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巨人傳》有感700字

小龍0 分享 時間:

閱讀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巨人傳》有感700字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讀《巨人傳》有感700字【篇1】

小時候家里有這么一部上譯的《巨人傳》,是1981年版的。最近我看了這個新版本,和我那個舊版是一個翻譯版本的,而人民出版社那個版本是簡版。其實目前這個版本仍然有刪減的部分,所以至今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完整的翻譯版本。

第一次看這部書真的是很久很久之前,小孩子看書是根本搞不懂形式,也不會對文本加以分析,甚至連人名都記不全。但是我對這本書的印象非常非常深,雖然有的部分讓年幼的我感到羞澀,但是它給我?guī)砹撕芏嗪芏鄽g樂,以至于當(dāng)時我下定決心,有朝一日要寫出這樣的作品。它是如此杰出,充滿了戲謔、叛逆,到處都是笑料,它讓我覺得人生不再壓抑,獲得了小小的釋放。(是的,當(dāng)我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就常常覺得壓抑,笑,大約我也是個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的人),這么多年,我沒有重讀它,但是我沒有見到過和它相似的作品,也沒有遇到過和拉伯雷一樣的作者,即使沒有打開它,很多句子仍然銘記在心。

內(nèi)心深處我不喜歡19、20世紀(jì)的作品,它們太苦大仇深,太嚴(yán)肅,特別是20世紀(jì),很多作品太把寫作當(dāng)回事,另一些太把寫作不當(dāng)回事,多年之后我重新閱讀巨人傳,居然發(fā)現(xiàn)它比我原本印象的嚴(yán)肅很多,它提到的很多史實確有其事,而且拉伯雷本身就是個醫(yī)生,他對科學(xué)態(tài)度嚴(yán)肅很多,比如小說中的“我”進(jìn)入龐大固埃的嘴,在他嘴里游覽一番,這些情節(jié)比我曾經(jīng)預(yù)想的嚴(yán)肅多了。但是他找到的是什么樣的史實?。何荽缶S的女兒茱莉亞穿著輕浮,但是屋大維強(qiáng)忍著沒有表達(dá)不滿,第二天茱莉亞穿的很莊重,屋大維情不自禁稱贊了她。然而茱莉亞回答:昨天穿著是為了討好我的丈夫,今天是為了討好我的父親。

很搞笑,但是歷史上卻確有其事。

你搞不清他是在搞笑還是在說事,你可以說在文藝復(fù)興的年代他是理所當(dāng)然嚴(yán)肅的。巨人傳里的巨人可以輕而易舉拿起一萬多斤重的鐘,可是這樣龐大的巨人怎么可能在狹小的空間行動?怎么可能和普通人交往?巨人傳的特征之一就是似真實幻,不可否認(rèn)拉伯雷是在一本正經(jīng)扯犢子啊,至于情節(jié)啊真實性啊都去見鬼吧,當(dāng)高康大一本正經(jīng)總結(jié)用什么樣的東西解決方便后的清潔問題,我真心實意地覺得他很聰明,忍不住笑出了聲。我想起最近在《這些中世紀(jì)的人》上看到的,中世紀(jì)沒有紙,用布不合適,那么用樹葉?更可能的是,什么都不用。幾乎所有的文學(xué)作品巧妙地躲避了主人公方便的問題,只有拉伯雷揪著不放,某種角度看他是瘋子,但是正因為他做到其他小說做不到的事,所以我深信他是個天才。

讀《巨人傳》有感700字【篇2】

一直以為貝多芬是一個偉大的人,但,讀完他的傳記后,在我內(nèi)心深處,我不禁要懷疑他是否真的如他所宣誓的一般扼住了自己命運的咽喉。至少,現(xiàn)在我是這樣的認(rèn)為:偉大的只個過是他的作品,如《英雄交響曲》,《熱情奏鳴曲》等;他的人生則是充滿了孤獨和痛楚。我們只要看一下他在一八一四年致李希諾夫斯基的書信,就可明白他的內(nèi)心是承受了多少的貧窮的煎熬,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孤獨,孤獨,孤獨。

人生最大的受難是什么?不是刀槍的殺戮,是源自于思想和肉體上的孤獨。孤獨,是連天上的神也無法承受的。

我憎惡那些把苦難當(dāng)作財富進(jìn)行說教的布道者。他們舒服的坐在象牙塔里以賣弄自己的高超的文字技巧為榮,把一切苦痛圣化,視而不見個體生命在面對這些不幸時所承受的絕望和無助。一個所謂的偉人所作的偉大作品,如果連他自己的命運都拯救不了,我們?nèi)绾沃竿軌蛘葎e人。不是嗎?受難可能是偉大的注解。但它更是對鮮活的生命的折磨。我對于貝多芬式的人生悲劇感到恐慌,縱然是人間稀有的天才,然身陷于貧窮的境地,依然是一無所有:沒有親情,友情,愛情。就連剛與他訂婚才兩個月的女友,一夜之間,毀掉了婚約,改嫁了別人。你能說這與貝多芬的貧窮不無關(guān)系嗎?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這樣一句直抵生活真相的真理,卻歷來受道無數(shù)道德家們的詆毀,嘲諷。說什么“金錢不重要”,你們這些偽君子!沒有錢,你能活下去嗎?如何避免孤楚的人生,如何消除貧窮,如何才能讓每一個善良的生命享受一切人間正當(dāng)?shù)男腋:蜌g樂?這才是我要走的路,并且為之進(jìn)行努力。用自己的痛苦為別人建立歡樂。這樣固然無私的偉大。但是,難道它不也是對自己生命的另一種冷漠和殘忍嗎?活在這個自私自利的世界上,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善愛自己。

二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變態(tài)的天才。這兩位都是變態(tài)的天才。這兩位都家產(chǎn)甚豐,終身衣食無憂,一切只不個是他們自己所選擇。我不明白他們受的是什么難?三我現(xiàn)在開始厭煩羅曼。羅蘭和傅雷。他們把一切苦難都神圣化。把一切偉人的缺點也贊賞為高尚的圣潔。

讀《巨人傳》有感700字【篇3】

由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著的《名人傳》,分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著力刻畫了他們?nèi)藶樽非笸昝佬腋I畹拈L期忍受艱難困苦的人生。

第一個人是音樂天才貝多芬,貝多芬有著過人的音樂天賦,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天天讓貝多芬練琴,絲毫不顧他的想法,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jìn)一個屋子里關(guān)一整天,逼他學(xué)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成了酒鬼。這些不幸導(dǎo)致貝多芬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墮落,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到了音樂事業(yè)中去,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dāng)他在享受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dāng)中時,他的耳朵聾了。對于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于耳朵,這對他打擊十分沉重。最后,他終于逝世了。

米開朗琪羅則忍受著另一番痛苦,他夜以繼日的工作,他是被—迫的。米開朗琪羅不停地接受命令,可是大部分雕塑都無法完工。當(dāng)他70歲時接受了圣彼得大教堂建筑師兼總監(jiān)的職務(wù),他認(rèn)為這是他應(yīng)盡的義務(wù),他甚至不肯接受應(yīng)得的薪水。帶著內(nèi)心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怨恨,米開朗琪羅終于與世長辭。他在《詩集》中說:“讓我痛苦吧!痛苦!過去沒有一天屬于我。”他在這種痛苦中掙扎一生。

托爾斯泰則讓家庭成了自己心中的陰影。他的思想,他從事的事業(yè)。與他家人的生活方式發(fā)生格格不入。他不能離開他所愛的。家人。他開始計劃拋棄家庭,但當(dāng)他看到即將逝去的一切時他無法繼續(xù)。托爾斯泰注定陷入了的矛盾和痛苦。不能按自己的信仰生活使他痛苦萬分。直到一天,他離開了自己“溫暖”的家。最終一病不起,死在了陌生的小城。“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沒有信仰,就不能生存。信仰給予人生之密的答案中包含了人類最深刻的智慧?!薄袪査固?。

讀《巨人傳》有感700字【篇4】

自從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我對生命又有了一番新的體會?!睹藗鳌访鑼懥素惗喾摇⒚组_朗基羅、托爾斯泰的成名史,他們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但都堅守這一個諾言:不向命運低頭,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任百折不撓的與命運抗?fàn)幹?,最終在他們不懈堅持下,鑄成永恒,成為舉世聞名的音樂家、雕塑加、學(xué)者……

在三位偉人所演繹的故事中,我最敬佩的是貝多芬,他在雙耳失聰時,還堅持自身的創(chuàng)作;無論家境多么艱苦,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身的夢。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他卻從來沒有放棄自身追求的夢想。在如此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他完成了自身的著作,如《田園》、《第六交響曲》等。貝多芬的一生可以說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但是他并沒有放棄,只是為了堅守自身的夢想。

他,貝多芬有著頗像海倫凱勒的命運,同樣是殘疾人,但都發(fā)明了奇跡,為人類的藝術(shù)征途樹立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看著他們?nèi)绱藞远ǖ男拍?,如此堅持的腳步,即使再艱難的命運,再大的挫折,在追夢、圓夢路上也不過如此。

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同樣如此像貝多芬,像海倫凱勒一樣,發(fā)明了人類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讀了羅曼羅蘭的著作,讓我的心靈在三位大師的感召下開始升華,感覺這本書對我的影響還挺大。在我的圓夢路上,不崎嶇,但也有這樣那樣的小碰撞。有時候,一顆小石頭可能把我絆倒,而我卻不知道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來。以后,我要像大師那樣,對于夢想的追逐,永不放棄腳步。我想以后的道路會更加不平坦,但路是人走出來的,再崎嶇德魯,我也會大步向前,那路上的小石頭,將會是我勝利的墊腳石?!睹藗鳌愤@本書,不只是著作、名著。它在你認(rèn)真閱讀、品味時,正在熏陶你、升華你、改變你。,名師之作《名人傳》

真心向你推薦這本書,它會在你以后的路上成為一盞明燈,點不點亮它,在于你!點亮它,你的人生便翻開了新的一頁。生命的一番體會,從《名人傳》開始……

讀《巨人傳》有感700字【篇5】

20世紀(jì)初,有感于歐洲資產(chǎn)階級日趨頹靡,法國青年作家羅曼。羅蘭一度希望借助“英雄”人物來感召人們變革現(xiàn)實,先后創(chuàng)作了多部名人傳記,其中《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被稱為世界“三大英雄傳”,又稱“巨人三傳”或《名人傳》。

無論是音樂大家貝多芬,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還是文壇泰斗托爾斯泰,在那閃耀著灼人光芒的背后,卻是一個個的孤獨者,精神上的孤獨者,像是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上徒步的行人,他們在不斷地探索。

這是一種偉大的悲哀。精神上的.痛苦讓他們變得決絕,思想上的那種既受壓抑又想沖破束縛追求自由的矛盾的內(nèi)在爆發(fā)力,成就了他們無與倫比的藝術(shù)才華。

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上的絕對的孤獨,偉大的藝術(shù)作品該如何產(chǎn)生。音樂、雕塑、文學(xué)領(lǐng)域?qū)⑵接篃o奇,所謂的藝術(shù)再也不能稱之為藝術(shù)。

貝多芬的孤獨讓人感動,他在孤旅中努力地尋找一個個突破口,希望能鑿開一個小孔,他用音樂與外界的人溝通。

米開朗基羅,他的腳步是如此的匆忙,他的手永遠(yuǎn)是不停息地在撫摸著那一塊塊光潔的大理石,然后,在狂熱的目光的注視下將這些冷冰冰的大理石一擊一鑿雕刻成一尊尊美麗的塑像。

托爾斯泰他擁有顯赫的地位,多情的家人,可是他確確實實是一個孤獨者,在精神的沙漠中為了創(chuàng)造一片片綠洲而努力開墾的行人。他永遠(yuǎn)渴望著人與人之間的愛,退讓、寬刷微笑、質(zhì)樸、明凈,這是一種柏拉圖式的美麗。

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印證了三位巨人孤寂的人生旅程,然而,他們卻創(chuàng)造了人類藝術(shù)的輝煌,他們的作品流傳千古。

1245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