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xué)生作文 > 讀后感 > 讀后感大全 >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

宋佳1152 分享 時間:

讀完后,也是認為這些偉人背后的生活是艱辛的,在成功之前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們勇敢地為理想而奮斗,我們要忘掉生活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范文,歡迎參閱。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1

近日,我用多個茶余飯后的時間讀完了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米開朗琪羅傳》。書是傅雷先生所譯,是新知三聯(lián)書店出版的。書為插圖珍重藏本,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guān)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余幅。實為一書中精品。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琪羅出生在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鎮(zhèn),他父親是卡普雷塞鎮(zhèn)和丘烏西的行政官。米開朗琪羅六歲喪母,幼時被寄養(yǎng)在一個石匠的妻子那里。后來,他打趣說,皆因吃了這個乳母的奶,他才選擇當?shù)袼芗摇?/p>

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時人評為頗具古派的狂熱。隨后,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穌之死》中死去的耶穌躺在永遠年輕的圣母膝上,似乎睡熟了。

1501年春,一塊巨型的大理石交給了米開朗琪羅,碩大的《大衛(wèi)像》由此誕生。

1508年,教皇命令這位根本不懂壁畫技術(shù)的畫家,去畫西斯廷教堂的穹頂。因為教皇的固執(zhí),他只好讓步執(zhí)行。在工作疲勞與焦慮之外,還有家人那些可惡的糾纏。他們?nèi)叶伎克B(yǎng)活,濫用他的錢,拼命壓榨他。

就是這樣一個薄情寡義,充滿妒忌的環(huán)境,一邊是毫無見識,只知盤剝他的家庭;一邊是不斷窺伺他,期待他失敗的頑強敵手。米開朗琪羅只能在其間掙扎苦斗。在這段時期,他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

可他付出了何等絕望的努力!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2

“他中等個子,肩膀和背部很寬,手腳有力,肌肉發(fā)達。由于過度勞累,背有點駝,走路的時候,抬著頭,彎著腰,挺著肚子,”“從面貌上看,他始終充滿憂傷和懷疑?!?/p>

這是羅曼·羅蘭為我們描述的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偉大的雕刻藝術(shù)家――米開朗琪羅的形象。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的生命,一個真實的米開朗琪羅。他把無以倫比的藝術(shù)天賦和創(chuàng)造力全部獻給了藝術(shù),他追求藝術(shù)真善美的表現(xiàn)力的執(zhí)著與忠誠更是感人。但他的一生充滿了孤獨、坎坷和痛苦,他是一位孤獨的英雄。

他狂野,他不羈,他高貴。他欣賞自己,贊賞自己,他不答應(yīng)別人把他當藝術(shù)家來看到,他認為,天才這個詞都不配于他。他是一位貴族,并且抱有一切階級偏見,他甚至說:“藝術(shù)應(yīng)當由貴族不是老百姓去搞?!彼偸巧钤跓o止境的狂熱中。他有一種駭人的生命,猛烈地爆發(fā),使他太弱的肉體與靈魂有所不能承擔(dān)。“我疲憊不堪,從來不曾有人像我一樣不停地工作,”“我任何事情都不考慮,只想晝夜不停地工作?!痹谒囆g(shù)創(chuàng)造的不斷沖動中,他什么都想做:工程師、操作工、鑿石工,他樣樣自己動手,什么都想讓自己一個人完成,他除了夜以繼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他在不斷的興奮中狂熱地生活。

他孤獨,他無奈,他痛苦。因為人無法選擇自己的存在,他承載著與生俱來的痛苦。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他孤獨地生活著,他孤獨地思考著,他孤獨地工作著,他孤獨地看著這個世界,他孤獨地看著自己。他說:“叫我痛苦吧!痛苦吧!在我這一生中,我找不到那一天是完全由我自己安排的。”死對于他來說是一種解脫,一種快樂,但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他嘆道:“我愛死亡,我的生命就在其中?!彼簧铝τ谒囆g(shù)的創(chuàng)造,試圖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他在令他痛苦的折磨中完成了一件又一件有名的作品,給后人留下了珍貴的藝術(shù)瑰寶。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3

貝多芬是一位鋼琴家,他是德國人,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他出身貧寒。貝多芬原本不愿意學(xué)鋼琴,是因為小時候他的父親用暴力逼迫他學(xué)鋼琴,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優(yōu)秀的、眾所周知的鋼琴家。我很佩服他,他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去壓制自己的頑疾,從而去創(chuàng)作鋼琴曲,自由自在揮灑自己的筆墨,創(chuàng)造了一部又一部的傳 世佳作——《第九交響曲》等優(yōu)秀作品。

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通過痛苦,得到歡樂”。因為這樣一句話,我看出了貝多芬坎坷的一生,也看出了他不畏艱難苦險,反而把苦難轉(zhuǎn)化為了歡樂。他患的病是耳聾,這是音樂家們最忌諱的病癥,一旦患上這種病,他就沒有辦法再用耳朵欣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更是難上加難,這種打擊對每一個音樂家都是致命的打擊,貝多芬也不例外。然而,他不愿就此放棄自己的音樂生涯,而是更加發(fā)奮地創(chuàng)作樂章,真不知道他為什么能在耳聾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那么美妙的樂章,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優(yōu)美。我想,他一定是在用心靈和音樂溝通,用心在進行創(chuàng)作。

貝多芬曾經(jīng)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將無法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用整個一生詮釋了這句話。

我曾這樣想過,貝多芬沒過過幾天生活寬裕的日子,上天不賜予他歡樂,一次又一次壓制他,但是他敢于和命運作斗爭,不屈服上天的安排,終究成就斐然。我們應(yīng)向他學(xué)習(xí)這種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標,去奮斗吧,去追求吧!貝多芬這位鋼琴家值得我們從內(nèi)心給以最崇高的尊敬。

貝多芬僅僅活了五十七歲便與世長辭了,他終于完全拋開自己的痛苦與不幸,但卻把歡樂奉獻給了全人類。這篇文章我讀過后,心里有一縷淡淡的憂傷,我哪會不承認這位矮小的音樂家,此刻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如此輝煌……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4

名人傳分為三個部分——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列夫托爾斯泰傳,記錄了這幾位名人的生活經(jīng)歷,體現(xiàn)了偉人與平凡人之間的不同,這些偉人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和追求。他們?yōu)樗囆g(shù)所獻身的精神、所付出的代價不是我們所能輕易體會到的。名人傳將我們帶入偉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中,體會他們的想法。

貝多芬是一個對音樂有著無限熱愛和追求的人,可命運卻一直和他作對。對于一個音樂家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雙手和聽覺,喪失了聽覺,代表以后聽不見聲音、分不清音調(diào)……這一切表示貝多芬的音樂生涯就在此葬送。可貝多芬依然堅持創(chuàng)作,與命運斗爭,成了最偉大的音樂家這一,這算不算上天對他的一種補償呢?不是,這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結(jié)果。

路德維?!し病へ惗喾?,于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貝多芬的童年非常艱苦,不同于莫扎特那樣溫暖的童年。他的父親為了讓貝多芬成為像莫扎特一樣的天才,讓自己享盡榮華富貴。從貝多芬四歲起,貝多芬就被迫的一整天一整天的和鋼琴或提琴呆在一起,為了促使貝多芬學(xué)習(xí),他的父親不得不使用暴力。他的父親酗酒成性,但他的母親卻在一七八七年去世了,這樣子家庭的重任就落到了他還稚嫩的肩膀上,這對他來說實在太早了。

喪失聽覺對音樂家來說已經(jīng)是的懲罰了,可命運好像并不想就這樣放過他,肺病、關(guān)節(jié)炎、黃熱病、結(jié)膜炎等疾病相繼而來。他的愛情因為他的殘缺流走了,在心靈和身體的雙重摧殘下,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音樂也起了實質(zhì)性的變化。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咽了最后一口氣,這位“樂圣”就這樣閉上雙眼永遠的沉睡了。

貝多芬那不屈不撓與命運作斗爭、并不認命于現(xiàn)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遇到困難不退縮、勇敢向前。世界沒有給予他快樂,只有悲傷和孤獨,可他卻給予世界莫大的快樂,這種精神真的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從貝多芬的經(jīng)歷里可以看出,成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有了堅持到底的信念才有真正的成功。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5

在原來我不是很欣賞貝多芬的,原因很簡單:音樂家嘛,歷一抓一大把沒什么特別的?,F(xiàn)在我才知道,我的結(jié)論下得太快了。他是真的獨特,卻又被人遺忘。他這一生就錄入了這本薄薄的《貝多芬傳》中,羅曼·羅蘭讓我終于知道了這個悲劇人物的辛酸與無奈。

他,不愿向命運低頭,晚年患重病,給了他致命的打擊。身為一個音樂家,卻害了耳聾病,是否就說明你這一生就得離開這個行業(yè)了?不!貝多芬創(chuàng)造了奇跡!耳聾后,竟譜出了更多美妙的樂曲!

他,被沙土掩埋,卻不改珍珠的光輝。一生起起伏伏,時而錦衣玉食,時而被鎖監(jiān)獄,時而是光彩照人的音樂家,時而又是病怏怏的病人,無數(shù)挫折,卻未停止他手中的筆,停止他心中的夢!

在塵埃落定的今天,有誰還記得那首曾經(jīng)給人們啟發(fā)的《神之羔羊》?有誰還記得他身患重病在閣樓上默默吟唱?又有誰知道他曾也有過溫柔和愛撫?我們對他了解的太少,真的太少,哪一位值得我們贊頌的大師。

我讀完《貝多芬傳》,已悄悄喜歡上那個才華橫溢的悲慘樂師,他是那么的正直、真誠,惋惜之情也油然而生。這是受傷而窒息的心靈的一支歌,你聽懂這支歌,就一定能聽見貝多芬哭泣的人生。

貝多芬,一個一點兒也不陌生的人名,但事實上,我是前陣子才真正地接觸到他。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把我?guī)У截惗喾业氖澜纭?/p>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6

我不曾親眼看見過米開朗琪羅的作品,這很遺憾。但我見過拍攝的照片,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

我細細品味斟酌照片中的細節(jié),是那么無暇。那么純潔,讓觀賞者不由地稱贊作者。這種感覺是我對米開朗琪羅產(chǎn)生了好感,并對其留下了藝術(shù)思想唯美的印象。

讀過了羅曼·羅蘭寫的《米開朗琪羅傳》之后,我對米開朗琪羅又有了別樣的認識。

他,是一個極其矛盾的悲劇人物。他雖然思想唯美,藝術(shù)創(chuàng)造無與倫比,對于藝術(shù)有主見,有獨到的想法而且對于美好的愛情也是虔誠的,但他卻在生活上十分軟弱無能,是個生活的弱者。當危難來臨的時候,他通常是以逃避,煩躁,甚至絕望來解決,從來沒有一絲樂觀的精神支撐。

我贊嘆米開朗琪羅在藝術(shù)上的造詣,但我卻不得不說他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對危難時的表現(xiàn)太懦弱,太膽怯了。

總之,“人無完人”。我要學(xué)習(xí)米開朗琪羅在藝術(shù)追求上的盡善盡美,同時也要懂得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考驗!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7

在這個假期里,我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讀完了這本《米開朗琪羅傳》。

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他的一生是那樣的凄慘與艱苦,但是他卻不屈服于現(xiàn)實,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藝術(shù)。他是那樣的堅強,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被米開朗琪羅稱為《勝利者》的白石雕塑存放在福羅倫薩國家美術(shù)館里。雕塑是一個赤身露體的年輕人,他有修長優(yōu)美的身體,卷曲的頭發(fā)輕輕地覆在額頭上。他巍然地挺立著,膝蓋靠在一個滿臉都是胡須的囚人背上,囚人彎著身子。腦袋前伸,仿佛一頭負重前行的牛。但是勝利者卻根本不理他。他放下了就要伸出去的拳頭,將充滿遲疑和沉郁的眼睛和嘴巴移向別的地方。身子向后傾,轉(zhuǎn)過胳膊向著肩膀——他討厭勝利?!秳倮摺分皇潜姸嘧髌分械囊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也許米開朗琪羅的化身,也是一生的象征應(yīng)該是他辦公室中僅僅存放了一件作品:一個斷了翅膀的勝利者,一副驚惶的英雄之像。

米開朗琪羅的痛苦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是數(shù)不清道不盡的。也可以說是因為物質(zhì)的困難、人們的詆毀……這些深埋在他心靈深處。他無法挽回,又無法使人憐惜。畢竟我們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但是他有強悍的生命力,生來是個斗爭者、征服者,并且他的夢想實現(xiàn)了。但是,他不要成功,這幾乎是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特式的悲劇!他不會樹立高尚的英雄范本,他討厭不堪一擊的理想主義。

任何不能擁抱快樂與痛楚的人,將沒有快樂,也沒有痛楚。只有體會它們,才能明白人生的真正價值與告別凡世的幸福。

《名人傳》初二讀后感400字篇8

米開朗琪羅,一個杰出的雕塑家,而教皇于勒二世卻讓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延教堂畫頂部壁畫??墒牵组_朗琪羅對壁畫技術(shù)一竅不通,但教皇卻不依不饒,堅持一定要他來做這件事情。他的敵人們甚至還近不及待的為他搭建了一個工作用的架臺,還為他召來了幾個壁畫家來幫助他。米開朗琪羅為此苦惱不已,他一看到那個架臺和那幫所謂的助手們,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把架臺拆了重建一個,把壁畫家們都趕了回去,只留了幾個工人在身邊。

“如果面對這樣的困難就畏縮不前的話,米開朗琪羅絕對稱不上什么天才或者不朽的藝術(shù)家,面對困難,面對對手們的挑戰(zhàn)和侮辱,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把原來的計劃擴大了,他不僅要畫教堂頂部的壁畫,還要畫四周的壁畫?!?/p>

米開朗琪羅他為何給自己找來這么大的困難,他完全可以推脫掉的,但為什么他沒有推掉?因為他那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不正是我們中學(xué)生所需要、所應(yīng)具備的嗎?有些同學(xué),一聽說有困難,便嚇的退了又退,更別說硬加給他別的困難了。有點困難與挫折,便被壓地再也不起。

讓我們從現(xiàn)在起,養(yǎng)成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畏懼,樂觀接受的習(xí)慣。相信吧,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

119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