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5篇
《老殘游記》是清末文學家劉鶚的代表作。這篇小說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開掘很深,尤其是他在書中敢于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獨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貪官更甚。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希望能幫到各位。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1
《老殘游記》是一部頗具讀書快感的小說。薄薄一本小冊子,二十來回篇目,讀完之后仍有意猶未盡之感。小說吸引讀者之處,有的在情節(jié),有的在語言,有的在環(huán)境氛圍塑造,有的在作者獨特的敘述方式。而《老殘游記》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則在人物的描寫。
老殘是一個浪跡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圖錢財也不沉溺于美色,沒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樂趣就只有四處走走與看看。當然,這樣的身份,也是作者為了敘事需要而安排的。不求錢財酒色,故能隨遇而安;身有幾樣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際廣泛,便處處皆有故舊照應(yīng);和官場保持若即若離的關(guān)系,既不為官場所累,又能在必要時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溫潤平和,走南闖北“吃得開”,古道熱腸卻盡力而為,終不致成為晚清的憤青。
種.種對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寫,將一個灑脫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們心中。而同樣的翠環(huán)這個角色也由作者之筆活躍于紙上。翠環(huán)這個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對于做詩的議論,一段警世真理,偏從天真混沌大字不識的妓女口中說出,別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這樣一個女子,若能調(diào)教出來,給鐵兄作一風塵小侶,倒是好看。只是老殘似乎對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認字,大約也不很認真,所以翠環(huán)上泰山時仍是文盲或半文盲。不過,翠環(huán)的好處在于天真爛漫,倘若一經(jīng)刀斧變成飽讀詩書的大家閨秀模樣,只怕連本來那點味道也丟了。
老殘和翠環(huán)這一段,很有“江湖味”?!敖边@個詞,原是出于莊子的“相濡以沫,相噓以濕,不如相忘于江湖”。緣到了便在一起,緣盡了便各自分頭走。翠環(huán)還多少有些戀戀難舍,老殘卻似不大在意,或許因為本就沒有上心。他們兩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侶,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誰也不曾真對那個人動過情。
整本書中最令我難忘的一句描寫是“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边@段描寫著實奇妙,古往今來描寫人的眼睛有多種比喻,但把人眼睛描寫成水銀的卻是第一次見,但卻又十分具有畫面感,仿佛一讀完自己的眼前就有一雙圓潤發(fā)亮的眼睛。
續(xù)書篇末寫到了陰司地獄,第七回里,老殘對申東造說,“先往東昌府訪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書,隨后即回濟南省城過年。再后的行蹤,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了?!睌?shù)月之后的人事際遇皆無法預(yù)計也不做考慮,未來的一切好似有計劃卻又好似手中沙般把握不住,最后心如清風,卷沙而走,這樣朦朧而又隨遇而安的人生狀態(tài)也不錯。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2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很棒的書——《老殘游記》,這本書是取原著里的精粹而著,比起原著更容易理解,情節(jié)也更緊湊明快,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
《老殘游記》,一聽名字就應(yīng)該知道,這是一名叫老殘的人旅游時所寫的東西。本書作者劉鶚,字鐵云,筆名洪都百煉先生,清末江蘇丹徒人。他很喜歡科學,一心希望國家富強,但他那些謀求革新的主張,并不能被當時頑固的守舊派接受,最后受誣陷,流放新疆而死,書里的主人公老殘,就是劉鶚的化身。其實,《老殘游記》并不全算游記,他是通過描寫酷吏的主要政績,暴露出清代末年政治的黑暗與殘暴,表現(xiàn)出民間生活的慘痛。
在這本書里,老殘是以醫(yī)生的身份出現(xiàn)的,總是搖著一串銅鈴滿街逛,遇見不公事,就上去打抱不平、為民申冤。老殘的第一站就是山東的蓬萊山,老殘也是在此地出的名。他走到一處地方,有個大戶,姓黃名叫瑞和,得了一種怪病渾身潰瘍,每年都要犯幾次病,誰也治不好,那日,老殘正好搖著銅鈴經(jīng)過此地,說自己能治,說這是大禹傳下來的方子,別的都不管用,黃家半信半疑,就勉強答應(yīng)試試,結(jié)果,還真的藥到病除,一直都沒再潰瘍,老殘的醫(yī)術(shù)就此傳開。
他接著開始云游四海,遇到了玉賢和剛圣慕兩位“清官”,辦案從來雷厲風行,但生性殘忍,采用嚴刑峻法,冤枉了不少良民,剛圣慕還危害兩條人命,有的當?shù)乩习傩漳懘?,就給老殘說說這酷吏的暴行,有的怕招禍上身,就什么也不敢說,老殘也是心里著急卻什么也不能做,只得干著急。后來老殘還幫助了一位婦女翠環(huán),因為黃河鬧水災(zāi),她的家園被淹沒了,被淪為妓女,后經(jīng)老殘相助,逃出了火坑,隨老殘回江南。
我很喜歡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當時社會政治的實況,以及清末那些酷吏“清官”斂財害命的所作所為,這些“清官”描邊以清廉為名,實際上卻用血腥手段統(tǒng)治和欺壓人民。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很值得一讀。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3
最近好象有點懶,只是草草地讀幾頁書,有時連字都沒認清,就過去了??蛇€是一股子熱情地在那里讀。沒辦法,在這個世界上,書這個朋友不想拋棄我,盡管我多么地一廂情愿。
《老殘游記》到底說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說,我要說這本書是劉鄂先生對社會,對人生,對儒道佛三家的一點感悟,那只從日邊來的破船不就是日漸沒落了大清帝國嗎?正所謂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世,那個老殘先生不想做官,卻含情脈脈地奔走于官民之間,起著所謂救民于水火的作用。法紀亂了,一個郎中也成了改變官民關(guān)系的紐帶。唉!一個老殘,就是三頭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誰呢?
書中所謂與姑和黃龍子的一段大論,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開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問題的方一個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壞了,興了衰了,吉了兇了,死了生了,多了一個做夢的好由頭。心靜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沒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續(xù)貂,劉鄂先生在續(xù)集里又加了陰司一游的話頭,勸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閻王總讓覺得象光頭上帶的假發(fā),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種感覺,前腳還信誓旦旦地說儒學的門面大,而佛道總拿出些鬼神來嚇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來,好不可笑。
書中那個可恨的玉太守和剛弼官長,還是給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壞事,一個拿民命換官,一個拿民命顯智?!澳銈兌际切∪?,就我一個正人君子?!辈蛔呷罕娐肪€,往往走上歷史的反動,成了孤家寡人。太剛,太柔,都不是處世良方。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4
《老殘游記》的續(xù)篇最末一篇描述老殘夢游地獄,最后其體香濃郁,業(yè)已是成就菩提果位了。作者劉鶚在文中多次論述佛理禪意,雖然到底他已經(jīng)到了什么樣的境界,我們不得而知。最后的文字敢于肯定了老殘從凡夫證入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判斷他是對佛教有深入了解的。
我們說老殘確實是一個凡夫,從文章的開篇便勾勒出了老殘生活的窘迫,同時也指出他的優(yōu)勢“為人頗不討厭”。這一句“不討厭”卻成了成佛做祖的基礎(chǔ)。
生活窘迫卻不急功近利,在江湖上搖鈴行醫(yī)卻似閑游看景,除了貼補家用,有了錢也不揮霍,遇人急難時又是不惜傾囊奉獻。開篇夢游蓬萊,黑夜泛舟,人單力薄卻力抗兇匪。聽聞酷吏玉賢行徑,不覺拍案而起,立即謀劃上書陳情。白衣之身公堂上直面酷吏剛弼。泰山上更出謀劃策幫助尼寺。充分顯示了老殘的俠客情懷。
當然老殘卻不莽撞,面對強人,也拿捏得體,不至自己于險境。更是知人善任,利用白太守破冤案,壓制剛弼。利用捕快許亮兄弟,巧設(shè)金錢套擒拿賈二。
宮保要他來做官,他卻悄悄離去。開頭文中說他寫不了八股文章,可以知道他是不屑去寫。老殘能寫公文,會做詩。他同書店老板的對話,知道五經(jīng)四書他全然是通達的。
兩處寫到他讀書的情景,一處讀《八代詩集》,說明老殘不好功名利祿,心境閑淡。一處讀《大圓覺經(jīng)》,導(dǎo)致他最后飛升羽化。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5
《老殘游記》中,寫人寫事的技巧并不高,但寫景卻是《紅樓夢》、《水滸傳》所不能及的,更不是《西游記》所能比的。
如書中關(guān)于大明湖的描寫,令我印象深刻:
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哪一株半株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shù)十里長的屏風……
這是靜,就是一幅畫,是如此的和諧與安詳,光是顏色的詞兒,就有十一個,而綠色就有三個:蒼翠、綠、碧。
蒼勁的綠給人以無限歲月和歷練的想象,一陣疾風吹來,樹枝輕輕搖,正見樹枝蒼葉,晃出陣陣林濤,枝怒吼,風狂嚎,搖得蒼葉上下翻,卻不嬉笑。
翠柏與蒼松相映,翠柏更富有活力,鮮艷的衣裝而清雅,連袈裟都遜色幾分,香客拜佛,也會偷窺春色。
碧綠如翡翠,耀眼閃人心,誓與皇家色一較高下,卻不知深入凡世紅塵中。
……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大明湖業(yè)已澄凈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有聲有景,分明一幅動態(tài)畫,雖不如上段色調(diào)繁多,卻也清新雅致,那一聲漁唱,雖未聽過,但在耳邊響徹。
書中的人固然重要,事情也重要,可沒有場景,就算有仙家,也只是在白板上添了幾筆,可有可無。
讀《老殘游記》個人讀后感作文相關(guān)文章:
★ 史記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