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
莊子之語看似夸言萬里,想象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議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莊子》讀后感,歡迎查閱!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篇1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思想爭鳴。各個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言,以表達(dá)自己的思想 觀點。我認(rèn)為在眾多經(jīng)典著作之中,最引人莫過于《莊子》。
《莊子》又稱為《南華經(jīng)》,是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著作。作者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 周,莊周被世人稱為莊子?!肚f子》全書共三十三篇,相傳,書中內(nèi)篇七篇為莊周本人所著, 而其余外篇十五篇與雜篇十一篇為莊子后學(xué)所著。
內(nèi)篇多介紹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外篇則介紹莊子的事跡來反映他的觀點,讓他描述的思想 有理有據(jù),更具說服力。細(xì)細(xì)讀來,《莊子》并不像現(xiàn)代哲學(xué)教研書那樣枯燥,反而十分有 趣?!跺羞b游》中,莊子通過大量如鯤鵬、小若蜩之間的對比,寫出心懷大地之人與鼠目寸 光之人的區(qū)別。而斥 那無知之言令人發(fā)笑。用宋榮子的“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 不加沮”“列子御風(fēng)而行”來反襯出莊子心目中能真正逍遙的境界。即書中所言“至人、圣 人、神人”的境界。從這些境界中,可以看出莊子對身體、精神,甚至某些更為玄妙狀態(tài)下 的絕對自由的向往。讀罷此篇,我突然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代生活中,我們已經(jīng)十分缺乏對于這種自 由的追求思想。這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境界,我對莊子追求極致自由的思想頓生敬意。
而莊子對于人類狀態(tài)的思考,其角度更為精妙,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莊子在 《齊物論》中,寫出“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這樣的話。這種將人類與其 它物種相互交融,看成一體的想法確是絕無僅有的。同時,他直接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觀點。在外篇《至樂》中寫道:“莊子的妻子死后,惠子前去探望莊子, 想安慰他。但惠子沒有想到的是,他不但沒有看見悲傷的莊子,反而看到了讓人目瞪口呆的 一幕——莊子正在敲擊盆大聲唱歌。”故事有些夸張,但這正是莊子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現(xiàn)。他說明了這樣做的原因,那就是他認(rèn)為人本是從天地間衍生而來的,而人死后不過是回歸自 然天地,又為什么要為妻子的死而傷心呢?如此豁達(dá),天地間唯此一人爾。
《莊子》可以說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必讀之書。書中崇尚自由,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 想讓我受益匪淺。在我看來它無疑是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一般有趣的哲學(xué)書。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篇2
莊子在《逍遙游》里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莊子那時已意識到,如果人的欲望無限膨脹,如吞象之蛇,是要被撐破肚皮的。
在人的欲望問題上,莊子所采取的態(tài)度與釋家有類似的地方,但其實質(zhì)是不同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生死。佛家對于生死的態(tài)度,認(rèn)為本來人的身體就只是一個軀殼,“色即是空”,而且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事實,以此喚醒人們了悟無常。佛家認(rèn)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包括讓我們痛苦的欲望,以此來尋找精神慰藉,減輕痛苦,消除人欲。而莊子則認(rèn)為,理解才可以減輕痛苦,削弱欲望。馮友蘭在《中國哲學(xué)簡史》中關(guān)于莊子的論述中提出:“圣人由于對萬物自然的本性有理解,他的心也就不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p>
02欲望有好壞之分
西方的許多哲學(xué)家也認(rèn)為欲望是一個壞東西,理由有二。一是說它虛幻。比如,叔本華說:“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就無聊,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擺動?!彼_特說:“人是一堆無用的欲望?!?斯賓諾莎在《倫理學(xué)》中說:“靈魂和平的人是有知的人,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范圍內(nèi),簡直可以不動心,而且由于理解他自己、上帝、萬物都有一定的永恒的必然性?!倍钦f它邪惡,是人間一切壞事的根源,導(dǎo)致犯罪和戰(zhàn)爭。
其實,人活著就有欲望,欲望也有好壞之分,好的欲望本身不是罪過。人最基本的欲望如果不得到實現(xiàn)或滿足,肯定會郁結(jié)于心,精神和心靈就會由于壓抑變得扭曲和陰暗。塵世中,人的心很難不攀緣。你可以探索,可以開創(chuàng),可以志存高遠(yuǎn),可以堅忍不拔,甚至可以不達(dá)目的誓不罷休。但是,不少情況下,正常的欲望很容易演變?yōu)樨澯?。生活中,正常的欲望與貪欲并不是非黑即白,常常是黑白相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貪欲常常頂著需求的帽子招搖過市以售其奸。宋代理學(xué)家朱熹說“人欲中自有天理”,“天理人欲只爭些子”,“不為物欲所昏,則渾然天理矣”,“飲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熹的意思是,天理人欲其實只差那么一點點,正常的、合理的欲望是天理,過頭的、貪婪的欲望就是人欲了。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篇3
語出莊子《逍遙游》。何為逍遙?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無己者逍遙?!钡踩藷o法得到逍遙因為會有所憑借有所限制,做人無論如何也會受到壽命的限制。如此怎樣也不得逍遙。莊子因此說:“此之悲矣?!庇谑牵c其說是鵬的逍遙游,不如說是莊子的逍遙嘆吧?
莊子說,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旋向上直沖九萬星高空,背負(fù)青天,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鷃卻因此譏笑他。此則小大之辯矣。
是啊,鵬鳥之志,斥鷃又豈知哉?因此那此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yīng)一方群眾才能可以取信一國的人,追逐到了功名利祿他們自己很得意,其事如斥鷃一樣所見甚小。
是啊!昔日繞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說:“天下已經(jīng)治理好了,我接替你豈不是為名而來名是依附于實的'客體,難道我要做有名無實的客體嗎?”可是不去追求地位,不去追求名利,不去追求成就,能同大鵬版超然,也只有莊周吧?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周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彼钠拮铀懒?,他竟還能“鼓盁而歌,送妻升遐”可見他參透了生死,只是剩的逍遙了。
仿佛和那莊周相比,你我的人生真是太可笑,追求高分,追求容貌姣好,追求事業(yè)的成功,比起至人,神人,圣人如何?我們都是斥鷃罷了??杉词谷绱?,和莊周一般無為,又對了嗎?宿命論強(qiáng)加在我們身上,只有莊周才能看的開吧?因此,大小之辯也無法言對錯。
如是命運早有安排,誰還會擊打破既定的命運?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比起莊周,我無法理解他的超然卻渴望宋榮子般的不屑,我不向往無為,卻追求鯤鵬般的高飛,我尚未參透生死,卻追求莊周般的逍遙。
莊子無疑是偉大的,他教會我看破眼前的一切——責(zé)罵,否定,夸耀,嘲笑,崇拜…蘇軾的眼光往往會阻擾人的進(jìn)步。說到這,我想到了現(xiàn)實中的生活……
我無法像莊周版逍遙。但我會樹立目標(biāo),在中考來的白日里,有一些“不能去在乎”的東西,而我愿向《逍遙游》中的那只鯤鵬,藐視這一切。看看我們的生活——他人的肯定,物質(zhì)的條件,成績的好壞,其實這些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學(xué)會去忘記他們吧…
成長路上的煩惱,總歸是有許多的,委屈與哭泣更是少不了,別再垂頭喪氣,何不像莊周版釋然,少年何必嘆逍遙?
少年談,嘆逍遙,又是幾度年華空度日?
逍遙嘆,游逍遙,又是一個逍遙少年郎!
或許,那只《逍遙嘆》里從北冥飛到南冥的鵬才是我心中的逍遙之祖吧!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篇4
從朋友處借得《莊子》心得一書,此書有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于丹通過莊子每一個不同的寓言故事來講述,偶爾看看這樣的書對凈化人的心靈有一定的幫助。 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在功名利祿的路上走得太遠(yuǎn),以至于都忘了自己內(nèi)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樂,心靈的快樂,心靈的'閑適放松。這些離我們太遠(yuǎn)了! 如今媒介如此發(fā)達(dá),資訊如此快速,科學(xué)給了我們無窮力量的時代,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人的人格在今天更健康,更明朗。也許,我們在心智上的殘缺更多了。
人有肢體上的殘疾,也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殘疾,我們之所以看不到心理上的殘缺,那是因為心理上的殘缺,不像身體上的殘疾那么容易被人看見。這種殘缺有可能是在某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自己犯的一個錯誤,也有可能是在某種時刻自己受到的一個打擊,從此不知不覺就積淀下一種毛病。
莊子告訴我們,在天地之間,如果一個人真的順應(yīng)生命形態(tài),就首先要把這些遺憾和殘缺都接受下來,不要委屈,不要較勁,而應(yīng)該想的是怎么樣去改良它,是自己更好。莊子在最后還講到,人生只要掌握好六個字“不要怕,不要悔”,做人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只要你不怕任何磨難都能闖過去,而懊悔的事情往往都是過去式。 是啊!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其實人生無非是盡心盡力,僅此而已!!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參考篇5
人們說《莊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掩卷而沉思,莊子的思想,仿佛是一股清流,對心靈進(jìn)行著一次次洗禮。
莊子,名周, 是宋國崛起的一位文學(xué)巨匠,一生著有《逍遙游》《養(yǎng)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xué)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也是幾千年來的一大奇人,他給世人的是另類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層的哲學(xué)思維。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逍遙的人生觀,似不食人間煙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寧靜的靈魂家園,以一種“無”的深層內(nèi)涵去泯滅塵世的一切權(quán)利、功祿。
《莊子》一書通過許多個莊周講述的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詮釋著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社會的'看法、對世俗的厭惡及對自由的追求。一個個故事雖看似有些荒謬,但細(xì)細(xì)品味,卻是內(nèi)涵深刻,讓人回味無窮。
“莊周夢蝶”講述了莊子一個變?yōu)楹膲?。在夢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與蝴蝶渾然一體,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還是莊周。這個故事雖然短小,但體現(xiàn)出了莊子對自由的向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對世俗的思考,而飛向遠(yuǎn)方,不正是莊周的心解脫了塵世的束縛,飛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國度嗎?
而莊子最令我佩服的莫過于他參透生死的從容。對于人的一生,固然會經(jīng)歷生、老、病、死,莊子認(rèn)為人本身是沒有生命,神氣與身體的,在似有若無之間,產(chǎn)生了最初的氣,氣是大自然的精華,飄浮不定,成為人的樣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氣散開了,又安靜地回歸了自然。莊子如此平靜的面對生死,參透生死,不得不說是令人驚嘆的!莊子認(rèn)為,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如果生時一天天虛度光陰,那么死后,這一場夢就只能留下無盡的遺憾了。
莊子曾說過,一個人能不能達(dá)到徹悟,是與他的閱歷及悟性是分不開的,而我只是凡人,我無法像莊子般成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項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靈倍感疲倦與束縛時,靜下心來,做一個讓人夢魂牽繞的莊周的“蝴蝶夢”,乘著莊子自然的簫聲尋找那失落的世界,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莊子淺說讀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