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導游詞
有網(wǎng)友在后臺詢問華清宮導游詞,現(xiàn)文小秘特整理華清宮導游詞優(yōu)秀5篇,希望這份華清宮導游詞優(yōu)秀5篇能夠幫助大家,給予大家在寫作上的思路。
華清宮導游詞【篇1】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古城西安,我是你們的導游員王傳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是王導,很榮幸能有這個機會為大家介紹舉世聞名的華清池。大家可曾聽說“天下溫泉二千六,惟有華清為第一”嗎?舉世聞名的華清池,位于陜西省臨潼區(qū)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俑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華清池作為歷代帝王的離宮別苑和游覽勝地,已經(jīng)有近3020___年的歷史了。相傳周幽王曾在這里建造驪宮;秦始皇砌石起宇,改名為“驪山湯”;盛唐時期的唐玄宗李隆基又對宮殿大加擴建,起名為“冬宮”。每年冬天李隆基都帶楊玉環(huán)來華清宮避寒。后華清池成為歷代帝王及皇親國戚避寒休閑的福地。它既是一座國內(nèi)罕見的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游人游覽的文物保護場所,下面大家請隨我一起游覽一番吧!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這里就是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筑,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親筆所書。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guī)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并根據(jù)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于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占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guī)模越盛唐。”指的就是這新建的核心部分?,F(xiàn)在大家隨我進入門內(nèi),首先印入我們眼簾的是湖中央的一尊雕塑。大家猜猜她是誰?哦,對了,她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準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華清池標志性的建筑,游客朋友們可以在此留影紀念。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qū),這里屬華清池西區(qū)。大家看到的這個湖叫做九龍湖。為什么叫它九龍湖呢?請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長堤下有八條小龍,再往上看,還有一條老龍共九只,因而以九龍命名。
據(jù)說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在華清宮里整整呆了13個冬天,他們居住的地方就是圍繞九龍湖而建的這座非常雄偉的仿唐建筑飛霜殿。為什么叫飛霜殿呢?因為每年冬天的時候,雪花漫天飛舞,銀裝素裹,唯有飛霜殿前落的是白霜,這是因為殿前的九龍湖整日熱氣騰騰,氣溫較高;又因為天子的寢室里有御寒設施,使室內(nèi)的溫度較高,不積雪,只化為白霜?,F(xiàn)在飛霜殿已經(jīng)作為接待外國元首和重要領導的接待室了。
看完飛霜殿后,請大家轉過身來看我們對面這座蒼翠的山。這座山的名字叫“驪山”。 從遠處看這座山像一匹青黑色的駿馬,古代的黑馬稱“驪”,因此它取名叫“驪山”。 驪山主要由三個峰組成,第一峰就是驪山西繡嶺,嶺上綠樹成蔭,是國家森林公園,嶺西有索道可直達山頂,山頂有烽火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便發(fā)生在這里,歷史上把這一段概括為“千金買一笑,一笑失天下”。
驪山嶺上還有老母殿和老君殿,分別是崇奉女媧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廟宇。其中老君殿曾出土一尊石制老君坐像,相傳為西域藝術家元伽兒所刻,現(xiàn)存西安碑林博物館。
由九龍湖東南角前行,可到唐華清宮御湯博物館,這一組唐代湯池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82年,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史料記載,基本可以認定是歷史上的“星辰湯”、“蓮花湯”、“海棠湯”、“太子湯”和“尚食湯”?!靶浅綔睘樘铺趯S玫脑〕?,因無頂蓋,晚間沐浴時能看見星辰而得名。“太子湯”顧名思義為太子沐浴場所,“尚食湯”為御廚的官員們所用,而唐玄宗李隆基為自己所建的“蓮花湯”和為貴妃楊玉環(huán)所建的“海棠湯”則包含了兩人傳誦千年的愛情故事。蓮花湯”用墨玉石砌成,為圓角長方形,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池底有兩個噴水口。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皇帝是非常會享受的,他就相當于是在一條流動的小河里面沐浴。他送給他的愛妃的是“海棠湯”,池的形狀仿佛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據(jù)說楊貴妃每次在沐浴的時候會將湯池內(nèi)灑滿花瓣,貴妃沐浴一次,整個華清宮彌漫著迷人的香氣。
說到這里給就要給大家講講楊玉環(huán)了。 楊玉環(huán)祖籍弘農(nóng)(今華陰),原為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huán)不光姿色出眾,又精通歌舞,性格活波開朗,深受李隆基喜愛。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慫恿下,詔其在驪山溫泉宮見駕,賜為女道士,號太真,將其納入后宮,一時間,“三千寵愛在一身”,后封為貴妃。每到冬季,李隆基都攜貴妃前來華清宮避寒,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北闶撬麄儺敃r的生活寫照。楊玉環(huán)的親屬們也紛紛取得朝中要職,她的堂兄楊國忠更是身居相位。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以討伐權相楊國忠為名起兵造反,次年攻陷長安,李隆基率眾西逃,逃至今興平縣馬嵬坡,六軍不發(fā),護衛(wèi)部隊殺死楊國忠,并逼迫李隆基將楊玉環(huán)縊死于馬嵬驛中。《長恨歌》結尾兩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為他們愛情故事的悲劇結局加了最好的注解。
華清池內(nèi)與李隆基、楊玉環(huán)有關的重要遺址還有梨園遺址,位于華清池東大.門內(nèi)右側,是他們教習梨園弟子演練歌舞的地方。今天的戲劇演員們稱梨園弟子,起源于此。
從御湯博物館向東有一組封閉的園林,稱環(huán)園。環(huán)園南部高臺之上有一字排開坐南朝北的五間房屋,人稱“五間廳”。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fā)生在這里。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后,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閑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陜西來,都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引起了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致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我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臥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wèi)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制擺放。游客們?nèi)匀荒芸吹疆斈昙?zhàn)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后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事變解決后,國民黨政府為紀念這一事件,在虎斑石旁修建了一個草木結構的亭子,稱“民族復興亭”。1946年,胡宗南將亭子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更名為“正氣亭”。解放后,人民政府將這個亭子改名為“捉蔣亭”,1986年,西安事變五十周年前夕,正式易名為“兵諫亭”。
好了,親愛的游客朋友們,由于時間到關系,華清池的講解就介紹到這里了,中國有句古語說的好兩山不能相逢,兩人總能相見,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能和大家再次相聚在古城西安,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大家!
華清宮導游詞【篇2】
我國著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市,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歷史悠久了。而談起歷史來,就不能不說著名的華清池。華清池又名華清宮,位于西安臨潼,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一塊風水寶地。
傳說在三千年前的西周,這里就發(fā)現(xiàn)了溫泉,幽王在這里修建宮殿,作為游幸之地??蛇@個周幽王卻是荒淫無道的昏君。他寵愛一個妃子褒姒,因未能見到褒姒的笑顏,便接受了一個臣下的壞主意,點燃驪山上的烽火。諸侯們以為敵人來進攻,紛紛率兵千里奔馳,前來相救,最后發(fā)現(xiàn)是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開的玩笑。后來,當敵人真來的時候,諸侯們以為幽王又是在戲弄他們,于是對驪山烽火不屑一顧,按兵不動,結果敵人攻進鎬京,幽王被殺,周朝也就滅亡了!
一千五百多年后,華清池又成為唐朝皇帝們鐘愛的游幸之地。在這里修建了御池、宮殿,在這里游宴享樂。其中的唐明皇一開始專心治理國事,國家十分強大,出現(xiàn)了“開元盛世”。后來,唐明皇縱情聲色,與楊貴妃天天在華清池中泡溫泉,從此,把國家大事拋到了九霄云外,只管享受著安閑游樂的生活。誰知,唐明皇的手下開始造反,千里直沖長安城。正在游樂中的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倉皇出逃。半路上,將士們歸罪于楊貴妃,堅決要求唐明皇讓楊貴妃自殺,唐明皇沒辦法,只好讓她自盡。后來,唐明皇回到長安城,想起了當時和楊貴妃恩愛的種.種情形,但見城還是原來的城,樹還是原來的樹,池還是原來的池,而身邊卻沒有了最心愛的人,不禁悲從中來。唐朝也從此由盛轉衰了。
又過了一千五百年,我來到了華清池,仰望郁郁蔥蔥的驪山,俯視曾經(jīng)富麗堂皇的'浴池,想起當年發(fā)生的這些歷史故事。我不禁想,不論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一定要敬敬業(yè)業(yè),發(fā)奮圖強,如果縱情享樂,一定會導致衰亡的命運!
華清宮導游詞【篇3】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這是膾炙人口的《長恨歌》中的詩句。暑假,我懷著激動之情,到達了夢寐以求的西安華清池。
一進大門就看見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對稱放眼望去,華清池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筑,宏大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
不知不覺走到九龍湖。放眼望去,龍橋橫亙,九龍橋上有八龍吐水,與龍吟榭下的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shù),龍口泉水淙淙,細小的水霧撲面而來,涼絲絲的,我不禁伸出舌頭,甜滋滋的水霧在我舌尖綻開蔓延,如夢如幻,真若來到了天庭。湖面波光粼粼,看起來厚而不膩,恬靜委婉,宛如瑤池仙境。岸上青樹翠柏垂柳依依,柳蔭匝岸。沿湖四周殿宇對稱,以華麗的紅色為主調(diào)。駐足亭中,我藉著湖上的微風,讓暑氣漸漸消散,清爽襲人。走到岸上,豁然開朗,身子頓然輕了——習習的清風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一縷新涼讓人心曠神怡。
由北向南一直走便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沐浴的唐御湯遺址。開始我便覺得奇怪,“湯”怎么會有遺址,我躋身前去一探究竟,恍然大悟:“湯”就是現(xiàn)在“溫泉”的意思。更有趣的是,這里的更衣室為了保暖,使地面一圈為明溝,流淌溫泉水,不禁讓我驚嘆于一千多年前的“水暖技術”。
接著深入華清池內(nèi)部,來到五間廳。從八國聯(lián)軍慈禧西逃駐蹕于此到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每個事件或朝代都詮釋著中國逐漸強大的歷史。尤其是當年西安事變遺留的彈孔在墻上留下的清晰印記,讓我深刻領悟到,什么是正義與和平的化身,什么是不朽的豐碑。
不知不覺,夜幕已垂垂散下,朦朧燈火,薄靄微漪,我陶醉于這珂羅版的畫片中,久久不愿離去……
華清宮導游詞【篇4】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陪大家一同走進被譽為“天下第一湯”的華清池參觀游覽導游員張咪。“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边@首詩大家都熟悉吧!
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就是李楊愛情的見證地——華清池。華清池呢,位于西安以東30公里處的驪山腳下,坐落在唐華清宮遺址之上,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內(nèi)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景色優(yōu)美,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國家5A級景區(qū)。
華清池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沐浴游覽圣地,并且享有“天下第一溫泉”的美譽。據(jù)史料記載,華清池已經(jīng)有602019年的溫泉使用史和302019年的皇家園林建筑史。西周曾在這個地方建立“驪宮”,秦時改名為“驪山湯”,漢代擴建為“漢驪宮”,唐太宗李世民的湯泉宮,唐高宗李治的溫泉宮,那么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他大興土木,再次擴建,新宮落成,命名“華清宮”,又因其以宮內(nèi)的溫泉而著名,故名“華清池”。 正如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華清池是坐落于驪山腳下。驪山是秦嶺的一條支脈,海拔1300米左右,滿山的松柏,青翠欲滴,遠遠望去就有如一匹黑色的駿馬。古代又稱黑馬為驪,故此得名。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華清池的講解就到這里,愿華清池給您留下美好的記憶。祝您下站旅途愉快,謝謝!
華清宮導游詞【篇5】
在這個假期我和家人就去了華清池。華清池位于西安市臨潼區(qū)驪山北麓,建于唐華麗清宮故址之上,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東距西安三十里,緊依京畿的地理優(yōu)勢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歷代建都西安的帝王都特別鐘情于這一風水寶地。
一步入大門,那一尊惟妙惟肖的楊貴妃像仿佛將我?guī)脒h去的歷史,讓我有了自臨其境的感覺。華清池大概分為東、西、南、北四人方位。東邊是海棠湯是花容月貌,能歌善舞的楊貴妃沐浴池,這海棠湯可是有一點很奇怪的地方,周圍有小坑,小坑不止一個,是有很多個。聽導游說這是暖氣一樣的東西,可以讓貴妃換衣時不冷;西邊是蓮花湯,所謂御湯,這是皇上沐浴湯,在周邊有3個排水池,這水分別流給丫頭、大廚、老百姓沐浴湯,因為皇上沐浴水乃神圣之水,所以大師修了3個排水池,且民間流傳如果洗了皇上神圣之水后會一家平安!南邊為芙蓉帳,是貴妃休息的地方,而北邊為上朝的地方,共有99級梯意為天長地久,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農(nóng)歷十月。唐玄宗都要佛手偕貴妃姐妹和大臣來華清池避寒,翌年暮春才返回到長安。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幾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多美的詩啊!晚上,最有特色的歷史舞劇《長恨歌》開始了,該劇以驪山為背景,以九龍湖為舞臺,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為舞美元素,在真山真水中再現(xiàn)了一段真歷史,一段人間真情。把躺著的歷史在華清池的九龍湖畔上站了起來。第一個把一幕布完整的歷史愛情故事復活起來,第一個在唐代歌舞演出領域打破了常見的片段節(jié)目表演,演繹了一部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
這是一曲蕩氣回腸,動人心魄的愛情絕響,這是一部氣象萬千,震撼萬眾的盛世華章!華清池真讓我流連忘返呀!
華清宮導游詞優(yōu)秀范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