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
一篇讀后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xué)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篇1】
在被時間沖淡的歲月里,或許我們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記憶,不過,在我的腦海中,《紅樓夢》這本書讓我記憶猶為清晰,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紅樓夢里可愛的女孩不少,而我卻偏偏喜歡那個古靈精怪的女子--晴雯,如果你問我喜歡她什么,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喜歡她風(fēng)一般的性格。
諸多女子之中,林黛玉最為有才,她的《葬花吟》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可她太過嬌氣、孤傲,那可謂云一般的女子。寶釵最為智慧,她的李代桃疆之計可以說是天衣無縫,可她太過世俗,那可謂雨一般的女子。鳳辣子最為有趣,她的精算細謀,可以說是舉世無雙,可她又太過狠毒無情,那可謂電一般的女子。
晴雯則不一樣,她智慧而不耍手段,靚麗而不染世俗,世界女子可愛之處幾乎凝聚于她一身,那是風(fēng)一般的女子!最初認識晴雯是在那怡紅院下,我還記得她臉上掛著頑童似的笑臉,將扇子撕得“滋滋”作響,惹得寶玉高興得拍手叫好,裘人則氣的不可開交,正所謂“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僅僅因幾把香扇,便讓我喜歡上了這個會笑會鬧的女孩。大觀園里,愿意如此笑給大家看的,也就只有她了。她率真不計后果,如此放縱,給她添了幾分英氣,也埋下了禍根,正如風(fēng)一樣,悄然而來,又毫無顧忌地消逝而去,所謂來無影,亦去無蹤。
再次看到晴雯,是在昏黃的燈下。生病了,卻還堅持給寶玉補衣裳?;璋档奈葑永锼鶄鞒鰜淼臄鄶嗬m(xù)續(xù)的咳嗽,至今依然那么真切地在我耳邊回響。甚是凄涼啊!那份屬于她的大膽豪爽,可與她一比高下的也只有尤三姐了,可尤三姐哪有她的那份純真。
最后一次遇見晴雯,不再是那雕粱畫棟的怡紅院,而是在那間破舊的小屋里,那才是她的家。生病的晴雯雖然遠離了富貴的環(huán)境,但她依舊神彩照人,這是多么難得!縱觀歷史,多少須眉英雄被困時總免不了淚如雨下,可晴雯沒有,她傲然而立,依舊如風(fēng)。
直至生命的盡頭,她也只是化為一縷清風(fēng),輕輕地歸去了……好一種風(fēng)一般的做派,好一位風(fēng)一般的女子!
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篇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曹文軒的書,書名叫《青銅葵花》。
這本書講述了兩個小孩子在鄉(xiāng)村的生活。男的叫青銅,他是一個啞巴。在小女孩沒來之前他唯一的玩伴就是那頭牛。小女孩叫葵花。她原本是跟她爸爸去鄉(xiāng)下工作的。不幸的是,她爸爸不幸溺亡了。她就被青銅一家收養(yǎng)了。于是青銅、葵花二個,一個哥哥,一個妹妹,常常在田野間奔跑,在河水里戲水。
讀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為什么呢?因為這本書不只是單純的寫了兩個孩子的鄉(xiāng)下生活,而是寫了愛的傳奇。原本家中一貧如洗的青銅家硬是收養(yǎng)了不幸的葵花,給予葵花淳樸的愛。青銅的父母非常喜愛這個小女孩,給了這個小女孩不是親生女兒勝似親生女兒的愛。每到過年,家里即使開不了鍋,也要給葵花織上一件新的、漂亮的毛衣。讓葵花美美的過年。青銅呢?經(jīng)常陪伴葵花,常常陪伴葵花在田野里玩耍,青銅的陪伴逐漸減輕了葵花失去親人的痛苦。到了葵花要上學(xué)的年齡,家里只有一筆錢留給青銅上殘疾學(xué)校的錢,葵花想要上學(xué)就只能用這筆錢,青銅二話不說把錢給了葵花,讓葵花上了學(xué)。青銅的奶奶也十分疼愛這個小孫女。經(jīng)常會給一些小東西給這個小孫女。
這就是愛,愛是最偉大的,我被青銅一家人淳樸的愛深深的感動了??ㄊビH人是不幸的,來到青銅家,得到青銅家人的愛又是幸運的。
我們可以像青銅葵花一樣,善待周圍的人,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付出,去感動,感動自己,感動別人!付出就是愛,苦難中的付出就是大愛!
現(xiàn)實生活中,災(zāi)難時有發(fā)生。災(zāi)難降臨時,只要我們有愛,傳遞愛,就一定能戰(zhàn)勝各種災(zāi)難。上學(xué)期,我們中心小學(xué)為貧困地區(qū)捐衣服的活動中,我們的家長、學(xué)生踴躍捐獻愛心的場面讓我看到了愛;本學(xué)期,學(xué)校發(fā)動少先隊員為翁源龍仙第二小學(xué)“每人捐一本圖書”的活動和老師們、家長們、同學(xué)們?yōu)槲淘待埾芍行男W(xué)籌款的義賣活動中,大家踴躍捐獻愛心的場面,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
愿我們擁有愛、傳遞愛。愿我們擁有和諧,美好的每一天……
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篇3】
茫茫古國,泱泱華夏。中華民族取經(jīng)歷史以及傳奇神話之精華全部被吳承恩匯注在《西游記》中。當你翻開《西游記》,仿佛在看一部影片,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形象躍然而上,演繹了一部從孫悟空出世,到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結(jié)識仙友,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神奇故事。
讀完《西游記》,所有人無不贊美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妙筆生花,以及書中主角齊天大圣——孫悟空追求自由,敢做敢當?shù)淖晕抑髁x精神。但是,我感嘆的卻是書中副角——默默無聞的沙僧。他雖沒有悟空隨心所欲的心理,也沒有八戒好吃懶做的性格。他只是那位勤勞樸實,那位在茫茫取經(jīng)路上,一直擔任提著行李的人。
從這樣一個角色中,我們能感受到的是“腳踏實地”和“任勞任怨”。在現(xiàn)實社會的茫茫人海中,有著無數(shù)這樣的人,他們不靠偷盜,不靠搶奪,也不靠小心計來對付別人,只是勤奮努力地工作學(xué)習(xí)。但是,往往這種人可能會背黑鍋,受連累,成為受害者。不用怕,只要我們不放棄,繼續(xù)努力,堅持把事情做下去,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勝利的那些人就會是我們。因為我們不相信,也不掌握命運,但是我們抓住了每一次深造,改變自己的機會,所以成功了。這些與沙僧相似的人,在我心中其實也是英雄,是那平民英雄。不過他們只是像沙僧一樣默默無聞地做出奉獻。例如我們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們付出自己的心血,培養(yǎng)了一個個為祖國爭光的棟梁之才;還有那一位位在工地上,揮灑汗水的建筑工人,一座座從大地上緩緩立起的高大挺拔,堅硬牢固的樓房都出自他們之手;最普見的是那大街,馬路上的清潔工,他們不分晝夜,不怕危險地為我們清理垃圾,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片美好的環(huán)境。
同學(xué)們,讓我們勤奮努力地學(xué)習(xí)工作,共同學(xué)習(xí)沙僧的品質(zhì),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把國家建設(shè)的更加美好,成為一代強國吧。
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篇4】
今天,我在知了語文學(xué)到了一篇文章,莫言的《丑兵》。這篇文章講述了丑兵雖然外貌丑陋,內(nèi)心卻非常善良美好的故事。讀完這篇文字。我深受感動,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與美麗相遇過。
每一次進小區(qū)時,總有一個人默默地站在門旁,保護著我們的安全保安。他戴著一頂深黑色的帽子,不知他經(jīng)歷了多少個白天,帽子已經(jīng)褪去了顏色;他那黝黑的臉上泛著微微的紅色,額上全是時間給他的皺紋,嘴唇非常干,皮都翹起來了。他穿著那已經(jīng)起皺的黑衣黑褲,看上去非常臟,所以我每次看到他,就會離他遠遠的,生怕他弄臟我的衣服。
我一直都是這樣回避著他,直到一件事情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
一天,我放學(xué)回家,只見今天是他值班,我故意繞開他,躲在花壇后面,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突然,只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被地上的樹枝絆倒在地,在那“哎呦”地直叫。旁邊的人逐漸圍了過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扶,我猜,肯定大家都以為是碰瓷的人,就像前不久的新聞報出的一樣,某老人自己被絆倒,三名小學(xué)生好心幫忙,慘遭賠錢。想到這,我仔細觀察局勢。只見一個黑色的人影從我面前跑過,仔細一看,竟然)是那位保安,他跑到人群中,抱起了那位老奶奶,直徑跑向?qū)γ娴纳鐓^(qū)醫(yī)院我看著這一幕,久久說不出話來。
后來,我在院里玩時,無意間聽到了兩位老人的對話。
“咱們小區(qū)的那位保安真是好人呀!”“是啊!現(xiàn)在都在小區(qū)里是大紅人了!”“對!我現(xiàn)在非常佩服他呢!要不是他,摔倒的老太太還不知道會怎樣呢”?聽了這些對話,我覺得他雖然丑、臟,但是心靈是最美的!聽了這些話,我覺得雖然他相貌平平,衣著樸素,但是卻有一顆美麗的心靈!
這件事讓我非常慚愧,我再也不會以貌取人了,并不再有意躲避他。
什么是美?是華麗的裝束,美麗的容顏嗎?不!美應(yīng)該是心地善良,應(yīng)該是樂于幫助我期待與更多的美麗相遇。
初一課外讀物讀后感700字【篇5】
眾所周知,《浮生六記》說是“六記”,其實為四記,分為“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四篇。
其中“閨房記樂”最為溫情,所寫的是沈復(fù)與陳蕓的夫妻之樂。沈復(fù)與其妻子陳蕓都是蘇州人,二人稱得上是天生般配的青梅竹馬。
林語堂稱陳蕓是“中國文學(xué)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沈復(fù)以“其形削肩長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tài),令人之意也消?!毙稳萜淦尥饷病j愂|可愛之處更在她能寫出“秋輕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佳句,又能與沈復(fù)談?wù)撛姇?,賞月飲酒,更有無比的心路:她女扮男裝去看廟會,雇餛飩攤子為丈夫賞花溫酒,主動為丈夫謀妾,實在是聰穎活潑的一位女子。
沈復(fù)之幸是娶了陳蕓做妻子,也托沈復(fù)之筆,如今我們才能知曉有陳蕓這么一位才女。
如開篇所寫:“東坡云:事如春夢了無痕”。
卷二又寫了沈復(fù)一些閑情記趣,其中有初中學(xué)過的“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如今讀來,更覺活潑有趣,也感嘆古人生活之閑情,弄些插畫盆栽,詩詞書畫,不似現(xiàn)在人們,不知“旦得一日之閑,可抵十年塵夢”。
卷三則是沈復(fù)人生坎坷之始,陳蕓重病早逝,父親去世,兒子逢森早夭,沈復(fù)開始了自己顛沛流離的后半生。相比前半生的幸運,這悲劇的落幕更顯凄涼。
仿佛歷史上盛大美好的開端皆是為了令人惋惜痛心的結(jié)局。沈復(fù)自己也說“余多情重諾,爽直不羈,轉(zhuǎn)因為之累”。
沈復(fù)一生,幸其得陳蕓,不幸其不羈,他所擁有的是夫妻二人琴瑟和諧,也有江南溫婉柔情如水的奇觀勝景,在書后所附的沈復(fù)三十年游歷圖上,我所看到的不僅是他一路的斑駁足跡,更是他一生放蕩自在的寫實畫卷。
李白說:“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倘若沈復(fù)沒有在四十六歲時寫下《浮生六記》,那么這一段妙趣橫生的江南往事也將埋沒于歷史的長流吧。我有幸一窺古人的閑情生活,也如飲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