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優(yōu)秀范文5篇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那么關于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怎么去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一
利用暑假的一段時間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后感受頗多。它給了我們更多的是實踐經(jīng)驗和中肯的勸告。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中提議教師主要從教師的個人思想動態(tài)、指導教師的教學方法、怎樣提高教師的教學本事、業(yè)務水平、以及提高教師的指導本事和青年教師應當如何去做等等?!皟H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我認為僅有教師永不間斷的學習,他才能具有不斷的源泉。所以說教師的學習、讀書,對他所從事的特殊職業(yè)說有多么重要。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越是能夠自如地掌握教材,所講述的東西就越是鮮明,學生聽課以后需要花在書本上的知識時間越少。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那種對教材的知識很膚淺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造成一種虛張的聲勢,人為地夸夸其談,企圖以此一影響學生的意識。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可悲的。大家明白,任何一種動植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須靠自身機體內(nèi)不斷吸取外界的營養(yǎng)而生存。同樣,作為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一名教師,他要想永不落伍,時刻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做一名適應于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教師,僅有不間斷的學習。
教育是一項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教育工作不是一項用力去做就能夠做好的事,它需要我們用心去做。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尤其是實施新課改以來,教師的定位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僅是教教材,而是要以教材為載體,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帶著學生走進教材。這不僅僅是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是教師的地位和職責的轉變。蘇霍姆林斯基創(chuàng)辦的帕夫什雷中學,把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放在了第一位,“那里是學習和生活的樂園”,“是學生們的天堂”,把學生歡樂健康的成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們真實悟出了教育的目的——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題,作為教師,無論學生成績怎樣,我們都應當有這樣的認識: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而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使他落下了功課,我們需要給他以關心,給他以鼓勵,增強他的勇氣。我們要做得是揚長避短,而不是取長補短。我們的世界如此絢麗多彩,不正是因為不一樣的人,干著不一樣的事,就是因為這種千差萬別才構成了美妙的世界。
我們的教育就是要發(fā)現(xiàn)、利用、發(fā)展這一多樣性,而不是用簡單、劃一、僵化的標準,將豐富多樣的原料軋制、打磨成一模一樣的成品。事實上,這樣的結果不是人為造成很多“廢品”,就是產(chǎn)生一大堆無用的下腳料唯有平易近人的教師,學生才會喜歡你——“愛人者,人恒愛之”;唯有“其師親”,才會有“其道信”,學生才能學好,才會愿意學,樂于學,才會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師愛是偉大的,神圣的。它是人類復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結著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是一種沒有血緣和親情,沒有私利與目的“超凡脫俗”的愛。帕夫什雷中學的教師們在這一點上做的很好,他們是真正的關注學生們的成長,在這上頭也傾注了很多的愛心,對每個學生都給予關注和尊重,對每位學生都要做到不偏不倚,這就是他們的愛心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因為每位教師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對學生的一個啟示,點撥以及一個鼓勵,都可能對他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許教師的一聲呼喚完全能夠喚醒一個塵封的心靈。愛是一種了解,關懷,職責。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保護學生。”“愛”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是教師教育學生的前提,也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藝術和本事。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把熱愛學生看作是教師最基礎的美德,經(jīng)過閱讀《給教師的提議》,我更堅信了這一點。用愛心去培育學生,這是一種對他人,對社會的職責。當然,我所說的“愛”是一種理智的愛,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放任。
其實,現(xiàn)代教育的失敗就在于我們剝奪了原本屬于孩子的一切,而這一切有需要他們?nèi)タ嗫嘧非?。我們究竟應當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值得我們思考。教師的職業(yè)雖然平常并且平淡,但總有一些東西讓人感動,要改變一個學生,我們需要“用心”塑造他們。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二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他的每條提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運用于我們此刻的教育工作之中,是十分必要,很有價值的。
當讀到《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一條提議時,我覺得獲益非淺。蘇霍姆林斯講到:“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倍Wo兒童對教師的信任,就必須“嚴格地、堅持地關心兒童,關心兒童的人的尊嚴感”。因為“僅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讓學生經(jīng)過學習而受到教育”。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沒有我們想象的能夠那么頑強地克服困難。所以,不管是應對犯錯的學生,還是應對某方面發(fā)展有障礙的學生,我們都應當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愛護他們、尊重他們,耐心地幫忙他們克服困難?;蛟S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冷漠的訓斥并不能到達我們所要的教育目的,而尊重學生,讓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卻往往能使教育“柳暗花明又一村”。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列舉了一位歷史教師上公開課的例子,這位歷史教師的課上得十分出色。當別的教師問那位教師,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時,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并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墒牵瑢@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弊x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p>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第一個層次是堅持。讀書的好處幾乎我們每一個人都明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跃?,無時無刻都告戒我們要努力讀書,讀好書。是呀!讀本好書能使人開闊視野懂得更多知識,豐富大腦,更能使你增強自信心。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我就應當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教師不僅僅要有一桶水,并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眴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我想,讀書貴在堅持!所以,讓我們做一個樂學的教師,因為僅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第二個就是構成習慣。讀書就和我們的吃飯睡覺一樣,應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每一天都不可少,但每一天都會有收獲,有長進。
第三個是審美?!睍侨祟愄岣叩碾A梯“,每當我們讀一本好書,就好象在與一個個智者交流、探討、學習,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這樣就能促進我們逐漸進行深入的思考,能夠提高自我的審美本事、思考本事和確定本事。
當讀到《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那個”費加“是蘇霍姆林斯基難忘的,也是我印象異常深刻的。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描述費加的,他”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里,來不及構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jù)的那些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他的思想曲折要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認定的笨的學生十分相似,那我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采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傍晚留下來反復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他“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異常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就這樣,費加到了五年級,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七年級畢業(yè)后,費加進了中午技術學校,之后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真的是不可思議啊,費加碰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教師真是她的幸運,這樣的教育為他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想,我們雖然不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地去對侍一個后進生,但至少我們能夠從中得到啟發(fā),對他們要有信心、耐心和愛心。后進生思想覺悟較之好學生有差距,他們認識本事較低,思想基礎不牢,容易出現(xiàn)反復。所以培養(yǎng)他們的
團體榮譽感、上進心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只要我們工作做到位,是完全能夠轉變的。后進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當他們做錯了事后,往往會感到懊悔。所以,教師對他們的思想反復、動搖要有充分思想準備,要更加關心他們,克服急躁情緒,不斷地從反復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提高因素,教育引導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同時,要注意做好鞏固工作,防止后進生思想重新出現(xiàn)反復。這就需要我們做很多的持久的艱苦的思想工作,應當像對子女一樣愛護他們,要求他們,對他們負職責,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嚴父之情,要愛得得體,嚴得適度,進取為他們創(chuàng)造向提高轉化的條件。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三
蘇霍姆里斯基在給教師的提議中,首先談到教育應當熱愛孩子。僅有熱愛孩子,才能擁有熱情,才能無悔的付出,才能孜孜不倦的鉆研,合理地運用空閑及有效時間來工作,學習。教育不應當并且也決不能成為一種復制過程,他要成為一種創(chuàng)造與激發(fā)的過程。早在上世紀40年代,蘇聯(lián)就開始關注到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和學習方法的養(yǎng)成問題。尤其是小學階段,學校與教師教學的第一要義就在于要教會兒童學習,培養(yǎng)少年兒童熟練地讀和寫,并在熟練地讀寫的基礎上進行進取的思考,進而去創(chuàng)造。這一點,對我們此刻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我們的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被完全放開,成了斷線的風箏,以至于在高中階段,沉重的課業(yè)負擔和升學壓力,使他們望而卻步,失去了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在者,我們的學校環(huán)境并不適合素質教育。僅有素質教育,新課改的口號,貫徹下來舉步維艱,甚至換湯不換藥。個中原因恐怕只在理念二字。誰都明白創(chuàng)新好,然而有不愿承受創(chuàng)新的代價,因而在學校林立的現(xiàn)實背景下,創(chuàng)新帶來的暫時困難,讓領導者們懼怕名譽的喪失和生源的減少,現(xiàn)實的壓力就在眼前,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我們的素質教育是否也要研究一下結合我們的現(xiàn)實情景呢?高調誰都會唱,但我們要聽的是一首
和諧的樂曲。
無助的眼神越深入的閱讀,越感到現(xiàn)實的壓力。好多想法也曾在我的心頭拂過,然而,我只是一無名小卒,對自我的本分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對于課改這樣的大問題,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比方說,我想帶學生卻體驗生活,到大自然,到社會中去感受,然后進行作文和情感教育,但這些又是學校從安全角度著想所堅決不允許的。發(fā)動學生建立班級的圖書角,有違反了學校的某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人微言輕,做什么事情都是束手束腳,徒有羨魚情。教育解放學生之前先解放教師,讓為人師者心胸開闊,進取思考,從心底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這才是正道。強扭的瓜不甜,僅有好的決策者,沒有有力的執(zhí)行者,我想,改革也是紙上談兵。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四
最近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后,對這位前蘇聯(lián)偉大的教育家,更是佩服至極,崇拜至極。他的每條提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用心去思考他的每一條提議,很好的借鑒,并運用于我們此刻的教育工作之中,都是十分必要,很有價值的,下頭就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中第46條關于寫教師日記的提議中提到的教師日記,這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感受和體會。
我認為蘇老提到教師寫日記也就是今日我們所倡導寫教學反思。
幾年的教學工作經(jīng)驗讓我懂得了教師應當經(jīng)過教學反思來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正如葉瀾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必須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從中我們能夠完全看出當前倡導的教師要寫教學反思之如此重要,如此必要。很長一段時間,我就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許多教師外出聽課、看課的機會很多,可是幾年之后,多年之后,你再去聽他的課堂教學,為什么還是不能讓學生進取主動地去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那里我認為關鍵就在于教師缺乏這種學習的品質,缺乏課后反思的品質。目前存在的狀況就是有的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學期末統(tǒng)一的后補的,更為可笑的是,有的教學反思居然是課前預設的。這樣哪還會有它的必要性,實用價值呢?所以,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提議和葉瀾教授所說的那句話我們更應當重視寫教學反思、并且堅持寫,以此促進我們的成長,以此提高我們的業(yè)務水平。
《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讀書心得范文五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覺得每條提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如果能運用于我們此刻的教育工作之中,是會十分有意義,十分有價值的。
“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一條提議,我覺得獲益非淺。蘇霍姆林斯講到:“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而要保護兒童對教師的信任,就必須“嚴格地、堅持地關心兒童,關心兒童的人的尊嚴感”。因為“僅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讓學生經(jīng)過學習而受到教育”。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沒有我們想象的能夠那么頑強地克服困難。所以,不管是應對犯錯的學生,還是應對某方面發(fā)展有障礙的學生,我們都應當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愛護他們、尊重他們,耐心地幫忙他們克服困難?;蛟S我們會發(fā)現(xiàn),冷漠的訓斥并不能到達我們所要的教育目的,而尊重學生,讓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卻往往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這學期,我要多讀書,多讀一些國內(nèi)外的教育家有關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方面的著作,重點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一書,以提升自我的教育素養(yǎng),并將好的經(jīng)驗應用于教學之中。同時注意積累、總結自我教學工作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并記錄下來,讓自我的教學生涯也留下一行淺淺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