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預習的方法原理
一個有作為的年輕人就會有博大的胸懷。受辱心不驚,就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保持奮進的步伐,碰到挫折,受到打擊也會心境開闊,沉著冷靜,即便身受恥辱。只要意志堅強,就必能得最后的勝利。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了解預習的方法原理,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到大家。
了解預習的方法原理
預習策略的指導
現(xiàn)行語文教材在編排時按單元主題的形式編寫,如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反映戰(zhàn)爭生活,第二單元以關愛為主題。因而文章的內(nèi)容、形式和寫法上有很多類似之處。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采用歸類法指導學生有效預習,節(jié)省時間,提高預習效率。
1.拈詞法
即對文章里的關鍵詞語進行推敲、咀嚼。如《背影》、《臺階》等文章中各有一個貫穿全文的詞語:“背影”、“臺階”?!氨秤啊痹谖闹谐霈F(xiàn)四次:點題背影、望父買橘的背影、惜別背影、思念背影。這個關鍵詞從思想內(nèi)容上揭示文章主旨,在思路和結構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全篇的文眼。拈住這個關鍵詞,可獲得綱舉目張的效果。預習時,要求學生緊扣這個詞,摸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學生可從中感觸到作者感情發(fā)展的脈絡,領會作者寫作意圖。
2.摘錄法
就是根據(jù)教學重點,有目的地邊閱讀邊把自己所需要的有關內(nèi)容,分門別類地摘錄在一起,進行歸納,抓住中心。如預習《阿長與〈山海經(jīng)〉》、《老王》等課文時,可指導學生把有關描寫阿長、老王的動作、語言、生活狀況等內(nèi)容,分別摘錄下來。這樣學生就能從摘錄的內(nèi)容中很容易看出人物的一些特點,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變化,進而理解課文的寫作線索和特點。
3.激興法
就是讓學生通過游戲、表演等常見的形式,預先感觸情景,對課文有關內(nèi)容有更直接的領會。如《石壕吏》、《核舟記》等課文,可以把課文編排成情景劇,預先布置學生擔任課文中的角色,熟讀文本,悉心揣摩人物的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課堂上將抽象的文字變換成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愉快地、創(chuàng)造性地解讀文本內(nèi)容,真切地體會到作品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感受到學語文的樂趣。
4.類比法
即把閱讀過的同類型文章,做類比分析,使學生的視野跳出一篇文章的范圍,在類比分析中舉一反三,獲得對某方面知識的規(guī)律性認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例如八年級上冊《陋室銘》與《愛蓮說》,就可采用類比法。先以《陋室銘》為例,讓學生在弄通學懂的基礎上,揭示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有關托物言志文章的規(guī)律性知識,讓學生圍繞題眼抓關鍵語句,弄清所托之物是什么?(陋室)此物具有什么特點?(環(huán)境清幽、交往之人有學識、所做之事很高雅)而后聯(lián)系寫作背景和現(xiàn)實生活,你想到什么?(大多數(shù)人追名逐利、諂媚阿諛,而作者卻深居簡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從而了解作者所言之志。第二篇,學生就能通過類比分析,找到共同點,然后依照第一篇課文的學習方法,無師自通。
此外,現(xiàn)行教材中有許多具有強烈對比和內(nèi)涵深刻的句、段,如《中國石拱橋》,可采用表格式預習;對于自然科學性課文,如《落日的幻覺》、《奇妙的克隆》等,在課前引導學生觀察,搜集相關資料,即可采用延展式或問題式,讓學生在感知和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探討。
總之,指導預習是學法指導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每次學新課前,教師應留給學生較為充足的預習時間,并根據(jù)該課的內(nèi)容特點及學生實際,提出預習要求,給予方法指導。真正使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切實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讓學生預習的教學反思
在三年的英語教學中,我采取了多種方法來解決內(nèi)容多與課時少的矛盾。在此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預習的方法是最好的。
首先,它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法,學會學習。課前預習使他們增強了自信心,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他們敢與開口,喜歡開口。從而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它提高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進行預習工作,讓他們自己面對新內(nèi)容,自己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問題,去解問題。同時,它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再次,它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它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自己去主動學習,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它就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有效的預習工作,還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由于學生做了預習工作,聽課時他就會帶有針對性。對于他不懂的問題會特別留意,從而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預習能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多益處,但是學生對于預習工作并不十分重視。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一、端正態(tài)度,充分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
不少學生不太重視課前預習,認為反正課堂上老師會詳細地講解,預習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也有的同學曾經(jīng)做過預習,但不得要領,沒有什么效果,因而不能堅持。因此,要讓學生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是首要問題。
二、明確課前預習的任務和目標
小學生對于預習工作是比較陌生的,因此他們需要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老師要讓學生明確預習的學習任務和目標,以便他們更有效的預習。
三、預習過程中要做好預習筆記
做好預習筆記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摘抄新舊短語和表達法。舊的短語和表達法一段時間不用,很快就會生疏,每一次復現(xiàn)都是一次有效的復習;二是摘抄典型句型,這樣可以不斷豐富我們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知識;三要注意把預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記錄下來,以便聽課的時候有針對性;四是預習筆記可以同課堂筆記合一,使課堂筆記成為預習筆記的補充和延伸。
四、課前預習要積極思考、大膽設疑
預習過程中要做到敢疑、多疑,這樣一定會加深我們對語言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探求知識的欲望,在課堂上就一定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結合老師的講解去獲取答案,從而加強課堂學習的效果。
總之,課前預習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他們科學學習必要的一步。
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繁重的教學壓力下,如何既能讓教師的教學工作能輕松一點,又能保證和提高教學效率呢?我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建立科學有效的預習教學常規(guī)管理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一、選擇適當?shù)念A習內(nèi)容。為了能掌握學生的預習能力,了解學生以前的預習習慣,我選擇了比較容易預習的內(nèi)容:《小數(shù)乘整數(shù)》。我沒對預習提具體的要求,但同時我也向學生提出:明天的數(shù)學課,我們先做習題,再檢查預習的效果。第二天的數(shù)學課,學生的練習題完成得相當?shù)暮?。由于小?shù)乘整數(shù)的算理很容易理解,所以,練習后,我讓學生總結小數(shù)乘整數(shù)的方法時,學生通過總結和歸納都比較準確的得出了正確的方法。這時,我乘機贊賞孩子們的自學能力,我看到孩子們眼里閃現(xiàn)出動人的光彩。由于是給學生的第一堂數(shù)學課,所以,我向孩子們傳遞了一種信心:只要你認真的預習,就會學到知識。當然,由于預習水平的不同,每個學生得到的知識水平是很難界定的,所以,預習后的課堂也十分的重要。但我明顯的感到,預習后的學生表現(xiàn)得很自信,因此,教學的速度會有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在理清了教學流程后,注重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釋疑解惑。很顯然,課前預習后,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了,每個人參與學習的機會增多了。 由些可見,課前預習與否,是決定課堂是否有效的重要條件之一。又如教學《游戲的公平性》時,布置的預習任務是:1、仔細觀察書中的主題圖,然后根據(jù)課文中的要求和父母合作做一做,設計一個表格并作好記錄。2、什么是游戲的公平?怎樣設計游戲規(guī)則才是公平的?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過不公平的游戲了嗎?怎樣修改就公平了?由于學生課前充分的預習,在課堂上的交流、討論就會變得非常的活躍,每個孩子都躍躍欲試的想發(fā)表自己的而看法。課堂氣氛很感染人。下課的時候,有的孩子不由自主的說:“這節(jié)課咋這么快就下課了!”聽到孩子們這樣的感嘆,我的心里總會感到一陣陣的溫暖。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需要預習。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計算課、概念課、解決問題、周長、面積、體積公式的應用,包括實踐活動課都很適合學生預習。像“商不變的規(guī)律”、“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之類就不適合學生預習,因為這類知識預習后就失去了探究的意義,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況且,像“打電話”這類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是很難入手預習的,預習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對于小學生來說,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到自我探究的成就感,這樣他們才會有更大的興趣。比如,在“打電話”的學習中,我照例讓學生預習了,而在第二天的數(shù)學課上,我發(fā)現(xiàn)學生完全是一頭霧水,根本找不到正確的切入點。這也不怪學生,完全是我對本課的估計不足。因此,這次的失敗后,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適合學生預習的。
二、制定科學有效的預習檢查制度。預習,是學生的獨立學習探究的過程,而由于學生個體差異,預習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學生很聽話,回家真的認認真真的預習,思考了老師提出來的問題,而有的學生回家卻不預習,敷衍老師。所以預習的有效性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針對不同的預習內(nèi)容,我會制定不同的預習方案和檢查制度。
如分數(shù)的加減法這類計算課的預習,我要求學生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讀教材,把例題讀完,例題中需要完成得作業(yè)用鉛筆坐在書上。如果例題沒問題,走第二步,完成書上的做一做。第三步,提至少一個你認為很難得問題,或指出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問題,并且要書寫在作業(yè)本上。對于第三步,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一步,這一步可以避免學生機械的按例題復制方法,學生在做完練習后還要回過頭來總結難點,提醒同學注意,也就是提醒自已注意。這樣還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好習慣。第二天的課堂上,我一般是先訂正預習作業(yè),再討論學生提的問題,最后總結預習的效果,鼓勵學生的探索,祝賀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升。在討論學生的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會是我作為新課的重點內(nèi)容,我以學生的提問做為引子,引出這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提的問題有的很簡單,我會盡量讓學生解決,學生提的比較難的問題,我就重點講解??墒?,學生的預習很多時候并不能發(fā)現(xiàn)更深的問題,在這時候,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去體會教材中所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和數(shù)學方法??傊?,預習后的課堂,要求教師能放手讓學生充分的發(fā)揮,還要能組織學生沉下去研究和分析,這樣才能使預習后的課堂更生動、更有研究氛圍,切忌輕描淡寫的走過程,這樣的課堂會讓學生學得膚淺,表面上學生都懂了,但大多數(shù)的學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課堂上我經(jīng)常問的問題是:為什么?你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