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
《我的叔叔于勒》講述了資本主義平民家庭在冷熱世界中的曲折故事。在這個貧窮的家庭里,有一個懦弱的父親,菲利普;克拉麗斯,一個兇猛而不守規(guī)矩的母親;兩個年邁但從未結(jié)婚的姐姐我“在未來”。為幫助大家學(xué)習(xí)方便,小編收集整理了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希望可以幫助您,歡迎借鑒學(xué)習(xí)!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篇1)
今天,我隨意翻開一本《莫泊桑小說集》,看見目錄里面有我們課本上所說的《我的叔叔于勒》,趕忙打開看了看。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觸,滿感交集。明白了莫泊桑為何以批判形小說家著稱于世。
故事的內(nèi)容是這樣的:莫泊桑家里很窮,他們一心的希望就是莫泊桑爸爸的弟弟于勒。其實這個于勒以前很不受他們的歡迎。他是一個敗類,總是不顧一切的消費。當(dāng)他把自己得到的那份遺產(chǎn)揮霍的一干二凈的時候,他的哥哥——莫泊桑的爸爸的那份遺產(chǎn),也就會受到影響,這常常使莫泊桑的媽媽十分生氣。按照那時的規(guī)矩,他們把于勒送上了一條去紐約的船。后來,于勒來信說,他在那里發(fā)了大財,很快就要來和他們團聚。并且想把以前欠他們的錢加倍還給他。這讓莫泊桑一家樂開了花。特別是莫泊桑的母親,也不停的說“好心的于勒”??墒呛髞?,他們在一次旅游的時候,看見幾個人在吃一種叫做牡蠣的東西,這種東西很貴。莫泊桑的爸爸說:“大家要吃牡蠣嗎?”他的媽媽很不高興,想:“又要破費了?!笨蓛蓚€女兒一致答應(yīng),又當(dāng)著女婿的面,不好拒絕,只好推脫說自己不吃,也不讓莫泊桑吃。
莫泊桑的爸爸發(fā)現(xiàn)這個買牡蠣的人很像自己的弟弟于勒,便對妻子說:“怎么那個買牡蠣的人這么像于勒呢?要不是知道他已經(jīng)發(fā)了大財,我還真以為就是于勒。”他的媽媽正在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等于勒來了,就要用他的錢買一棟大別墅,過上美好的生活……”她很不快的說:“那個賣牡蠣的老家伙,衣衫襤褸,怎么是好心的于勒?”可是后來,他們真的知道了那個就是于勒。他們很生氣,特別使莫泊桑的媽媽,說:“我就知道他還是個敗類!幸好他還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要不,又要來占我們的便宜!……”可憐的于勒,只好還在那里繼續(xù)買牡蠣,一家人連理都不理他,走了。
毫無疑問,莫泊桑是借自己的爸爸媽媽,批判當(dāng)時殘酷的主義和人類的自私,心胸的狹窄。這畢竟是莫泊桑的叔叔,他的親叔叔。當(dāng)他有錢的時候,被稱為“好心的于勒”,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后面,想占他便宜。當(dāng)他賠本了沒有錢的時候,又被稱為敗類。這時,他們的義務(wù)就是給于勒一些安慰!
這是某些人心的真實寫照,這就是社會的一個缺點,這就是人心靈的丑惡。但愿像莫泊桑母親這樣的人,天下無存!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篇2)
這個寒假里,我讀了著名的“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小說中講了叔叔于勒的故事,一封來自美洲的書信,徹底改變了菲利浦一家對于勒的看法。當(dāng)他揮霍掉自己甚至大部分菲利浦的財產(chǎn)時,他是“敗家子”、“無賴”、“混帳東西”,是“毫無用處的廢物”。而當(dāng)于勒在信中說自己賺了錢希望日后彌 補 菲利浦的損失后,近搖身一變成了他們口中的“正派的人”、“有良心,誠實可信的人”。“等我們的好于勒回來,家里情況就會大大改觀。這一家子,總算出息了一個人!”母親這樣講。父親看到從遠處歸來的輪船時,總是滿懷希望地說:“嘿!如果于勒在船上,那多叫人驚喜啊!但是后來他們在輪船上發(fā)現(xiàn),衣衫襤褸、又老又臟的老水手是于勒,翹首盼他歸來的心情一掃而空,罵他是“騙子”、“無賴”。連“我”因為他是親叔叔的親戚關(guān)系給他十蘇小費也受到責(zé)罵。最后,他們因為怕受到連累而匆匆離去。
讀完全文,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導(dǎo)致態(tài)度變化如此之大的“神奇”的東西是什么呢?金錢!他們用金錢和利益權(quán)衡了于勒和他們之間的親情和他的品質(zhì)?!暗溞恰薄膀_子”到“正直的人”“誠實的人”和后來又改為“無賴”的稱呼的巨大落差,能看出他們的膚淺和庸俗,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隨著于勒的財富而不斷的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他們自私貪婪的本性,文中還說“那個年輕人最終決定向二姐求婚,也是因為有一天晚上,我們給他看了于勒叔叔的那封信?!边@也揭示了當(dāng)時資本主義社會金錢勢力統(tǒng)治下小資產(chǎn)階級的自私、虛偽,用金錢衡量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風(fēng)氣。
文中的“我”給了窮老頭一百蘇銀幣和給于勒叔叔十蘇小費,說明“我”是很有同情心的,這也是在菲利普一家中唯一的一個正面人物。人間有很多東西都是金錢無法取代的:友情、親情、愛情、快樂……我們應(yīng)該像文中的主人公“我”一樣擁有同情心和愛心,并且淡化金錢,不要被金錢所迷惑,用真誠的心感受人間美好的情感。
我不禁再次翻開書,翻到寫著“我的叔叔于勒”的標(biāo)題那一頁。這篇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良風(fēng)氣和對小人物的無奈、同情的短篇小說讓我受益匪淺,我們應(yīng)該珍惜親情、淡泊名利,對弱者擁有同情心,不被金錢和權(quán)利迷惑,腳踏實地地努力!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篇3)
閑來無事,又翻閱了《我的叔叔于勒》,感覺怪怪的。 記得上中學(xué)時,語文老師告訴我們說:菲利普夫婦虛偽、自私、貪婪、吝嗇、冷酷無情,有著一副可憐又可鄙的拜金相。
今天再看,我覺得這種評價似乎不太公正。
菲利普一家“并不是有錢的人家,也就是剛剛夠生活罷了”,可是在辛苦工作一周的周末,他們“都要衣冠整齊地到海邊棧橋上去散步”,這怎么能說是愛慕虛榮呢?窮人難道就沒有享受生活的權(quán)利了嗎?
好吃懶做的于勒在將要拖垮整個家庭的時候被家人送到美洲,讓他接受生活的磨煉,學(xué)會自力更生。如若不然,怎樣對待這個“行為不正,糟蹋錢”的敗家子呢?養(yǎng)他一輩子嗎?生活狀況要繼續(xù)惡化嗎?女兒要不要出嫁?兒子要不要讀書......這分明是菲利普夫婦在萬般焦急之中作出的無奈選擇,怎能說是“冷酷無情”呢?
況且,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商船,也是“按照當(dāng)時的慣例”(當(dāng)時西方人有到海外淘金的習(xí)俗),而且于勒到美洲也確實“賺了點錢”,雖說再度窮困潦倒,但他畢竟學(xué)會了自食其力,這不也正好證明菲利普夫婦的做法是明智的嗎?
此外,于勒為什么能夠在“把自己應(yīng)得的部分遺產(chǎn)吃得一干二凈之后,還大大占用了我父親應(yīng)得的那一部分”?如果菲利普夫婦真的自私,冷酷無情,會允許他這樣做嗎?說明菲利普夫婦對于勒還是寬容的,不然不會讓他占用自己應(yīng)得的遺產(chǎn),而且是“大大占用”! ..
菲利普從船長那里不僅得知那個年老水手是自己的弟弟,而且還得知于勒“因為欠了他們的錢”心中有愧,“不愿回到他們身邊”,于是他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次遇見他”。是啊,他們又何必去打擾于勒目前尚算平靜的生活呢?這不正是帶著沉重的心情在維護于勒做人的尊嚴(yán)嗎?怎么能說他們“自私”、“冷酷無情”呢?
我的評價可能也不算十分公正,但是總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寫出來,也算是班門弄斧,就教于大方之家吧。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篇4)
在一個晴朗的下午,我看完了《我的叔叔于勒》這個故事,看完之后我憤怒不已,里面的主人公在親情和金錢之間選擇,他們居然選擇了金錢,而拋棄了自己的家人。
主要內(nèi)容說的是:一個家境不富裕,緊巴巴地過著小日子的家庭。在這個家庭里有五口人,“我”,父親、母親和兩個姐姐。我的父親還有一個弟弟,即我的叔叔于勒。從前他是全家的禍害,后來成了全家唯一的指望。從前他不務(wù)正業(yè)把父母留下來的遺產(chǎn)全部花光了,后來被打發(fā)到美洲去了?!拔覀儭迸c于勒最后一次見面的地方是在去往澤西島的船上。父母看見他又落魄了,裝作不認(rèn)識他?!拔摇敝乐笮睦锊皇亲涛?,給了十個銅子作為小費。母親知道了,罵了我一頓,這讓“我”感覺到了,家人對與于勒的評價,完全取決于金錢,金錢成了資產(chǎn)階級衡量人的標(biāo)準(zhǔn)。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菲利普夫婦真的是很勢利眼,一開始于勒很窮的時候,就罵他無賴,流氓,在于勒有錢了之后又變成好心的人,當(dāng)在船上看見了又變成窮光蛋的于勒,又罵他是乞丐,而且還躲得遠遠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金錢的魔力》這篇課文,講了“我”穿的破爛不堪,在裁縫店里先遭冷遇,到后來“我”拿出鈔票又備受關(guān)照的事情。說明店員以貌取人、藐視窮人、見錢眼開的本性,這與菲利普夫婦是一樣的。
如果在金錢和親情面前,你會選擇哪一個?要是讓我來回答,我想都不要想,就會說是親情。因為親情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錢,也是換不來的。有些勢利眼就是當(dāng)你有錢的時候,他們就會像哈巴狗一樣巴結(jié)你,當(dāng)你沒錢的時候,你連他們的影子都找不到。
引用貝多芬的話來說“要用道德教育兒女,能給人幸福的是道德而不是金錢?!保@句話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金錢除了能給我們物質(zhì)上的需求,其他都不能給,所以不要把金錢看的太重。
我的叔叔于勒讀后感800字作文(篇5)
這個星期我學(xué)了4篇小說,其中我最喜歡和最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叔叔于勒》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家住法國哈佛爾的一戶人家對于自己的親人于勒的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而反射出在當(dāng)時社會金錢至上的社會狀況。
于勒當(dāng)初行為不正,糟蹋錢,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連親人也認(rèn)為他是壞蛋。是流氓,是無賴。以至于被送到美洲,到了美洲,賺了小錢,然后 又發(fā)了大財,并來信說要補償菲利普一家,于是成為大家的”福星“。把于勒當(dāng)做是正直的人,有辦法的人。菲利普一家渴盼有錢的于勒歸來。能夠改善自己的生活,二姐也因此找到了未婚夫,一家人都很高興,出國到哲爾賽島的旅行。他們在船上卻見到一個酷似于勒的窮苦的賣牡蠣的人,菲利普在船長那里得到了證實。于是菲利普夫婦又變回以前的態(tài)度,菲利普先生變得驚慌失措起來。不但改變生活狀況和地位的夢想化為烏有,滿足虛榮心的美夢成為泡影,連二女兒的婚事也面臨危險。最后全家人躲避于勒回到家里。
學(xué)完這篇文章以后,我感到很震驚,難道金錢比親情還重要嗎,但事實卻就是如此。我不禁對菲利普夫婦的行為感到憎惡和痛恨,在社會中雖然金錢很重要,但它也不是萬能的,還有許多它買不到的東西。難道真是驗證了那句”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我感到茫然,但還是堅信自己的想法,于勒已經(jīng)從以前的”敗家子“ 變成現(xiàn)在知道生活艱苦,靠自己雙手吃飯的”賣牡蠣的老人“了,他已經(jīng)改過自新要自力更生。而克拉麗絲卻看他現(xiàn)在沒錢,怕他回來拖累他們,而躲避他。這說明了她的冷酷自私。而父親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認(rèn)也和母親一樣”見利忘義“,實在是有太強的虛榮心。
我想不管貧窮還是富裕,親人總是最親的,什么都不能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