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7篇

楚雯0 分享 時間: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怎么寫呢?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7篇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1

子歲新春之際,時之隆冬歲末,心靜之余復讀《曾國藩》三卷,比昔年耶島排解寂寞添趣而讀時,更有新的理解和感觸,也更使我感到的其人、其事、其思、其語的博大和精深,也明白為何上朝國君的敬佩,淵出于何。

回顧我之泱泱大國,偉人英雄輩出,卻無過于與我輩如此之近者,唯曾滌生此人爾。讀此書令我增智許多,看先賢也從年輕豪邁成長,歷程艱辛磨難,后又感悟人生,奪其命者!實為常年之思勞也。然其思又于其筆流傳于世,不妄后輩幸事。

曾國藩值得我深思的轉折有二,一為事業(yè)成功后的轉變;二為行將離世的轉變。也可以說成是,首先為為人處世的行動上轉變,此借助于老莊,次為精神思想上的蛻變,此借助于帝王霸業(yè)之術,變稱可為經(jīng)世濟民之法。前者是其由成功走向成熟,后者使其由成熟徒生遺憾。曾國藩以挺經(jīng)律己,終于取得巨大成功,使自己的事業(yè)走向了人生的頂峰,本應該世人稱賢,但是卻遭到朝廷其他官員的非議,使其徒生變故,處于驚險之中,只能自減羽翼借故歸隱,雖迎合了古語中”福禍相依“道理,但更是道明了用何思路處世的含義,儒家經(jīng)世之論畢竟被老莊無為而替換,此乃人生的一大精練,然若無年齡和時世的熏陶,何能為此?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好說卻難做也!觀當前之時世莫過于此,出事業(yè)、人生、朋友、理想之俗務,當以才能為建功立業(yè)之手段,以柔善為盤桓守成之方法,方可略有小成,為我等之大戒也。每歲增過天命眾人士,回首往事,或成功,或失敗,或痛苦,或歡樂常有感慨,悔人生不能復古重來,由衷之言脫口而出,人均不能免俗,只不過因人而異,皆由環(huán)境地位不同而不同罷了,一代大儒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夫俗子呼!此為人生之撼事也,也是上天因歲增而給人們所帶來的快樂之一吧,如能參悟朝起而聞暮鼓之人,早已跳出三界紅塵之外了。

讀滌生之生平,境界難以攀越,但遇事多思之界、處驚不變之境、日常勤筆之法,皆是我等學而習之。嗚呼!樂哉!此實乃靜心修習之良法也!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2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現(xiàn)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修身治國的千古完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持家教子的最成功者,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更是深刻影響數(shù)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國藩是一位出身平凡、資質平庸之人,奮起而蛻變?yōu)榱⒐?、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完人,他是放眼看世界的一位偉人。雖然他在前中期沒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現(xiàn),更是在中年的時候因為自己的諫言險些丟命,但是他的勤奮和恒心在后期卻是幾乎達到了極致。凡是做一件事,無論艱險還是容易,都必須埋頭去做。曾國藩還常用“不忮不求”作為治心的方法。他說:我這一輩子粗讀儒家經(jīng)典,看見圣賢教人修身,千言萬語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忮,就是嫉賢害能,妒功急寵?!蝗サ簟濉?,滿懷都是荊棘;不去掉‘求’,滿腔天天都是卑污。我對于這兩項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沒能夠掃除干凈。所以說一個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說“我天賦異秉,我有什么好的遺傳”,而是說“我不管怎樣,我都要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是最大的修煉。

曾國藩受到挫折的時候也曾經(jīng)想到過自殺,后來是左宗棠罵醒了他。他才意識到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解決不了問題。后來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缺少恒心,那一天的日記可以說是他自我改造命運的一個轉折點。后來他在給弟弟的一封信中寫道:“余生平坐無恒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yè)無成,深恥矣?!币簿褪且粋€人要勇敢地面對自己,要能找出自己的缺點。“不慣早起,強之未明即起。不慣莊敬,強之祭祀齋戒。不慣勞苦,強之與士卒同甘苦,強之勤勞不倦。不慣有恒,強之貞恒。”我們要記住,一個人的缺點就是你這輩子的功課。一個人有自知之明很難,更難的就是克服自己的缺點。

他那超人的洞察力也很是值得欽佩。他從一介書生投筆從戎,通過自己募兵、訓練出戰(zhàn)斗力很強的湘軍,最終將太平天國起義鎮(zhèn)壓下去,為保住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當然,在此不多評說他的政治立場,有人謂其為“元兇”就由此而來。單從他在軍事行動和復雜的政治格局中表現(xiàn)出來的超人洞察力這點,就頗令人覺得他很不一般。他的裁軍不去官、他的忍辱負重、他之后大力促進洋務運動,等等,無不證明他不愧是個優(yōu)秀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這種洞察力的形成,離不開廣博知識的積累、離不開善于審時度勢的頭腦。

然后我還覺得他的傳家八寶非常好?!皶?,蔬、魚、豬、早、掃、考、寶?!睍?,指讀書。知書達理,德才兼?zhèn)?。蔬,指種菜。自種蔬菜,味道鮮美。魚,指養(yǎng)魚。池塘養(yǎng)魚,自見樂趣。豬,指喂豬。家中喂豬,增加收入。早,指早起。早睡早起,精神飽滿。掃,指掃地。房屋內外,灑掃干凈。考,指祭祖。孝道盛行,民風醇厚。寶,指睦鄰。鄰居相睦,其樂融融。這些東西其實看起來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些東西,但是我細心的觀察一下我從小長大的環(huán)境,其實長輩們在教育我們的時候就有很多東西和里面的差不多。所以從曾國藩身上體現(xiàn)的修身、齊家、治國都很充分,而且對于修身來說應該內外兼修。

我也給自己做了一張每天的作息安排,但愿自己能夠堅持,堅持鍛煉,堅持學習,養(yǎng)成好的習慣。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3

讀《曾國藩家書》,從第一封家書開始,筆者就被書里濃濃的親情味所感染。隨著閱讀的深入,這位被譽為“清朝第一中興名將”的形象在筆者心里徹底被改變了。一封封看似聊著居家艱難的家書,字里行間蘊含的是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兒、親朋好友的濃濃的掛念、敬重、關懷、關心之情,每一封家書都洋溢著濃郁親情。看的筆者都想讓時光倒退幾十年,重新回到僅靠書信聯(lián)系的時代。

如今人們,就應說是趕上了好時光。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無論多遠,都好像在咫尺之間,都能夠透過電話、信息、微信、網(wǎng)絡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電子通訊技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現(xiàn)代人能夠說已經(jīng)告別了原始的信紙、信封。但是,無論如何方便快捷,總覺得少了一點感覺。

讀著《曾國藩家書》,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幾年前自己寫信讀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著墨香和紙香味的信,讀起來,感覺特親切特溫馨,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活靈活現(xiàn),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讀著親朋好友的來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濃濃的親情友情。如今,無論是接電話還是看信息,總覺得少了一點韻味和感覺。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4

讀完《曾國藩》意猶未盡,讀到后面戀戀不舍,不舍把他讀完,這本書唐浩明寫的《曾國藩》是本很值得讀的書,接下來淺顯總結一下本書和對自身的思索。

曾國藩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嚴格要求自己,體察人才,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來都心存善念,當敗太平軍時很多人勸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繼續(xù)的戰(zhàn)爭帶來的殺戮,一心想結束戰(zhàn)爭還百姓安寧。但為湘軍統(tǒng)帥和游走于官場中的他卻又心狠手辣,為達到某種目的不惜殺害無辜之人。

但還是理解這位一代偉人,因為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我們要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大環(huán)境下去作出思考,說到底曾國藩也是凡人,正所謂“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統(tǒng)帥,不虛偽,沒有心機城府不足矣在腐敗的官場立足。而他卻沒有停止修正自己的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目前的我要學習,反省,要不斷的思索自身、思索世界以史為鑒、以銅為鏡,要有自知有能力,認識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變,不斷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優(yōu)秀。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5

曾國藩是晚清大儒,為現(xiàn)當代諸多名人所敬仰萬分,所以想試讀讀曾國藩的書,以增裨益?!对鴩視肥杖肓嗽鴩猿鍪耸贾两K的經(jīng)典家書,其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在此,我也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中國文人所敬仰之人被稱之為圣賢,這也是先賢們所追求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一代代人不斷努力,但成為圣賢的人屈指可數(shù),可見成果之難,曾國藩也是其中之一,從他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不斷追求的精神。圣賢者,首先為圣,圣者就是一種近乎完美的狀態(tài),曾國藩也就是不斷追求這種狀態(tài),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品德,日日省乎己,向著完人不斷地努力,縱欲的自責,自滿則自遣,在不斷地自省中,曾國藩他謹言慎行,孝順父母,疼愛弟兄,為儒林人士的楷模和典范。

其次,圣賢者,賢者也,賢者,學識淵博,能力超群。曾國藩在嚴于律己的同時,在為官上也是做到了極致,他在清政府、外國人、太平軍之間周旋,屢敗而屢戰(zhàn),遇挫則愈強,提拔了諸如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重臣,推動的洋務運動的發(fā)展,為中國近代化事業(y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是為賢者。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6

我很早以前就想讀讀《曾國藩家書》,但總是因為一些事而擱淺,這次的黨員讀書活動,我終于得以靜下心來閱讀。

曾國藩生前毀譽參半,他是“中興第一名臣”,但也頂著“賣國賊”的惡名。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洋務軍工企業(yè)安慶內軍械所,是洋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也在“天津教案”中殺人割地,開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背負罵名。但他也成就了“從政要學曾國藩,經(jīng)商要學胡雪巖?!钡拿烂瓕τ跉v史人物的評價,我們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條件,特別是對曾國藩這樣的學識很高的人物,是絕不能妄下評語的。

《曾國藩家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諸如:修身、齊家、為學、治軍、政事、處世、用人、交友、理財、養(yǎng)生等各個領域,是其一生治政、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的反應。本書分為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及用人篇。透過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我們可以得知其對事物的獨到見解,及其面臨家事、人事、軍事、國事等大小問題時所采取的處理方法。在很多的書信中都,曾國藩更是總結了自己的得意與失落,用自己的經(jīng)驗教育諸兄弟,特別是曾國藩對于子女的品格教育,直至今日,仍足以作為現(xiàn)代父母教導子女、樹立良好家,教的絕佳典范。

讀《曾國藩的家書》,不難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的教育。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我們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有些問題也不容我們回避和粉飾。我們有重視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現(xiàn)在的社會、家庭也為孩子的教育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金錢,孩子們不堪學習重負也成為普遍社會現(xiàn)象。但教育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信仰缺失、極度自我、道德淪喪、浮躁空虛等,教育問題不榮樂觀。

曾國藩作為國之棟梁,是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他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yǎng)。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的君子”。這也折射出我們教育的問題來,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過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

《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是從生活行為入手,著眼道德培養(yǎng)。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是一味地讓孩子學技能,導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要去敬愛自己的父母。這樣又怎么去愛他人、愛祖國。

對家庭失去責任感,又會去擔負什么社會責任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這些都值得我們的深思。

《曾國藩家書》讀后感感悟篇7

有句話說:“若覺中年無作為,勸君重識曾國藩?!币艺f學知識不問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記得第一次翻開《曾國藩家書》時,還是17年的一個盛夏,最近實在書荒,不由得再翻起這本收錄了半個圣人的書信故事,更得來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隨記一下在書中得來的感悟。

曾國藩說:“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為別人所顯現(xiàn)出來的一些小缺點,而忽視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優(yōu)點,也不要因為與他人有了一些小過節(jié)就忽略了別人曾經(jīng)幫助過你的大恩。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只要做事就會犯錯。

這兩句話都是告誡我們,不要因為別人的一些小錯誤,一點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與你產生了一點小恩怨以后,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帶給你的恩惠。

《禮記》:“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p>

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的,因為看重一個人于是發(fā)現(xiàn)了他身上更多的缺點,因為厭惡一個人最后反而發(fā)現(xiàn)了他身上不少的優(yōu)點。

所以說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要憑第一感官去定義一個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觀、公正地看待他的缺點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p>

從古至今,沒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懶”字罷,不管你學識多高,家境如何,懶惰的人,終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天下有大才大識的人,最后失敗無非是因為一個“傲”字,這種人自認高人一等,不懂謙虛,最后曇花一現(xiàn),消失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

劉邦有一次問韓信:“你說我最多能帶多少兵?”

“主帶兵無非十萬爾?!?/p>

劉邦又問那你帶兵能帶多少?

“多多益善。”

不久后,韓信被殺。

不能否認韓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稱他為兵家四圣其一,但是落的個不能善終的下場,也并非就不是我上面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評論說中國有四個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國潘只占了半個,因為他沒有創(chuàng)立自己的理論,他所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個圣人為標桿,自身奮進。

依我拙見,曾國潘一生勤,仁,義,知世故,懂進退,已是我們后生學習之典范,稱圣與不稱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話出來的,但是圣人能被稱圣,自然是他們的思想,言論,行為值得被后人所習,他們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夠被立為標桿。

再次拜讀過曾國潘家書之后,更感慨還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為人處世的事故值得我們學習,此書在中華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講究修身,立業(yè),現(xiàn)代人都是立業(yè),修身,更何況太多人立業(yè)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會又有幾人能舍棄手中之物平靜下來與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點時間讀點書吧,修好身再立業(yè),事半功倍!

128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