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大覺寺導游詞
有網(wǎng)友在后臺詢問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現(xiàn)文小秘特整理西山大覺寺導游詞優(yōu)秀5篇,希望這份西山大覺寺導游詞優(yōu)秀5篇能夠幫助大家,給予大家在寫作上的思路。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篇1)
美麗的春天又悄悄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微風捎帶著甜蜜的花香,給我們送來了春的邀請函。
春在草兒上飄過,小草探出了碧綠的腦袋;春在花兒上舞過,小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春在河面上踩過,小河唱起了歡快的歌。它們好像在對我們暗示:來吧,來宜興大覺寺玩一玩,踏踏春吧。
來到大覺寺公園里,一汪汪小池塘里的水多么清澈,看著透明的池水倒咉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會讓你不由的身心舒暢。走進景區(qū),溫暖的陽光穿過濃密的樹林,在地上投下一片片斑駁的陰涼,不時有幾只可愛的鳥兒從你眼前飛快地掠過,清脆的叫聲透過安逸幽密的樹林,是那么的悅耳動聽,讓人感到心曠神怡。順著曲折蜿蜒的山路向上走,你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路邊到處擺放著可愛的小沙彌,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比人高,小的如同手掌,每個小沙彌的表情、神態(tài)、姿勢都不一樣,它們是那么的逼真那么的迷人,真讓人不由地贊嘆能工巧匠們那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
走著,走著,山路一轉(zhuǎn),一大片美麗的桃林突然映入你的眼簾,只見路的兩旁開滿了桃花,那些嬌嫩的花兒一朵連著一朵,一簇挨著一簇,紅粉相間,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好似朝霞落入山林一般,令你陶醉。我想,如果我們在樹下舉辦個野餐會,讓蜜蜂蝴蝶與我們共舞,那該多么美妙呀!來到山頂,眼前豁然開朗,向四下遠望,你可以看見連綿起伏的群山,青翠的竹海,挺拔的松林,爛漫的山花。如果幸運的話,還可以聽見遠處大覺寺里傳來悠揚的鐘聲,讓人心安,讓人陶醉。
大覺寺也是景區(qū)的重要景點,寺廟規(guī)模宏大,歷史久遠,寺外古木參天,尤其是那幾株高大的銀杏,都有幾百歲了,粗壯的樹干幾個人都抱不過來。讓人驚嘆不止,走進大覺寺,這兒香火迷漫,到處都是"嗎咪嗎"的念經(jīng)聲,給人一種至高無上的神圣感。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心動了呢?心動不如行動,走我們一起去大覺寺春游吧。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篇2)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人間仙境、、覺者天堂”的大覺山風景區(qū)。
大覺山風景區(qū)位于武夷山脈中段西麓,距離資溪縣城僅 7 公里,東距武夷山風景區(qū) 130公里,面積是它的三倍、、北距道教名山龍虎山 50 公里,二者面積相當,并分享瀘溪河的上下游。
“神奇、神圣”的大覺山風景區(qū)是資溪標志性的旅游品牌、神秘、撫州市首個國家 4A 級景區(qū),榮獲“中國十佳旅游休閑景區(qū)”、“最佳國際休閑旅游名山”、“江西十佳新旅游景區(qū)”、稱號。
20___ 年底,海南客商李啟明先生投資創(chuàng)辦大覺山景區(qū)。 景區(qū)總面積 204 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 97% 以上,分東西兩大片。 東區(qū)指尚待開發(fā)的馬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是西區(qū),以迄今 1600 余年的宗教文化特色為主體,以峰巖、索道、幽谷、峽谷漂流、森林景觀為勝,新建成樓閣廊亭、人工項目,是一個集宗教朝圣、潭瀑、生態(tài)觀光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qū)。
現(xiàn)在大家坐上觀光車跟隨我去大覺山景區(qū)一日游吧。
我們來到了投資 1.6 億元的大覺古鎮(zhèn)。 它是座影視城,占地 25 畝余,沿峽谷建了三街六巷、城門吊橋、樓閣亭臺、神殿茶肆、仿古建筑,美輪美奐,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宋繁華商都,三十集電視連續(xù)劇《天仙配后傳》曾在此拍攝。 大家漫步古鎮(zhèn),仰望青山聳翠,俯首溪流淙淙、、坐茶肆涼亭,品一杯醇茗,聆聽松濤鳥語,沐浴清風花香,定覺心曠神怡,塵世喧囂杳然。
現(xiàn)在看到的這條大覺山峽谷,就是漂流的河道。 別看現(xiàn)在水不大,、、中午大壩一放水,就會水流湍急。 近十年來,大覺山漂流日接待量超過 5000 人。 長 3.6 公里落差 188米的峽谷漂流,沿途要經(jīng)過一谷三彎六潭九瀑十三坡,其中最大的一個坡落差有 13 米,大小彎道共 86 個,是世界景區(qū)內(nèi)漂流中的極品,是真正的勇士漂,被譽為“亞洲第一漂”。 下午大家就去體驗一把吧
我們來到了動力水壩上,眼前這座奇秀瑰麗的湖泊叫大覺湖,也叫天湖。 它長近 3 千米、寬近百米、最深 47 米,蓄水面積 15 平方公里,宛如一條巨幅綠絲絳,纏繞于大覺山腰。 湖水來自千米高峰上的一道道山泉,清涼澄澈,漂流時候就會感受到它無比清爽的魅力哦。
現(xiàn)在我們乘索道上山登攀“九天八地”大覺峰,朝覲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剎大覺寺,體會一覽眾山小的雄偉氣勢。 如果有愿意徒步登攀的話,那就要以頑強的毅力征服幾千級臺階,要大概一個半小時,而坐纜車單程全長 1680 米,只要 23 分鐘。
現(xiàn)在大家來體驗國內(nèi)獨一無二驚險刺激的太空步廊。 它長一百米,寬約一米,用有機玻璃鋪設,護欄是幾根鋼纜繩。 走太空步廊仿佛高空懸空棧道一般,大家要腳底生根,小心滑倒,注意攙扶女士和小孩哦。
我們來到了大名鼎鼎的大覺寺。 它坐落于海拔 1118 米的蓮花山主峰大覺巖(天巖)中。 大覺巖是一個天然巨型巖洞,外形猶如一只雄獅張開巨口、、內(nèi)部呈長方形,外高內(nèi)低,寬近百米,深約 30 米,高約 9 米,可容納約 20___ 人,洞之深廓,世所罕見。 寺內(nèi)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殿和祖師殿四個殿堂,塑有 40 尊佛像,并建有純花木結(jié)構的禪室、廂房、。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是最新改造后的大覺寺。
大家一定想知道大覺寺得名的由來吧。 相傳東晉咸和元年(公元 326 年),杭州靈隱寺的一位禪師云游江南,來到大覺山,驚嘆于山景的壯麗不凡和環(huán)境的清幽,決定在此修身弘法,最后圓寂于此,由此大覺山香火旺盛,千年不衰。 禪師法名“大覺”,后人為紀念他,將巖洞更名大覺巖,寺廟更名為大覺寺,大覺山也由此得名。
大覺巖最早叫獅子巖。 傳說古時候九只獅子來到這里,見風景絕佳便住下了。 它們吃光了周邊的野獸后要餓肚子,便商議只留下一只,其余的都走,但是誰也不愿走,于是開始爭吵斗毆。 弱者逃離了,只剩下一雄一雌兩只獅子旗鼓相當,相爭不下,惡斗七七四十九天,雄獅被打敗,母獅也累得張著大嘴喘氣。 最后,母獅的身子變硬了,變成了一座大山,毛發(fā)變成了滿山樹木,翹起的尾巴變成了巖旁的大石筍,張大的嘴巴變成了如今的獅子巖。
大覺寺是觀音菩薩的主道場,每逢觀音菩薩三個節(jié)日,上大覺寺朝拜的信眾絡繹不絕,成為周邊縣市一個著名的宗教朝覲勝地。
大覺山主峰周邊有八座山峰依勢而立形似蓮花,拱衛(wèi)著大覺主峰,稱為“八地”,加上天湖、天嶺、天橋、天泉、天巖、天街、天臺、天廊、天界九個“天”字號的景點合稱“九天八地”。 此外,周邊還有“百景觀”,我介紹一些重點,其它的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自己去看,有景牌提示。
大覺寺內(nèi)有終年充盈清澈的聰明泉(天泉),據(jù)說小孩喝了能金榜題名、西施望月石、水簾洞、傳奇的龍床洞、西施照鏡石、寺廟大門口有威武的將軍石,傳說是范蠡的化身、姻緣亭、神秘石塔、周邊有聳立的雙燭石、呂洞賓讀書洞、南天門、千年不老松、雙乳峰、神龜問天、扇石、著名景點。
大覺巖上方、大佛山對面,依山建起了一座天臺,為朝覲大覺者之地、天臺上建起了一座懸空聳立的南天門,為天地之間的一道圣門,是游人必到之處。
姻緣亭位于蓮花山最高處、、南天門上方,為兩層開放式亭閣,一根高 10.9 米象征天長地久的龍柱高高聳立,是情侶們的必游之地。
大覺寺東邊的大佛山被譽為“天界”。 它海拔 1228 米,巍峨聳立,山體酷似佛身,一座高 108 米的“大覺者”佛像將筑造其上,成為世界上最高大雄偉的室外佛像。 “大覺者”莊重靜穆,氣勢恢弘,成為天人合一的象征。
大覺巖不僅是宗教圣地,而且一直是名聞遐邇的旅游勝地,被譽為“絕妙仙境之天下第一巖”。 王安石、朱熹、都曾造訪大覺山,還有文人雅士隱居這里,有詩為證:“雄偉壯觀獅子巖,美妙神奇民間傳、早聞鳥語鐘鼓音,晚觀日落朝佛聲。 日出陽光照仙洞,滿寺香氣撲鼻中、、群山懷抱春常在,奇石異景在險峰。 ”
現(xiàn)在我們到寺廟下方的素齋堂用午餐,飯后稍事休息就下山漂流哦。
我們來到了漂流起點站,一會兒大家將接受大覺山峽谷漂流的考驗,真正考驗大家的勇氣、、意志和體能,也帶給你無窮的樂趣。 它能讓你體驗“男人一路心跳,女人一路尖叫”的刺激,沖峭壁、躲暗礁、繞險灘、搏急流,漂走世間煩擾,放飛生命激情。 挑戰(zhàn)落差,讓生命的激情隨地球的血液一起放縱的奔流,讓生命的浪濤隨地球的落差一起激蕩,讓生命盡情奔騰吧!
我到漂流終點站、、你們,再見啦!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篇3)
勞動節(jié)假期,我們游玩了宜興大覺寺,格局宏大,雄偉的不能想象。
一到大覺寺,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山門,而是華表,這華表不是蟋龍柱,而是獅子柱,四頭獅子朝向東、南、西、北,柱上刻著大字“江蘇宜興大覺寺”。
這華表和山門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山門有兩扇小、中門,一扇大門,前面門楣“佛光祖庭大覺寺”左右對聯(lián)“佛光普照千處祈求千處應”;大覺圓滿苦海常做度人舟”,后面門楣“回頭是岸”,左右對聯(lián)“問一聲你今哪里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p>
這山門和羅漢園、如來園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進了山門,左邊是如來園,右邊是羅漢園。羅來園這長幅壁畫十分逼真,技藝圓熟,講述了佛陀在人間帶領弟子出外托缽弘法,眾生歡喜踴躍,天人奏樂贊嘆的畫面。羅漢園則是豎立了十八羅漢的石像,告訴人們十八羅漢的悟道過程。
這羅漢園、如來園和觀音殿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這千手觀音可真是千手,背后密密麻麻的圈著許多小手。
這觀音殿和成佛大道、菩提廣場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成佛大道又寬又長又斜,踏上去的每一步,都沉重極了。菩提廣場方方正正,代表做人要方正。
這成佛大道、菩提廣場和多寶白塔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這白塔可不是杭州白塔,而是現(xiàn)代建筑和塔的結(jié)合體,有十幾層高,是一座多功能白塔。
這多寶白塔和大雄寶殿比起來,明擺著是不自量力。殿墻上有排排菩薩,將近半百排,每排一個講桌高,這樣高的殿,卻無梁無柱而且將近有6500平方米,中間的釋迦牟尼有40多層那么高,而且整個都是玉做的。左右兩幅壁畫兩座塔,一邊東方琉璃世界,一邊西方極樂世界,正應了一首詩:“一佛二塔兩世界,三面白玉世間解,萬千僧侶修?;?,五洲七眾十方來?!?/p>
可是現(xiàn)在,還有多少寺廟像大覺寺一樣不收門票,是心靈凈土,能讓林清玄這樣的世間第一流人物享清歡呢?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精選5篇相關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篇4)
各位領導,大家上午好!
歡迎來到“千年古剎”大覺寺參觀游覽。
現(xiàn)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寺前廣場,在進入寺院以前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大覺寺。大覺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唐貞觀20___年。明朝時避更名為大覺寺。1360多年來,大覺寺與海豐塔,默默見證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變。
據(jù)專家評定,大覺寺文物價值極高。僅從建筑上來說,大覺寺主體建筑氣勢恢宏,工藝精巧,隨著歷史的變遷,與清代學堂的其他建筑已經(jīng)渾然一體。現(xiàn)在,在大覺寺的原址上,人們能領略到的不單是盛唐以來的佛教文明,而且還有清代至民國的官辦學堂,建國后蘇聯(lián)風格的建筑,歷史的足跡清晰可辨
簡單的介紹完,下面咱們進入大覺寺參觀。
首先咱們參觀的第一殿就是天王殿,殿中供奉的是彌勒佛,彌勒佛又稱彌勒,密宗稱甘露王,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故又稱“接引佛”。佛經(jīng)說此佛于過去世為菩薩時,名法藏,曾發(fā)四十八愿,長期修行而成佛。有十三個名號,后世所謂“念佛”,多指念此佛名號。兩側(cè)的四大護世天王,分別守護咱們老百姓說的風調(diào)雨順。在我們當?shù)赜蟹N說法:“拜大肚彌勒,笑口常開,煩惱無蹤。”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拜一下。
出了天王殿,咱們回頭看一下彌勒佛身后站了一位武將,它就是寶剎的護法神韋馱菩薩。韋馱手執(zhí)行法律器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暗示這座寺院為非接待寺;或雙手合十,將杵擱于肘間,暗示為接待寺。
現(xiàn)在咱們咱們繼續(xù)參觀, 天王殿東西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想必晨鐘暮鼓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晨鐘,一天勞作開始;暮鼓,一天勞作結(jié)束。鐘鼓都是108響,俗稱緊18,慢18,不緊不慢又18.。佛經(jīng)中說:人有108種煩惱,聽鐘響鼓鳴108次,可除盡人間煩惱。
如果你想求得平安吉祥,就登上鐘樓敲三下大鐘,那么福祿壽就會永遠地圍繞在你的身邊;如果你想求得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就登上鼓樓擊鼓三聲,那么你就會平步青云財源滾滾喜氣盈門。
咱們眼前這座高大建筑就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大殿立于兩米高臺之上,重檐歇山,斗拱翹角,下有回廊,是整座寺院最高大的建筑。
一對青石瑞獸麒麟護衛(wèi)于兩側(cè),姿態(tài)威猛而充滿氣勢,為大覺寺增添了莊嚴崢嶸之勢。咱們繼續(xù)參觀,大家小心腳下臺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數(shù)一下腳下的臺階有多少級,小王先給您留個懸念,一會給您揭曉。
大雄寶殿中供奉的是三方佛和十八羅漢。殿內(nèi)正中為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右側(cè)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側(cè)為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對于釋迦牟尼大家應該非常清楚了,剛才也和大家講過彌勒佛了,下面就著重說一下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亦稱“大醫(yī)王佛”、“醫(yī)王善逝”等,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經(jīng)》中稱他曾經(jīng)發(fā)過十二大愿,要滿足眾生一切愿望,拔除眾生一切痛苦。據(jù)說,如果人身染重病,死衰相現(xiàn)。他的家人能晝夜精心供養(yǎng)禮拜藥師佛,誦讀藥師光如來本愿功德靜四十九遍,燃燈四十九盞,造四十九天之物色彩幡,其人得以蘇生續(xù)命。大殿四周供奉的是十八羅漢。(后面附了18羅漢的介紹,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記憶)
好了,咱們繼續(xù)參觀。剛才咱們參觀的都是20___年重建的,下面咱們要參觀的這三排建筑都是大覺寺遺留下來的古建筑。清代學堂的前、中、后課堂,現(xiàn)在依次修葺恢復成了藏經(jīng)殿、功德殿和禪房。藏經(jīng)殿內(nèi)藏許多經(jīng)籍和釋教著作,都是非常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
現(xiàn)在咱們?nèi)ミM功德殿。大家請看,正當中這座大型紅木框架紫銅浮雕屏風“功德榜”,高2.3米,寬3.2米,正面為紫銅浮雕“佛”字和于長鑾撰文、傅殿文碑上文字的《恢復大覺寺記》。這些字看上去像是雕在上面的,其實這些字和后面的銅板是一體的,是特意為重修大覺寺定制的。背面銅版為功德榜,刻有捐助資產(chǎn)500元以上者職員名冊。這邊是18個功德碑,框架材質(zhì)均為紅木,正面為捐助資產(chǎn)十萬元以上單位或個人姓名、職務以及捐助資產(chǎn)一定的數(shù)目,背面為捐助資產(chǎn)單位或個人業(yè)績簡介。恰是行善性善,萬古千秋,好事芳名,與寺同光。
第三排房子呢,現(xiàn)在陳列的是我縣著名書畫家的一些字畫,咱們可以參觀一下~~~
現(xiàn)在咱們看見的這座大型照壁叫“九龍壁”,是用優(yōu)質(zhì)青石鐫刻而成?!熬琵埍凇备?.2米,長15米,重60噸,上部是石梁石瓦;下盤為清式須彌蓮花座;中間“九龍壁”用十一塊高2.2米,寬1.3米的青石精雕細鑿拼接而成,十一塊青石拼接,不露隙縫,看上去像是在一整塊青石上鐫刻而成。九條青龍騰云跨風、盤旋翻滾,神志各異、栩栩如生,有欲上青天之勢,充實表現(xiàn)了中華人的共同體的龍文化?!熬琵埍凇北趁婵逃小吨亟ù笥X寺記》。
現(xiàn)在有的游客可能著急啦!小王啊,你剛才還給我們留謎來者,你是不是忘啦!笑忘沒忘,咱們現(xiàn)在就去揭秘神奇?,F(xiàn)在咱們看見的西邊這座樓閣式舍利佛塔叫海豐塔,大家再數(shù)一數(shù)他有多少層, (游客數(shù)塔的時候講)海豐塔是魯北平原燦爛文化的重要標志,是千年古縣無棣厚重歷史人類社會形態(tài)文化的象征。與滄州獅子東光縣的鐵菩薩同等名望,被譽為冀魯三勝。大家都數(shù)完啦吧,咱們的海豐塔也是十三層。和前面的臺階相互呼應,再佛教當中,十三是非常高貴的,只有像佛祖這種級別的高層才有資格享用。由此可見我們的大覺寺可以說是佛教圣地。
海豐塔往南50米是海豐塔的舊塔基,當時由于各種原因沒有挖掘,至于地宮中會有怎樣的發(fā)現(xiàn)呢?我們和您一樣的期待。等以后時機成熟,我們竭誠歡迎您再來無棣,看一看沉睡1360多年的佛教圣物。
線面咱們再去看一看西偏殿地藏殿 這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所以稱“地藏王菩薩”,又因其“決心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又稱大愿菩薩。
東偏殿是觀音殿 正中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其左右兩側(cè)分別是龍女和善財童子。據(jù)傳觀音下凡前已成佛,名慈航大士,由于人間疾苦之聲直達天庭,她大發(fā)慈悲之心,請求佛祖甘愿下界救苦救難,于是她投胎作了妙莊國王的三公主——妙善,后來便有了女身菩薩像。
至此,咱們已游逛完了大覺寺,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您可以爬爬塔,照照相,敲敲鐘,擊擊鼓,當然也可以聽小王講講那些海豐塔的故事。30分鐘后,咱們門口集合,去參觀吳式芬故居。
西山大覺寺導游詞(篇5)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_
大覺寺位于海淀區(qū)西北旸臺山麓,始建于遼咸雍四年(1068年),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東的寺院,體現(xiàn)了契丹人尊日東向的習俗。因寺內(nèi)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
大覺寺位于海淀區(qū)西北旸臺山麓,始建于遼咸雍四年(1068年),為契丹人所建,坐西朝東的寺院,體現(xiàn)了契丹人尊日東向的習俗。因寺內(nèi)有清泉流入,故又名清水院。金代稱靈泉寺,是金章宗時著名的西山八院之一,被稱為“西山三百寺中之巨剎”。明宣德三年(1420___年)重修后改稱大覺寺。 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花和環(huán)境的清幽而著稱。寺內(nèi)建筑依山勢層疊而上,自東向西由四進院落組成。山門、碑亭、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動靜等觀)殿、大悲壇、舍利塔等組成,還有四宜堂,憩云軒,領要亭,龍王堂等建筑,多是清代重建而成。殿宇雄偉古樸,布局深廣嚴謹。寺內(nèi)后山是一處別致的園林,麓林曲徑,疊石流泉,情趣非凡。大覺寺環(huán)境優(yōu)雅,群山環(huán)抱,寺前平疇沃野,景界開闊;寺后層巒疊嶂,林莽蒼郁。山上的清泉從寺后石隙注入,淙淙而下,沿著南北兩路院落中的水漕流向前院的水池,泉水清澈,四時不竭。院內(nèi)有一棵乾隆年間從四川移來的玉蘭樹,花繁瓣大,色潔香濃,樹齡320___年上下,堪為京城玉蘭之最。還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銀杏樹,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圍,濃蔭可蔽半個院落,據(jù)說已傲立千年之久。迦陵佛塔為清代主持僧迦陵的舍利塔,其狀猶如北海公園里的白塔,塔旁松柏參天,風景秀麗。
大覺寺內(nèi)共有古樹160株,有1020___年的銀杏、320___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此外,還有大量的被列入保護范圍的古樹。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
大覺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qū)西郊陽臺山麓。遼咸雍四年(1068年)建,距今己近千年,初名“清水院”。金時為西山八大院之一,稱為“靈泉寺”,明宣德三年(l428 年)重修,改今名。寺坐西朝東,依山勢層疊而上,頗為壯觀。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殿、無量壽佛殿、龍王堂等建筑,寺宇最高處藏經(jīng)樓院內(nèi)有玲瓏舍利塔一座。布局謹嚴,深幽而寬闊。寺內(nèi)泉水自石縫汨汨而下,匯成碧潭,又經(jīng)石槽順山勢緩緩回流,使全寺呈現(xiàn)一派生機。蜿蜓走起伏的山巒,恰似一頭臥獅。蓮花、善照二個配寺聳立在東西兩個圓形山包上,當?shù)厝嗽谩蔼{子滾繡球,一佛二菩薩”來形容該寺院的位置和地形之奇巧。遼代所立燕京天王寺沙門志廷撰《旸臺山清水院藏經(jīng)記》碑,記述了該寺的歷史沿革。
大覺寺最高點是寺內(nèi)已故住持迦陵和尚舍利塔。據(jù)傳清代乾隆皇帝當年曾在這里剃度,有一次他坐禪時入夢笑出了聲音,當時負責寺內(nèi)燒火的迦陵和尚操起戒尺便打乾隆,皇帝不得不承認“仙闕少緣份,凡塵屬寡人”,爾后悄悄地回宮。寺內(nèi)的僧人都為迦陵捏把汗。但是乾隆皇帝非但沒有懲罰他,而且還特派貼身太監(jiān)來拜見迦陵。以后迦陵和尚不但當了寺院住持,就連他種的玉蘭也成了寺中絕物。寺內(nèi)迦陵舍利塔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約十馀米,其形制與北京北海白垮相似。;圓形塔肚,上端砌筑細長相輪,塔頂安放金飾寶蓋,底部八角白色須彌座,鐫紋秀巧,表現(xiàn)出清代雕刻藝術風格。塔旁松柏環(huán)抱,郁郁蔥蔥,環(huán)境十分幽靜。塔后有一漢白玉水池,周圍護以石雕欄,泉水自石底流出,匯成一長方形碧潭。泉名“靈泉”,泉水清洌見底,常流不竭,即使在暑熱的天氣,將手放入水中,也會感到冰冷刺骨。泉邊有一雙層建筑,名為“龍王堂”,位於中軸線最后。古人認為這泉水是龍王所賜給的,所以建龍王廟以示供養(yǎng)。 舍利塔往下是大悲壇。這里是寺院藏經(jīng)之所,面闊五間,硬山項,獸頭脊,上層吞廓,并設木制欄桿。上層檐下橫一懸匾,上書“最上法門”,為醇親王所書。從大悲壇順石階而下是寺院第三進院落。此處以無量壽殿為主體,大殿坐落在一高大臺基之上,前面帶有月臺,周圍繞以漢白玉石欄。大殿面闊五間,灰筒瓦,歇山頂,門窗菱花全部為古錢式,做工精美。檐下懸掛一塊雕有龍紋的巨匾,上書“動靜等觀”,為乾隆御筆。殿內(nèi)供奉一佛二菩薩,泥質(zhì)漆金。身后帶有背光,花紋細膩,雕刻精美。佛像背后有懸塑,上塑觀世音像,形象生動,堪稱懸塑精品,為清代遺物。
大雄寶殿是全寺中心,大殿面闊五間,歇山琉璃瓦項,檐下裝飾有斗拱。明間正中檐下懸掛一巨匾,上書“無去來處”,字體剛勁有力。殿內(nèi)正中有一石砌須彌座,座上供奉木質(zhì)漆金三世佛像,背后帶有背光。殿內(nèi)還懸掛有兩塊匾,一為“妙悟三乘”,一為“法鏡長圓”,均為慈禧太后手筆。三世佛像后面又有三尊漆金菩薩像,其上懸有一匾,上書“妙蓮世界”。殿前建有月臺,周圍繞以漢白玉石雕欄。在月臺欄桿襯托下,大殿顯得更加雄偉。
山門兩側(cè)建有八字墻,進山門為第一進院落,南北兩側(cè)對稱分別有碑亭和鐘鼓樓,正面是彌勒殿,面闊三間,灰筒瓦,歇山頂,檐下裝飾有斗拱,門窗均采用壺門式樣。明間檐下懸掛有大匾,額書“圓證妙果”。院中部為一長方形水池,名為“功德池”,池邊繞以棋盤式花欄矮墻,池上正中建一石橋。池南北兩端正中,各有一石刻水獸,龍口流水、注入池中。水獸造形古樸,是遼代遺物,距今已近千年,殊為珍貴。池中蓮花朵朵,紅白相間,爭奇斗艷。石橋東端有一株古老檜柏樹,其樹冠同時生長針葉和闊葉兩種葉子,令人稱奇。原來在這株檜柏樹干中寄生著一棵老藤,學名叫“蛇葡萄”,形成老藤寄柏。無獨有偶,在該寺四宜堂院中也有一棵巨大柏樹,自根部向上一米處分作兩叉,在連體部位中部,寄生一株李樹,遠望李柏難分。這兩棵怪樹,與碧云寺的三代樹,并稱京西兩寺之奇。如今這兩棵怪樹仍郁郁蔥蔥,挺拔俊秀,為古寺平添不少佳趣。
寺內(nèi)有一座遼碑,是遼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立的《旸臺山清水院藏經(jīng)記》碑,記載著這座建筑物的歷史。遼碑是珍貴文物之一。碑上刻紋有的雖漸見模糊,碑身也已斷為兩截,但字跡仍可辨認。政府除把斷碑拼合,還蓋了一座磚龕保護它。 寺內(nèi)花木很多,最名貴的要算名噪京華的玉藺。南北跨院內(nèi)都有,不待近前,便覺蘭香襲人。據(jù)說南院兩株玉蘭是清代乾隆年間僧迦陵自四川移來,樹齡已達三百多年,可惜其中一秣已經(jīng)死去。北院一株玉蘭是清代光緒年間移植,樹齡也逾百年。兩院的玉蘭高七米有馀?;ǚ卑甏?,馨清濃郁,一干一花,剛勁俊逸,甚是可愛。其實大覺寺玉蘭之妙,更在於山水、古寺襯托。寺院周圍沒有噪雜人聲,沒有飛揚塵土;祗有隱隱青山,寂寂流泉。這才使得玉蘭幽香,可以盡情向人傾吐。山門內(nèi)有幾株樹干粗大、老枝橫斜的翠柏,坡道兩旁,遍植著杏樹、桃樹和梨樹。在無量壽佛殿外有棵無量壽樹——千年銀杏,樹高近一百米,干粗直徑近三米,人稱“銀杏王”。乾隆皇帝為它題詩吟詠:“古柯不計數(shù)人圍,葉茂孫枝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紀依稀?!?/p>
大覺寺附近的名勝很多,如鷲峰山道、七王墳、普照寺、蓮花寺、楊家花圓等,寺院附近都有山道可以到達。赫赫有名的龍?zhí)度?,像一條絲帶,蜿蜓迥旋,穿流於寺院之中,經(jīng)過竹林,流進一個石雕大水池。池西沿鐫“碧韻清”三字,字體古樸,蒼勁有力。水池是由一整塊大理石鑿成,長2米,寬1.3米,高1米。石上紋理非常細膩,選材、雕鏤都十分講究。石質(zhì)主體呈灰白色,其間又夾有乳白、淺紫、墨黑等各種花紋,整個外形顯得秀麗奇特。
大覺寺這座古代名剎,在日偽和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曾遭到嚴重破壞,寺內(nèi)寺外一片荒無,著名的《旸臺山清水院藏經(jīng)記》遼碑,也被日本侵略者打斷。1949年后,對寺院進行了重修,使古寺院煥然一新。如今這座歷史悠久的寺院已成為京郊一處重要的佛教勝地。
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陽臺山麓,始建于遼代咸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金代時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后改為大覺寺。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環(huán)境優(yōu)雅而聞名。寺內(nèi)共有古樹160株,有1020___年的銀杏、320___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寺廟坐西朝東,殿宇依山而建,自東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壇等四進院落組成。此外還有四宜堂,憩云軒,領要亭,龍王堂等建筑,寺內(nèi)供奉的佛像,造型優(yōu)美,形象生動,《陽臺山清水院創(chuàng)造藏經(jīng)記》碑,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貴文物。
大覺寺環(huán)境優(yōu)雅,群山環(huán)抱,寺前平疇沃野,景界開闊,寺后層巒疊嶂,林莽蒼郁,一股清泉從寺后石隙注入,繞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時不竭,院內(nèi)有乾隆年間從四川移來的玉蘭樹,花繁瓣大,色潔香濃,樹齡320___年上下,堪為京城玉蘭之最。還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銀杏樹,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圍,濃蔭可蔽半個院落,據(jù)說已傲立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