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紅樓夢》讀后感經(jīng)典范文5篇
《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還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在愛好大團圓結(jié)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紅樓夢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讀后感1
這學(xué)期選修課,我選了一門課——《明清小說導(dǎo)讀》。對《紅樓夢》一書頗有興趣,在半學(xué)期終于把這本經(jīng)典的小說解決了。現(xiàn)在就對該書說下我的幾點感悟。《紅樓夢》一書,是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guān)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jié)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所以,賈家的敗落,也是必然的。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讀動了寶玉和黛玉的人生,知道了他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的沒有任何的懸念和猜測,沒有留給我任何的遐想,看到寶玉的那一刻我們就知道了這樣的一段凄慘的愛情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什么權(quán)利去指責什么人一切都是那個社會所造成的,在那樣一個社會中,在那么一個大家園中,我們接受了黛玉的殘死,接受了寶玉的玩世不恭。接受了這個家族的淪落。曾經(jīng)覺得余秋雨的一篇文章寫的很好,那就是《廢墟》他在這篇文章中這樣寫到:“昔日的金戈鐵馬已煙消云散;雕欄畫棟已人去樓空;煙柳斷橋已芳草凄凄。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毀滅。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chuàng)業(yè)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一堆廢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敗、輝煌燦爛一股腦地打成包,塵封在逝去的歲月中,感懷傷時”,是啊,當這樣一個大的家族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靜靜的逝去的時候我們想到的是什么?回憶的是小說中凄美的愛情故事?亦或是賈家的人物之間的恩怨情愁?每次看到這些的時候都不得不讓人對人生有新的思考!“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
曾經(jīng)在看到紅樓夢的時候都會覺得作者怎么會這樣呢?好感傷的結(jié)局,但當我們真正體會到在那個時代的背景的時候,我相信我們再也不會那么說了。紛飛蝴蝶繞樓院,暖逐東風撲幾回。扇影亂搖忙玉腕,粉痕斜溜濕香腮。偶因游戲間消遣,豈為迷藏暗捉來。恰怪亭中私語久,防人忽把綺窗開。在這里我們知道了薛寶釵圓滑;林黛玉小心和與賈寶玉完全對立的封建束縛的思想;王熙鳳的奸詐;一切的一切讓我們看到了一部人物豐富,感人淚下的家族史詩。此刻我不禁要敬佩起作者的膽識與深厚的文學(xué)功底!曹學(xué)卿一代偉大的文學(xué)家與小說家。當一切都以塵埃落定,我們所期盼的又是什么呢?當一個個悲歡離和的人物漸漸在我們的視野里消失的時候,我們想到的、又是些什么呢?那就讓我們再次拿起這本經(jīng)典制作《紅樓夢》再次去品位它里面的酸甜苦辣。
紅樓夢讀后感2
還有很多很多,"襲人""晴雯""妙玉""鴛鴦""湘云""迎春""探春""惜春""平兒"……悉數(shù)這一個個娟秀的名兒,一位位畫冊(司命冊)里出落的女人,如何形容 她們生活在同一個囚籠,一樣的"有命無運",一樣的任人擺布,時代擄掠了她們的自由。敢問濃縮事態(tài)萬千的榮國府,大觀園,可大得過棺材否 無限風光不過鎖住了一個時代的女人,鎖住了無數(shù)受壓迫的亡魂……
大觀園的女人,榮國府的女人,那個時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樣的正果 林黛玉的為情而死,薛寶釵的孤寂終生,王熙鳳的含恨長辭,賈惜春的青燈黃卷……我所領(lǐng)略過最完美,最徹底的悲劇!僅僅是女人的悲劇嗎 還是整個時代,整個歷史,整個人類的悲劇!折射的又是誰的思想
閱畢,竟無言以對,沒了想法。欲哭無泣,實感空虛,好似被人將靈掏了去。曹雪芹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能寫出此千古絕唱 "還淚"之說,引出此風流孽帳。不知多少癡男怨女,夢斷紅樓,淚灑黃泉。曲盡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誰逃出這宿命的安排 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紅樓夢》實是夢一場,噩夢一場。
看完《紅樓夢》心中有一絲悲哀,忽覺秦氏對鳳姐說的一番言語,實是有理:"月圓則虧,水滿則溢。"世上無事可"永保無虞"。就像這朝朝代代,總是從初期到全盛再到衰敗,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漢,三國,晉,南北朝,隋……無一幸免。身邊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總有順心與陰暗的時期,所以人生給予的感覺就饒有滋味……有人時常覺得人生凄苦,可沒有這苦,那怎會感受到成功到來時的快樂 若紈绔子弟只知玩樂,終老一生,死前才去遺憾,"人生何其短,吾還碌碌無為終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嘗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說,"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沒有白活。"
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看完《紅樓夢》最大的感覺不是空虛,也不是茫然,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靜,心的平靜。這才深刻體會"心如止水"的感覺。
紅樓夢讀后感3
淚已干,花已枯。一切都被埋沒,一切都已消逝。曾經(jīng)的輝煌已不復(fù)存在,變成了落魄的廢墟。生是死的靈魂,死是生的節(jié)操。在那個時代,注定了那樣的命運。無論多少的盛世,終究會化為烏有。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惹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p>
曹雪芹先生對晴雯的態(tài)度可以由這首詞看出來,曹雪芹先生認為她是霽月在天,她的人品很是難得,光明磊落,她會壽夭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的黑暗,可見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tài)度還是肯定的。
但是我卻要反過來說一說,因為曹雪芹先生寫這部書時,常是照著本來的面貌還原生活,所以他即使偏向這個有傲骨的奴才,但在寫作中仍是寫出了她眾多的毛病,其中當然也有很多是她致死的原因。
首先,很多書里為了表揚這個擁有反抗思想的奴才就會把她描寫成一個先進的戰(zhàn)士,其實呢?她真的有大家說的那么有思想嗎?錯,她充其量也就是和寶玉一樣,一方面,她認識到這種看似舒適的生活其實就有著對她們這樣人的壓迫,但另一方面,她卻是離不開這種生活的,她只能依附于這種生活,離開這種生活回到貧困的家中,她也就象剛開的劍蘭送入豬窩一樣,夭折了。
其次,她是不是真的就是個奴才呢?當然不全是。雖然她身份低微,她是沒有父母被賣入賈府的,但是她卻被老太太收在身邊,而且還可以將自己的哥哥也介紹進府,后來跟了寶玉,也是房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丫頭,在賈府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中,這種大丫頭其實就是僅次于主子的二主子。什么是奴才呢? 在大觀園中有比她身份更低微的人,婆子,老媽子,即使就在一個怡紅院,其中也有一干小丫頭是聽她們差遣的。這種大丫頭有時權(quán)利很大,可以代主子管教小丫頭,如果說主人欺負奴才是封建社會的一種無奈的話,那奴才之間互相比大小,互相爭斗就是可悲,在有一回中,晴雯處罰偷東西的小丫頭墜兒時,先掐先打還拿簪子戳,最后就一句話把她趕出去,還讓別人無可辯駁,這中間,小丫頭有錯,但是晴雯也確實是有倚勢壓人的嫌疑,而且那狠辣的態(tài)度,也很有鳳姐遺風。
第三,晴雯是不是真的不愛寶玉呢?我個人意見,她是愛的。請看,她總是與襲人拌嘴,雖然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慣襲人,但是其中就沒有一點嫉妒嗎?襲人說了句“我們”,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諷刺。她還諷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兩件太太給的衣服就喜笑顏開,但是后幾回,她卻搶著送東西說也要去“顯個好”,寶玉給麝月梳頭時,她躲 在門口偷聽,她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注意這寶玉,注意著和寶玉接近的丫頭,例如小紅和寶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斷。她曾笑著說“沒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為她時時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頭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愛一個人,她總想要和寶玉站的平等一點,她不能象襲人那樣謙卑的愛一個人,她有她的特點,有點象野蠻女友,漂亮卻不溫柔,襲人曾笑寶玉“每天不挨她兩句硬話襯你,是再也過不去的”,可見,晴雯這種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的手段還是有用的。
第四,晴雯的志向,晴雯能有什么志向呢?她反抗性再強,她能知道反抗什么嗎?她茫然的斗爭著,其實都不知道斗爭什么,她期望得到的是什么呢?平等?怎樣的平等?她一個從小生活在富貴鄉(xiāng)中的女孩,也算是嬌生慣養(yǎng)的了,她離開這個富貴錦繡地,她能做什么?她的苦惱有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該怨什么該爭取什么,她明白自己身份卑微,是無法和寶玉站在同一高度的,但是她卻想能那樣,她的最高目標,也不過就是可以成為小姐與寶玉談個平等的戀愛。她的悲劇就是因為希望的比得到的多,她的心太高,所以永遠無法和襲人一樣隨遇而安,于是總是痛苦著。
第五,晴雯的人際關(guān)系,晴雯為什么會落得那個下場的,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她極度失敗的人際關(guān)系,她不能得到上級的垂親,這很正常,即使現(xiàn)在一般人也是不喜歡這種倔強人的;她也沒法得到下級的好感,她喜歡仗勢欺人,她看不起比她更卑微的人,凡事都要占先,所以一但事發(fā),一群人就將她告倒,最后落個被掃地出門的下場。這點在我看來真的不如襲人,襲人遠比她有交際的手段。
淺談幾句,覺得還是辭不能達意啊。
紅樓夢讀后感4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yè),則《紅樓夢》必是不贊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斕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瑪?shù)捻敺澹毈F(xiàn)其風采,俯視其萬物。
《紅樓夢》的橫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風,俯首稱臣。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干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jīng)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里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造成了大觀園里的重重悲?。禾赖慕疴A,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紈,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那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嘆息,而晴雯卻是這重重悲劇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強,敢怒敢言,敢愛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絕不向封建勢力低頭。她說:“難道誰比誰高些……即使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氣?!彼l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寧愿得罪別人,也不受窩囊氣,可見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檢大觀園時,在氣勢洶洶的勢力面前,眾人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著頭發(fā),闖了進來,豁鋃一聲,將箱子打開,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來?!边@正顯示了她對權(quán)勢的蔑視,但也預(yù)示著她悲慘的結(jié)局。
然而紅樓夢的主旋律在于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寶玉的形象簡直壞透了,他被家長們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從不向他講那些“混賬話”的。
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刁劍嚴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會相逼,使他們產(chǎn)生了愛的火花,而他們的愛情卻是不被支持的,他們愛的越深,當時的社會也就會對他們傷害的越大,他們倆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會力量相較量的。最終,他們的愛情被當時封建社會釀成悲劇,黛玉離開了大家。
讀完了《紅樓夢》,仿佛走進了這座深宅大院,使我們把一切美景盡收眼底,開闊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驚呼:“此書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
紅樓夢讀后感5
小說的情節(jié)也展示了這種“后繼無人”的趨勢以及賈政、王夫人、秦可卿、王熙鳳、賈探春、薛寶釵、花襲人等面對這種趨勢企圖力挽狂瀾的頑強意志。這種面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意志也是家族悲劇性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最早清醒意識到并企圖擺脫這種后繼無人的危機的,就是人已作古的寧榮二公。小說第5回警幻仙姑將其妹兼美配與夢中寶玉,這是因為她“偶遇寧榮二公之靈,囑吾云:‘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shù)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yè)。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用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shù)合終,恐無人規(guī)引入正。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欲聲色等事警其癡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薄敖窦扔隽钭鎸帢s二公剖腹深囑,吾不忍君獨為我閨閣增光,見棄于世道”,以使寶玉“領(lǐng)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尚如此,何況塵境之情景哉?而今后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jīng)濟之道?!笨磥?,寧榮二公把賈寶玉當成繼承賈府大業(yè)的唯一候選人。在太虛幻境,賈寶玉便第一次接受繼業(yè)的警勸。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賈政是正面的、居高臨下地執(zhí)行繼業(yè)警勸職責最賣力的人,這種賣力在笞撻寶玉一事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王夫人雖溺愛寶玉,但希望寶玉繼業(yè)之緊迫感卻不少于賈政。與賈政不同的是,她這種繼業(yè)緊迫感集中表現(xiàn)在賈寶玉的配偶問題上。要繼業(yè)就必須讀書、中舉、做官,所以,凡是能勸寶玉讀書、勸寶玉留心于仕途經(jīng)濟者,王夫人即深信并深愛之,從她對于襲人、寶釵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這一點;而妨礙寶玉留心于仕途經(jīng)濟者,王夫人則深惡并深恨之,這在她對于黛玉、晴雯、金釧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來。
賈寶玉之所以不愿意繼業(yè),其社會歷史原因何在?《紅樓夢》沒有作正面表現(xiàn)。只是從他的一些言論,我們可以得知,他對當時社會的政治實踐、教育實踐與儒家的理想政治、理想道德的設(shè)計背道而馳、本末倒置的狀況深為不滿。所以他寧愿沉迷在閨閣之中而不愿談仕途經(jīng)濟、不愿做賈府的繼業(yè)者。在后40回中,他雖然中了個舉人,但是,出家的行為使得賈政、王夫人等的繼業(yè)希望最終化為泡影。賈府這個大家族確確實實后繼無人了。繼業(yè)希望徹底破滅了。那么,維持鐘鳴鼎食的水平、爭取中興氣象的想法、或者下而取其次――推遲衰敗的時間,儲備衰敗時物質(zhì)生活之需的想法,則是值得一試的。這方面,小說先有秦可卿的多置祭祀產(chǎn)業(yè)的深謀遠慮,接著有王熙鳳主管榮國府、協(xié)理寧國府,后來有“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賢寶釵小惠成大體”,但結(jié)局又如何呢?秦可卿早已淫喪天香樓或死封龍禁尉;薛寶釵雖有“停機德”,最終則是“雪里埋”;賈探春雖然“才自精明志自高”,但是“生于末世運偏消”,最終是“千里東風一夢遙,' ;王熙鳳之才則更是“男人萬不及一”,但最終卻“哭向金陵事更哀”。對于賈府頹敗之勢,她們回天無力,她們無法改變賈府悲劇的必然性。實際上,她們自身已內(nèi)在于賈府悲劇的必然性之中。賈府大家族的衰敗過程是這樣展示的:一方面,賈政等對作為繼業(yè)的唯一候選人賈寶玉由希望到失望到絕望;既然賈寶玉最終懸崖撒手,賈府也就只有“自然死亡”的命運了(至于后40回賈蘭的中舉,純屬狗尾續(xù)貂,它與第5回寧榮二公的亡靈所說的“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的說法相矛盾,在寶玉之外又安排另一個繼業(yè)候選人來,至于“沐皇恩賈家延世澤”的情節(jié)則是對賈府家族悲劇的消解,就如出家是對于賈寶玉主體悲劇體驗的消解一樣);另一方面,則是秦可卿、王熙鳳、賈探春、薛寶釵等人的力挽狂瀾的最終徒勞。這兩方面的悲劇趨勢構(gòu)成了賈府衰敗過程的主要內(nèi)容。 這兩個方面的悲劇趨勢幾乎涵蓋了《紅樓夢》的所有人物與情節(jié)。圍繞著賈府繼業(yè)的問題,一方面,有賈政、王夫人、趙姨娘、賈環(huán)與賈寶玉的沖突,有薛寶釵、史湘云、花襲人與賈寶玉的側(cè)面沖突;另一方面,林黛玉在厭惡立身揚名、崇尚適性逍遙、率真自潔等方面,與賈寶玉為志同道合者,而這一點又是他們的愛情的獨特深摯的基礎(chǔ),這樣,在賈府繼業(yè)問題上林黛玉扮演了拖后腿的角色。于是就有王夫人厭惡黛玉、棄黛取釵的態(tài)度;而在性情上近似黛玉的晴雯、行為上親近寶玉的金釧,也被王夫人以最嚴厲的手段予以懲處,落得個悲劇的結(jié)局;這其間,又有襲人因晴雯與寶玉的親近而蓄意進讒言⑦;而在這過程中,黛玉、晴雯表現(xiàn)出來的悲劇性格充分顯示了悲劇的抗爭性和超越性,這種主體價值悲劇與賈府的家族悲劇交織在一起。圍繞著“女強人”們的力挽狂瀾之最終徒勞的悲劇趨勢,《紅樓夢》寫了賈府上層的權(quán)力之爭、賈府上上下下的明爭暗斗。圍繞著王熙鳳的理家,小說寫了她的權(quán)力欲、物欲的瘋狂膨脹,如“弄權(quán)鐵檻寺”一段;而薛寶釵的出現(xiàn),她的德、才、貌俱全,使得王夫人把她當成賈寶玉配偶的最合適人選,“金玉良緣”受到賈府實權(quán)人物的認可。這樣,隨著賈寶玉繼業(yè)者身份的確立,將作為寶二奶奶的薛寶釵自然就成為賈府的管家而取代王熙鳳的地位,這對于王熙鳳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她承認“木石前盟”。于是,就有王熙鳳與薛寶釵的矛盾。但是,對于王夫人來說,拆散“金玉良緣”,既破壞著賈寶玉作為家族繼業(yè)者的成長,又使權(quán)力旁落(對于王夫人來說,王熙鳳的侄女身份當然不如賈寶玉的兒子身份和薛寶釵的兒媳身份來得更為親近)。于是,就有王夫人與王熙鳳的矛盾,就有抄檢大觀園事件的發(fā)生,最終有王熙鳳“哭向金陵事更哀”的悲劇結(jié)局⑧。這一事件的發(fā)生,終于成為賈府由盛而衰的重大轉(zhuǎn)折。庚辰本第77回脂批:“若無此一番更變,不獨終無散場之局,且亦大不近乎情理?!痹谕跷貘P與薛寶釵、王熙鳳與王夫人的沖突中,權(quán)力之爭與繼業(yè)問題與婚姻問題糾纏在一起;而作為“金玉良緣”的對立面的“木石前盟”,寶黛愛情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在這過程中,寶黛一如既往地表現(xiàn)出主體超越的悲劇性格。這樣,賈寶玉的主體價值體驗與主體性悲劇則與賈府的衰敗趨勢息息相關(guān)。
2020《紅樓夢》讀后感經(jīng)典范文5篇相關(guān)文章:
2020《紅樓夢》讀后感經(jīng)典范文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