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拉貝日記》讀書筆記讀后感范文5篇

莊宇221147 分享 時間:

  《拉貝日記》的作者是德國人約翰·拉貝,該書是作者的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今年是第六個國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2周年。對《拉貝日記》的閱讀能讓人體悟到戰(zhàn)爭的殘酷,生命的不易,以及在黑暗中閃現(xiàn)出的人性光輝。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拉貝日記》的讀后感,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最新2019《拉貝日記》讀書筆記讀后感范文5篇

  2019《拉貝日記》讀后感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這本書的作者約翰拉貝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雇員,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yī)生、商人等共同發(fā)起建立南京安全區(qū),并擔任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一些國際友人在當時極其危險艱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shè)立的南京安全區(qū)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也擠進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受到保護。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一樁樁令人發(fā)指的暴行。他在1938年4月回到德國以后,連續(xù)舉行報告會,向德國當局呈送書面報告,繼續(xù)對日軍在南京的罪惡進行揭露。在受到德國警察蓋世太保的訊問和警告之網(wǎng)后,他仍然暗暗地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guān)資料,將這些歷史記錄留給后人。

  這本書主要采取的是日記體這一形式,在情節(jié)上,他更多的是翔實的、樸素的記述,讀完后令人壓抑、憤怒,為那段黑色的歷史。

  我想說,日記不是一種吸引人的文字形式,有誰會沒事干要去了解一個與你無關(guān),相隔千里甚至千年的人每天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如果那些文字記錄的盡是些流水賬般的瑣事,那真叫人不堪忍受。不幸地是,拉貝先生的日記實在很流水賬。如拉貝自己所言,“這不是一本消遣性讀物,雖然開頭部分可能會給人以這樣的印象。它是一本日記,是一個真實情況的報告?!彼诶锩婵偸亲屑氂涗浟嗣刻煸谀暇┏前l(fā)生的“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發(fā)生了什么。文字一絲不茍,力求準確,立場客觀。這些事件全都是關(guān)于日本占領(lǐng)軍當時對南京城和南京人做出的各種令人發(fā)指的行徑。而且很關(guān)鍵的是,拉貝將日本軍隊的行為和其在國際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以及自己的祖國和這樣的國家結(jié)盟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刻的比對和反省,對自己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和支持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感到十分遺憾和對戰(zhàn)爭本身的深惡痛絕。但即使如此,他也始終不渝地忠誠于自己的祖國,

  他在日記里也會抱怨中國人的貪污,不守信用,也會咒罵美國人,英國人的膽小,偷跑,也會想念自己的家人。這本日記里全是這樣真實的人,事,情。

  可以說,拉貝以德國人的嚴謹和商業(yè)從業(yè)者的習(xí)慣細致地記錄著那年冬天南京城里的一切。

  我們讀著他的日記,仿佛漫游在1937年冬天的那座南京城。那座城里只有獸性和人性在搏斗,看到戰(zhàn)火之下我們的同胞只能躲在那面偌大的德國國旗下才能覓得求生的希望,看到硝煙中國人涌向安全區(qū)抓住救命的稻草,看到許多工人得以生存,只能是因為有幾位高大的德國人站在他們身前,我感動之余甚是心酸。

  他沒有滿腹的哲理,也沒有宏偉的韜略,更不是一個狂熱的政客

  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誠實質(zhì)樸的商人,一位有頭腦的人,他知道什么時候應(yīng)該干什么事。他恢諧幽默,遇亂不慌,臨危不懼,即使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下依然能保持隨和而受到周圍人的歡迎。他是一個純正的人道主義者,他把幫助危難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義務(wù)。拉貝仍然堅持著,因為他還要幫助安全區(qū)內(nèi)的中國人民,他工作、奮斗、計劃,盡他的全力做他能做的事,甚至在安全區(qū)物資短缺時,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

  拉貝,讓我很感動,一個德國人,一個中國民族的英雄!我為他保護文明國家的子民而感動落淚;我為他的堅強與癡心而感動落淚。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人對中國人的種.種殘暴行為;他保護中國人,盡管日德是盟友,但這并不影響他對中國人的愛。

  謝謝拉貝,謝謝那些最初組建起安全區(qū)的國際友人!但是想想我們的祖國在那個時期,在日本人眼中,甚至德國人眼中是什么樣的呢?日本人眼中無疑只是一群東亞病夫,幾個可以游蕩的動物,和一般的低賤生物沒有什么區(qū)別,殺死再多都無所謂,還可以磨刀呢!而德國人眼中呢?也許真的就像拉貝說的一樣,我們是一群渴望拯救的人,一群無能的渴望別人拯救的人,一個滿目瘡痍的民族,一頭犯病的獅子。

  于是,拉貝作為一個“人”,憑著人的感情,憑著人性和本能,用他的方式保護著中國人。他建立的安全區(qū),連同他的私宅,成為了許多中國難民躲避轟炸的堡壘。面對日本滅絕人性的、瘋狂的、失去理智的進攻,國民政府退縮了,南京守軍退縮了,把無辜的人們拱手讓給日本軍隊任由他們宰割。然而,“人”呢?人性永遠不會退縮!

  一個外國人,被卷入一場戰(zhàn)爭,卻不畏懼危險,以”人“的名義,拯救一個素不相干的民族的人民。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與當時日本人的瘋狂,中國官方的軟弱冷血,中國民間的麻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下,閃耀著獨特的光輝。

  獨特的視角,特殊的人,寫出了這本特殊的書。讀罷此書,我們不僅要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被刺刀逼到角落里卻仍倔強地閃光的人性光輝。

  其實小人物也很偉大(雖然拉貝在歷史上并不是一個“小”人物),并不是你本身偉大,是因為做了并出于真心做了某些讓當時社會認可并贊揚的事而變的偉大的。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我能在本身的安全沒有收到嚴重威脅下能救幾個算幾個,是盡全力去救助而不是一個都有不救——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活下來的人很不容易,而在戰(zhàn)爭中通過自我的力量讓更多的人存活下來就更不容易了——那是一件偉大的事。

  愛,不分多少、大小,只要你肯付出;愛,不分國界,只要心中有愛!

  2019《拉貝日記》閱讀有感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重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啦……啦……你用那母親的脈搏和我訴說,拉貝日記觀后感。。。?!泵慨敗段液臀业淖鎳纺莾?yōu)美的旋律響起時,一種溫熱的情感便會在身體里慢慢升騰。我想這便是作為中國人應(yīng)有的民族自豪感吧。往往一個人對事物熱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就像你愛你的家人、朋友、師長一樣毫無理由。我愛我的祖國,她雖然沒有俄羅斯那么大,沒有美國經(jīng)濟那么發(fā)達,但是她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并且有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史。

  而近期再次使得我為祖國而感動的是一部電影叫拉貝日記,作為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對1937年12月冬在數(shù)周內(nèi)南京城里發(fā)生的那些事知道的太少太少,可憐的一些信息主要來源于歷史課本和媒體資料,大都太過概括,缺少了應(yīng)有的立體感。

  《拉貝日記》給我一個機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去更進一步的了解那段殘酷與壯烈交匯的歷史。這部電影無疑可以被稱作一部好電影,整個觀看過程中我都被劇情牽動著,但是我的臉一直緊繃著,什么話也不想說,心情特別的沉重。在這個電影中有幾個情節(jié)讓我記憶特別的深刻,一個是日本轟炸南京,拉貝牽起來德國的國旗,中國人在德國國旗的庇護下面躲避轟炸,覺得是種諷刺,這大概是希特勒唯一做的好事吧。我不禁要想為什么作為中國人在中國的領(lǐng)土上沒有安全感,而僅僅一面德國的國旗其效用卻這么大,想來關(guān)鍵是德國的強大啊,觀后感《拉貝日記觀后感》。

  另一個情節(jié)是日本軍人透露消息的情況,也說明了發(fā)動戰(zhàn)爭是極少數(shù)的軍國主義分子,大部分日本人都還是不希望戰(zhàn)爭的,這也是我在影片中唯一一個我不會用鄙視的眼光注視的日本人。還有一個就是日本人在進行殺人比賽的時候那群同胞的眼神,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個個坐以待斃,或許這個是導(dǎo)演的安排,不過人人都是沒有神的眼神,這么多人為什么不能夠反抗?他們被俘之前可還是中國的戰(zhàn)士啊,這是我最無法了解的。

  起初,我其實并不太想看《拉貝日記》,理由和我沒有看《南京!南京!》之類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一樣的。怕悶,怕看了以后渾身不自在。事實上結(jié)果和我預(yù)料的一樣。可是我并不后悔看了《拉貝日記》,從電影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靈魂充滿著人性光彩的拉貝,耿直的威爾遜大夫,年輕氣盛的羅森博士,慈愛堅強的杜普雷女士,人物豐滿,個性鮮明,為突出拉貝起到了很好的綠葉作用。

  跟著導(dǎo)演的鏡頭,我看到拉貝在是否出任安全區(qū)主事者的困惑,他在失去妻子的心靈戰(zhàn)栗中變得更加堅定,他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為安全區(qū)購買糧食,而故意不讓別人知道內(nèi)情。

  面對這樣一個把大愛傾注在一群與自己并無太多瓜葛的弱者身上的外國人,你沒法兒不想起救猶太人于水火的辛德勒,沒法兒不想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白求恩。影片在娓娓道來中,為重構(gòu)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立下莫大之功。

  面對殘酷的日本人的侵略惡行,一個滿可以置身事外的人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留在這生死難保的是非之地,其中的偉大誰又能否認呢?

  今年是建國六十周年,在這六十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里,中國變得太多太多,從貧困到豐衣足食,從弱小到強大,從被人看不起到被人看重,人們在向著祖國美好未來看齊時,是否會想起那些曾經(jīng)戰(zhàn)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呢,他們的英勇事跡是否還被記得真切。

  幾年前曾經(jīng)聽過某校學(xué)生在觀看南京大屠殺的視頻資料時不斷爆發(fā)出興奮的笑聲的報道,那時的我簡直無法相信,作為中國人他們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在建國六十周年的今天我想這是一個好機會,一個培養(yǎng)新一代中國人愛國熱情的好機會。

  我想拉貝日記的出現(xiàn)無疑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根是一個好的契機,古人已去今人是否還記得緬懷這他們呢?勿忘先烈!勿忘國恥!

  2019《拉貝日記》閱讀心得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拉貝是德國人,他是一個虔誠的徒,對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處在內(nèi)憂外患中的中國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1937年日軍進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幾位外國傳教士、教授、醫(yī)生、商人等共同發(fā)起建立南京安全區(qū),并擔任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他和一些國際友人在當時極其危險艱難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四處奔走呼號,奮不顧身地抗議和盡其所能地阻止侵華日軍對中國人民瘋狂施暴。他們設(shè)立的南京安全區(qū)為大約25萬中國平民提供了暫時棲身避難的場所。在他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里,也擠進了600多名中國難民,受到保護。其日記主要記述了侵華日軍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因為他當時的身份,一直留守在南京,從而直接和間接的目睹了日軍對于中國民眾的暴行。他的日記詳實的記載了日軍攻占南京前的狂轟濫炸,到日軍攻占南京后的燒殺搶掠,以及耳聞目睹的各種殘忍暴行。作為一名旁觀者,一名第三國的目擊者,拉貝日記的價值性是不可估量的,從而更有力的證實了南京大屠殺的存在。

  1938年二月份,拉貝的糖尿病已經(jīng)開始惡化,而且,由于拉貝對日軍的不斷施壓,以及他對日本暴行的不斷指責與控訴,激怒了日本軍界的要員們,強行要把他驅(qū)逐出南京,德國政府在接到日本方面的通報后,決定對拉貝召回,接受質(zhì)訊。拉貝最終在將難民營托付給馬洛、魏特琳等十幾位外國人士,安排妥當后便回了國。

  拉貝的晚年十分之凄涼,在1950年,也就是抗戰(zhàn)勝利的第五個年頭他就逝世了,當時無人知曉,沒有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動,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我認為拉貝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他恢諧幽默,遇亂不慌,臨危不懼,即使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下依然能保持隨和而受到周圍人的歡迎。他是一個純正的人道主義者,他把幫助危難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義務(wù)。在日軍占領(lǐng)南京時,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傭人和職員,為了南京平民的安全,不顧個人的安危,甘愿留在受難的南京,吃盡苦頭。他對難民一視同仁,尤其不虧待窮人。一次,當拉貝正準備關(guān)院門時,有3個窮孩子來找防空洞,被他這個洋人嚇得撒腿就跑,拉貝卻把他們喊了進來,安排在防空洞中間的位置。

  愛,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拉貝不是中國人,但他對中國的愛不亞于任何一個中國人。

  2019《拉貝日記》閱讀體會

  《拉貝日記》是一部真實、完整地保存了南京大屠殺的珍貴史料。它記錄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3日,這個恥辱的日子,在中國人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這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難以磨滅的恥辱。從這一天開始,30萬同胞遭到了慘絕人寰的殺戮。在當時,中國人雖然人多,可人多又什么用呢,我們的國力比不上日本,國內(nèi)工業(yè)基礎(chǔ)又差,武器裝備落后且數(shù)量少。日本軍國主義在12月13日這一天,開始了瘋狂的搶奪和侵略,喪心病狂地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活埋、槍殺、砍頭……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特別是兩個日本軍官,居然進行了殺人比賽。殺完之后,還得意洋洋地自吹并拍照留念,真是連畜生都不如!

  我們要向幫助中國人避難的外國友人致敬,向曾保護了30萬難民的德國人拉貝先生致敬。

  南京大屠殺,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讓人忘卻,它用血淚史告訴我們每個中國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永遠記住這段歷史,但不要記住仇恨。我們每一個學(xué)子,要奮發(fā)讀書,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

  2019《拉貝日記》閱讀感想

  《拉貝日記》是當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國友人親身目擊南京大屠殺所作的真實記錄。

  1882年,約翰·拉貝在歐洲十字路口的明燈——德國漢堡誕生。拉貝先生始終堅持“把世界還給人,把人歸還自己”這一人道主義的精髓,像一彎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凈化著無數(shù)的魂魄。1937年日軍向南京進攻前夕,約翰·拉貝從北戴河趕回南京被推為南京安全區(qū)主席。12月13日,日軍攻戰(zhàn)南京,進行了令人發(fā)指的血腥屠殺。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國以民,在他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區(qū)內(nèi),他和他領(lǐng)導(dǎo)的十多位外國人,不僅拯救了25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捍衛(wèi)了人類的真理和尊嚴。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橋1號院子內(nèi),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

  這部日記所記述的,都是拉貝的親歷親見親聞,非常具體、細致和真實,無人能否認其可信度。

  “在清理安全區(qū)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許多平民被射殺于水塘中,其中一個池塘里就有30具尸體,大多數(shù)雙手被綁,有些人的頸上還綁著石塊”,揭發(fā)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對他國民眾生命的無視。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個老百姓眼珠都燒出來了……整個頭給燒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頭上?!币粋€細節(jié)寫出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人性的踐踏,表現(xiàn)了拉貝先生對中國民眾的同情。

  “1月3日: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國兵當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殺,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絕對違反國際法;在攻城的時候,大約2000平民被打死。

  1月6日:克羅格看見漢中門邊的干渠里大約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機槍掃射或是別的方法弄死的百姓?!边@些明顯的數(shù)據(jù)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滅的,是存在的。

  拉貝先生所寫的日記在告訴我們:歷史是不可磨滅的,而作為一個人要真實,真誠的去解釋還原事實。而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做一個誠實,甘于奉獻的人。

  為了紀念拉貝先生,1997年,德國柏林的墓碑運抵南京,現(xiàn)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他的墓碑上也僅只書寫下“一個好人,一個不屈的人,約翰·拉貝”。他所做的,所寫的,所成就的,幾乎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部分,但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個英雄。

  今天,面對拉貝故居,我們仿佛仍能聽到拉貝先生朗朗的笑聲,沉重的嘆息;看到他揮舞手臂的憤怒表情,伏案奮筆疾書的側(cè)影。

16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