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讀后感600字
《意林》,它導(dǎo)航我們的生活,它解釋我們的思想,激發(fā)我們的戰(zhàn)斗精神,看完意林,不如寫一篇意林讀后感紀念一下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最新意林讀后感6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意林讀后感600字篇1
每一次閱讀《意林》時,總會為那一篇精美的文章所折服。這一本《意林》封面在話題欄中寫下了《龍圖騰在哭泣》,信手翻到這一篇文章,看了起來。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文章前是這首令所有人為之自豪的歌,接著文章便將那件取消龍圖騰的經(jīng)過娓娓道來,在對龍與人心加以深度地解析,最后在文章末尾的慷慨陳辭中表示了對其的憤慨,整篇文章慷慨激昂卻不失冷靜的頭腦,令我對這件事有了最深刻的了解。
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他是充滿神奇智慧的.蛇身,魚鱗,馬頭,獅鼻,虎眼,牛舌,鹿角,象牙,羊須,鷹爪,狗尾,這些動物中的精華匯聚在一起,于是,一個能呼風(fēng)喚雨,騰云駕霧,又能翻江倒海的神圣圖騰誕生了。龍圖騰,傳承了幾千年,龍文化是中國人智慧的結(jié)晶,它是中國人為之永遠自豪的標記,它是無數(shù)中國人民心中力量的源泉,它令世界上所有的中國人都自豪的向別人說自己是龍的傳人。
龍是智慧、吉祥、美好、尊貴的象征,而在英語單詞“Dragon”中竟成了邪惡、恐怖的代名詞,這與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大相徑庭,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沖擊,一些人為了不讓老外誤會,討好性的提出要取消龍圖騰,這是一種自我貶低,為了討好老外,甘愿拋棄自己的祖國的文化、甘愿拋棄自己的民族自尊,這是一個人沒有血性的象征,當你甘愿拋棄一切關(guān)于祖國的傳統(tǒng),跟在老外后面行走時,你與漢奸有何區(qū)別?有句話說的好“跟在別人后面走,通常不會比別人走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