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5篇
愛瑪?shù)谋瘧K命運是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沖突的結(jié)果,自她進修道院的那天起,她就無法擺脫這個悲慘的結(jié)局。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希望能幫到各位。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1
在大學(xué)讀書期間,就一直對外國文學(xué)懷有強烈的好感。只要是流芳百世、受到后人推崇的作品,我必定會去讀一讀。通過外國文學(xué)這門課程,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著名的文學(xué)大師,如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莫泊桑、司湯達、歐亨利、福樓拜等。他們不朽的作品我也拜讀了不少,從中收益匪淺。工作以后,我盡量買些自己特別喜歡的文學(xué)作品作為珍藏本,一直讀了又讀。每次讀,每次總有不一樣的思考。
近期看完了《包法利夫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前總浮現(xiàn)著可憐的包法利夫人的臉龐。閉上眼,我又在回想著她從純潔到墮落直至自我毀滅的人生歷程,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觸目驚心。是的,也許包法利夫人是咎由自取,但仔細思索,卻又發(fā)現(xiàn)她其實是當時社會的犧牲品,是千百萬婦女真實生活的寫照。作者福樓拜正是通過這位包法利夫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戕害人性,腐蝕人的靈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惡本質(zhì)。
女主人公愛瑪原本是一位天真淳樸的可愛少女。她的父親為了培養(yǎng)女兒的貴族氣質(zhì),把她送進了盧昂的修道院學(xué)習。在那里,愛瑪成天滿腦子的情愛,渴望日后能與一位白馬王子生活在一起??梢哉f,這時的修道院教育,已經(jīng)慢慢腐蝕了愛瑪純潔的心靈。后來,她懷著對愛情的憧憬同剛死了老婆的鄉(xiāng)村醫(yī)生結(jié)了婚,成了包法利夫人。起初她以為這就是自己所追求的那種浪漫生活??墒菚r間久了,她越來越受不了這種平凡的日子了。特別是她發(fā)現(xiàn)自己嫁的人并不是理想中的白馬王子。不可否認,包法利醫(yī)生平庸無能,感情遲鈍,但是卻是很真心地愛著自己的妻子。所以當看到他最后得知真相后抑郁而死之時,我對他充滿了無限的同情。
其實看完整本書,我發(fā)現(xiàn),包法利夫人本不是個壞女人,她還曾躲避過別人的追求,一心一意地幫助丈夫成材。無奈丈夫太無能,太不爭氣,一次次地讓她失望,從此她一步步走向墮落,越陷越深,到最后不可自拔,高臺債筑,不得已選擇了死亡。對于包法利夫人,我有著自己的憤怒。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形容她,那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看到她為了能與情人約會,撒謊,騙人,借錢,滿足自己的欲望,無視丈夫與女兒的存在,我就很痛恨,但是更痛恨那些偽君子,如玩弄女性的羅多爾夫、萊昂;高利貸者勒樂等人。跟隨著作者的文字,我親眼目睹了一位少女的不幸人生。
這部小說值得一讀的地方還在于它的藝術(shù)特色。最令我難忘的情節(jié)有很多,如多次寫到的包法利夫人的心理以及她最后喝砒霜自盡的痛苦神情的描寫,表現(xiàn)了福樓拜作為一位杰出作家的語言造詣,再次讓我感受到了不朽作家借助文筆揭露社會的強烈道德感。在我心里,這樣的作家才稱得上是偉大的,他們用文字記錄了社會的現(xiàn)實,批判了社會,是真真正正具有責任心的作家。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2
秋天來了,天總是灰蒙蒙的,稀稀瀝瀝的雨也總是下個不停,這種陰郁的日子,除了看書打 發(fā)時間,也沒別的消遣。下午一口氣看完了《包法利夫人》,這個無知,虛榮又愚蠢的女人實在讓人又恨又憐。拜倫曾經(jīng)說過,男人的愛情是男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女人的愛情卻是 女人生命整個的存在。
愛瑪一生都在追求幻想中的愛情,是絕美的愛情和從愛情中生出的幸 福。她憧憬著歡愉、激情,這種無與倫比的浪漫能在婚姻中包裹她。但現(xiàn)實是,她嫁給了平 庸的鄉(xiāng)村醫(yī)生包法利,包法利的木納和笨拙完全沒有辦法滿足愛瑪對于愛情的種種幻想,“ 結(jié)婚以前,自以為就有了愛情,可是,婚后卻不見愛情生出的幸福。歡愉、激情、陶醉,這 些當初在書本中讀來的美好字眼,生活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她渴望答案。”可是除了幻想 ,她沒有太多的選擇,生活雖然衣食無憂,卻總是那么平淡,乏味,她感到空虛和怨恨,“ 生活凄涼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頂樓,而煩悶卻是一只默默無聞的蜘蛛,正在她內(nèi)心各個黑暗的 角落里結(jié)網(wǎng)?!币粋€偶然的機會,包法利夫婦受邀參加了沃比薩爾的聚會,目睹了上流社會的 奢侈,豪華和高貴,瀟灑脫俗的子爵也成為她日后日思夜想的對象,這個欲望的溝壑,深不 見底,愛瑪把她在書上看到的愛情,投射在她與子爵的幻想中,這讓她愈來愈對現(xiàn)實不滿了 。后來她遇到了實習生萊昂,年輕的實習生對漂亮的包法利夫人也產(chǎn)生了好感。只是那時的包 法利夫人還懂得克守婦道,對愛情的幻想也只是精神上的浪漫主義。當萊昂離開后,她開始 后悔,情感上生了一場大病,看什么都無趣。她想當初為什么不大膽一點,更近一點。從那 時候起,回憶萊昂成了她愁悶的中心;回憶的火星劈啪作響,比旅客在俄羅斯大草原雪地上 留下的火堆還閃爍不定。
羅爾多夫是愛瑪?shù)谝粋€確定關(guān)系的情人,他喜歡艾瑪這種“擁有夢一般的臉色、迷離恍惚的 女人”。他在盤算怎么接近愛瑪時,就已經(jīng)在謀劃事成之后如何抽身了。而愛瑪卻以為她終 于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愛情,她徹底淪陷,陶醉在偷情帶來的愉悅中?!八蜃约褐貜?fù):“我有了一個情人!一個情人!”她喜愛這個觀念,就像另有一個青春忽然光臨。她終于得到愛情的歡愉,她意想不到幸福的寒熱。她走進一種神怪的境界,這里一切是熱情,酩酊,昏迷;一片淺碧的浩瀚環(huán)繞著她,感情的峰巔在她的思想下面熠熠作光,庸常的生存僅僅在這些峰巔的空當出現(xiàn),遙遠,低衍,落在陰影里面?!弊畛醯募で檫^后,羅爾多夫?qū)Πɡ蛉藚捑肓?,他拋棄了她?/p>
離開三年之后的萊昂和愛瑪重逢了,這一次的出軌只經(jīng)過了短暫的蜜月期,她就開始變得動 輒生氣,墮落在美食和肉欲中。她的幸福感迅速消退,激情過后,她又重新嘗到了婚姻里的 全部平庸和乏味。包法利夫人的結(jié)局是悲慘的,兩度偷情的結(jié)果是債臺高筑,最后被逼自殺。臨死前,她開始 懺悔,可惜,她沒有聽到天堂的樂聲,聽到的只是乞丐低俗的歌聲。
愛瑪?shù)谋瘎?,看似是對愛情的追求無法實現(xiàn)的窘境。實則不是,在愛瑪身上,有著極其真實 的人性,愛慕虛榮、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撒謊成性、無親情,無憐憫。專顧自己,整天只 是陶醉在愛情幻想帶來的虛無中。在愛瑪看來,沒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現(xiàn)實中的所有, 在幻想中虛構(gòu)的極致激情和完美面前,總是相形見絀。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帶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福樓拜曾說過:“包法利夫人,就是我?!庇啦恢愕男膽B(tài)、認知的局限、信仰的缺乏,叛逆的本能造就了一個一個的包法利夫人。得不到的永遠充滿誘惑,欲望和虛榮奴役著我們脆弱的靈魂,浪漫的幻想仿佛在某一刻會變成奇跡得以實現(xiàn),這是一種徹底的虛無主義,福樓拜并沒有為包法利夫人們找到解藥。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3
這本書打破了所有女孩對浪漫愛情的向往,甚至撕碎了婚姻幸福的面紗,讓你透過包法利夫人的故事,自己去理解愛情和婚姻的真諦。
愛瑪被父親許配給醫(yī)生包法利,她沉迷于浪漫言情小說,以為婚姻會和書中描述的一樣,丈夫溫柔且浪漫,無所不能。哪知道,其實他無趣又務(wù)實,只知道醫(yī)病治人,讓她衣食無憂,對她的精神需求一無所知。婚后生活也平淡如水,毫無激情。一次偶然,她參加了一場宴會、奢華莊園、鉆石華服讓她心動不已,她覺得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理想得不到滿足,她病了,為了讓她開心,丈夫帶她遷移別處。她遇到了花花公子羅道耳弗,她的痛苦和煩悶,他全部接納。艾瑪愛他愛得死去活來,她甚至慫恿他私奔,但這男人得到她后,又拋棄了她,他只是玩玩而已,怎么可能帶她私奔?愛瑪陷入更深的痛苦中,又把目光投向曾經(jīng)愛慕的文書身上,他也貪圖愛瑪?shù)拿烂?,可愛瑪對他著了迷,甚至借了高利貸為他添置行頭、裝潢和他約會的地方。最后,這個男人娶了高官的女兒,為自己前程鋪路,而無力還債的愛瑪吞砒霜自殺了。
人人都是愛瑪。對現(xiàn)狀不滿,寄希望于未來。但是又沒有能力探知未來,于是當機會出現(xiàn),就想拼盡全力去抓住它。就如同愛瑪遇到的2個男人,在我們讀者眼里,這兩個明顯都是動心不純的渣男,只是圖她美貌而已,哪有愛?但你把自己代入愛瑪?shù)慕巧?。試想你丈夫木訥寡言,對你的關(guān)心僅限于:“吃了嗎?喝了嗎”,除了日?,嵤峦?,你們沒啥好聊的。
這時,一個新潮時尚、浪漫溫柔的帥哥天天對你噓寒問暖,你們花前月下、美酒鮮花,無所不聊。請問你還能把持住嗎?當理想的生活在你面前拉開序幕,你見過里面的浪漫奢華,你舍得關(guān)門嗎?這時,我想請女孩子們想一想:“你真的要靠別人來實現(xiàn)你的理想嗎?”
你要知道,一旦你把掌握幸福的鑰匙交到別人的手上,同時也給了對方傷害你的利刃。不少女孩子想通過婚姻實現(xiàn)階級躍遷,靠美貌換取男人的財富。但結(jié)局往往并不美滿,比如陳昱霖和吳秀波、亦舒筆下的喜寶、張大奕和蔣凡等等;她們也是愛瑪,明明手里有獲取幸福的鑰匙—美貌、才情、學(xué)歷……非要將它送給別人,最后傷痕累累。
一個女生最大的底氣就是能自己給予自己幸福,能靠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你本身很優(yōu)秀,愛情才能錦上添花,如果你不夠好,想靠愛情改變,這愛也不長久。愛,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4
小說講述了一個不甘寂寞的已婚女性,尋找婚外情的刺激,最終被債務(wù)逼得自殺而死的故事。有評論說,包法利夫人由于受到了不適當?shù)慕逃?,一個富農(nóng)的女兒進了城里的修道院,學(xué)習鋼琴、繪畫、詩歌(而不是農(nóng)活),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和城里的生活,讓艾瑪?shù)哪X子里幻想完美的愛情,忍受不了平庸的婚姻、平淡的生活,不顧實際地追求浪漫、刺激、奢華、帶有激情的生活,最終釀成悲劇。實際上即使是婚外情,保鮮的時間也非常短暫,艾瑪?shù)牡谝粋€情夫很快就玩膩了她,在約好私奔的前一天寫信背棄了她艾瑪,這個打擊差點讓包法利夫人送命。與第二個情人的約會更加瘋狂和奢侈,但很快雙方都互相感到了厭倦,只不過都不愿提出來。艾瑪忘記了自己的義務(wù)——作為妻子的義務(wù)和作為母親的義務(wù),最終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書中的丈夫包法利讓人覺得滑稽可笑,妻子兩次出軌,那么多明顯的信號,他都發(fā)現(xiàn)不了,是不是太神經(jīng)大條了?包法利因為愛自己的妻子,逐漸發(fā)展為盲目相信,甚至是可以討好,生怕她生氣、不高興,為此還一度和自己的母親決裂。他是一個平庸、懦弱的人,不解風情,從小讀書就靠死記硬背過關(guān),不懂得音樂和詩歌,事業(yè)上也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包法利夫人和藥劑師郝麥的鼓動下,他本有一次揚名立萬的機會——給旅店的伙計治療先天性的跛足,手術(shù)卻徹底失敗,讓艾瑪對他失望透頂。在發(fā)現(xiàn)了妻子的情夫?qū)懡o包法利夫人的信件后,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作為任何一個有骨氣、有血性的男人,面對這樣的羞辱,都要發(fā)瘋的。而這位包法利先生是怎么做的呢?妻子死后,他有一次見到艾瑪?shù)牡谝粋€情夫,沒有憤怒,更多的是哀怨,“從情夫的臉上仿佛能看到妻子昔日的痕跡”,可笑、可嘆。
這本小說出版后在發(fā)過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作者福樓拜一度被告上輕罪法庭,罪名是道德敗壞,會教唆女人們學(xué)壞。這個故事也給所有的丈夫們提了個醒,一個巴掌拍不響,婚姻的失敗不能全責怪某一方,另一方或多或少都有責任。要關(guān)心、關(guān)注你的妻子,要不然就會把她們推向不道德的婚外情。愛情是短暫的,這是自然規(guī)律無可改變。但這不是偷懶的借口,婚姻生活還是要用心去經(jīng)營,作為丈夫,有義務(wù)時不時給妻子制造一些浪漫,時不時給她一些驚喜,給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鮮的東西,而從讓家庭更穩(wěn)固,不要讓自己的妻子成為包法利夫人。
作為父母也要反思,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中國有個說法:“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對女兒的教育要給她最好的,讓她有見識,免得長大之后受不了物質(zhì)的誘惑和男人的甜言蜜語,上當受騙。但,有時候不合適的教育反而害了孩子,就如近年來,中國的家長流行把孩子送出國留學(xué),但國外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反而讓孩子養(yǎng)成了非常多的不良習慣,“海歸”后很難適應(yīng)國內(nèi)的生活和職場。
包法利夫人大學(xué)生讀后感5
在一個不顯眼的日子,當我無意間翻到《包法利夫人》這個書名時,不禁怦然心動,似乎,心中某條隱秘的河流被牽引而出。這是講述了一個平庸的人的一段平淡無奇的生活,但卻可以把這段生活寫成一兩個人作為主角的浪漫主義故事,化腐朽為神奇。
包法利夫人艾瑪,在我看來,她只是一個為追求愛情的女人,我們正在上自習,忽然校長進來了,后面跟著一個沒有穿學(xué)生裝的新學(xué)生,還有一個小校工,卻端著一張大書桌。正在打瞌睡的學(xué)生也醒過來了,個個站了起來,仿佛功課受到打擾似的。書中的開頭這樣寫到。這是一種多么另人難以忘懷的節(jié)奏。我想想,我還能說什么呢,后來我想起自卡夫卡以降的小說家都奉福樓拜為祖師。這么說來,他就是現(xiàn)代主義小說的源頭的源頭。當然,這對于福樓拜并不重要,對包法利夫人不重要,對《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變了自巴爾扎克以來現(xiàn)實主義就是一切的小說的寫法。為小說提供了另一種實際上的可能。小說技巧的革新為小說的重生準備了必要的條件。存在這個詞在程度上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實所能替代。一個好看的故事僅僅是小說的一件華麗的外衣。因此我在讀到《包法利夫人》的時候,那是在一個天氣陰沉的下午,五月,屋外的世界綠意洶涌。我想起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歡喜雀躍不知所謂的情形。其中除對女主人公悲慘命運的悲嘆,想必也包含著一種對奇異的語言之美的歡躍。
我現(xiàn)在似乎可以這樣說:《包法利夫人》在小說的原本意義上,開拓了小說語言所能帶來的更大的閱讀空間和審美愉悅。它借助提煉語義、復(fù)述的手段讓意義--小說本身的存在,始終保持充盈、在場,它以喪失小說本體為代價而獲得語義和快感。這似乎讓我在更大程度上獲得了對小說閱讀體驗和寫作的可能。因此,我想,如果第一次的閱讀愉悅是一場經(jīng)歷。那現(xiàn)在,很明顯的,是一場冒險。
對于艾瑪,我并不認為她是哪里做得不好,或者對不起夏爾。她也只是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愛情。她有思想有欲望但似乎卻得不到上帝的眷顧,其實她也是屬于一個悲慘的可憐人物了。這也讓人側(cè)面看到了人情的冷漠和束縛,和當時的世界觀、某些人的人生觀。
或許我們很幸運,由于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我們沒能象愛瑪那樣不幸地可以去隨意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情。否則或許我們中許多人也。同樣會經(jīng)歷、相類似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