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
莊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國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得以繼承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的精神得以發(fā)揚(yáng),在現(xiàn)實(shí)意義上,更為社會主義文明的建設(shè)做出了不可忽視的精神鋪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莊子》讀后感,歡迎查閱!
《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篇1】
最初知道莊子,是從父親嘴里那個《莊周夢蝶》的故事開始的。從此,那只舞動著絢麗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在我的小腦袋里不停地飛呀飛,讓兒時的夢中有了一次次醉心的微笑。
如今的我,最喜歡在深夜,燃一盞孤燈,品一杯香茗,握一卷《莊子》,反復(fù)揣摩“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鼻f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掩卷而沉思,莊子的思想,仿佛是注入一股清泉,對心靈進(jìn)行著一次次洗禮。
不是嗎?莊周化為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為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但是莊周夢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選擇,并不是每個人都向往逍遙之境。蝴蝶夢莊周,這是蝴蝶的選擇,蝴蝶的向往,不能一概而論 。
莊子一直在譏諷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為功名利祿,蠅營狗茍之徒,諷刺那些為眼前蠅頭小利,毀壞天人和諧的小人。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愿意當(dāng)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莊子的飄逸和灑脫,正是他卓爾不群、高傲不羈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萬物?!?莊子之所以偉大,就是因?yàn)樗呀?jīng)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鳥瞰人間滄桑。
然而,看過之后也有幾分惆悵,也許我很向往這種生活,也許我能淡泊名利,但放棄一切名和利,我做不到。更何況,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身上的擔(dān)子很重。每天勤奮地工作,可憐的一點(diǎn)薪水要孝順父母、養(yǎng)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房奴,又得養(yǎng)房子,還務(wù)必要養(yǎng)好身子,病了,昂貴的醫(yī)藥費(fèi)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然而,過多的奢求和索取,會讓我們的心像無底的深淵,以至于都忘了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快樂,心靈的快樂,心靈的閑適放松。這些離我們太遙遠(yuǎn)!
莊子說過,一個人能不能達(dá)到徹悟,是與他的閱歷及悟性是分不開的,而我只是凡人,我無法像莊子般成為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項(xiàng)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當(dāng)年夢中化蝶的莊周墓上也已是秋草凋零。我只有在心靈倍感疲倦與束縛時,靜下心來,做一個讓人夢魂?duì)坷@的莊周的“蝴蝶夢”,乘著莊子自然的簫聲尋找那失落的世界,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篇2】
心晴時候,雨也是晴;心雨時候,晴也是雨。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是天才晉升的階梯,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無底的深淵?!?/p>
當(dāng)我們?yōu)橐黄G蔭沉溺于悲傷的情緒,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片綠蔭,而是一座森林。
山之仁,在于既含納了蒼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既孕育了豺狼的怒吼,也滋護(hù)了弱小的悲嘯?;蛘攮h(huán)抱雙手讓流水變?yōu)楹矗蛘吡验_身軀,讓瀑布倒掛前川。山謙卑地靜立著忍受時間給的苦痛與折磨,依舊不動聲色,山之所以仁,在于它寧靜淡然的態(tài)度,有時候山也可以成為人的榜樣。
我們不是莊周的魚,不知魚在水里遭受什么,是否真的快樂,但我們可以當(dāng)自己心情的舵手。創(chuàng)造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快樂。
像莊子一樣,做一泓天上的泉,做一只夜夜鳴叫的鳥兒,做一棵月光下那棵發(fā)寧靜,與超然的精神古樹。
"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在靜下心來讀莊子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我們是否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的各種評論;“無彼無我,非我無所取在讀莊子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在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是否已經(jīng)丟掉自己;“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在與莊子對話時,問問自己是否將一切囊括于胸,默默體認(rèn);“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敢于活得那么真實(shí),那么誠實(shí)地去面對學(xué)習(xí)呢。莊子活出了智者的風(fēng)范?;钪囊饬x,活著的價值,活著的態(tài)度,精神的源泉莫不在于他身上得到體現(xiàn)。
活著,我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能分清物與我的界限,知榮辱,辨是非?;钪覀兿胍氖鞘裁?有追求,卻不過分要求,只評議卻不去爭議。活著,我們追求的是什么?看得到黑暗,卻依舊執(zhí)著追求光明。淡淡地活著,逍遙的活出自我,活出人生的色彩。此生便無憾了。
走自己想走的路,唱自己喜歡的歌,一路高歌,冷暖自知,就想走在開滿格?;?,走在朝圣路上的信徒一樣,保持一份信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鼻f周做到了,所以他快樂。若是我們也想活得快樂,我們就應(yīng)該時常思考自己的人生,也時常向自己發(fā)問,是否能夠在恬淡的月光中站成一顆精神的古樹。盡管滿身布滿斑駁的歲月痕跡,但卻能夠根深百米,不卑不亢,任樹枝在風(fēng)中,站出一種寧靜的姿態(tài)。
我們快樂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要與世隔絕,忘卻世間冷暖,不看紅塵煙云,不嘗人間苦痛。而應(yīng)是在于看遍人間百態(tài),嘗盡世態(tài)炎涼,歷經(jīng)人間滄桑后,依舊能閑云野鶴,拈花一笑,保持一份寧靜與超脫。
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顆星的隕落,暗淡不了星空的燦爛,。
像莊子一樣生活,拂盡世俗塵埃,清凈紅塵紛擾,在雙手合十的微笑詩意中快樂的生活,
找尋星輝斑斕里的美好。
《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篇3】
——關(guān)于“大”的人生智慧
最初接觸莊子,是在高中時代,來自于他的一篇《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边@么大的魚,化成鳥,也還這樣大,大到遮天蔽日,這位莊子用盡了我所有的想象。直到我看到電影《大魚海棠》,那鯨魚在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時發(fā)出陣陣悠長的低鳴,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悲哀時,我才深刻感受到莊子在他《逍遙游》里,鯤和鵬的大。不過,與電影不同的是,莊子所描述的大,那是一種蓬勃向上的大,那是一種自由而遼闊的大,那是一種爽朗的大。
再接觸莊子,是我突然出現(xiàn)在他與楚國大夫?qū)υ挼那榫持小K指筒活?,曰:“往?吾將曳尾于涂中?!碑?dāng)時年幼,一心立鴻鵠之志,心中不免暗諷,好一個狂人,入世為官,多好的機(jī)會呀!現(xiàn)在參加工作了,才知在暖暖的陽光下,曳尾于涂中,是心累疲勞后的奢望,如果有這么一個好機(jī)會擺在我面前,我不會像他一樣,淡然的拒絕,恐怕還是要掂量許久。這樣的灑脫,連陶淵明也稍遜幾分。陶淵明身在仕途,心卻呼喊“既自以心為形役”,而他卻一句“往矣”的拒絕,簡單明了,將宦海沉浮看得清清楚楚。
再次走近莊子,是因?yàn)樗摹盎恼Q之舉”——鼓盆而歌。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葑釉唬骸芭c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作文s始死也,我獨(dú)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睂W(xué)了心理咨詢師后,才知道他不是荒誕,而是通達(dá)。以前,外婆去世后,我分外思念,甚至想去另個一個世界,去見外婆!我深夜遙思,想到了外婆做的豆包,想到了外婆的笑容,想到了外婆去世前的一晚……想到這些,心痛不已,深深體會到了什么叫“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后來,想到了媽媽的做事風(fēng)格像外婆,外婆的七個子女,多多少少都有外婆的身影,我才開竅,以后想外婆,就看看媽媽和姨媽舅舅他們。而莊子直接不需要寄托,因?yàn)樗阉揽闯闪巳松钠渲幸欢温猛?。用心理學(xué)中畢生發(fā)展觀來闡述,那就是死亡的過程也是人們成長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生和死不是對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也許真正體會過死的過程,才會明白生的偉大與充實(shí)。貧困交加時的莊子,是在接近死亡后,才有這么透徹的領(lǐng)悟嗎?我大膽揣測。
至此,我對莊子的“逍遙”才有深刻的體會。他的逍遙,不是簡單的出世或避世。與蘇軾的“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呼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相比,他多了一份人間煙火。讀《莊子》,我只能說,“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篇4】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很難想象,有一天,我會靜靜的徜徉在《莊子》的世界里不
忍釋卷。去選擇跟這樣一位先哲對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畢竟我們之間可是橫跨著兩千多年的歷史鴻溝啊。本來,我是抱著完成任務(wù)的心態(tài),硬著頭皮讀下去的。可誰知,這一讀,便是天光乍破,至黎明方清醒。
《秋水》篇,物我之間的深刻認(rèn)知。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币汇锼疄a,千載道心明。當(dāng)讀到《秋水》篇時,我心中就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井底之蛙,夏蟲語冰,一葉之秋……這些兒時便耳熟能詳?shù)男」适乱只蚴浅烧Z典故,竟會在此時重逢。于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瞬間生動了起來。井底的蛙,只能看見狹小的天空,便以為世界只此方寸之地。是什么,限制了它對外物的認(rèn)知?這便是莊子的《秋水》想要告知我們的東西。
“有些人沒見過汪洋,以為江河最為壯美;而有人通過一片落葉,卻能感知整個秋天。”人對外物的感知固然會受客觀環(huán)境的局限,而人主觀意識的作用卻不容忽視?!凹尿蒡鲇谔斓?,渺滄海之一粟。”在蘇軾的《赤壁賊》中,主客之間亦有此物我何分的深刻討論。人類渺小,而宇宙無垠。然而,人類對于宇宙的探索卻永不停息。以至于人的認(rèn)知,便如這秋水潺潺,是流動的,是發(fā)展的。而莊子的思想亦如秋水,一瀉千里,無止息,亦無涯。
《說劍》篇,既是隱者心淡泊,亦非冷觀亂世風(fēng)云。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因亂世紛爭不斷,無數(shù)王侯將相粉墨登場,掌風(fēng)云變幻,而莊子依舊在濮水靜靜垂釣。我原也以為莊子是避世的,畢竟他說寧愿在泥巴地里打滾兒,也不愿替楚王賣命??芍钡阶x到這篇《說劍》,我想我錯了,我對莊子的了解太片面。
趙文王喜劍,他便以劍為喻,說有三劍,天子劍,諸侯劍,庶人劍。無論我如何形容,亦是蒼白太過,于是莊子原話如下:
天子之劍,以燕谿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衛(wèi)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yùn)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jì)。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
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鐔,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yùn)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biāo)臅r,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
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
很多人讀此篇時,只是嘆服于莊子的辯論口才,而我下意識感受到的,卻是莊子對天下紛爭的清醒認(rèn)知。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劍”是個挺有意思的東西,上至王侯,下至庶民無喜它。比如越王八劍,那是千古傳奇。所以趙文王亦不能幸免,迷上了劍士斗劍,荒廢了政務(wù),莊子來勸,便有了上述令人拍案叫絕的一番言論。也讓后世之人得以窺見莊子淡泊名利以外的另一面。原來他也可以這樣,心系天下,規(guī)勸君王。
也許道家自老子起都與水有緣,莊子的思想亦像水,或汪洋恣肆,于是有了《逍遙游》;或靜水流深,于是有了《秋水》、《齊物論》;或澤被萬物,心系天下,因而有了《說劍》、《漁父》。說到這里,我也希望《莊子》的思想能涌流至無數(shù)人的心間,傳遞著為人處世的通達(dá)智慧。
我讀完《莊子》,還來不及感嘆,便沉沉睡去。夢里有鯤鵬展翅,駛向無涯的遠(yuǎn)方……
《莊子》讀后感800字
《莊子》讀后感800字參考【篇5】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zhàn)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莊子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老子哲學(xué)思想的繼承者和發(fā)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jīng)》)闡發(fā)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fā)展了道家學(xué)說,使之成為對后世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的哲學(xué)流派。他的學(xué)說涵蓋著當(dāng)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于老子的哲學(xué)。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xué)為“老莊哲學(xué)”?!肚f子》共三十三篇,分“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rèn)為“內(nèi)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rèn)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shí)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fù)雜些,應(yīng)當(dāng)是莊子學(xué)派或者后來的學(xué)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rèn)為肯定不是莊子學(xué)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現(xiàn)象,引導(dǎo)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dǎo)人生,認(rèn)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這種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遙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種精神生活,靈魂生活,是一種“無”的境界,“歸零”的境界,需要不斷反觀內(nèi)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而且更需要時間,因?yàn)椤拔颉北旧硎且粋€過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們就會逐漸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沒有大境界的指引,我們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擾,在社會中被五顏六色,紛紛紜紜的表面現(xiàn)象所惑,不知不覺地浪費(fèi)我們寶貴的生命。于丹用內(nèi)心、自然流露的語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說出自己的觀點(diǎn)看法,并用那些虛擬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詮釋著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寬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規(guī)則,清醒地認(rèn)知自己的內(nèi)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tài)和快樂的生活狀態(tài)。
莊子的人生哲學(xué),就是教我們要以大境界來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態(tài),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且环N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讀過此書,讓人在不經(jīng)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碼,給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隨了身心的成長,滿足了心與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細(xì)膩意境。于己于人,無論你在何種崗位上,環(huán)境只是一種需要你去順應(yīng)的外在世界,卻需要你堅(jiān)持自己內(nèi)心的秉性而不隨波逐流,并讓自己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fā)到最佳狀態(tài),那何嘗不是一種超越自我的成功;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你充當(dāng)?shù)娜魏我粋€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對,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時,我們可以無怨無悔,因?yàn)槲覀円呀?jīng)盡心盡力,讀后感《于丹莊子心得讀后感》。作為一名教師,更是如此,我們的快樂,就是可以從孩子們一雙雙清澈的眸子里,看見他們對你的喜愛,夫復(fù)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