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讀后感范文5篇
我讀完了《西游記》之《真假美猴王》這篇文章。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婕倜篮锿踝x后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1
今日我讀了《真假美猴王大斗法》。這個故事講述了孫悟空因為打死了搶到被唐僧趕走,于是來到了南海向觀音哭訴。此刻,八戒和沙僧去化齋,唐僧遇到了悟空遭遇不測。救醒了師傅后,沙僧去找悟空算賬,但他哪是孫悟空的對手?于是去找觀音菩薩說理,卻發(fā)現(xiàn)又有一個孫悟空,之后得知了事情經(jīng)過后,悟空和假美猴王一向打到如來佛面前,假美猴王被識破后不得不現(xiàn)出原形——六耳獼猴被打死。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六耳獼猴趁悟空被趕走,搶了包袱,還妄圖自我去取經(jīng),并且強占了水簾洞和花果山,真的是太壞了。最終到雷音寺一眼被識破了,還做夢想去取經(jīng)呢!結果就是被悟空打死。
六耳獼猴不應當這樣做,我們要做誠實的好孩子,不能說謊。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2
《西游記》里有這么一段,說的是真悟空身邊蹦出個假悟空,假悟空道行甚高,把真悟空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旁人難分彼此。于是二人來到唐僧面前,唐僧看看這個悟空,分明是自我的徒兒;看看那一個,分明也是。不知如何是好,生怕認錯了徒弟,雙手合十,無能為力。二人又相求于觀音,觀音看二人都像是自我苦心扶植的那個悟空,一時沒了主意,揮揮手,愛莫能助。二人又來到地藏菩薩殿下,菩薩有一神物喚作地聽,能辨世間萬物,可是地聽伏耳貼地聽完之后卻搖了搖頭。最終二人還是來到了如來佛祖面前,如來眨一眨眼就辨出了真?zhèn)巍?/p>
為什么唐僧不能辨出哪個是他朝夕相處的徒兒呢?問題可能出在彼此朝夕相處感情親切相依為命上。觀音心心念念栽培悟空,地藏菩薩與悟空私交不淺,他們都有所偏向,有所顧忌,生怕認錯了害了真悟空,也就影響了正確的認識和確定力。如來能分辨清楚,毫不含糊,可是如來不是人,他是佛,無愛無憎,不存在感情親疏的問題。人不可能做到如此,活著的人就要食人間煙火,就要有七情六欲,認知上會出現(xiàn)偏差,確定事物就不能無所顧忌。以《韓非子》里“智子疑鄰”這個故事為例,同樣是正確的預見,那個富人心里已經(jīng)認定鄰人是賊,卻根本不懷疑兒子是不是監(jiān)守自盜,只是一味地認為兒子聰明。僅僅因為兒子是兒子,在情感上已經(jīng)先入為主。應對與自我親近的人,總是往對其有利的方面推想,當然也根本不愿意相信對方是不是有可能作出對自我不利的事。于是在同等條件下,感情親密一些的便自然而然占了上風,疏遠一些的便處于劣勢,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性吧。
若要一個人確定事物像如來一樣不偏不倚,不受感情親疏因素的干擾,怕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情。所以當年才有“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斬是斬了,諸葛亮做得沒有如來那么瀟灑,痛哭流涕地送馬謖上路,因為他不是佛。但也沒有像那個富人一樣,與馬謖深厚的感情并沒有影響他對問題的確定。他做到了“執(zhí)法如山”。
作為人,在情感上有親有疏在所難免。不能否認,在很多時候,對于一個人的愛憎經(jīng)常左右著我們的確定力。我們雖然難以做到如來的毫不偏差,無愛無憎,也不能像那個富人那樣讓感情親疏左右自我的認知。所以學學諸葛先生,關鍵并不在于情感的親疏在主觀上是否影響了你,而在于如何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盡量客觀地去看待事物和確定問題。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3
真假美猴王這一回,不明白欺騙了多少觀眾,今日,看我來戳穿潑猴的鬼把戲。
其實呢,這一回中根本就沒有妖怪,那個所謂的六耳獼猴并不存在。從頭到尾都是孫悟空一個人搗的鬼!大家看西游記把大腦都看的僵化了,總以為孫悟空是捉妖怪的,卻怎樣都想不到:孫悟空也會冒充妖怪,把唐僧這個潑禿領導暴打一頓以瀉私憤吧!
孫悟空在這件事的起先,他是個受害者,而結果,卻變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孫悟空是第一嫌疑人。我們再來重新看這一幕:
一、起因
孫悟空打死了兩個強盜,唐僧念經(jīng)超度強盜的亡靈:拜惟好漢,我以好話,爾等不聽,卻遭行者,棍下傷身。你到森羅殿下興詞,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jīng)僧人。
八戒笑道:“師-父推了干凈,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比赜侄\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孫悟空道:“師-父,你老人家忒沒情義。雖是我動手打,卻也只是為你。你不往西天取經(jīng),我不與你做徒弟,怎樣會來那里打殺人!”然后罵道:“觸惱了我的性子,將你打死了,盡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孫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仆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里去告!”
這絕對是在恐嚇唐僧,把老子惹火了,連你也打死,你去告吧!
三藏見他說出這般惡話,心驚肉跳道:“徒弟呀,你怎樣就認真起來”
晚上,在老楊家借宿,老楊的兒子是強盜一伙,孫悟空又打死了二三十個強盜,還把老楊兒子的頭割下來,擰給唐僧看。
唐僧大驚,念起《緊箍兒咒》,把個行者勒得耳紅面赤,眼脹頭昏,在地下打滾,翻筋斗,豎蜻蜓,疼痛難禁。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兒陷在肉里有一寸來深淺。并威脅道:“快走!遲了些兒,我又念真言,這番決不住口,把你腦漿都勒出來哩!”
這是唐僧第三次趕孫悟空滾蛋。西天路走了一大半了,眼看就要出成果了,他要他滾蛋!
大圣疼痛難忍,忽然省悟道:“這和尚負了我心。”
于是,孫悟空發(fā)怒了,最終撕破臉皮反了目:你這潑禿!沒了俺老孫,連口水都沒得喝,還這般刁難俺,不給點顏色看看,你就不明白俺老孫的狠氣!我管你是哪個!一棒子將唐僧打暈在地,揚長而去。丟下了這樣一句話:“你這個狠心的潑禿,十分賤我!”
二、經(jīng)過
沙僧來找他算帳,他說沒有,絕對沒有的事,俺老孫怎會干這樣的缺德事呢,你若不信,菩薩能夠作證嘛,我這幾天一向都在這兒。
沙僧當然不信,因為你會架筋斗云,又會分身法。于是,菩薩叫沙僧與悟空同去見個真假。結果,沙僧看到了兩個一模一樣的孫悟空,長相、聲音、本領都是一樣的。這些條件是妖怪有可能具備的,可是,最重要的證據(jù)金箍棒、緊箍咒也是一樣的,而這兩個條件是妖怪不可能具備的。這就說明根本沒有假的,這明擺著是孫悟空使的分身法嘛!
孫悟空上天庭借照妖鏡,鑒定結果:兩個都是真的。玉帝當然辨不出哪個假?!斑@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歡喜”,就說明他正在暗自得意:嘿嘿!你們誰都想不到吧!
到閻羅殿去查,諦聽是明白真-相的,卻不敢當面說破,否則,孫悟空不打死他才怪,發(fā)起惡來,把閻羅殿都拆了!
孫悟空走到哪兒都問的理直氣壯:“你們看我兩個誰是假的!”都辨不出,因為根本沒有假的。他的目的就是要鬧得讓天、地、神、人、鬼盡知,不是俺老孫打的你這潑禿,而是你這潑禿缺了俺老孫就會碰到妖怪。
三、結果
最終鬧到雷音寺,孫悟空與如來佛說的話,和在前面別處說的是有區(qū)別的,他先說這一路上我這般辛苦,不知費了多少精神,師-父卻把我趕出來。此刻,請佛祖與弟-子辨明邪正,我才好保唐僧過來把佛經(jīng)取回東土,幫你永傳大教。
注意:他說的是辨明邪正,不是辨明真假,而在前面別處他都是說的辨?zhèn)€真假。這個區(qū)別是相當大的,真假,是指兩個人誰真誰假,邪正,是問我的行為對不對,請如來公斷。
孫悟空這點分身術的小把戲,又豈能瞞得過如來佛!在他還沒來之前,如來佛就已經(jīng)對大眾說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斗來?!蹦銈冞@些人呀,一心要看他誰真誰假,又豈能識破他的二心呢根本就不是兩個人,是二心也,孫猴子生了二心,把教師都打了!你們卻以為是妖怪。
可是,這能說嗎一說破,就無法收場了,這個經(jīng)就徹底的取不成了!如來的計劃就破產(chǎn)了!所以,大局為重,如來佛也不能說破,不但不能說,反而還要很默契地配合他假戲真做!所以如來才杜撰出一個誰也沒聽說、沒見過、根本就不存在的六耳獼猴來。
原著中這樣寫道:如來正欲道破,忽見...,如來笑道: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孫悟空沒想到如來佛會瞎扯,很是震驚,不明白如來要干什么,如來也沒有辨真假,而是直接嚇唬猴子:“悟空休動,待我與你擒住他?!蔽蚩丈卤蛔プ“驯?,急變蜂兒飛跑。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云:“汝等休要再言,妖精未走,在我缽盂之下。”將缽盂揭起,果見一六耳獼猴。
孫大圣忍不住,將其打死?!叭滩粖y這三字用的好啊,悟空的心理素質(zhì)到底比不上如來佛祖。佛法無邊的如來總算幫神通廣大的悟空把這個彌天大謊撒團圓了,皆大歡喜。
大圣叩頭謝道:“上告如來:那師-父若不要我,卻不又枉勞一番神思!還是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經(jīng)過這一場鬧劇,孫悟空明確的被如來內(nèi)定為預備佛員,這是對他敢打師-父的一種肯定,一種獎勵!唐僧呢,這個刁酸無能的潑禿領導吃了啞巴虧,白挨了一頓揍。這種人欠揍,揍他一頓,他自然就老實了。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4
今日,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叫《真假美猴王》。它描述了一個很趣味的故事。
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遇見了很多妖怪,孫悟空奮力保護師父和師弟們,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殺死,可是卻也經(jīng)常被唐僧指責,還時不時地趕他回花果山的老家。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僧念了緊箍咒而趕走他。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觀音菩薩。但六耳獼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領,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孫悟空掀起了一場場惡斗,兩個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領和渾身的解數(shù),一向打上了凌霄寶殿,玉皇大帝令他們二人停止,但六耳獼猴竟然不服從玉帝的命令,鬧得玉帝也無可奈何。真假美猴王一向廝打到靈山,要讓如來佛辨?zhèn)€真?zhèn)?,說出是非。在佛法無邊的如來面前,六耳獼猴最終鬧了個原形畢露,自食惡果。唐僧師徒四人在戰(zhàn)勝了六耳獼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經(jīng)的漫漫長路。
這個故事讓我感覺唐僧太不相信孫悟空了,而對妖怪們卻心懷慈悲,導致了孫悟空經(jīng)常被冤枉??墒俏液芫磁鍖O悟空,他對師父的忠心永遠不變。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5
今日,我翻開了西游記這本書,我看到了《真假美猴王》這一篇??赐旰笪液孟脒M去讓唐僧認出真的悟空呀!
故事是從那里說起:師徒四人繼續(xù)向西走去,師徒四人越走越累,便在一個大石頭邊上休息了一會兒。師傅讓悟空去找水喝。六耳獼猴趁著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唐僧誤以為真的是悟空干的,便立刻讓八戒和沙僧牽著馬走??蓜傋卟坏綆撞?,那六耳獼猴立刻來到唐僧面前,擋住了他的去路,并把他們帶到了水簾洞。之后真的悟空找到了那里,并和六耳獼猴一只爭斗,到了如來佛那里,才把六耳獼猴給收了。
嗨!唐僧真是是非不分,就是假悟空,也要試探。不能就這樣怪最真的悟空,這樣就太不公平了,悟空什么也沒干,而是好心去給師傅找水,就這,師傅還念緊箍咒,還趕走他。我真替悟空打抱不平!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范文5篇相關文章:
真假美猴王讀后感范文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