶重疊,讓約翰在潛意識中認定自我殺死了愛德華醫(yī)生,然而這不是他所期望的,于是約翰內(nèi)心開始抵抗,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掩蓋殺死愛德華醫(yī)生的想法,過于強烈的刺激和強烈的心理暗示使他精神崩潰并忘記了自我本來的身份,真的把自我當做是已經(jīng)被殺死了的愛德華醫(yī)生。,從那里能夠看出,意識的主觀性不僅僅表現(xiàn)為主觀映象對客觀對象近似真實的摹寫,并且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深入到事物的本質(zhì)中,甚至可能表現(xiàn)為同現(xiàn)實似乎毫不相干的虛幻的,荒誕的觀念狀態(tài)。愛德華醫(yī)生的犯罪情結就表現(xiàn)了上述,認為是自我殺死了真正的愛德華醫(yī)生,其實是主觀的虛幻反映。但意識的任何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即使是虛幻的主觀映像,歸根到底
也是對客觀對象的反映。即對童年往事的反映。
他冒著愛德華醫(yī)生的名來到醫(yī)院,與彼特森醫(yī)生一見鐘情??墒?,約翰假愛德華醫(yī)生的身份注定會被揭穿。他沒有任何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功底,精神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在第一次晚餐時他看到彼特森用叉在白色桌布上畫杠時、與彼特森擁抱看到她白色衣服上玄色條紋時、在手術室里被白色籠罩時,他都極為緊張并感到懼怕,這就是意識在人腦中的反映,從本質(zhì)上看這是意識對物質(zhì)世界的主觀反映。這說明,意識就其反映的形式來說是主觀的,就其反映的資料和對象來說則是客觀的。約翰所恐懼的都是來自客觀的事實,來自于對童年那段悲痛往事的反映。
自然,這種種的不正?,F(xiàn)象讓彼特森看出他只是一個連自我是誰都不記得的心理疾病者,而不是自我仰慕的愛德華醫(yī)生。但此時她已經(jīng)愛上了他,皮特森認定愛德華醫(yī)生不是約翰所殺,認定他的內(nèi)心是善良的。偉大的感情使得彼特森為了治愈約翰付出了信任,承擔了危險的代價踏上了邊逃避警察邊心理治療的旅途。心理疾病患者都會表現(xiàn)出不一樣程度的不合作,正如影片中所說,下意識期望你堅持病態(tài)。同樣,約翰的下意識仿佛是被一扇門隔著,拒絕被訪問。好在,外在的表現(xiàn)總會供給打開這扇門的鑰匙。彼特森開始治療約翰。她試圖經(jīng)過了解約翰的童年來揭示犯罪幻覺的根源,然而約翰無從憶起。僅有白色、線條、JB能刺激約翰憶起一片片記憶。在無奈之下,皮特森帶約翰來到她的教師艾利克斯處尋求幫忙,半夜約翰醒來,在洗手間,他受到了周圍的白色的刺激,手拿刮胡刀,走下樓,注視著艾利克斯,神情異樣,我認為這是他受到愛德華醫(yī)生事件的影響,潛意識將皮特森醫(yī)生比為愛德華醫(yī)生并認定出現(xiàn)的第三人艾利克斯醫(yī)生如同當時的兇手一般會對皮特森醫(yī)生不利。當然這些都只是他潛意識中自然而然的確定,主觀上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約翰對艾利克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友善,并且是莫名的不友善??吹竭@一段的時候我還在想:他
會殺他呢還是不會結果是睿智的艾利克斯用安眠藥放倒了約翰……我卻又忍不住要想:如果艾利克斯沒有放倒約翰,約翰會用刮胡刀刺死他嗎不明白準不正確,我的回答是:會,因為我覺得,在他的潛意識里,他認為艾利克斯與殺害愛德華醫(yī)生的人是同樣的,他不允許杯具再次發(fā)生,并且他愛皮特森醫(yī)生,所以必須會盡力阻止他認為對皮特森有威脅的事情,而在他的潛意識告訴了他里,艾利克斯就是不懷好意,所以如果不是艾利克斯的機智,后果真的不堪設想。在艾利克斯家里,他們對約翰的夢境進行了分析,約翰夢中幾個重要的線索,大賭場、長胡子的人、賭場老板、追趕自我的大翅膀、以及在山峰小屋子旁留胡子的人墜落,賭場老板拿著變形的輪子出現(xiàn)的場景。經(jīng)過對夢的解析,彼特森明白了是愛德華醫(yī)生帶著約翰去滑雪出了意外。為了弄明白這一切,并使約翰的病情能夠好轉(zhuǎn),她決定要和約翰去那個滑雪的地方幫忙他直面自我的記憶,想起當時的事情,從而證實愛德華醫(yī)生不是自我殺的。
在大天使谷,皮特森為了逼約翰回憶起自我的經(jīng)歷,不惜讓兩人一齊滑向危險的懸崖,在約翰和彼特森并肩滑雪的過程中,往年的經(jīng)歷像一張一張老照片閃過約翰的記憶。最終,在快要滑下懸崖的那一瞬,他頓時憶起了那段他不敢回憶的經(jīng)歷,他寧愿相信自我殺了愛德華醫(yī)生也不愿回憶的過去:小時將弟弟撞下扶梯的經(jīng)歷。約翰明白自我不是殺死弟弟的兇手,于是內(nèi)心的情結得到解脫,潛意識里殺死愛德華醫(yī)生的想法得到釋放雖然還沒有完全記起案發(fā)時的所有的事情,但總算已經(jīng)恢復正常狀態(tài)記得自我是誰了,最終在機智的皮特森醫(yī)生的努力下,約翰證明了自我的清白重獲自由。
皮特森醫(yī)生是如何治愈了約翰的心理疾病呢在此片中,心理咨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影片多次出現(xiàn)彼得森醫(yī)生與男主角的咨詢片斷,還有很多專業(yè)的手法,其中包括了心理暗示,情景再現(xiàn),夢的記錄,夢的解釋等等。在這部影片中,夢的解釋和重組是心理咨詢方面最精彩的一段,皮特森醫(yī)生和他的教師艾利克斯憑借對這段夢境的分析使得治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可是我認為另一個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忽略。那就是:愛,如果沒有愛,皮特森醫(yī)生或許根本不可能對約翰不離不棄,無條件的相信,并冒著被通緝的危險也要去幫他;如果沒有愛,約翰不會在自我極不情愿的情景下依然努力配合皮特森醫(yī)生的治療,即使自我精神處在極不正常的狀態(tài)也依然不去傷害皮特森醫(yī)生。如果不是愛,皮特森就不會冒著生命危險陪約翰在懸崖前滑雪,如果沒有愛,約翰也不會在滑雪時努力從不正常狀態(tài)中掙脫出來救下了自我和皮特森醫(yī)生并恢復了記憶,也正是皮特森醫(yī)生的愛才幫忙得約翰從童年害死弟弟的潛意識陰影中解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