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xué)生作文 > 讀后感 > 讀后感700字 > 道士塔讀書筆記700字

道士塔讀書筆記700字

惠玲1147 分享 時間:

道士塔讀書筆記700字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fā)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道士塔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道士塔讀書筆記700字

道士塔讀后感1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fā)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慕名而來的西方學(xué)者換回歷歷可數(shù)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dāng)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于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余,我們直截了當(dāng)?shù)叵胱プ∽锟準住D敲?,元兇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xué)者?

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guān)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饑不擇食”,自身的落后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背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道士塔讀后感2

看到了嗎,那西邊凄艷的晚霞?那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當(dāng)那幾車、幾十箱、幾百卷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各國時,孰知,那是我們中國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傷口。那愚笨的道士總是自作聰明,當(dāng)他把洞窯壁畫涂成自己覺得漂亮的樣子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損害的是一個民族的文明古跡;當(dāng)他把那些婀娜的雕塑砸到他滿意為止時,他不知道,他丟棄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古物;當(dāng)他以貪圖小利送出洞窯里所有東西后,他更不知道,他已成了一個千古罪人……

僅僅一個道士,就毫不吝嗇地把我國千古文明送了出去,我們是該批判他的愚蠢,還是該批評當(dāng)時統(tǒng)治者的短淺目光?一個金光閃耀的石窟,怎會讓一個道士看管?還有那些文人竟然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又為什么單單吝嗇于那點運費?就像作者說的“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相比較外國的那些學(xué)者冒著生命危險前來征集的精神,這又是何等的令人悲哀!

當(dāng)看到我國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國時,我的感情不單單可以用憤怒來形容,那種是感情高于怒與恨的。

當(dāng)日本學(xué)者說“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xué)也在中國”時,中國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對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xué)也在中國,可那些文物卻不在中國。當(dāng)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里,自己研究時還需經(jīng)過別人的同意,且要用照下來的膠片去研究。這可謂只是心酸所能概括的?

傷口總會被撫平的,可那個疤痕,卻無法抹去……

道士塔讀后感3

千里風(fēng)沙,漫天沙粒,黃色的泥土,漸漸的淹沒了一堆華夏的寶藏。

萬里長城,點點銹痕,殘破的石磚,靜靜的困住了一顆吶喊的心靈。

無限江山,雄雄戰(zhàn)火,荒廢的城池,默默的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衰敗。

雨停,風(fēng)靜,淚干,春風(fēng)吹過,萬物復(fù)蘇。云間的彩虹露岀笑臉,而如今,誰是歷史的罪人,已不再重要。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崛起,一條東方的巨龍正在騰飛。

——題記

風(fēng)和日麗的早上,王道士正辛勤地打理著洞窟里的雜物,他是那么的認真,以至于幾粒零散的沙子,也不能被他容在眼里,而就在這堆沙子之后,一個民族的記憶,一個時代的財富,此刻為你,塵封開啟。沒有“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的氣勢,只是靜靜地就出現(xiàn)了一條黑色的裂縫,仿佛它本就應(yīng)該蜿蜒在粗糙的墻面上,一切都不是那么的意外,卻引來了無數(shù)的悲哀與嘆息。

清朝末年,時局動蕩。列強侵略,民不聊生。一筆沉睡千年的財富就在這樣一個不世之時蘇醒了??墒牵]有因為它的“九五至尊”而得到保護,甚至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關(guān)注。面對它的,只有一位面無表情,身著破爛道服的道士。它怎么也沒想到,曾經(jīng)受人頂禮膜拜的自己如今淪落到無人問津,只得感嘆“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方圓百里,偶爾有幾位歷史官員前來探訪,順手捎走幾件用作行賄。他們知道這筆歷史遺產(chǎn)價值不菲,可當(dāng)談起運至京城的費用時,他們又都面面相覷,啞口無言了,而這筆歷史的遺產(chǎn)漸漸淪為一個道士的囊中之物。

千里之外,外國的歷史學(xué)家?guī)е拥男那?,日夜兼程的趕到敦煌,只為見證歷史璀璨的光輝,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上帝的寵兒,用少得可憐的銀兩換走大量無價之寶。一天之內(nèi),他們從歷史學(xué)家變?yōu)樯倘耍僮優(yōu)槌晒Φ氖穼W(xué)家。美其名曰“歷史財產(chǎn)的救世主”。他們的笑容背后,是一個民族的嘆息,一個朝代的悲哀。

一批批經(jīng)書,一幅幅畫卷。被點點滴滴的瓜分,如同曾經(jīng)的華夏河山,支離破碎,如同一個民族的心臟,四分五裂。暴雨打擊在馬車上,上蒼哭泣著,想用自己最后的一絲力氣阻止這群強盜用骯臟的雙手剝走這歷史的遺產(chǎn)。雨停了,淚干了,只剩下上蒼的嘆息,只留下清朝官員府苑內(nèi)的縷縷茶香,留給后人細細品味。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些不遠千里奔來的外國歷史學(xué)家嗎?因為他們偷走了華夏的寶藏。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個目光呆滯的王道士嗎?因為他出賣了祖國的利益。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批享受清閑之樂的官員嗎?因為他們玩忽職守,危害祖國。

誰是敦煌的罪人?是那個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嗎?因為他們的軟弱無能,致使國破家亡。

而如今,誰是敦煌的罪人,已不再重要,就讓它隨著黃沙的飛舞,漸漸的被埋沒吧!歷史的淚滴早已化為心靈的血液,流淌在每個華夏兒女的軀體內(nèi)。雨停,風(fēng)靜,淚干,春風(fēng)吹過,萬物復(fù)蘇,云間的彩霞露岀笑臉。因為,一個民族已經(jīng)崛起,一條東方的巨龍正在騰飛!

道士塔讀后感4

莫高窟是我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也叫"千佛洞"已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歷史.莫高窟是我國文化藝術(shù)的一大寶庫其中的藝術(shù)品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jié)晶.因此莫高窟屬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初中時我多次聽到老師作過類似的介紹.因此我常想象在人跡罕見的廣闊沙漠中蘊藏著中華民族那么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的莫高窟該是多么的神秘和肅穆.我向往著有那么一天能親臨敦煌深切體會一下中華民族文化藝術(shù)的燦爛和輝煌.

然而自從讀過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作品《道士塔》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莫高窟經(jīng)歷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歷史的滄桑和無奈真正體味到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shù)的榮辱和淪落.

在《道士塔》中作者運用傳真的語言和生動的筆法使當(dāng)時舊中國國民的代表人物--王道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愚昧他"笑咪咪地數(shù)著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時的自以為得意都讓讀者感到無限的可悲可嘆可哀可痛更讓我們感到可憤可恨.

是的讀著課文我們的心在滴血我們都會痛苦地思索:中華文化寶庫遭到盜竊與破壞敦煌文物受到極大的損失這一切大都與當(dāng)時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圓箓有關(guān).但是釀成整個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又是什么呢

"洞窟里的壁畫……暗乎乎的……亮堂一點多好呢……"于是王道士把它們粉刷"成了一片凈白";"中座的塑雕顯得過分惹眼……體態(tài)過于招搖……"于是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幾下就把"婀娜的體態(tài)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1920年10月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一點點隨身帶著的俄國商品與王道士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jīng)卷";……

王圓箓的愚昧是當(dāng)時封建統(tǒng)治者長期推行"愚民政策"的結(jié)果!其實豈止是"那個時代到處都可以遇見的這樣一個中國平民"如此無知就連出身文官的縣長身為金石學(xué)家的甘肅學(xué)臺葉熾昌位高權(quán)重的甘肅藩臺也因為"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對如何處理敦煌文物猶豫了又猶豫徘徊了又徘徊.最后他們果斷而文雅地"吩咐手下:'什么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面對這樣的國民面對這樣昏庸無能只會享受的貪官作者只能懷著滿腔怒火向天空大吼一聲:"我好恨!"

道士塔讀后感5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fā)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向慕名而來的西方學(xué)者換回歷歷可數(shù)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dāng)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于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余,我們直截了當(dāng)?shù)叵胱プ∽锟準?那么,元兇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xué)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guān)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饑不擇食”,自身的落后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想想舊中國所背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這就是歷史悲劇,發(fā)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然而時光即逝,往事不再,亦無法緝拿真兇,將其正法。我們所能做的,惟有無奈,無奈地歷數(shù)罪惡,無奈地遺憾惋惜,無奈地遙望歷史,無奈地幽幽痛惜,無奈地嘆出一口氣,讓它定格在那一個個恥辱之日、罪惡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陰霾,眼睜睜看著愚鈍的王道士在畢恭畢敬地帶路,看著洋人們在莫高窟洞開的一剎那驚詫瞪大的雙眼,看著一箱箱文獻、一尊尊泥塑、一車車詩卷、一幅幅壁畫被運走。這樣的奇恥大辱,哪個國人還能坐視不理?一個當(dāng)代中國青年這樣寫道:“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戰(zhàn)馬/決勝負于城下.”激蕩人心的語言,道出了每位中國人的心聲。但,現(xiàn)實與理想總是在作無謂的對峙與較勁,從而無法統(tǒng)一.看看,現(xiàn)在中國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繼續(xù)淪為洋人的奴隸;有一些人忘掉了恥辱,忘掉了歷史;有一些人在倫敦、東京等地的博物館買下中國文物的膠卷,回國后對著相片作空頭研究;還有一些人在吶喊中吼出憤怒,卻永遠只是吶喊,無法付諸實踐。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時至今日,不少人認識了這個名字:王圓箓。我在想,如果讓他知道了國寶的價值,讓他知道了他所作所為的嚴重性,他會怎么做?依然賺取蠅頭小利?又或者,轉(zhuǎn)做了更大的買賣?還是改邪歸正,捍衛(wèi)國寶?無從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這次的閱讀卻讓我真實地接觸了歷史的陰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災(zāi)難的歲月,但愿它不再發(fā)生。


道士塔讀書筆記700字相關(guān)文章:

《道士塔》讀書筆記最新范文

道士塔讀書筆記范文

讀文化苦旅有感600字

2020暑假初中《文化苦旅》讀后感600字必備多篇

空城計讀書筆記【700字】

范進中舉讀書筆記700字

2020暑假高中生《文化苦旅》讀后感600字

讀書筆記名著有感700字范文

少年閏土讀書筆記700字范例

女巫讀書筆記700字5篇匯總

44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