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

小龍0 分享 時間:

又是農(nóng)歷十五日,我抬頭望向夜空中溫潤的圓月,不禁想起那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想起這樣一位翩翩立于世間的曠達才子——蘇東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蘇東坡傳讀后感,歡迎查閱!

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篇1

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蘇軾出生在了眉州的眉山,父親蘇洵和母親程氏對蘇軾和弟弟蘇轍關(guān)愛有加,蘇軾18歲時與15歲的王弗小姐成為了夫妻,一家人進京趕考。考中進士,后蘇軾的母親病故。再次進京,蘇軾被任命為校書郎,卻不得不與弟弟分別。熙寧四年,蘇軾上書談?wù)撔路ǖ谋撞。瑓s引來了王安石的憤怒。被逼無奈的蘇軾請求出京任職,也因此來到了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杭州。后被朝廷小人抓住他的文章不放,以“諷刺政府”,“背叛皇室”的名義將蘇軾關(guān)進了大牢(文字獄)……但這都不能打垮蘇軾。出獄之后,蘇軾奉詔赴汝州就任。晚年的蘇軾被貶到偏遠的“南荒之地”,最終死在回程的船上,結(jié)束了他滿懷豪情壯志的一生。

“災(zāi)難舛途沒有愚鈍他對生命靈慧的感悟,艱難困苦不曾消磨他對生活敏銳的洞察”蘇軾的才干與智慧并非任何人可以媲美,手下的妙筆生花婉轉(zhuǎn)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曼妙,口中的美酒流淌激蕩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壯,又或是在月明當空,微風輕拂臉頰時,轉(zhuǎn)身從容地嘆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樂觀是一門學(xué)問,但并非每一個人都能學(xué)會他那種出神入化的豁達。當他面對一次次的誣陷一次次的栽贓一次次的被貶時,你何曾看到過他臉上閃現(xiàn)過一絲地悲痛或憤怒呢?蘇軾這位奇人上可進諫忠言,下可農(nóng)耕為生。即使在花甲之年被貶到了偏遠的海南島,他也依舊保持著劉禹錫“陋室不陋”的樂觀心態(tài)以及孩童般的天真。東坡肉,生蠔……這些美味的食物不也是他為生活增添的一點光彩嗎?

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鄙屏嫉奶K東坡也好,耿直的蘇軾也罷,這位名副其實的“詩神”都做到了“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為后人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標桿!

望江山如畫,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篇2

知道東坡,是從他與佛印的猜謎和心中有佛的軼事開始,這兩個故事,一個是小時候老爸講給我的,一個是我稍稍長大后自己讀書看到的。

這樣的故事讓我對覺著東坡是個可愛有趣的人,也是我接下來愿意了解他的為人、事跡及作品的主要原因,相當于對他有了一個極佳的第一印象吧。

如今,我也常把它們,講給我的學(xué)生和書友們,想讓他們感受到東坡的魅力,也希望能把東坡的種子撒在他們心里,等待今后預(yù)料不到的時機在他們的生活中生根、發(fā)芽甚至長成大樹。

東坡的詩詞,在初高中課本中見得居多,當時的想法就是:“哈,那個好玩兒的人居然還會寫詩詞,課本里都選了好幾篇”,而每每看到他的名字,我都忍不住在心里說上一句:“我們早就見過,可是老朋友啊!”那篇至今都被廣為傳誦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老爸有幸得于湜之老人墨寶,在我的懇求下,由他那兒得來專門掛在書桌上面的墻壁,伴我度過無數(shù)個求學(xué)的夜晚。每每抬頭吟誦,都覺內(nèi)心豪邁,精神為之振奮。

如今年久,墨跡不再清晰,父親去年還提起:“那幅字,用墨不佳,寫得也一般,不是老人的最佳水平?!钡谖?,好壞都沒關(guān)系,它依然是我心中最美的《赤壁懷古》。那幅字,在我無數(shù)次的深情相望和高聲吟誦中,也是我的“懷古”。

后來,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得以了解一個更加完整、真實的東坡:他是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君子圣賢;他是無可救藥活出真我的處世達人;他是才華橫溢著作等身的創(chuàng)作大家;他是熟諳養(yǎng)生頗有情趣的生活博主;他是孤身泛舟游山玩水的旅行大咖;他是招朋喚友吟詩作賦的文人墨客;他是嘗遍美食自創(chuàng)門派的知名老饕;他是打坐參禪心存正念的修行居士;他也是,深受上至皇帝太后欣賞下至酒家漁夫愛戴卻屢次遭貶在官場并不得志的東坡……

或許,正是種種這般經(jīng)歷,才造就了這個火了將近1000年也注定繼續(xù)火下去的超級大明星。

與很多如梵高般過世才被人熟知的藝術(shù)家不同,蘇軾在世時便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追捧,都說人紅是非多。這不,在屢次借詩抒懷暢所欲言后,就遭遇了此生最沉重的一次打擊----“烏臺詩案”。若不是宋朝開國皇帝定下不殺士大夫的鐵律外加太后的苦苦求情,他早已命喪黃泉,也就沒有后面的東坡了。

之后的被貶受罰使得他難以在一地待到三年以上,身體飽嘗奔波之苦,還好心理卻泰然不為所擾。就在被貶黃州的路上,他還再次作詩兩首,讓家人頗感無奈他也自嘲“詩性不改”,這種臨危不動、胸懷坦蕩的凜然正氣,如何不讓時人及后人為之動容呢!

當然,他也不是全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在與弟弟子由的交談中他坦承送出上神宗皇帝書之后,真怕有生命危險,甚至有朋友(晁端彥)也為此擔心。然而,他“飯菜里找出蒼蠅非要唾棄”和“太相信人,不管與誰說話,都是暢所欲言”的本性使得他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非要“一吐為快”。

在與晁端彥談及怕被殺害時,晁一言不發(fā),面色極嚴肅,他的一句“沒關(guān)系?;实廴粝霘⑽?,我死而無怨。

但有一件,我不愿一身就戮而使你拍手稱快”使得二人同時哈哈大笑,進而釋懷。

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篇3

蘇東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xué)家、書畫家,他的醫(yī)生是豐富多彩的,他聰慧過人,心神更是天真無邪。它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才,閱讀蘇東坡的一聲,往往會被他的浩然所吸引。

蘇東坡自有其及其迷人的魅力。就如同魅力之在女人,美麗之在花朵,是宜于察覺而難于說明的。

蘇東坡的這種高深莫測,令人不知應(yīng)當因其大無畏的精神而敬愛他,抑或為了使他免于旁人的加害而勸阻他、保護他。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所能遏制,這股力量,有他呱呱落地開始,即強有力在他身上運行。他揮動巨筆,肆無忌憚的潑墨,如同兒戲一般。

對于蘇東坡的人格與品質(zhì),我只能說自己可能連仰望的資格都沒達到。

在歷史的長河中,迎來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而蘇東坡是一個渺小而又龐大的人,為何說蘇東坡偉大,因為,蘇東坡像一面鏡子,從他的一生中可一折射出中國文人的精神與思想。正是這些精神與思想才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一直流淌,永不干涸。

我對蘇東坡的了解甚至連表皮都沒達到,認為自己真的幼稚,但還是要寫下來,這既是我的讀后感,也是我向一個偉大的文學(xué)領(lǐng)袖致敬,因為,我堅信,精神不會僅為生命的流逝而散去,而蘇東坡的精神定會屹立在文化的長河中。

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篇4

今天,當我們提到蘇東坡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宋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和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他不僅詩作得好,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不過相比這些,更為讓人難忘的應(yīng)屬他的詩,以及我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屬于他的人格魅力。

讀一本書,就是要將其讀透。讀《蘇東坡傳》,也就是要讀透蘇東坡這個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閱讀第一本的人物傳記,也是我首次真正意義上認識蘇東坡,在閱讀它之前,對蘇東坡,最熟知的莫過于他的《水調(diào)歌頭》了,我們只是通過字里行間的揣摩,來想象蘇東坡。以前在的我心中,蘇東坡就是一個大文豪,也許還帶著些許的高傲?,F(xiàn)在閱讀《蘇東坡傳》,才算是開始真正認識他,了解他。

當別人問我們:蘇東坡為何成功?也許我們只能干巴巴地應(yīng)上一句:我也不知道。其實,想要真正了解一個人,須先從心出發(fā),從細節(jié)上發(fā)掘。在讀了《蘇東坡傳》的前三章后,我才對蘇東坡其人有了淺薄的認識,然后我才發(fā)現(xiàn)他與我想象的蘇東坡是截然不同的。他是一個好學(xué)之人,在幼年之時,便想要成為范滂一樣的人,可見從幼年起,蘇東坡心里就埋下了好學(xué)的種子,在長大以后,綻放出來,這好學(xué)之中更是帶有勤奮,在他聞名遐邇之時,卻沒有飄飄然,而是每天在家背誦漢書,由此可見他的謙與勤,更有一次,他的朋友見他在抄漢書,卻只抄一個字,很是疑惑,隨即才知道蘇東坡背誦漢書,只靠一字便可背誦出數(shù)百字,由此可見,蘇東坡除了謙虛勤奮好學(xué)之外,更是懂得學(xué)習方法的人。他還是一個豪爽之人,他能在大雨傾盆而下,狂風卷地而來之時,仍若閑庭落步,在雨中漫步,風中吟詩,而不似其他人那般,紛紛狼狽地在風雨中四處逃竄,尋找遮雨之處,他瀟灑而又不失禮節(jié),能迎風面雨,無論風多大,雨多猛。任憑晴空萬里,光芒萬丈,又或是陰云密布,電閃雷鳴,他,始終是那個他,不論遭遇如何,他總能一蓑煙雨任平生,無論前方是禍還是福,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也是一重情之人,在第一任妻子死后,著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千古哀詞,不可謂不凄美。也許蘇東坡還有許許多多我未曾了解的事,未曾認識的性格,但至少現(xiàn)在看來,蘇東坡定不是高傲之人,也不是飄忽然之人。蘇東坡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之處在于,他生在宋朝這個公認的重文輕武的朝代,他出生在一個崇尚好學(xué)之風,辯論之理的地方,有一個如此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有了舞筆揮毫的機會與無限可能;必然之處在于,他在人生短短百年間,幾乎經(jīng)歷了所有人加起來可能經(jīng)歷的一切,才能讓他有深厚的心靈積累。蘇東坡的一生讓我們明白,人的一生有中太多太多偶然性,可誰又能說沒有什么是必然的呢?

蘇東坡之所以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一則是由于他詩文書畫上的卓絕之美;二則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

 

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樂樂參考篇5

蘇東坡已2113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5261。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4102他那思想的快樂1653,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林語堂

原來既已聽聞蘇東坡大名,如雷貫耳,萬分佩服,尤其他那一闕《大江東去》、一首“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及其余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等等等等,不盡于牘,皆令我為之折服而贊不絕口。他為北宋豪放派詞人乃是當之無愧,開創(chuàng)出宋詞另一番天地。

閱畢此書,方知東坡其余的光輝點如天際之星,亦熠熠閃光,如愛民、敬友、忠妻,不一而足,他在杭州任太守期間,曾數(shù)次不厭其煩上書朝廷“莫專以救濟百姓為法,而要未雨綢繆的做好防饑備饉工作”(見第二十二章)。蘇軾畢生朋友滿天下,且?guī)缀醺餍懈鳂I(yè)皆有:道士、僧人、朝廷命官、邊城微吏、平民百姓、青樓妓女、書法家畫家、詩人詞人,舉之不盡,列之不窮,就連后來他的敵人章CHUN(豎心旁加“享”),東坡也不計前嫌的寬容他的罪行(見第二十八章),至于其元配夫人王弗,蘇軾在她早年亡故后,作了流放百世、膾炙人口的《江城子》,其后娶王閨之以續(xù)弦,夫婦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一直到后來還是在王閨之的大力操辦下蘇東坡從納了后來一直追隨他至死的小妾朝云??梢娙齻€女人對蘇東坡一生都是極其重要的。當然,還有一個女人——元佑年間的太后,在其攝政期間(1085.3~1093.8)極力支持蘇軾,擢其高官,使蘇軾得以大力宣揚其政治思想。然太后逝世后,他失勢極慘,被四處流放,甚至到過海南,最后遇赦勉強才回到中原,死于常州。

無疑的,蘇軾的一生是光輝璀璨的,他的人生旅程和他的詩作書畫一樣是值得我們后人細細體味的。無論是作為一名大宋帝國的臣子,還是一位舉世聞名的才子,他都當之無愧的在華夏大地的群英中占據(jù)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林語堂這本書盡管融入了他自己對于蘇東坡的看法,但我想,正如他的那句"思想的快樂才是萬古不朽的"正是我們對于蘇東坡這位千年才子的貼切概括。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在宦??芍^三起二落??贾羞M士那年,在入榜的388人中名列第二,而且是因為主考官歐陽修的誤會(以為這么精彩的答卷出自他的朋友曾鞏)和避嫌,否則當列榜首。蘇軾在擔任鳳翔推官三年后依例解職,英宗本欲破格拔擢為翰林,為宰相韓琦所阻,韓琦倒不是不喜歡蘇軾,只是認為年輕人應(yīng)該多一些歷練。而英宗更是早就把蘇軾視為未來宰相的人選。至少從一0五七年到一0七九年這段時間蘇軾的仕途還算是一帆風順的。

一0七九年蘇軾受了四個月的牢獄之災(zāi),史稱“烏臺詩案”。表面上是文字獄,彈劾他的官員在他的文章詩詞中找出大逆不道的語句,加以指控。更深層的原因是蘇軾加入了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反對王安石的新政。而蘇軾作為文壇新星,其影響力日增,因此要加以鎮(zhèn)壓。因與蘇軾通信或為他出版詩集,很多人受到牽連,包括預(yù)駙馬王詵。在黃州期間,蘇軾在一片東坡上耕田務(wù)農(nóng),從此自號“東坡居士”,他的四篇公認的最佳作品也在此時問世,即:《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承天寺夜游》。

一0八五年到一0九三年這段時期是蘇東坡仕途的第二春,雖然一直擔任“省部級干部”,但不管在中央還是在地方,都是在重要部門擔任領(lǐng)導(dǎo)崗位,政績上頗有建樹,可算是官運亨通。

一0九四年開始的第二次被貶,罪魁是哲宗及新任宰相章槨(應(yīng)該是豎心旁,打不出那個字)。此人雖然可算是蘇軾的故交,但絕對是王安石一派,跟司馬光、蘇軾的政治立場對立。此次風波共有830名官員受波及,史稱“元佑黨人案”。蘇軾是第一個被拿來開刀的,想來是因為他在政壇和文壇的地位都同樣的高,對手不得不重視。

一一0一年獲赦后,當時的朝野一致認為蘇軾將再度得到重用,可惜東坡遽然仙逝。

我的結(jié)論:東坡先生一生漂泊,但更多時候還是自由自在,而不完全是身不由己;東坡先生的仕途頗有坎坷,但得意之時還是比失意的時候多,并非幾乎沒受到重用;東坡先生兩次受貶,起因都是王安石一黨的迫害,跟司馬光一點關(guān)系也沒有。

125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