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五篇
《你的名字》講述了日本深山的鄉(xiāng)下小鎮(zhèn)系守,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無聊的生活,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1
終于得空看完了新海誠導演的《你的名字》。
不同于《秒速五厘米》片段式的講述,《你的名字》將夢與現實交織融合在一起,以“交換身體”這一新的方式展現在觀眾面前。干凈澄澈的天空,鄉(xiāng)村田園式的清景,絢爛的彗星尾焰,都讓這部電影深深印在觀眾們的腦海中。
而令我極為佩服的,是新海誠對時間的虛化處理?!皶r間”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是人們?yōu)榱俗C明事物變化過程而選擇的一種描繪方式。而電影中,新海誠將時間虛化了。兩位主人公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時間軸:男孩認識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著三年后的京都。即使是地鐵相遇,也只是一個人的欣喜,在同一個世界的兩個不同時間點,他們真實地存在卻又真實地錯過。其中一段,兩人在夕陽下第一次跨越時間短暫相遇,想要寫下彼此的名字,卻終究沒有寫完,男孩留給女孩的,不過是手心的一句:我喜歡你(反過來便是男孩的名字)。
新海誠使人們面對這樣的場景時,除了揪心還在思考:男孩與女孩的名字是什么?時間洗禮后,他們互換的身體記憶漸漸模糊。茫茫人世如何尋覓?八年光陰過后,他們于地鐵站相遇,凝望進彼此眼中時,名字對于他們來說,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佛語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yè)隨身?!痹谔摶^后的時間與空間中,男孩女孩不曾記住彼此的姓名,但他們記住了深刻在心底的思念,只是淡淡的一個念想:“我是不是忘記了什么?我在尋找什么?他(她)在哪里?”當他們擦肩時,不需要解釋便明白“你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原來所有的遺忘都是我們自我欺騙的產物,認清這一事實后,生命原不會剩下些什么。但新海誠以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兩個字:珍惜。
春山如黛,垂柳畫橋;白云出岫,倦鳥歸巢。當男孩鼓起勇氣轉身拉住女孩:“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兩人眼眶微潤,異口同聲地問:“你的名字是——”
影片結尾的處理十分感人,兩人在相遇中結束全片。電影結束,屬于我們的生活卻沒有結束,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我們仍可以珍惜每次相遇的緣分。
時間敵不過的,是感情。
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2
說到近期讓人最印象深刻的電影,絕非新海誠的《你的名字》莫屬。作為動畫電影愛好者的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部電影。
簡單來說,故事描述了男主角瀧和女主角三葉,在某天開始兩人只要在睡覺或半夢半醒時就會靈魂互換,但當回到自己的身體醒來后卻什么也不記得,像做了一場夢一樣。然而很快的他們就意識到這件事情。于是他們開始在彼此的手機留言,記錄自己做了什么等,漸漸地也變得習慣于這種身體切換的情形。后來,瀧想要尋找三葉,卻發(fā)現三葉所住的小鎮(zhèn)早在3年前就被每逢千年就會造訪地球一次的彗星給摧毀了,而三葉也在那場災難中罹難。原來互換靈魂的是現在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得知這一事實的瀧決定要幫助三葉和小鎮(zhèn)的居民躲過那次的災難。過程中三葉也知道了這事實,最后也成功使鎮(zhèn)民躲過那場災難。
過了5年,恢復真身,且不再互換靈魂的瀧和三葉早已不記得這件事,也忘了對方。然而心里卻依稀記得要找尋某人,只是不知道這某人是誰。直到在偶然的一次機會下,瀧與三葉遇見了彼此,心里滿是熟悉,最終在此刻,雙方向對方問到:“你的名字是?”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除了因為它每一個場景都很漂亮,故事富有青春感,男女主角間感人的羈絆之外,這部電影其實也探討到了有關生命的問題。里面有段情節(jié)我覺得還蠻特別的,某天三葉和奶奶一起到神社時,奶奶提到了“結”。根據奶奶的描述,“結”代表著時間的流動,在電影中以結繩來表現,而當“結”斷裂時,亦代表著時間的流逝。另外,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新海誠導演曾說這部電影其實也跟日本311地震有關,那顆逐漸靠近地球的彗星,彷佛在暗示著: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然而電影是美好的,現實中的我們不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當時間流逝之后,當生命逝去之后,還可以再重來。我們都無法預計我們的生命什么時候會結束,就像電影所表現的一樣,災難隨時都可能會到來。如果沒有好好把握時間,一旦錯過了就無法再重來了。同樣的,總有一天我們的時間都會過去,然后走向死亡,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時間與生命投資在哪里呢?
“結”在電影中除了代表時間之外,其實也代表了人與人之間,人與神社所供奉之神之間的連結。這讓我想到,我們跟上帝之間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跟祂之間的連接堅固嗎?在生命結束之時,我們可以很坦然來到祂的面前嗎?地上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然而上帝卻賜給我們在祂那里有永恒的生命。我們選擇在世上度過怎樣的生活,跟上帝之間的關系如何,也決定了我們最后是走向永恒還是毀滅,而機會只有一次。
所以,人生不能重來,讓我們盡情地為上帝而活吧!
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3
周末時,我觀看了日本的票房冠軍電影——你的名字。
電影的開頭,輕松的基調,歡樂的氛圍,風景如畫的小鎮(zhèn)和川流不息的大城市,交織出一個個夢境。
一切的一切都從夢境開始改變。
夢中的三葉進入了瀧的身體,過上了她一直想要的東京生活;而夢中的瀧則進入三葉的身體,變成了一個帥氣的女生,勇敢地面對所有流言蜚語。就這樣,他們不定期地在夢中交換身體,并給對方留下當天的日記,用文字互相交流。電影中的這一部分非常有趣,同一個身體卻是兩個不同的人格,三葉變得時而內向膽怯時而勇敢?guī)洑猓瑸{也變得時而神經大條時而溫柔體貼,這對他們各自的生活都產生了非常有趣的影響,更是讓他們的朋友感到困惑。
兩個人從未相見,兩顆心卻不斷靠近,他們斗嘴,嘲笑對方,在時空之間不斷地穿越,互相交流也互相影響,但他們始終沒能相遇。
隨著彗星的接近,故事不斷發(fā)展,瀧突然意識到好像再也沒有類似的夢境了。他開始懷疑一切,懷疑這夢中的故事究竟是夢還是事實,夢中的那個少女到底存不存在。為此,他踏上了尋找那個夢中小鎮(zhèn)的道路。
然而事實卻注定兩顆心無法靠近。原來夢中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空間的穿越,還是一個時間的穿越。三葉是三年前的少女,而瀧是現在的少年。
夢中澄澈蔚藍的天空,波光粼粼的湖水都還在,只是原本的小鎮(zhèn)再沒有了人們的歡聲笑語,只剩下一個巨大的隕石坑。
然而一種執(zhí)念指引著瀧一點一點靠近三葉,他們終于明白,這個夢的終極意義是試圖拯救整個小鎮(zhèn)的居民。
故事的最后,他們共同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拯救了小鎮(zhèn)。三葉終于在災難之中活了下來,來到東京生活;瀧也同樣一直在東京繼續(xù)生活。但是他們卻互相遺忘了夢中的故事,忘記了那個不能忘,也不想忘的名字,只是隱隱記得一直在追尋的那個人。
不同于新海誠其他的故事的結局,最后的最后,車站的回眸,樓梯上的擦肩而過,八年的時光,他們終于找到了似曾相識的感覺,我雖然忘了你的名字,可我還記得尋找你。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我該用什么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如果彗星墜落的速度是每秒3萬米,那么我該用什么樣的速度奔跑,才能拯救你。
聽說電影的靈感來源于日本的一首和歌:“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p>
我想,瀧和三葉的故事就像彗星一般,彗星隕落在地球,從天際劃過最美的弧度,瀧有了三葉,三葉卻永遠不在。時光倒流,瀧在神靈的幫助下見到了三葉。
黃昏,不是白晝亦不是夜晚,是我努力記住你的名字,那是他們的第一次相見,掌心未寫完的字讓他們忘記了彼此的名字,可他們從未忘記要在人海中尋找對方,他們總能一眼就認出對方,認出熟悉的回憶。
彗星見證了這個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故事,也連接起了兩人的緣分,瀧和三葉,也像世間兩顆孤獨的彗星,不斷尋找著對方,努力地回想著,你的名字
影片散場后,看著滿天繁星,我想,我們都是世間一顆孤獨的彗星。
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4
看完第一遍480P的流出版,來寫點感想。由于目前國內只能看到480P,畫面什么的就先不談了,這次只來談一下劇情方面的感想吧。當然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大量劇透,沒有觀看的觀眾就別看下去了。
交換身體是《你的名字》的一大賣點,而觀看了之后則發(fā)現前半部分交換身體的劇情絕不單單只是性別互換這么簡單。最近研究了不少關于男女互換(占用)對方身體的ACG作品,其中與《你的名字》最像的大概就是一本叫《明天,我會死去。你將重生?!愤@樣一部輕小說,這部輕小說講述了男主發(fā)現自己每隔一天身體就會被一名死去的女生占用的故事,并且兩人通過用日記來交換信息的方式也與《你的名字》很像。
當然,《你的名字》單單男女交換身體這部分劇情就要遠比這部輕小說要復雜的多,不然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票房的成績,這里舉這個例子只是像庖丁解牛將《你的名字》男女互換身體的這個部分一一拿來分析。之前還追過一部名為《思春期的苦澀變化》的漫畫,也是講男女之間交換身體的故事,不過這個交換是永久,并且伴隨思春期的成長故事的刻畫更注重在男女有別的方面?!赌愕拿帧放c《思春期的苦澀變化》另一個不同在于,《思春期》交換身體的男女主角本來就是同學能互相見面,而《你的名字》則是男女主角不斷再相互尋找。
關于尋找這個主旨我們先按下不表,先來說說交換身體的另一層含義。交換身體意味是以別人的身份代表別人來生活,在《你的名字》中,女主三葉作為偏遠小鎮(zhèn)中的巫女,憧憬東京渴望東京的生活;在東京生活的男主瀧則是標準的都市人,過著庸碌的生活。這里讓我想到《圍城》里的經典臺詞“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澳信Q身體的日??偸鞘钟腥?,《山田君與7位魔女》日劇中的飆演技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不過《你的名字》的賣點和主旨僅停留在這里的話,也就不會票房成績如此出色了。
異地戀永遠是新海誠作品的主旨之一,或許這和新海誠過往的經歷有關。在《星之聲》中地球與宇宙的距離,《秒速5厘米》中那仿佛永遠到不了種子島的列車,一次又一次告誡人們異地戀的悲催。尋找也同樣是新海誠永遠的主題,無論是《秒5》還是《你的名字》,在主題曲歌詞中總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復出現尋找,而我把她成為“村上春樹式的尋找”。
新海誠的作品從《她和她的貓》開始,就充滿了村上春樹的韻味。只不過在《她和她的貓》中,那調調更接近《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而《秒速5厘米》與《你的名字》,則更接近村上式的尋找。新海誠在這兩部作品中都很喜歡用男主乘坐地鐵的鏡頭來象征都市人的迷失,而這迷失又和尋找相對。這里很容易讓人想起《挪威的森林》的結尾,渡邊一邊呼喊綠子一邊在思索“我現在在哪里?!蓖瑫r《你的名字》中三葉與瀧互相尋找對方的劇情,以及交替視角的敘事也十分像極了村上的《1Q84》,同樣是帶有一些奇幻色彩,無論是《1Q84》中的兩個月亮還是《你的名字》中流星的一分為二。
都說《你的名字》是《秒5》的另一個結局,交換身體拯救小鎮(zhèn)的劇情則更接近《云之彼端》具有更多浪漫主義的色彩,而在結局中同樣是用了不能再用的結婚戒指的鏡頭,預示著曾經喜歡的人已經結婚而自己則心里還尋找著另一個她(他),依舊孓然一身。只不過在《你的名字》中瀧和三葉最后還是相遇相認了,如同《1Q84》中尋找對方多年的真吾與青豆一樣,原本彼此只活在對方的夢中,而這一刻他遇見了百分百的女孩。
最后要談一下忘記“你的名字”的象征意,個人觀點是覺得新海誠通過忘卻喜歡的人的名字這個設定,把這段愛情模糊化、概念化,這樣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從《秒速5厘米》最后的擦肩而過到《你的名字》回眸落淚,這些年來作品的結局變化也似乎反應了新海誠個人的心境變化。
看著身邊昔日舊友一個個結婚,或許我們無法與她(他)交換身體,我們依舊可以在夢中感受她(他)的存在,并且期待在電車、在人海、在街口,遇見自己夢中的那個她(他)。
你的名字動畫片觀后感5
動畫作家新海誠導演動畫電影《你的名字》日前公開最新海報,另外影片還首次公開了神木隆之介與上白石萌音配音的主人公瀧以及女主角三葉的形象。
新海誠導演因《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后3年再度創(chuàng)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舍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是由《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將賀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chuàng)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zhí)筆,可以影片集結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的二人似乎發(fā)現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瀧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瀧在片中劇照后,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瀧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臺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瀧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后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p>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yōu)秀的氣質,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