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從十萬年前有現(xiàn)代人類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fā)展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類簡史的讀后感,希望能幫到各位。
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篇1)
不敢輕易評價的一本書,直到最近看了《一本好書》里的講解,結合書中所說,簡單總結一下自己的感受。看似一本歷史書,講的卻是一種沖擊和意外,但是它的通俗和顛覆性又讓你讀起來欲罷不能。
作者用抽離出來的眼光去看人類,顛覆以往的認知和觀念:人類一點也不神奇,不高尚,沒有主角光環(huán),沒有任何優(yōu)勢,只是一個流浪作案團伙,所到之處大量物種滅絕;北京人、元謀人等并不是我們的祖先,只是被我們祖先東非智人消滅掉的一個人屬之一;人類的大腦是負擔,我們不得不承受著重壓和大量的消耗付出更多辛苦;進化后的人類為了利于分娩,都是早產(chǎn)兒;學會用火后,“燒烤”成了人類“外掛的胃”,可以更好消化食物,易于獲取更多營養(yǎng),也改變了某些內臟器官結構;并沒有優(yōu)勢的智人為什么最終統(tǒng)治了世界,其實屬于屌絲逆襲,擁有共同相信的東西,讓智人擁有大規(guī)模協(xié)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后天養(yǎng)成的,不是像蜜蜂螞蟻一樣寫在基因里的,就有了自主性,是先有了虛構的概念才有了物......這就是顛覆觀念的認知革命。接著又講了:種植是個陷阱,是最大的騙局,人們想生活輕松一點,所以種植小麥自給自足,但為了種植卻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除草、澆水、施肥、驅蟲等等,而人類也因為這些勞動增加了頸脊類疾病,因為要定居下來也增加了流傳疾病,自己要干一件事使生活輕松,但結果是反而被套牢,用小王爺?shù)脑捳f:“看了這本書為祖先和我們自己感到汗顏,滅絕了地球上大部分物種,而我們今天還在繼續(xù),種種試圖讓生活變得更輕松的努力,總是帶來更大的麻煩,一次次陷入自己挖的陷阱,并且無法自拔?!焙竺嬉仓v到科學,科學需要錢,又被錢所支配,最終兩者要結合起來;金錢觀念:我們一直傳承的節(jié)儉美德也被顛覆,勤儉只會停滯不前或者緩慢前行,消費才是促進發(fā)展的重大前提,消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節(jié)儉成為跟不上時代的曾經(jīng)輝煌過的落伍的標志……
書中說,歷史開始于人創(chuàng)造神,結束于人成為神。更多的東西等著下次重讀時再去理解吧。
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篇2)
《人類簡史》作者認為科學革命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真正讓科學革命起步的偉大發(fā)現(xiàn),就是發(fā)現(xiàn)“人類對于重要的問題其實毫無所知”。這種承認自己的無知,以觀察和數(shù)學為中心,取得新能力就是整個科學革命的回饋循環(huán)。科學研究之所以能夠得到經(jīng)費,多半是為了政治、經(jīng)濟和宗教的目的,在過去500年間,科學、帝國和資本之間的回饋循環(huán)無疑正是推動歷史演進的主要引擎。
農(nóng)業(yè)革命,與其說是人類馴化了農(nóng)作物,倒不如說是農(nóng)作物利用了人類、馴化了人類,因為農(nóng)作物可以離開人類而生存,而反過來,人類卻已經(jīng)離不開農(nóng)作物。科技革命也是一樣,科技離開了人類還是否存在?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人類已經(jīng)離不開科技。所有農(nóng)業(yè)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經(jīng)完全滲透到人類的生活,人類只有往前發(fā)展,退不回去了。
如果有一天,科技可以像農(nóng)作物那樣離開人類而存在。我會想,到底是農(nóng)作物和科技利用人類占領了這個星球,還是人類掌控了這個星球?
在一萬年前,小麥只不過是生在中東地區(qū)的籍籍無名一種野草,經(jīng)過人類的傳播,在短短的一萬年,已經(jīng)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如果沒有人類的傳播,小麥的生長范圍不可能像今天那樣廣泛,同樣其他農(nóng)作物也跟隨人類去到它們之前從沒到過的地方生根發(fā)芽。
科技也是一樣,每一個科技產(chǎn)品面世的時候,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沒有電的地方還是很多,晚上基本是一片漆黑。如今絕大多數(shù)有人類的居住地都已經(jīng)有電,各種科技產(chǎn)品隨著人類走遍世界,你沒覺得這個現(xiàn)象和農(nóng)作物很像么?
他們都是利用人類,占領了這個星球。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未來人類的進化可能就會有賴于機器(這里包含人工智能,神經(jīng)控制機器,各種其他仿生設備等),也可能通過基因改造,讓人類的進化發(fā)展到我們無法想象的地步,當然也有可能人工智能發(fā)展到最后能夠控制人類。但無論如何,我們無法阻止科技進步的步伐,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同時要嚴加防范其可能為人類帶來毀滅性打擊的科技力量。
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篇3)
如果回到三萬年前,遇到正在砍殺最后一個尼安德特人的Sapien壯爺,我問他:你覺著活得有意義嗎?壯爺會不會一臉懵逼地回過頭反問:還讓不讓我好好砍人了?其實被壯爺掄一斧子我也不冤,向手持利器的原始人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活著的意義本來就值得懷疑。如果真有意義這種東西的話。
小學寫命題作文,記一件有意義的小事。要想及格,這件小事兒一定要有超越事件本身的價值或影響。比如說早晨起來大個便,如果便便用來澆灌莊稼,種出來糧食救了非洲饑民,那晨便這件小事兒就和生命發(fā)生了關系,因而有了意義。那些可以稱之為意義的東西,高大上者居多,通常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概念,比如存在,自由,革命,美,愛。
種族滅絕怎么說也個大事兒,所以壯爺砸下去的一斧子意義非凡。如果世界上有一大堆比猴聰明很多,又比Sapien傻不少的人,會不會每個Sapien都配倆尼安德特奴?有沒有人組織廢奴運動和平權法案,游行示威要求為尼安德特人建立居留地和保護區(qū)?智人的近親們會不會在某些方面天賦異稟,比如特別能嘶吼哀鳴,可以組RockBand?在壯爺砍了最后一個尼安德特人以后,這些問題就都沒有答案了。
這是一場史詩級的謀殺,然而嫌疑人的動機并不清楚。地球那么大,大家都有香蕉吃,有必要趕盡殺絕嗎?話說回來,就算Sapiens真想斬草除根,尼安德特人就找不到一個桃花源去不知有漢嗎?農(nóng)業(yè)革命之前,全世界區(qū)區(qū)幾百萬個智人,如何絞殺已經(jīng)遷徙繁衍了幾十萬年的眾多表兄妹們?
也許真的有上帝或者外星人對猿類進行過生物工程改造,目標是產(chǎn)出一個合格物種,智人達標以后,其他人類就被當試驗廢料銷毀了。這可以解釋人類進化中關鍵的兩次硬件升級和一次軟件升級的莫名其妙:腦容增大和直立行走是基因工程的成果,cognitiverevolution則是純概率事件。為了提高試驗成功率,外星人同時升級出數(shù)個物種,就像人工授精時使用多個受精卵。
不管有沒有外星人插手,如果承認智人開竅這個決定性時刻,是抽簽擲骰子的結果,那天之驕子框架下的一系列故事就都講不下去了。但進化論和萬物有靈框架下的故事似乎還可以共存,在心靈需求旺盛的今天,靈修變得越來越流行也就順理成章了。
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篇4)
《人類簡史》是一本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它的關注點不是國家,也不是文明,而是人類,人類是怎樣從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而人類又要走向何處。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不拘泥于一國一土,而是類似于外天空史學家,正在對人類的演化進行復盤。
在作者看來,人類歷史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約7萬年前,“認知革命”讓歷史正式啟動;大約12000年前,“農(nóng)業(yè)革命”讓歷史加速發(fā)展;500年前,“科學革命”讓歷史另創(chuàng)新局。
數(shù)萬年前,地球上并不只有一種人類,尼安特人是一種和智人基因類似的人類,而在認知革命后,尼安特人以及其他許多種人類都遭到了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智人。人類為了生活,為了取得更多的食物,殘殺動植物,殘殺自己的同類。
人類在農(nóng)業(yè)革命的過程中,有了文字的出現(xiàn),開始記錄事實和數(shù)字,而人類的殘暴更加嚴重,人與人之間的戰(zhàn)爭一直在上演。
當今設備屬于科學革命階段,人類產(chǎn)生了各種文明,各種主義,發(fā)明了多種武器。而這些并沒有改變人類的殘暴,人類為了資源還是在繼續(xù)地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了生態(tài)危機。也在與同類進行戰(zhàn)爭,造成人類死傷無數(shù)。
生態(tài)危機可能危機智人本身的生存。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嚴重污染、大量動植物滅絕,自然的不平衡會不會造成人類的滅絕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知曉,自然界已經(jīng)開始向人類報復。
最后,引作者最后一段話,簡潔的表明他的觀點:
“此外,雖然現(xiàn)在人類已經(jīng)擁有許多令人贊嘆的能力,但我們仍然對目標感到茫然,而且似乎也仍然總是感到不滿。我們的交通工具已經(jīng)從獨木舟變成帆船,變成汽船,變成飛機,再變成航天飛機,但我們還是不知道自己該前往的目的地。我們擁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但幾乎不知道該怎樣使用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類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不負責。我們讓自己變成了審,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則,我們也不用對任何人負責。正因如此,我們對周遭的動物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掀起一場災難,只為了尋求自己的舒適和娛樂,但從來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
擁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負責任、貪得無厭,而且連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險,恐怕莫此為甚”
巨著人類簡史有感初中作文(篇5)
“我很想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所以我努力研究過去?!?/p>
我個人五星推薦人類簡史這本書,這不僅僅是關于歷史,也是了解現(xiàn)代社會如何運行的極佳材料,通過作者哈拉里的講述,能夠更好的了解人類文明的全貌。
從網(wǎng)上下載來看,全書除了最后一章關于基因工程智慧設計不太贊同外,其他部分還是相當佩服作者的。全書縱向講述了人類歷史上的三次革命: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一萬多年前農(nóng)業(yè)革命和500年前的科技革命。橫向批判性地討論了宗教、資本、帝國三股力量如何塑造人類歷史。遺憾的是,中文版刪減了部分涉及中國政治的內容。嚴格意義來說,共產(chǎn)主義理想和宗教信仰的天堂本質上是一致。
全書的精華之一在于,不是要告訴你全部事實,而是提醒你:你以往認知的只是部分事實,無論什么時候,真相總比我們想象的要多樣化要復雜。
全書的另一個精華在于,提出:歷史應該告訴我們什么是幸福和如何追求幸福。以往寫歷史的人只是為偉人立傳,寫的都是王侯世家的故事,從沒有正視自我,作為人類先輩們做了這么多的豐功偉業(yè),普通人類的幸福感有沒有改善。
作者哈拉里,有著普世價值,認為所有動植物和人類都具有追求幸福的權力,在他研究人類歷史的這一個恢宏龐雜的課題過程中,該是看到了隨著文明的發(fā)展,整體人類而言農(nóng)耕人類并不比狩獵人類更加健康快樂,工業(yè)人類也不見得比原始人快樂;動植物方面,人類的三次革命,每一次都伴隨著大量的物種滅絕,科技革命后工業(yè)文明帶來的環(huán)境破壞只是數(shù)萬年來破壞的延續(xù);還有人類的近親,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不是唯一的人類,還有智商低一點的人類,還有耐寒的尼安德特人,還有矮種的爪哇人等至少六種近親,他們不是猿類,只是沒有發(fā)生認知革命的人類,智人發(fā)生認知革命,其他人類便永久的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中間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滅絕來的太快。
最后,哈拉里在討論什么是快樂這個問題上,讓人有重新審視佛教的興趣: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