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生作文 > 讀后感 > 讀后感600字 >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

俊杰4360 分享 時間: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啊稘O夫和金魚》讀后心得”,以供大家參考!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1

《漁夫和金魚》是一篇童話,是俄羅斯著名文學家普希金所寫,主要講了一位漁夫抓到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金魚懇求漁夫只要將他放回大海,就滿足漁夫的要求。他本來什么也不想要,但是他老婆想要,有了一件又要一件,不停的讓漁夫去找金魚要東西。最后,他老婆許的愿望是讓她成為海底的主人,讓金魚來服侍他,金魚終于忍無可忍,把一切曾經(jīng)給過她的東西都收回了。

這首詩告訴我們:做人不可太貪得無厭。詩中最令我贊嘆的是作者對金魚心里的描寫,普希金并沒有用“金魚心想……”等句子,而是巧妙地運用了“大海微微起著波瀾”、“蔚藍的大海翻動起來”等語句,通過大海的變化,寫出了金魚從感激到震憤的心情。文中的老太婆是一個驕橫、兇狠、貪得無厭的.人。作者通過她由窮變富、又由富變窮的遭遇,指出像老太婆這樣貪心的人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得寸進尺,最終受到懲罰的事例:一位富豪,無意間購買了幾注彩票,卻中了特等獎。從此,他將自己的積蓄全部花在了買彩漂上,最終變得一無所有:一位村民無意間在自家院子中挖出了幾個金元寶,強大的好奇心和貪心最終迫使他將樓房地基挖孔,落得房屋倒塌,家破人亡……

其實,知足才是最重要的。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2

很小的時候我就讀過《漁夫和金魚》,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又讀了一遍。

書中的大意是這樣的:從前有個老頭和老太婆,住在蔚藍的大海邊,他們住在破舊的泥棚里整整三十三年。每天老頭撒網(wǎng)打魚,老婆婆在家紡紗織線。

有一次,老頭兒向海里撒下魚網(wǎng),只拖上來一些泥沙,老頭兒第二次向海里撒網(wǎng),拖上來的是一些海草;老頭兒第三次撒下魚網(wǎng),網(wǎng)到一條魚兒,這不是平常的魚,是一條金魚。金魚苦苦哀求地說:“放了我吧,我會給你貴重的報酬!”老頭又奇怪又害怕,他打魚三十三年頭了,從來沒有聽過魚會說話,老頭兒把那條金魚放了?;氐郊遥项^兒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婆婆,老婆婆指著老頭兒大罵:“你這個傻瓜,真是個蠢貨,不會拿金魚做報酬呀!氣死我了,和它要只木盆也好呀!”老頭走向蔚藍的大海,向金魚訴說。后來老婆婆又要木房子,又要做富貴的人,還要別墅。最后她還想讓太陽和月亮聽她的指揮。盡管老太婆前幾次貪婪的要求金魚都答應了,但她最后的要求太過份,金魚就不同意了,結果老太婆還是一無所有。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像老婆婆這種為了自己的享受而得寸進尺的人,是會受到懲罰的。不管自己是什么處境,我們應該“發(fā)憤圖強”爭做最好的自己。

“知足者常樂”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靠別人得到的幸福是短暫的,而靠自己勞動得到的幸福才是永久的。

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去實現(xiàn)我的美好理想。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3

今天,我讀了普希金的名作《漁夫和金魚》,使我感觸頗深。

《漁夫和金魚》描述了一個貪得無厭的老太婆讓小金魚不斷的滿足自己的心愿,結果適得其反,不但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反而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

這讓我想起爺爺對我說的故事《生金蛋蛋雞》,同樣是一個老太婆,她養(yǎng)了一只雞,這只雞每天都生一個雞蛋,開始,老太婆很高興,可后來,她嫌一個金蛋太少了,愚蠢的認為,雞肚子里一定有很多金蛋,于是她把雞給殺了??墒瞧书_雞肚子一看,里面不但沒有一個金蛋,連一個普通的雞蛋也沒有。就這樣,老太婆不但沒有得到她想擁有的東西,連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也失去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有一些貪得無厭而事與愿違的事情。比如,一些彩民,不是為了國家的福利事業(yè)和體育事業(yè)做貢獻,而是想中五百萬大獎。孤注一擲,結果不但沒有中五百萬大獎,而且一貧如洗,還有的賣掉了房子,甚至家破人亡。這樣的結果怎能不讓我們深思呢?

通過上面的事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可貪得無厭,只有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知足常樂,才能過上好的生活。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4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從前有一個老頭兒,他和他的老婆住在大海邊一個破舊的小木棚里,過了三十三年。一天,他出去撒網(wǎng)打漁,網(wǎng)到第三次,居然網(wǎng)了一條會說話的金魚,老頭兒沒有要金魚的報酬便放了金魚。他告訴了他老婆,于是便罵他蠢。叫他去找金魚要一個新木盆,接著要了木房子,又要做貴婦人,最后越來越猖狂,要做女皇。這些金魚都答應了她。后來甚至還做海上的女霸王,還要讓金魚侍奉她。可是金魚忍無可忍,什么也沒說,轉身就走了。老頭兒回家一看,他的老婆仍舊做在小木棚的門檻兒上,擺在她面前的還是那只破木盆。

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有感觸。我的妹妹找奶奶要糖,奶奶給她抓了一把,妹妹又要,奶奶又給她抓了一把,妹妹還要……最后奶奶把給妹妹的糖全部沒收了,還把妹妹教訓了一頓。哎!

當我門擁有的時候,就不要再狂妄要更多,還一點不感謝,反而忘恩負義。這樣,一點得不到還把僅擁有的失去了,那多么可悲啊!

同學們,要記?。喝饲f不能過貪婪,要適可而止啊!

《漁夫和金魚》讀后心得5

貪心的人永遠都不會有好的結果,俄羅斯作家普希金寫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不正是這樣的嗎?

從前有一位漁夫和他的妻子生活在大海邊,他們靠打魚為生。一天,漁夫和往常一樣去打魚,當漁網(wǎng)拉上來的時候,網(wǎng)里只有一條小金魚,小金魚開口說話,只要漁夫放了它,它就能滿足漁夫的愿望。漁夫把它放了,卻什么也沒有要?;氐郊液螅瑵O夫把經(jīng)過告訴妻子,妻子罵了漁夫一頓,讓金魚實現(xiàn)她愿望。起初只是要了一個木盆,然后是木房子,接著又要當貴婦人、女皇,妻子的野心一次比一次大,最終要當海上女霸王,還要讓金魚當她的仆人。金魚發(fā)怒了,把所有的都變回了原樣。

做人一定不要貪得無厭,否則,就會像漁夫的妻子一樣最終一無所獲。有一個人中了特等獎,一下子變成了富人。但他沒有見好就收,以為自己還能中特等獎,變得更富有,然后他就一直,不但把中獎的錢全花光,還借了很多錢,然而一次也沒有中,最后債臺高筑。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個村民在院子里隨便挖了一下,挖了一個金元寶,就以為自己院子里還有金元寶,就一直挖,最終房子倒塌了,院子也沒了,變得無家可歸。

不僅是別人,我自己就有貪心的親身經(jīng)歷。有一次爸爸給我五塊錢買零食,五塊錢對我來說并不是小數(shù)目,于是我就買了五角錢一包的干脆面。打開之后,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吃到最后,發(fā)現(xiàn)包裝袋里有張獎券,我中了“再來一包”,我很開心!決定把剩下的四元五角都用來買干脆面。我把干脆面吃完后,肚子非常的脹,一包一包地看,我滿懷期待地再次中獎,結果一包都沒有中。這回我的心情非常沮喪和懊悔,從那以后,我再也不貪心了。

大家一定都要有知足常樂的平和心態(tài),貪得無厭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有可能最終一貧如洗。

118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