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
殷墟現(xiàn)存遺跡主要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后岡遺址以及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手工作坊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5篇,歡迎閱讀參考!
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1)
各位團友,早上好!“一片甲骨驚天下”,熱烈歡迎大家來到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參觀,我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初次為大家服務,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叫席營,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邊的是司機馬師傅,馬師傅有豐富的駕駛經驗,相信我們一路將暢通無阻,一馬平川。雖然我的年紀很小,社會經驗也不豐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給我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和馬師傅將竭誠為大家服務,祝愿大家能在安陽度過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首先我來說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現(xiàn)在是早上8點,我們將到國際飯店就餐,9點整準時從飯店出發(fā)前往景點殷墟,大約30分鐘的路程,抵達景點,11點半乘車返回,下榻國際飯店,下午2點,我們將到中國最早的監(jiān)獄猶里城參觀游覽,晚上5點返回國際飯店。
現(xiàn)在我們的大巴已經緩緩的駛出了安陽火車站,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安陽的公交車上都印著古代戰(zhàn)車的圖案,不錯,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門,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陽。1899年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但結束了倉頡造字的神話,也使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屯村舉世聞名。
甲骨文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獸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記事,由于武王伐紂,殷商失國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長達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榮首先發(fā)現(xiàn),當年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還是片農田,周圍的村民經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但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就隨便扔掉了。
后來村里的剃頭匠李成,為顧客剃頭時,經常會劃破頭皮,他沒錢買藥,就用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傷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這便是中藥的一味,換作龍骨。于是開始大量地買到藥店。當時的藥店大多只收購不帶字的龍骨,所以許多農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幸好有些甲骨賣帶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fā)現(xiàn),并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接著學者羅振玉經過10年風塵仆仆地四處探訪,才弄清楚了甲骨文的出處是殷墟。殷墟位于太行山系以東,安陽盆地與華北平原接江地帶的洹河河畔,處北緯36度,東經144度,行政區(qū)劃屬河南省安陽市。為什么叫殷墟呢?這就要上溯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后,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史稱“殷墟”,商王朝立國后,都邑曾多次遷徙,大約公元前1300年前后,商王盤庚將都邑遷至今安陽市西北小屯村一帶,史稱殷,歷經八代十二王,共254年,此后兩個半世紀以上的時間內,商都不再遷徙,安陽也成為商王朝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的都邑。
殷墟地下文物遺址十分豐富,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遺址內分布著宮殿區(qū),王陵區(qū),手工業(yè)作坊,以及眾多居民點和墓地,而今天我們參觀游覽的景點“殷墟博物院”僅是在殷墟宮殿區(qū)上興建的。
現(xiàn)在我們的大巴已經到了殷墟博物院的停車場,大家都知道2006年7月13日安陽殷墟博物院成功地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因此大家到了景區(qū)不要隨地吐痰,亂扔贓物,請大家記好我們的停車點和車牌號,11點半準時在這兒集合,現(xiàn)在大家?guī)Ш秒S身貴重物品隨我一同前去參觀游覽。
現(xiàn)在大家可以通過景點示意圖發(fā)現(xiàn),分布在中軸線上的主要景點有大門,殷墟概覽,甲骨窟穴,甲骨碑林,殷代車馬坑,甲十二仿殷閣樓,以及東面的殷墟博物館和西面的婦好墓,毛主席蒞此視察,而今天我講的重點是大門和殷墟博物館,有些朋友回好奇,為什么我們兩邊的道路鋪滿了碎石?
因為經考證3000多年前道路由鵝卵石鋪成,現(xiàn)在改成了碎石。往前走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大門是由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專家,楊鴻勛先生根據(jù)甲骨文象形文字“門”的構型和殷商文飾設計的,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為華夏“門”的鼻祖,門額上浮雕著鳳,虎,饕餮,夔和蟬等花紋,門兩側的浮雕是根據(jù)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龍形玉玨放大合制而成的,這是中華最早的龍形象之一。
接著大家看到的是司母毋大方鼎,當然這不是真品,它是根據(jù)真品放大一倍制成的,原件現(xiàn)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現(xiàn)在大家請向右拐,隨我前去殷墟博物館參觀游覽,俯瞰殷墟博物館,酷似甲骨文“洹”字,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著洹河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館為地下一層建筑,建筑面積3535平方米,包括主題水院,大邑商廳,青銅器精品展廳,玉器精品展廳,甲骨文精品展廳,特展廳,館內展列的各種珍貴歷史文物是中外游客科學了解中華文化源流的最佳場所,沿著進口通道,我們來到了主題水院,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水下極像龜甲的石頭上寫著甲骨文。
這是中國現(xiàn)代甲骨學家董作賓題的漢字譯文為“日在林中出入墓,風來水上自成文”?,F(xiàn)在請大家隨我進入博物館,首先我們來到大邑商廳,廳內陳列著釉陶,硬陶。
翁館,骨飾,海貝,以及祭祀活動中最殘忍的人頭祭祀,將人頭割下來置于銅衍中蒸煮,接著我們來到了青銅廳,青銅器系以銅,鉛,錫三種金屬的合金熔鑄而成,銅是最主要的成分,殷墟是中國境內出土青銅器數(shù)量最多的遺址,代表了中國青銅時代鼎盛時期的水平,廳內主要陳列著銅戈,青銅箭頭和銅予,青銅樂器等,然后我們到了玉器廳,主要陳列著玉獸頭,玉兔,玉魚,玉龍,玉龜,玉鳥,玉器等,各種玉器展現(xiàn)了商代玉工精湛的琢玉工藝,也反映了商代貴族和平民的多彩生活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穿過甲骨文精品展廳,我們來到了特展廳,展出的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婦好三連衍,司母戊鼎是迄今所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商代青銅器,1939年春出土于安陽武官村北地,高133厘米,重875千克,司口是銅和錫,鉛的合金,司鼎由四塊腹范,頂范,蕊,底范以及四塊燒口范組成,方鼎四周有去累紋,夔龍紋,紋飾蒼勁有力,兩耳上鑄有饕餮紋,內壁有“司母戊”三字銘文,可能是商晚期國王武丁之子為祭祀他母親“戊”所作,1976年發(fā)掘出的婦好三聯(lián)衍高68厘米,重138.2千克,衍架作長方形,下有六足,架面開 有三個圈口,架體飾蟠龍紋,夔紋,圓渦紋,牛頭紋,云紋,是商王武丁配偶“婦好”墓中的隨藏品,
參觀完了殷墟博物館,我們將繼續(xù)參觀下面的以原甲骨片形狀放大的甲骨碑林,殷代車馬坑,YH127甲骨窟穴,以及華夏最早的錦國英雄的墓——婦好墓。
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2)
各位游客朋友:
首先歡迎您來到甲骨文故鄉(xiāng)參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您對殷商文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驚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但結束了倉頡造字的神話,也使一個普普通通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屯村舉世聞名。隨著對安陽殷墟的全面發(fā)掘,一個古老王朝的都城遺址及光輝燦爛的殷墟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期的文化遺址,位于安陽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圍是以小屯村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兩岸的一些地方。據(jù)史書記載和夏商周斷代工程為斷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國王盤庚把都城由山東“奄”(今曲阜)遷到“殷”(今安陽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經歷8代12王,共254年。從此,這里成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后,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1961年,國務院把殷墟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為的破壞,經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在殷墟博物苑。
殷墟之所以聞名世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銅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關甲骨文的情況稍后再介紹)。我們先來看看進苑的這座大門,這座門是由北京古建筑學專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門”字的寫法而建。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我們再看門框上的這些圖案,浮雕著鳳,虎饕饕夔和蟬等花紋。門額苑名由歷史學周谷城先生題寫。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色古香。門兩側墻上浮雕殷代龍形玉抉,仿佛顯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此苑門和仿殷宮殿建筑的人文景觀已經成為古都安陽的象征。
當世界上多數(shù)民族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已經進入青銅時代。這也正是殷墟聞名于世界的第二個原因。
您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qū)出土,通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fā)掘的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如此大的重器,澆鑄起來特別困難。據(jù)估計制造這樣的重器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協(xié)作,從煉銅的澆鑄,從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萬人同時施工。青銅器中,銅,錫,鉛的含量比例,與現(xiàn)代所鑄青銅中銅,錫,鉛的比例基本相同,我們可以想象當時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鼎最開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鍋,到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逐漸變成了權力的象征。
提到殷墟聞名于世的第三個因素,無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宮殿遺址上復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朝拜的場所。這個建筑是“茅茨古階,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蓋頂,夯土臺階,四面斜坡,雙重屋檐,整個大殿宏偉莊嚴。
大殿現(xiàn)在陳列著甲骨文,讓我們進入大殿系統(tǒng)了解一下甲骨文一些知識。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首先發(fā)現(xiàn)的。當年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還是片農田,周圍的村民經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骨片。但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就隨便扔掉了。后來村里的剃頭匠李成,為顧客剃頭時,經常會劃破頭皮出血。他沒錢買藥,就用這些骨片磨成的粉末涂在傷口上,發(fā)現(xiàn)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這便是中藥的一味,喚作龍骨。于是開始大量地賣到藥店。當時的藥店大多只收購不帶字的龍骨。所以許多農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遺憾,不知多少病人把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帶字甲骨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fā)現(xiàn),并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使“龍骨”的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于私挖,破壞性很大,而大規(guī)模有組織地科學發(fā)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脊艑W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期間,共進行了15次大規(guī)模的挖掘。這幾次挖掘永遠載入了考古學史冊,開創(chuàng)之功,功不可沒。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爆發(fā),使殷墟的發(fā)掘被迫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發(fā)掘工作才繼續(xù)進行。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展柜。這是的H127甲骨片堆積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個大窯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發(fā)現(xiàn)甲骨最多的一次,總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龜甲組成的,上面記載的是商人占卜的結果,以及商朝的天象,歷法,農業(yè),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這個甲骨坑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從這個檔案庫中我們不難看出,商王從事占卜活動特別頻繁,幾乎是無日不占,無事不卜,那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樣占卜的。商王占卜一般是由專人來進行的,他們先在己選好的龜甲或牛肩胛骨的背面鑿一些排列整齊的小圓孔,圓孔的旁邊再鑿一條長槽,然后把燃燒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燒。骨頭受熱以后,正面就會隨著“卜”的一聲出現(xiàn)裂紋,商王就是根據(jù)這些裂紋來判斷事情的吉兇?,F(xiàn)在您看到的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禍福,判斷吉兇的簡單記事,因此我們也稱這些文字為四骨卜辭。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甲骨文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既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的甲骨碑刻。關于甲骨文及甲骨文發(fā)現(xiàn)的一些情況,前面已經講過,這里就不再重復,僅就甲骨文碑林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楊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文片形狀放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及商代文化、軍事、農業(yè)、天象、田獵、鬼神崇拜等,內容非常豐富。
大家看這塊碑,原甲骨文有甲骨文的美稱,文字最多達125個,記載了大將止眉與兩個方國即土和工口方的戰(zhàn)爭。
自1899年王懿榮認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學家的,多方收購,古董商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對甲骨文的出土秘而不宣、封鎖消息。1911年,金石學家羅振玉派他的弟弟羅振常來的到安陽調查,不僅弄清了甲骨文出土殷墟的準確位置,還收購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舊有這塊甲骨王,一塊完整的龜板。聽說出賣這片甲骨的人,用賺來的錢,買了20畝土地呢!
咱們再看這塊碑,它主要記載了天象情況,從時間和空間上準確地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現(xiàn)的過程,是我國古代關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這塊碑記錄的則是中國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獵時遇到車禍的情況。
下面請同志們認真看一看,您能辨認幾個字,從義和形上去研究琢磨,充分發(fā)揮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驗證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就是現(xiàn)代漢字,可以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對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殷商車馬殿廳。我們知道,畜力車是古代先民陸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車子,考古屢經發(fā)現(xiàn),而且結構基本定型,距它最初發(fā)明的時間應該有一個相當長的階段了,據(jù)文獻記載夏代就發(fā)明了車,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夏代車的遺存。殷墟考古發(fā)掘的殷代車馬坑,是華夏考古發(fā)現(xiàn)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
這里展出的6座殷代車馬坑,是中國社會科學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和安陽文物工作隊分別于1999年3月——2000年5月在安陽劉家莊北地、南地和孝民屯東地發(fā)掘的。商代道路遺跡是在航空運動學校南地發(fā)掘的。這幾具車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和展示價值。每坑葬車一輛,其中五坑殉葬兩匹馬,4坑殉葬各一人。經鑒定,殉人中3人為成年男性,一人為少年。
自1928年殷墟發(fā)覺以來,曾多次發(fā)現(xiàn)過車馬坑遺跡。因受當時發(fā)掘水平的限制,都未能將坑中所埋木只車輛的遺跡全部清理出來。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第二年,這一技術難題才被考古工作者突破。后來,隨著發(fā)掘經驗的積累和技術水平的提高,發(fā)掘和清理木只車子遺跡的工作臻完善。
這里陳列的6座殷代車馬坑,是近年來考古工作者發(fā)掘的新成果,他與本苑的宮殿建筑遺存一樣,是我們的鎮(zhèn)苑之寶。在車馬坑最南邊的就是殷代的道路,這上買面很清楚地顯現(xiàn)有車轍,道路比較寬,除有兩道車轍以外還有人行道。這里陳列的道路遺存,是在航校南地發(fā)掘的,由此可見,殷尚時期交通,包括車子和道路,都是比較發(fā)達的。
在建國以后出土大量甲骨文的同時,婦好墓的發(fā)現(xiàn),也著實讓所有考古工作者為之振奮。婦好墓在宮殿區(qū)的西邊,現(xiàn)在讓我們參觀一下中國第一位女將軍的墓葬。各位面前的這個建筑是婦 好享堂,而這尊漢白玉雕像就再現(xiàn)了華夏最早的巾幗女將婦好生前的英姿和風采。那么婦好是何許人也?婦好是尚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收武丁的寵愛,多次參與國家大事,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據(jù)甲骨文記載,她多次率兵東征西戰(zhàn),最多的一次竟帶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將軍都歸她指揮。
婦好有一次率兵征伐方,由于她運籌帷幄,事先在一個地方設下埋伏,配合正面的進攻,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zhàn)。婦好不僅能率兵征戰(zhàn),還能主持重大的宮廷祭祀活動,在王室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連年征戰(zhàn),婦好終因積勞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非常悲痛,破例地厚葬于宮殿區(qū)內,并在墓壙上精筑享堂,以示紀念。
這就是婦好墓,我們順梯而下就到達復原后的墓坑。婦好墓深7.5米,在這里出土了大批隨葬品共計1928件。計有:青銅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石器50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貝等,簡直就是一個商代文化博覽會。更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銅器中,不少都鑄有“婦好”二字的銘文,甚至在一件兵器上也有“婦好”的名字,學者們經過研究,得知這就是在甲骨卜辭里出現(xiàn)過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婦好。
在隨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等以外,我們還看到壁龕里的尺骨,這是當時被殉葬的奴隸。這些尺骨共有16具人骨和6具殉骨。其中殉人男性4具,女性2具,兒童2具,其余的因截肢,已經不辨男女了。我們僅從這個殷代王室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隸社會的縮影。
講到這里,殷墟博物苑的全部內容就講完了。如果您有機會,歡迎再來殷墟博物苑叩訪我們的祖先,再次感受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
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3)
各位游客朋友:
歡迎您來到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參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使您對殷商文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驚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但結束了倉頡造字的神話,也使一個普普通通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屯村舉世聞名。隨著對安陽殷墟的全面發(fā)掘,一個古老王朝的都城遺址及光輝燦爛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遺址,位于安陽市的西北郊。它的范圍是以小屯村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兩岸的一些地方。據(jù)史書記載和夏商周斷代工程斷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國王盤庚把都城由山東“奄”(今曲阜)遷到“殷”(今安陽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經歷8代12王,共254年。從此,這里成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來商以后,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1961年,國務院把殷墟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保護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為破壞,經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在殷墟宮殿區(qū)遺址上興建了“殷墟博物館”。
殷墟之所以聞名世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銅器和都城。首先就是甲骨文(有關甲骨文的情況稍后再介紹)。我們先來看看進苑的這座大門,這座門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學專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門”字的寫法而建。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我們再看看門框上的這些圖案,浮雕著鳳、虎、饕餮和蟬等花紋。門額苑名由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題寫。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香古色。門兩側墻上浮雕殷代龍形玉決,仿佛顯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此苑門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觀已經成為古都安陽的象征。
當世界上多數(shù)民族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已經進入青銅時代。這也正是殷墟聞名于世界的第二個原因。
您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件青銅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毋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qū)出土,通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fā)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如此大的重器,澆鑄起來特別困難。據(jù)估計制造這樣的重器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協(xié)作,從煉銅的澆鑄,從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時施工。青銅器中,銅、
錫、鉛的含量比例,與現(xiàn)代所鑄青銅中銅、錫、鉛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們可以想象當時治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鼎最開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鍋,到后來,隨著生產力的發(fā)燕尾服,逐漸變成了權力的象征。
提到殷墟聞名于世的第三個因素,無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宮殿遺址上復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朝拜的場所。這個建筑是“茅茨土階,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蓋頂,夯土臺階、四面斜坡、雙重屋檐,整個大殿宏偉莊嚴。 大殿現(xiàn)在陳列著甲骨文,讓我們進入大殿系統(tǒng)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識。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首先發(fā)現(xiàn)的。當年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還是片農田,周圍的村民經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但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就隨便扔掉了。后來村里的剃頭匠李成,為顧客剃頭時,經常會劃破頭皮出血。他沒錢買藥,就用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傷口上,發(fā)現(xiàn)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這便是中藥的一味,喚作于是開始大量地賣到藥店。當時藥店大多只收購不帶字的龍骨。所以許多農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遺憾,不知多少病人把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 字的甲骨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fā)現(xiàn),并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使“龍骨”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于私挖,破壞性很大,而大規(guī)模有組織地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脊艑W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間,共行了15次大規(guī)模的挖掘。這幾次挖掘永遠載入了考古學史冊,開創(chuàng)之功,功不可沒。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爆發(fā),使殷墟的發(fā)氣被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發(fā)掘工作才繼續(xù)進行。
我們先來看一個展柜,這是著名的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個窖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發(fā)現(xiàn)甲骨文最多的一次,總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龜甲組成的,上面記載的是商人占卜的結果,以及商朝的天象、歷法、家業(yè)、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這個甲骨坑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從這個檔案庫中我們不難看出,商王從事的占卜活動特別頻繁,幾乎是無日不占,無事不卜,那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樣占卜的。商王占
卜一般是由專人來進行的,他們先在已選好的龜甲或牛肩胛骨的北面鑿一些排列整齊的小圓孔,圓孔的旁邊再鑿一條長槽,然后把燃燒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燒。骨頭受熱以后,正面就會隨著“卜”的一聲出現(xiàn)裂紋,商王就是根據(jù)這些裂紋來判斷事情的吉兇?,F(xiàn)在您看到的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禍福、判斷吉兇的簡單記事,因此我們也稱這些文字為甲骨文卜辭。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甲骨文的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下面我把碑林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楊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達125個,記載了大將與兩方國即土方和工口方的戰(zhàn)爭。
自1899年王懿榮認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學家的重視,多方收購,古董商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對甲骨文的出土地秘而不宣、封鎖消息。1911年,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派他的弟弟羅振常來到安陽調查,不僅弄清了甲骨文了出土殷墟的準確位置,帶收購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就有這塊甲骨王,一塊完整的龜板。聽說出賣這片甲骨的人,用賺來的錢,買了20畝土地呢。
咱們再看這塊碑,它主要記載了天象情況,從時間和窨上準確地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出的過程,是我國關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這塊碑記錄的則是中國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獵時遇到車禍的情況。
下面請同志們認真看一看,您能辨認幾個字,從義和形上云研究琢磨,充分發(fā)揮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驗證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是現(xiàn)代文字,可以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對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殷商車馬坑殿廳。我們知道,畜力車是古代先民陸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車子,考古屢經發(fā)現(xiàn),而且結構基本定型,距它最初發(fā)明的時間應該有一個的分階段了。據(jù)文獻記載夏代就發(fā)明了車,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夏代車的遺存。殷墟考古發(fā)掘的殷代車馬坑,是夏古現(xiàn)畜力車最早的
實物標本。這里展出的6座殷代車馬坑,是中國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和安陽文物工作隊分別于1999年3月----2000年5月在安陽劉家莊北地、南地和孝民屯東地發(fā)掘的。商代道路遺跡是航空運動學校南地發(fā)掘的。這幾具車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和展示價值。每坑葬車一輛,其中五坑殉葬兩匹馬,4坑殉葬各一人。
字的甲骨賣到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fā)現(xiàn),并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使“龍骨”身價一步登天,導致周圍的村民紛紛來挖掘,有的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挖掘都屬于私挖,破壞性很大,而大規(guī)模有組織地掘是從1928年開始的??脊艑W家們在1928年至1936年這十年間,共行了15次大規(guī)模的挖掘。這幾次挖掘永遠載入了考古學史冊,開創(chuàng)之功,功不可沒。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爆發(fā),使殷墟的發(fā)氣被中斷。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發(fā)掘工作才繼續(xù)進行。
我們先來看一個展柜,這是著名的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個窖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發(fā)現(xiàn)甲骨文最多的一次,總共有17096片。大部分是龜甲組成的,上面記載的是商人占卜的結果,以及商朝的天象、歷法、家業(yè)、軍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會內容。這個甲骨坑被專家們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庫。
從這個檔案庫中我們不難看出,商王從事的占卜活動特別頻繁,幾乎是無日不占,無事不卜,那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樣占卜的。商王占卜一般是由專人來進行的,他們先在已選好的龜甲或牛肩胛骨的北面鑿一些排列整齊的小圓孔,圓孔的旁邊再鑿一條長槽,然后把燃燒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燒。骨頭受熱以后,正面就會隨著“卜”的一聲出現(xiàn)裂紋,商王就是根據(jù)這些裂紋來判斷事情的吉兇。現(xiàn)在您看到的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禍福、判斷吉兇的簡單記事,因此我們也稱這些文字為甲骨文卜辭。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甲骨文的碑林。在全國,各種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與眾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隸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下面我把碑林的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王宇信,楊升南先生精選,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其內容涉達125個,記載了大將與兩方國即
土方和工口方的戰(zhàn)爭。
自1899年王懿榮認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學家的重視,多方收購,古董商為獲取更大的利潤對甲骨文的出土地秘而不宣、封鎖消息。1911年,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派他的弟弟羅振常來到安陽調查,不僅弄清了甲骨文了出土殷墟的準確位置,帶收購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就有這塊甲骨王,一塊完整的龜板。聽說出賣這片甲骨的人,用賺來的錢,買了20畝土地呢。
咱們再看這塊碑,它主要記載了天象情況,從時間和窨上準確地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出出的過程,是我國關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錄。這塊碑記錄的則是中國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獵時遇到車禍的情況。
下面請同志們認真看一看,您能辨認幾個字,從義和形上云研究琢磨,充分發(fā)揮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驗證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是現(xiàn)代文字,可以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對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殷商車馬坑殿廳。我們知道,畜力車是古代先民陸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車子,考古屢經發(fā)現(xiàn),而且結構基本定型,距它最初發(fā)明的時間應該有一個的分階段了。據(jù)文獻記載夏代就發(fā)明了車,但至今沒有發(fā)現(xiàn)夏代車的遺存。殷墟考古發(fā)掘的殷代車馬坑,是夏古現(xiàn)畜力車最早的實物標本。這里展出的6座殷代車馬坑,是中國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和安陽文物工作隊分別于1999年3月----2000年5月在安陽劉家莊北地、南地和孝民屯東地發(fā)掘的。商代道路遺跡是航空運動學校南地發(fā)掘的。這幾具車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和展示價值。每坑葬車一輛,其中五坑殉葬兩匹馬,4坑殉葬各一人。
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4)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殷墟名勝區(qū)。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張鈺浦,大家叫我張導好了。
殷墟占地面積近36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商代都城遺址。早在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代帝王盤庚為了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將都城由山東曲阜遷到安陽小屯。歷經8代12王,建都254年。
大家請看它的門,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學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的,大門足由了個甲骨文象形文字“門”放大而成的,是華夏門的鼻祖,門柱上的紋飾是由一種龍形的玉器仿制而成,好像在說:“我們是龍的傳人?!?/p>
瞧這尊青銅器,它叫司母戊鼎,是我們國家的國寶,是從1939年從王陵區(qū)出土的,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可惜我們看到只是仿制品,真品在北京中央博物館存放著。
瞧這尊漢白玉的雕像,上面雕刻的主人叫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武丁把婦好埋葬在宮殿區(qū)的西邊??梢钥闯鑫涠λ膶檺酆退寄?。
好了,今天的游覽接近尾聲了,愿你們這次參觀殷墟的經歷成為生活中一段美好的記憶。
安陽殷墟導游詞作文(5)
大家好!我姓侯,你們可以叫我小侯或侯導。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去殷墟游玩。
殷墟占地面積近36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商代都城遺址。歷經8代12王,建都254年,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后,這里逐漸荒蕪變成一片廢墟,史稱殷墟。郭沫若先生曾由衷的贊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首先,我們先看,門框上的紋飾是根據(jù)1976年發(fā)掘的,婦好墓中的框的圖案仿制而成的。門是由三個甲骨文象形文字寫實放大而成??梢哉f是華夏門的鼻祖了。
大家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映入我們眼簾的這件青銅器叫司母戊鼎,“告訴你們吧,這個司母戊鼎是1939年從王陵出土的,它高1.33米,長1.1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這是目前為止,我國挖掘出的一件最大的青銅器了,是我國的國寶。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你知道婦好暮為什么沒被盜過嗎?那是因為婦好原來帶一萬多人去打仗,她在商王心中的地位很高,她不僅能文能武,而且常幫助商王處理國家大事,因此因為常年勞累,所以中年她就去世了,商王武丁就把她埋葬在宮殿區(qū)的西邊,可見商王對她的寵愛和思念了。
今天的重要地區(qū)我們就講解完了,大家可以慢慢欣賞,自由游覽其他景點,不要亂扔垃圾。
好了,今天的游覽接近尾聲了,愿你們游玩殷墟的經歷成為你們一份美好的回憶,我是你們的導游侯如意,謝謝!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