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讀后感 > 讀后感范文 >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

傅維1147 分享 時間: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小說名篇,也是蕭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用平淡又帶著孩童稚氣的筆調,慢慢涂抹出蕭紅記憶中的家鄉(xiāng),一個平凡的北方小城,一群善良又愚昧的百姓。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暮籼m河傳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篇1

呼蘭河是一個小鎮(zhèn)的名字,這個天天都沉浸在歡樂中的小鎮(zhèn)里住著一群儉樸的人們,他們大都是農民,整天靠種菜來維持生計,雖然他們很貧窮,但是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

蕭紅一家就住在呼蘭河這個小鎮(zhèn)里,她們家有一座大宅子,里面有一個菜園和幾間草房,因為草房很陳舊,所以也生了不少蘑菇,蕭紅一家和其他農民家庭一樣,也不富裕,有時她們家還缺少糧食,就到屋頂采集那些生長屋頂上的蘑菇,來解決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

雖然如此地貧窮,但是貧窮也給蕭紅家?guī)砹瞬簧倏鞓?,每到傍晚的時候,呼蘭河這個小鎮(zhèn)里面的人們都會悠閑地,快樂地帶著一家老小來到河邊,悠然自得地欣賞著夕陽落山的美好景色,他們看得是多么入迷,直到太陽完全消失在西邊的天空中,人們才紛紛回家休息。我們這些住在城里面的人沒有機會欣賞到這么美好的景色,因為大氣污染,天空整天灰蒙蒙的,不像以前那么清澈和明亮,我們只能在朦朧中迎接黑暗的到來。

蕭紅的祖父經常抽出時間陪她背詩文,祖父念一句,蕭紅跟著念一句,她最喜歡把詩句大聲地喊出來,吵得鄰居不能好好休息,祖父時不時帶她去自己的園子里無法無天地胡鬧一頓,不是一會兒捉蜻蜓,就是跟著祖父割野草,蕭紅一天天快樂地成長起來了,成為了一名著名的作家。而住在城市的大人天天忙著上班,沒有時間關注孩子成長,關心孩子,更沒有時間來陪孩子們玩耍,每到休息日,他們總是把孩子從一個“興趣班”接出來,送到另外一個所謂的“興趣班”,最終把孩子和大人都累死了。

窮不一定是壞事,因為窮,人們可以擁有一個沒有受到污染的環(huán)境,可以擁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可以更加健康成長,在貧窮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得到的挫折和磨練就比其他人多,可他們收獲了比別的孩子更多的成功,所以窮不一定是壞事。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篇2

在暑假時候,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

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zhèn)里的小姑娘蕭紅。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

她還描寫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采蘑菇那段就非常有趣,好好地去房頂采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里,弄了一鍋的泥漿湯。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童年。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

當她的祖母去世時,我很遺憾,而她很高興,因為她的親戚全都來啦,家里一下子多了這么多人。她為什么不傷心呢?我很糾結。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而且十分的落后,在那里,由于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fā)生了一個個悲劇。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凄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后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里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我很痛恨那里的人,怎么能相信迷信呢?

正如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篇3

《呼蘭河傳》這本書把我?guī)У搅硕兰o的小城呼蘭河。當我蓋上這本書時,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小城中的人們的無知和封建迷信更引發(fā)了我對那個時代人們的思考。

《呼蘭河傳》這本書描繪了二十世紀小城呼蘭河的種.種人事事:不斷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呼蘭河年中盛事:跳大神、放河燈、唱秧歌、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以及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

其中那不斷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和小團圓媳婦令我印象最深。書中,那個大泥坑不斷給人們帶來災難,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人也有,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把坑填平。而那個可憐的小團圓媳婦生了病,人們又是給她跳大神,又是給她算命的,跳大神的時候甚至讓她用滾燙的熱水洗澡,她洗一次昏一次,昏了三次。最后,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活活弄死了。其實通過這兩件事反映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無知與封建迷信。大泥坑不斷地帶來麻煩,卻沒人想去把它填平;小團圓媳婦生了病,人們想了各種辦法,卻沒人去請醫(yī)生給她看病。那個時代人們的無知和迷信既讓人哭笑不得,又引發(fā)了我對她們的思考。

現(xiàn)在,隨著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慢慢地去掉了那些無知與封建迷信。但是那個黑色的社會卻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因為它引發(fā)了我的思考,使我沉浸在了那個黑色的社會中?!逗籼m河傳》這本書形象生動,具有諷刺意味。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篇4

在我的印象里,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它在寒冷的冬季可以低至零下二十攝氏度,但它也借助得天獨厚的黑土地養(yǎng)育了生活在那兒的祖祖輩輩。那里是呼蘭河,是蕭紅的故鄉(xiāng),也是蕭紅最眷戀的熱土。

《呼蘭河傳》是蕭紅以童年經歷為線索而寫成的自傳,這本書幾乎是以一個孩童的視角來進行敘述,語言質樸生動,讀起來也是妙趣橫生。

全書共有七個章節(jié),主要講述呼蘭河城里的概況、人們日常的祭祀活動、“我”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團圓媳婦的悲劇故事、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經歷。每個章節(jié)都各有特色。然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地還是描寫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的部分。

團圓媳婦是隔院老胡家為小兒子相中的“童養(yǎng)媳”。本來只有十二歲的團圓媳婦因為個子高,怕被別人說嫌,故對外謊稱自己已經十四了,可見當時女性的地位多么低下。本應該是自由自在、追逐夢想的豆蔻年華,團圓媳婦卻因為過于開朗,她的婆家人竟堅定不移地認為她“有病”。她是“鬼神附了身”,否則怎么會笑得如此燦爛,嗓門如此大?像老胡家這樣被封建禮教束縛了多年的“頑固派”怎么會知道這才應該是一個十二歲女孩該有的樣子?他們打她,說“不打出不了規(guī)矩人”;他們用燒紅的烙鐵烙她的腳心,說是讓她不再有逃跑的念頭;他們用滾燙的熱開水從她頭上往下澆,說是讓她“靈魂歸位”。多可笑!多悲哀!這一幕幕都反映出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們的愚昧與無知,二三十年代的中國人被封建禮教、習俗捆綁得太久太久了,但是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變本加厲。團圓媳婦最后死了,死在了吃人的封建禮教下,她的婆婆為此哭紅了雙眼。她當然要哭,她怎能不哭?她是哭她在團圓媳婦身上花掉的五千多吊錢竟沒能給她一個“恪守婦道”的兒媳婦。人性的冷漠,世態(tài)的炎涼,無不在蕭紅的筆下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蕭紅的作品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她善于用最平靜的語言,講述最驚心動魄的故事,揭露最駭人聽聞的真相。她寫呼蘭河的人安于現(xiàn)狀,只顧眼前利益:“生、老、病、死,都沒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長去,長不大也就算了?!彼龑懹H戚們相互之間的虛偽:“祖母一死,家里陸續(xù)著來了許多親戚,有的拿著香、紙,到靈堂哭了一陣就回去了?!笔捈t被稱為“女魯迅”,但是我覺得,她不魯迅,因為她的文筆不如魯迅的那般尖銳;同時,我又覺得她就是魯迅的影子,因為他們都把筆尖當作武器,直擊“敵人”要害。我想,這一點在《呼蘭河傳》的最后一章是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

最后一章的主人公是馮歪嘴子。馮歪嘴子是一個磨房里的窮拉磨人,與一頭驢相伴為生。后來,他與鄰院的王姑娘好上了,還有了孩子。在此之前,王姑娘是人見人夸,有人說她個子高大,是“興家立業(yè)的好手”。有人說她的大眼睛很好看,帶著福相。還有更甚者,說要是有了兒子就一定娶她。然而這些贊不絕口的人在王姑娘與馮歪嘴子結婚后卻開始冷眼旁觀。她們認為一個好端端的姑娘嫁給一個窮磨倌,那姑娘的德行也不會好到哪兒去。有人說沒見過哪個姑娘長得跟扛工的似的,有人說王姑娘不是個好東西,說王姑娘的眼睛長得不好。這些人無中生有,為王姑娘“創(chuàng)造”了許多不堪入耳的個人“傳記”,“我”家的廚子王大叔還一心盼望著王姑娘的孩子早些死掉。他們天天扒著馮歪嘴子的窗戶上演一出《竊聽風云》,一有個風吹草動就立即召喚各家各戶前來觀看熱鬧。多可怕的世俗觀念,如果王姑娘嫁的是個有頭有臉的如意郎君,那鄰里的態(tài)度又會截然不同了吧,所以總是會有人見不得別人的好。

人們總是喜歡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高低,同時,人們對一些“不好”的事總是格外地關注,并且盼望著它早些發(fā)生,好讓無所事事的人們有些飯后的談資。在心里,從道德層面上,我們必然對這類行為充滿不屑與鄙視。但有的時候我們又不免成為“湊熱鬧”人群中的一員。當我們見到比我們優(yōu)秀的人,我們也可能會像鄰里們對馮歪嘴子說閑話一樣,對他人說三道四,甚至以別人的弱點當作自我安慰劑。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像嫉妒馮歪嘴子有妻有兒幸福生活的人們一樣,希望別人的快樂早些破滅,悲劇早些發(fā)生。我們多多少少會有這些自私的想法,但很多人是不會付諸行動,這也是缺點中唯一的“優(yōu)點”了。其實我們周圍都在上演著《呼蘭河傳》,生活就是一部《呼蘭河傳》。

讀完一本書,我從中獲得了什么?我在問自己。我看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人們的生活圖景,同時我也知道,愚昧、無知是社會前進的一大阻礙。喜歡“湊熱鬧”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一些“非正統(tǒng)觀念”,但無論如何,我們今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再是一百年前的樣子,我們現(xiàn)在所接受的教育固然不提倡那些吃人的禮教和習俗。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想想,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才不至于一百年前團圓媳婦的悲劇再次上演。比如,遇到摔倒的老人,我們該不該扶?這是個社會熱點問題。要我說,該扶,當然要扶,救死扶傷是每一個人都應盡的責任。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先把這份善事做下去,因為我們心中有善,有責任,我們不是馮歪嘴子的鄰居,我們是二十一世紀活生生的“人”,我們有屬于我們自己的價值觀。

讀完《呼蘭河傳》,我想,我應該對自己的心態(tài)加以調整,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不能像過去的人們一樣因為被封建觀念束縛得太久了,沒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我也從書中看到了一些純潔、美好的東西,那就是作者的童年趣事。那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和祖父與“我”之間濃濃的祖孫情也讓我為之感動。我們應該明白,童年是美好的,但不只有童年時美好的,任何時期的我們都可以綻放出自己的美麗,我們要珍惜所經歷的每一分每一秒。

感謝如詩歌般美麗的《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篇5

“《呼蘭河傳》的長處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實感,蕭紅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優(yōu)秀的作家之一?!?/p>

——夏志清

作為一個不大愛看書的人,或許只有每次學校布置的“名著閱讀”能讓我屈服吧。毫不例外地,這次我挑選來做讀后感的《呼蘭河傳》也是由此程序到我手的。

《呼蘭河傳》很薄,它和我們平日里使用的教科書來相比,也只是厚了些許。為了能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故事設定背景,我先是借助互聯(lián)網將作者蕭紅了解了一番。處于民國時期的她與各種熱門電視劇中風風火火的民國女性不大相同,她的一生,估計“慘”一字都沒辦法支撐起形容它的重任。貧困、漂泊… …這些,在她僅短短的31年生涯中,不斷地折磨著她。或許就是這樣悲苦的一生,才令她筆下的《呼蘭河傳》具有獨特的風格吧。

回憶起當初初開此書,打頭兩章便給了我與想象中不一樣的體會。它與我以往印象里的小說不一樣,該書沒有像其他小說一般地去開門見山地引出人物與事件,而是選擇去花接近有半本書的篇幅去描寫呼蘭河城的風土人情,其中有小到描寫一個泥坑,又有大到講述一些信仰風情的。在閱讀完了全書再回頭看時,才意識到這兩章的內容都是在為后文的事件做背景鋪設,做一個凄涼悲哀的背景鋪設。

在讀完《呼蘭河傳》前兩章的“觀光”模式,才正式回歸到我所認知的“小說”模式。看著以兒童視角來講述呼蘭河城的描寫,現(xiàn)實中作為知識青年的我,仿佛讀到了許多事物的另一面——局限的世界。

祖父——后花園的童年

祖父是第一個進入《呼蘭河傳》的正式人物,也是我覺得書中最令作者難忘的一個人物?!白娓敢惶於荚诤髨@里邊,‘我’也跟著祖父在后園里邊。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在后院里的美好時光,一定是作者久久不能忘懷的。慈祥、善良、和藹、平易近人… …這些用以描寫祖父的詞語總結為一個便是“自在”。在閱讀完全書后回頭再品讀,祖父的一言一行都與城中愚昧無知的人不一樣,也正是這樣不一樣的祖父才帶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在后花園里的童年。

小團圓媳婦——大缸中的“病人”

生性開朗活潑、天真可愛,這樣的一個人,我一定會很樂意與她做朋友,但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呼蘭河城中卻遭受著非人的待遇?!盎顫姟北灰暈楣治?,“天真”被當做病人。種.種稱作是“治病”的偏方鞭打在她的身上:被拿燙紅了心的鐵烙腳、被無數(shù)次扔進充滿沸水的大缸… …書中對年僅12歲的小團圓媳婦的種.種折磨令我痛心,不僅為小團圓媳婦,還為那些城內無知的“看客”。

呼蘭河城人——“看客”

他們無知愚昧,令我憤怒;他們無知愚昧,令我同情。

沒有接觸過世事的他們,看待一切不平常的眼光都是不一樣的??梢哉f呼蘭河城內的種.種不幸與悲哀都是由于他們而造成的。看馮歪嘴子的不屑目光、對待小團圓媳婦的冷漠… …“看客”的態(tài)度令我憤怒。

同時我又可憐這樣的一群看客。他們是呼蘭河內的“兇案”的兇手,又是“案件”的受害者。他們也被這種無知愚昧所禍害,導致他們封鎖在這樣的一座悲哀的“空城”。

這本書看到最后,與我初開此書的感受真的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內心沒有大的波瀾,但是那種隱約的痛心之感,卻一直影響著我… …直到現(xiàn)在我都想知道,那座充滿惋惜與悲哀的“城”,是否還在這個世界的哪一個角落?


呼蘭河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賞析相關文章:

《呼蘭河傳》讀后感5篇優(yōu)秀范文

呼蘭河傳讀后感

呼蘭河傳讀后感精選范文集總5篇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

《呼蘭河傳》讀后感精選范文500字5篇

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5篇

蕭紅《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5篇

《呼蘭河傳》讀后感5篇最新精選范文

中外名著《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

呼蘭河傳讀后感精選范文集總

4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