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對音樂有效教法方法評價點評
“評價”是評定價值的簡稱。 要評出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自信和學習的快樂;評出學習熱情、動力、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各方面素質。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音樂有效教學評價去點評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一)評價的目的
音樂課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音樂課中的知識技能,而且要了解學生在發(fā)展中的需求,著眼于評價的診斷、激勵與改善。通過科學的課程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要評出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自信和學習的快樂;評出學習熱情、動力、興趣,最終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各方面素質。
(二)評價的功能
1.有助于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 2.有助于教師了解教學的得失,改進教學方法,及時得到有關教學情況的反饋信息; 3.有助于幫助學生找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清掃學習中的障礙,有針對性地采取策略和方法; 4.有助于學生診斷學習結果,做出恰當的教學決策; 5.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2015年秋季縣級音樂優(yōu)質課競賽中,歇馬鎮(zhèn)小學劉玉潔老師執(zhí)教《我心愛的小馬車》一課中,在引導學生掌握了切分節(jié)奏,并能正確演唱歌曲后,教師出示評學目標:我會唱,我會展示,我會評。 1.演唱歌曲《我心愛的小馬車》,請隨著樂器伴奏唱給同伴聽一聽。 2.各小組上臺表演,評價自己小組表現(xiàn)得怎樣? 3.我會評:同伴的表演好在哪里?哪里還需要改正?我來教一教。 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按評學目標開展合作學習,準備展示。學生在小組內自評、互評和糾錯的基礎上,再以組為單位到臺前展示。通過自評、小組間互評、學生間糾錯示范、當小老師教一教等方式進行智慧與情感的碰撞交流,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點撥和總評。 因為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經歷了表現(xiàn)、自評、互評并糾正的過程,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評價、表現(xiàn)和當小老師的興趣與熱情,所以在最后一組為單位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和評價的特別到位,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方法。
(三)評價的原則
導向性原則。在教學中應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評價的正確導向,不要一味迎合學生的口味,過度贊揚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學生的潛能,適當激勵學生進步。 案例:在2013年冬季縣級生本課堂藝術課研討會上,實驗小學阮班艷老師執(zhí)教《兩只老虎》一課時,學生在熟練掌握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后,教師提出合作學習要求:以組為單位進行二部輪唱的練習,然后請小組上前示范表現(xiàn)。 在小組表現(xiàn)時出現(xiàn)了兩個聲部互搶節(jié)奏配合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先讓在座的學生談談癥結所在,然后及時作出導向性的評價,通過分析找出配合不協(xié)調的原因,同時進行了現(xiàn)場點撥。這種導向性明確的評價不僅使這一小組學生很快掌握到了二部輪唱的方法,也讓其他學生受益匪淺。 科學性原則。教師應注意自我完善,提升專業(yè)能力和綜合修養(yǎng),用精細化評價語言針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有效評價。 整體性原則。包括發(fā)展的、多元的、過程性的評價,提倡激勵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可操作性原則。好的評價應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將評價潛移默化地融入教學,為教學內容服務,采用多種形式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應充分體現(xiàn)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
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體現(xiàn)出多元的評價方式的重要性。 (一)恰當運用過程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主要關注學生在平時課堂上的表現(xiàn)度與參與度。在小學高段的音樂課堂中,老師經常會遇到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積極性普遍不高等現(xiàn)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小組音樂課堂平時成績記錄單”的方式,以此來激勵學生參與到音樂課堂中來,同時也能通過小組管束學生的紀律。通過學期前規(guī)定好的各種加分或扣分細則,每位組員都清楚在音樂課上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樣,每節(jié)課后得分多的小組情緒高漲,得分較少的小組會感覺自我不足并反省。長此以往,課堂上消極怠工的學生就少了,開小差的學生往往只需老師一個眼神就馬上能收心,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也會更多,即時評價效果會更好。
(五)科學使用激勵性評價
“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欣賞和贊美”,對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學生從他人的評價中能得到滿足、自信和鼓舞,繼而不斷獲得繼續(xù)前進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如:2015年秋季縣級音樂優(yōu)質課競賽中,實驗小學張希翼老師執(zhí)教《我心愛的小馬車》一課中,她在處理歌曲的情緒時采用了這樣評價方法: 1.師彈奏兩條擬聲節(jié)奏,請生聽中感受:哪輛小馬車跑得歡快一些? 2.聽辯之后,指學生反饋自己的見解(生1認為第一條節(jié)奏歡快些,生2認為第二條節(jié)奏歡快些)。 3.師:兩位同學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真不錯!但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那我們大家自己再拍一拍,看看到底哪一條節(jié)奏更適合歡快的情緒呢?(學生自由嘗試并選擇出第二條節(jié)奏更歡快) 在此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過程中,面對學生的不同選擇,張老師并沒有草率評價:“第二種歡快些,不應該是第一種!”而是首先肯定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又引導學生進行二次嘗試和選擇。這樣的評價方式,既保護了生 1的自尊心,激勵生2繼續(xù)努力,又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