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范文5篇

家榮221147 分享 時間: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guī)劃,它規(guī)定不同課程類型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guī)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范文5篇,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一)

  本期的教學任務主要在七年級《生物學》下冊。下面對教材內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學》下冊共兩個單元——《環(huán)境中生物的統(tǒng)一性》和《環(huán)境中生物的多樣性》。第一單元的共兩章:第7章 生物體有相同的基本結構和第八章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第一單元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技能訓練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生物體結構、組成,并通過使用顯微鏡來深入理解,層次分明,邏輯性強,知識完整。通過觀察與思考、資料分析、探究活動、STS教育及科學家的故事等活動,加上大量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學習與提高,過程和方法的獲取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

  另外這兩章加大了實驗探究的力度,注重培養(yǎng)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處理數據的技能,鼓勵學生在完成探究活動后,如果發(fā)現結論與其他人不一樣,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還提供了豐富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包括討論、科學探究、觀察、演示、評價等,培養(yǎng)學生通過探究獲取知識的科學態(tài)度。

  第二單元共五章內容:

  第9章 地面上的生物,具體講述地面上的植物、動物及它們對人類的貢獻,通過了解它們的多樣性及其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我與自然的環(huán)境和諧相處。

  第10章水中生活的生物包括兩節(jié), 水中的動物和藻類,教材通過“探究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觀察河蚌”和“觀察水綿”等實驗及討論,資料分析、DIY等活動的安排,指導學生如何解決問題,本章重視科學探究與觀察能力的訓練與學習,達到了“做中學”的目的。

  第11 章空中的生物 包括“鳥類”和“昆蟲”兩節(jié)內容,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設置的探究觀察活動有:“探究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觀察蝗蟲、DIY中“粘捕蒼蠅”等等,這些活動的設置可以進一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中感知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方法。

  第12章 土壤里的生物 ,對于土地壤里的生物,學生平時不易見到,與人類的關系又是隱性和潛在的,因而較易忽視和輕視,但它們對生物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本章有調查、探究、觀察、DIY。另外本章還通過“探究活動”、“觀察與思考”、“課外實踐”、“資料”、“實驗”等,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綜合等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13章 生物制品的命名和分類,學習科學的分類方法,體會科學分類的好處,幫助 學生領悟各類生物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本冊最后編排了第四單元的“單元小結”,目的是協(xié)助學生在學習完本單元后清理本單元在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整體要求,引導學生加深對有關的基礎知識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知道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知道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了解地面上的生物的種類與人類的關系,積極參與保護地面上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各種生命活動的大致過程及相關的結構基礎;了解水中和地壤中的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與生物圈或生活環(huán)境密切關聯(lián)著,而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與思考、探究、實驗和資料分析等活動,加深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進一步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記錄和分析探究結果。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通過測量獲取數據,設計表格記錄和整理分析數據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結合科學發(fā)現史、科學家的故事和具體探究過程,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如是否需要作出假設、如何作出假設、設置重復實驗以減小誤差、用工具測量的必要性、五點取樣法、數學推算法等。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科學實驗的重大意義;認同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人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隨著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改善,對某一問題的認識,不斷有新的發(fā)展和新的觀點出現;認同科學是實事求是的;使學生進一步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樂于探索、勇于實踐的優(yōu)秀品質;形成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念,并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積極參加環(huán)境保護活動;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健康發(fā)展。

  四、重點難點:

  第7章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第8章生物體的結構圖層次及第11章空中的生物是本冊書的重點也是難點,另外教材中的探究實驗也是重難點。

  五、教學策略:

  主要采用小組討論,分析,探究,實驗,比較,歸納等方法。

  六、教學實施

 ?、爬^續(xù)深入學習有關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

  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

 ?、评^續(xù)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墙M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葘W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教研教改,設計好教案,上好課,寫好教學反思。

 ?、杉ぐl(fā)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⑹為探險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提供相知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huán)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控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斯膭顚W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作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讨匾曁骄繄蟾娴淖珜懞徒涣鳌E囵B(yǎng)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⑼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讓他們成為同學中的小老師,老師的得力助手。

 ?、辖虒W中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fā)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xK b1 .Co m

 ?、性趥魇谥R的同時要注意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開展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13)做好復習考試,及時進行試卷分析和講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確保教學效果。

  (14)正確評價學生。為了給每個學生有一個合理的評價,平時成績(課上表現,作業(yè)情況,活動參與情況,小考成績,階段檢測成績等)都要占一定比例(約30%),而不是只看期末考試一次成績。

  七、教學進度和重大活動安排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生物學科的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教學。把學生們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通過學習,激發(fā)他們多觀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現象,并能積極參加 綠化,美化環(huán)境的活動。保護野生動物以及愛國衛(wèi)生等實踐活動 。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能力,考出好的成績。

  二、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lián),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學生在小學階段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濃厚。但仍有個別同學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學生剛步入初中,七年級學生往往對課程增多、面對繁多復雜的學科,課堂學習容量加大不適應,在學習方法和應對上不免有些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率下降,甚至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所以,有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應付學習,對學習生物學這科不夠重視,對老師布置的作 業(yè)不認真完成,沒有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但也有能較快適應新學習環(huán)境,掌握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勁頭十足的學生。因此學生差異較大而且明顯。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學很感興趣,對老師布置的課外實驗能按時完成,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jié)課。

  三、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在期末統(tǒng)考成績三率達標。

  (2)能力培養(yǎng)方面: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實驗能力,了解一些自然現象,以及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前景。

  四、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在時代性上,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生物與生活的關系。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按照學校課時安排,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作如下計劃。

  1、(9.2-9.6) 致同學們

  2、(9.7、9.10-9.14) 第一單元第一章 認識生物

  3、(9.17-9.21) 第一單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4、(9.24-9.29)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jié)練習使用顯微鏡 與第二節(jié) 植物細胞

  5、(10.1-10.7) 國慶放假 做好前九月份的復習工作(復習卷子)

  6、(10.8-10.12) 第三節(jié) 動物細胞 第四節(jié) 細胞的生活

  7、(10.15-10.19) 第二單元 第二章 細胞是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jié)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與第二節(jié)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8、(10.22-10.26) 第三節(jié)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與第四節(jié)單細胞生物

  9、(10.29-11.2) 期中復習(前2個單元)

  10、(11.5-11.9) 期中考試 期中評卷

  11、(11.12-11.16)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第一節(jié)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以及

  第二節(jié) 種子植物

  12、(11.19-11.23)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jié)種子的萌發(fā)與第二節(jié) 植株的生長

  13、(11.26-11.30) 第三節(jié) 開花和結果以及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14、(12.3-12.7)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5 、(12.10-12.14)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節(ji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16 、(12.17-12.21) 第二節(jié)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7、(12.24-12.28) 第六章 愛護植被 綠化祖國

  18、(12.31-1.4) 復習期中考試以來的內容

  19、(1.7-1.26 ) 總復習 期末考試與評卷

  六、教學措施(應對策略和教學設想)

  1、精心設計導語,通過生動的語言,借助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習興趣,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2、做好演示實驗,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之目的。培養(yǎng)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3、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4、在語言、板書和操作等方面達到規(guī)范、準確和熟練。

  5、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

  6、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積極配合老師上好每一節(jié)課。

  7、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fā)展。

  8、繼續(xù)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已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

  9、繼續(xù)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10、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

  11、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1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fā)展。

  13、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14.每個單元測驗一次,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15、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16、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17、幫助學生確定恰當的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18.對學生嚴格要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后認真復習,爭取把當天學習的知識消化.作業(yè)及時認真完成。 總之,通過本學期教育教學,全面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有關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相應的能力,以應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想盡一切辦法、盡一切努力在期末考試的檢測中考個好的成績,給學生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卷。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三)

  一、教學總目標

  1、認識生物的主要分類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

  2、知道動植物物的生殖大多是通過有性生殖來完成的,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lián)系。

  3、獲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6、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教材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改過去傳統(tǒng)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不斷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彩的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學生活動。

  (二)學生情況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lián),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但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七年級學生對生物知識還是新知識,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三.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二)方法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引導探究--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并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于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于學生理解內容,便于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lián)系,使知識間的關系更明了。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如物理、化學)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四、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共21周)

  七年級上冊生物共三單元十章內容,各章計劃用時: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第1周)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2-3周)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4-7周)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第8-11周)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第12-13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14-16周)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第17周)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第18周)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9周)

  第六章挨家愛護植被,綠化祖國(20周)

  總復習(第21周)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四)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fā)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工作,適應社會和繼續(xù)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講授人教版教材——《生物學》(七年級下冊).

  三、具體措施:

  (一)建立新的教學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伴隨新課改的進行,嘗試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努力使自己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課程觀,發(fā)展觀,從更深地層次上理解教學.

  其次,努力與學生之間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俗話說:教學相長.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自己的伙伴,與他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幫助他們學習,同時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實現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發(fā)展.

  再次,為適應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如學習專業(yè)知識,學習生命科學熱點知識,學習電腦等等.現在必須成為學習型教師,才能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求.

  (二)抓住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提高教學質量

  第2頁 /(共2頁)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俗話說

 ?、耪n前準備:備好課.

 ?、僬n前,教師不但要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還要認真解讀生物新課標,然后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

  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 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俳M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谧⒅啬芰ε囵B(yǎng)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理論和實踐上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等等.

  ③ 重視德育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

  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將德育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滲透其中,使學生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

  初一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抄襲作業(yè),針對這種問題,我著重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對調皮的學生我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學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這樣,學生對我也就慢慢地喜歡和尊重,也開始喜歡學習生物.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以提高教學水平.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

  總之,在新學期中,我會努力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和方法去引導教育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由傳授者轉變?yōu)榇龠M者,由管理者轉變?yōu)橐龑д?從而切切實實地提高教育質量,取得新的成績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學計劃(五)

  一、 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 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 綜合成績?yōu)橹攸c,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

  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

  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 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 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fā)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

  為 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xù)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剛上初中,對生物學科還比較陌生,這是比較好的,因為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更好的 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總體學習狀態(tài)不是很好,習慣也較差,所以在課堂上就稍作 調整,更加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關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課 堂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的興趣,來他們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爭取班里學生能不同程度 的提高學習成績,從而提高整個班的平均分、合格率、優(yōu)秀率,不拉年級的后腿。

  三、教材分析 教材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特點,構建突出人與生物圈的知識體系,設計了許多系列化、 多樣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刪除了部分死記硬背的內容,以靈活應用的知識點為主。

  在時代性,增加與科技社會相結合 的知識,注重反映生物科學的新進展,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教學目標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了解并關注這些知識在生 產實踐和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

  、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學探究和 (2) 實踐能力,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保護 (3) 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初步形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tài)度,樹立正確 (4) 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五、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況,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

  實施教學時,靈活、應變,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xié)商 有發(fā)展提升的空間。

  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xié)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 活經驗出發(fā)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fā)現生活中的問題,并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 得答案。

  1、本學期應該注重班級學生成績的平衡發(fā)展,特別關注生物學困生的學習發(fā)展。

  對生物學困 生,要真正了解他們對生物學習的態(tài)度,分析學習不好的原因,個別找來談心,上課隨時關 注他們的反應,看他們是否參與到學習中,是否對生物有興趣,鼓勵他們多回答問題,對于

  他們的變化做好記錄。

  課外走進他們的生活,帶領他們去了解一些實際性的生物問題,從而 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精心設計;運用生動的語文,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3、繼續(xù)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已 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

  4、繼續(xù)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爭取呈 現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 率和教學質量。

  積極參加校本教研,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結合具體的教學 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5、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

  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據;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 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擔出探究性的問題;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 點問題切入等等。

  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鼓勵學生學會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話。

  重 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

  培養(yǎng)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 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6 認真學習高效課堂理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學會、會學、樂學。

3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