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水洞導游詞
有網友在后臺詢問本溪水洞導游詞,現(xiàn)文小秘特整理本溪水洞導游詞優(yōu)秀5篇,希望這份本溪水洞導游詞優(yōu)秀5篇能夠幫助大家,給予大家在寫作上的思路。
本溪水洞導游詞篇1
本溪水洞位于本溪縣境內,距本溪市35公里的東部山區(qū)太子河畔,是數(shù)百萬年前第三世紀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guī)r沖水巖洞。這里風光十分秀美,以洞奇、石異、水幽而著稱。
水洞由三洞組成。主洞是一條長達5800米的地下沖水溶洞,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沖水溶洞,現(xiàn)已開發(fā)2800米,被譽為‘天下奇觀’。輔洞為旱洞,現(xiàn)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覽館,再現(xiàn)了億萬年古生物的進化過程。此外,還有一個泄水洞。
如今,水洞連同周圍的溫泉、廟后山、關山門、湯溝和鐵剎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4A級旅游區(qū)。
來,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領略著奇異的水洞風光吧!
水洞的洞口坐南朝北,上面刻著的‘本溪水洞’四個大字是1983年,薄一波同志游覽本溪時親手題寫的。
這里是古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在這里發(fā)掘了大量的石器、磨制陶器等文物,說明遼東先民早在1萬年前就曾在這里生息繁衍。
水洞大廳也叫迎客廳,可容納千人以上。迎客大廳與三洞相連。右側的事旱洞,左側的是泄水洞。正前方的是水洞。
這里是旱洞,呈橢圓形。這里建成了古生物宮,展示了古生物的進化演變過程。
請隨我乘船游覽水洞。水洞又稱“九曲銀河”,面積3.6萬平方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可達7米??梢哉f,游覽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洞按其景觀形體可分為“二門、三峽、七宮、九曲”,共有100余處景觀。洞中景物全部為自然形成。大家請看,那是“寶蓮燈”,前面是“芙蓉峽”。蓮花又稱芙蓉,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與梅、蘭、菊、牡丹、芍藥一起并稱歷史上6大名花。蓮花本應向上開放,這里卻是倒懸。
繼續(xù)前行,便是“廣寒宮“。也就是月宮,嫦娥住的地方。
出了廣寒宮,便是“雙劍峽”。鐘乳石就猶如利劍,高懸在上,在此游覽,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劍叢過”。
過了雙劍峽,就是“九曲銀河”的第一門----“劍門”。穿過劍門,豁然開朗,洞體突然高大寬敞起來,是九曲銀河洞最奇、最美之處。 現(xiàn)在進入“九曲銀河”的第二門——虎閘門。看,那塊巖石真是貌似一直兇猛的大虎。
前方進入“玉象峽”,這是‘九曲銀河’最長的一段,約700米。
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大斜塔’,斜度竟然超過比薩斜塔30°,堪稱世界之最。
游客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冰雪世界”---北極宮。北極宮是九曲銀河中最大的一宮。
過了大雪山,前方的是“九曲銀河”第六宮---“玉女宮”。河中島上的那個石筍,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啊!
現(xiàn)在看到的是九曲銀河最后一宮---“源泉宮”。這里是本溪水洞已經開發(fā)部分的盡頭,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
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游覽了開發(fā)部分的最
末端,前方巨大石壁讓我們無法繼續(xù)前行。但是,水洞并沒到盡頭,距發(fā)現(xiàn),還有3000米以上,所以啊,水洞未來的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朋友們盡情地觀賞了這座水洞的種.種奇觀,大家可能要問:如此大的洞穴是怎么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來自哪里呢?
其實,水洞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距今4.5億年時,本溪還是一片淺海,大量的石灰?guī)r沉積下來。以后歷經了5次劇烈的地質構造運動,尤其是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本溪不僅由淺海變?yōu)殛懙兀以诔练e的石灰?guī)r中間產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順著裂隙流進來,不斷溶解石灰?guī)r,成為碳酸氫鈣,使裂隙變大成為洞穴,日積月累終于形成了今天的本溪水洞。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已經出了水洞。洞外這是櫻桃園和天女木蘭園。天女花是本溪市花,花潔白碩大,芳香撲鼻,每年6月、9月開花兩次,為花中珍品。
本溪水洞導游詞篇2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觀本溪水洞。
溪水洞位于本溪縣境內,距本溪市35公里的東部山區(qū)太子河畔,是數(shù)百萬年前第三紀后期形成的大型石灰?guī)r充水溶洞。水洞原名“謝家崴子水洞”,背倚莽莽青山,面臨太子河,峻峰高聳,清流蜿蜒,風光十分秀美,向以洞奇,石異,水幽而著稱。
水洞由三洞組成。主洞是一條長達5800多米的地下充水溶洞,也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第一長的地下充水溶洞,現(xiàn)已開發(fā)2800米,可全程乘船游覽,被譽為“北國一寶”,“天下奇觀”“亞洲一流”“世界罕見”。水洞河道曲折,蜿蜒幽深,兩岸石筍林立,千姿百態(tài),洞頂穹廬鐘乳高懸,神趣盎然。100余處景點形態(tài)奇異,蔚為大觀,泛舟其中,如臨仙境。輔洞為旱洞,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曲折迷離,各有洞天。現(xiàn)已利用天然洞穴,建立了古生物展覽館,再現(xiàn)了億萬年古生物的進化過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瀉水洞。如今,水洞連同周圍的溫泉,廟后山,關門山,湯溝和鐵剎山等共同形成本溪水洞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4a級旅游區(qū),是一處集山,水,洞,泉,湖,林等自然景觀和寺廟,古人類遺址等人文景觀于一體的風景旅游勝地。
洞口和大廳部分
洞口坐北朝南,呈半月形,高16米,寬約20米。洞口之上刻有“本溪水洞”4個大字。這是1983年8月,薄一波同志游覽本溪水洞時親手題,增添了洞口古樸雄渾,粗獷自然之態(tài)。
是古文化遺址??脊艑W家在發(fā)掘了的石器,磨制陶器,繩形陶,網墜和五銖錢等文物,還說明遼東先民早在1萬年前,就曾在生息繁衍。開發(fā)水洞時,已采取措施將古遺址保護起來,以利于我國北方古人類,古氣象和古地理珍貴文化遺址研究工作的開展。
水洞大廳高,寬各20米,長70米,1400多平方米。冬暖夏涼,四季恒溫,洞內氣溫常年在12°c左右。大廳也叫迎客廳,可容納千人以上。相傳,是洪鈞老祖的“紫霄宮”。洪鈞老祖就是《封神演義》中描那位諸仙之首,道家開山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都是他的弟子。右側是金蟾石。據(jù)說,它因為專吃洪鈞老祖的子孫蚯蚓而被洪鈞老祖定在那里,日久天長,化為了石頭。
迎客大廳與三洞相連。右側的是旱洞,也稱蟠龍洞;左側的是瀉水洞,也稱銀波洞;正前方的是水洞,又稱九曲銀河洞。
旱洞部分
旱洞呈橢圓形,狀如“蟠龍”,首尾相銜,因此又叫蟠龍洞,長300余米,面積20___多平方米。1992年,利用現(xiàn)代聲,光,電技術,建成了古生物宮,展示了古生物的進化演變過程???,這是恐龍化石和地質模型,這是海洋世界,這是鰭魚登陸,這是陸生植物和陸生動物繁盛期中裸子植物和爬行動物的發(fā)展演化歷程,這是陸生龍,這是獨特的中國龍,這事哺乳動物以及古人類的出現(xiàn)狀況。如今,已成為一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的科普基地,游人在不知不覺中便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奧妙之處,了解了生命的進化過程。
水洞部分
隨我乘船游覽水洞。水洞又稱“九曲銀河洞”,面積3.6萬平方米,空間40余萬立方米,最開闊處高38米,寬70米。洞中的暗河四季不竭,平均水深1.5米,最深處可達7米,晝夜流量達1.4萬立方米??梢哉f,游覽本溪水洞,好比“古洞泛舟”。水域延洞體展開,時闊時狹,迂回曲折,洞內鐘乳石,石筍與石柱多從裂縫攢擁而出,不加雕飾,形成各種物象,按其景觀形體可分為“二門,三峽,七宮,九曲”,共有100余處景觀??芍^是“鐘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鐘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此一洞天”。
洞中景物全部為自然形成。那是“寶蓮燈”,前面是“芙蓉峽”。蓮花又稱芙蓉,荷花等,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與梅,蘭,菊,牡丹,芍藥一起并稱歷史上6大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向來為人們所贊賞。蓮花本應向上開放,卻是倒懸,據(jù)說是因當年“共工怒觸不周之山”而造成的。
船行右側巖壁上,有道道波痕,起伏涌漲,這是“銀河潮涌”一景。它長30米,自上而下的波痕有十幾道,是地下暗河流水對巖壁剝蝕造成的。它是“滄海桑田”的見證。
在“銀河”右岸有兩個5米高的巨大石筍拔地而起,恰似兩位鶴發(fā)童顏的老人佇立在河邊,我們稱其為“福壽雙星”。他們長久屹立在,向過往的行人賜福賜壽。繼續(xù)前行,便是“廣寒宮”。廣寒宮即月宮,是嫦娥仙子的宮闕。右前方是“女媧補天”。在女媧上方有塊巖石,為“鵝管”,那是鐘乳石形成的最初狀態(tài),這說明本溪水洞的鐘乳石仍在不斷地成長發(fā)育。
出了廣寒宮,便是“雙劍峽”。鐘乳石猶如柄柄利劍,高懸在上,自此游覽,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劍中過”。前方的這把“利劍”,根部直徑1.3米,全長7米,為洞中最長的鐘乳石,我們稱之為“倚天長劍”,大有刺破蒼穹,直逼銀河之勢。
過了“雙劍峽”,就是“九曲銀河”第一門----“劍門”。穿過“劍門”,豁然開朗,洞體突然高大寬敞起來,猶如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宮殿,這便是 “玉皇宮”,面積達1500平方米之多,是九曲銀河之最,最美之處。右上方是“鱷魚石”;左側是“仙丹石”。接著便是“夢筆生花”和“太白神筆”,正所謂 “九曲銀河何以美,太白神筆妙生花”。
“銀河”右岸這兩個潔白的石筍,很像兩只蹲坐的小貓,這就是“雙玉貓”。前面是“臥?;厥住焙汀敖瘕斒????,前方巖壁上的兩尊彌勒,還有銀河右岸翹首企盼相會的“織女” 和送子的“觀音”,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人稱東北有“三寶”,那鑲嵌在巖壁上的“人參王”,已經有幾萬年的歷史了。游船前行,銀河中的暗礁多了起來,右前方是“蛟龍戲水”,接下來又是“海豹戲珠”,還有“駝峰山”。這塊是“石瀑布”,由巖壁溶蝕形成的石幔構成,雖不是真正的瀑布,卻也是洞中的一處佳景。
現(xiàn)在進入“九曲銀河”的第二門----虎閘門??矗菈K巖石貌似一只兇猛大虎,而在虎口右前方還有一位身著白衣的“馴虎師”。
前方進入“玉象峽”,這是“九曲銀河”最長的一段,約700米。世界上最大的斜塔是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大斜塔”,傾斜度竟超過比薩斜塔30°,堪稱“世界之最”!再向前行,河道曲折,游船將駛入“之”字灣,這是暗河最深處,水深 7米,但河面上水平如鏡。前面是長38米,寬4.5米,橫跨“九曲銀河”的“天生橋”。接下來是“玉象戲水”和“仙人采藥”。
北極宮
“北極宮”是“九曲銀河”中最大的一宮,面積1800平方米,高達50米。右前方是“昆侖映雪”,又叫“大雪山”,這是洞中最大型的列隊式堆狀石筍,這是“金玉壁雕”和“關山煙云”,走在,有置身仙宮的感覺。難怪乎有詩嘆道:“山林絕壁懸崖上,似入瓊樓玉宇中,莫怪我華長自傲,世間哪有上仙宮?”
過了“大雪山”,前方是"九曲銀河"第六宮---“玉女宮”。河中島上的那個石筍,多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面帶微笑,為游船導航。前方巖壁上還有一奇異石筍,它有如一只“白玉寶瓶”,瓶中裝著灑向游人的圣水。船行一路,滴水不停。如果滴到您身上,頭上,這是水洞送給您的禮物。
現(xiàn)在看到的是“九曲銀河”最后一宮---“源泉宮”。是本溪水洞已經開發(fā)部份的盡頭,地下暗河中的流水由此涌出。此處的景觀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洞壁水泉”。的巖壁上都在向外流水,每逢雨季,水量變大,這巖壁時而如飛瀑直下,時而又如屋檐滴水。遇到旱季,水量較小,那巖壁也涔涔淙淙,滴水不止。第二個特點是“滴水蓮花”。這蓮花是生長在洞頂?shù)溺娙?,呈圓形,圓形的中央就是向下滴水之處。滴水時而如注,時而叮咚作響,猶如斷線珍珠一般。
游客朋友,我們已經游覽了開發(fā)部分的最末端,前方巨大石壁使我們無法繼續(xù)前行。但是,水洞并沒有到頭。1997年,我國與法國組成探險隊深入前面繼續(xù)考察,發(fā)現(xiàn)還有3000米以上,水洞未來的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朋友們盡情地觀賞了這座水洞的種.種奇觀,可能要問:如此之大的洞穴是怎形成的呢?地下暗河水源來自何處?
水洞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按地質時代劃分,地球分為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代。遠在古生代奧陶紀,即距離今4.5億年時,本溪還是一片淺海,的石灰?guī)r沉積下來。以后經歷了5次劇烈的地質構造運動,尤其是7000萬年前的燕山造山運動,本溪不僅由淺海變?yōu)殛懙?,而且在沉積的石灰?guī)r中間產生了大大小小的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順著裂隙流進來,不斷溶解石灰?guī)r,成為碳酸氫鈣,使裂隙變大成為洞穴,日積月累終于形成了的本溪水洞。
注意,溶洞內部的可溶性碳酸鹽類沉積物形態(tài)不同,名稱也各有不同。由洞頂向下沉積的叫鐘乳石,如剛才見過的“倚天長劍”等。由洞底沉積并向上生長的叫石筍,如“福壽雙星”等。由洞頂和洞底雙向沉積,并連為一體的叫石柱,如“擎天玉柱”等。由洞頂和洞壁水平裂隙流出的沉積物叫石幔,如“大雪山” 等。其他沉積物還有還有石花,石簾,石旗,石流,石田,石球和石珍珠等。這些沉積物的形成,還需要很多外部條件:一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二是適宜的溫度,三是相應的壓力,四是流通的空氣。
銀河水流量每晝夜1.4萬立方米,是靠什補充的呢?通過科學家研究,現(xiàn)已證實水源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地表水的下滲,二是地下水,三是湯河水的直接補給,這三部分水匯入水洞,才形成地下暗河蜿蜒曲折,終年不竭的奇特現(xiàn)象。
我們已經游覽了2800多米,但仍覺呼吸均勻,為什呢?這是因為洞內新鮮空氣不斷得到補充,通道有3條:一是洞口,二是瀉水洞,三是洞內的多條裂隙,加上洞內外溫差使空氣不斷產生流動,才使人有舒適的感覺。
洞外部分
這是古琴湖,面積1.2萬平方米,有曲橋,拱橋,湖心亭等景點。在文化長廊的后側是名人游覽水洞后留下的碑刻。瀑布下是本溪水洞出水口,每秒流量0.16立方米。湖東岸是茶室,湖南岸是賞楓園。另外,湖中還可垂釣,蕩舟。
這是櫻桃園和天女木蘭園。天女木蘭花是本溪市花,葉子呈卵圓形,花潔白碩大,芬香撲鼻,每年6月,9月開花兩次,為花中珍品。
歡迎再次光臨本溪水洞!
本溪水洞導游詞精選5篇相關
本溪水洞導游詞篇3
三年前的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本溪旅游,那里的水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億七千萬年前,本溪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由于地殼運動,海水退去,石灰?guī)r在地質活動中被溶蝕,形成了水洞。幾億年過去了,日偽時期,幾個日本兵發(fā)現(xiàn)了洞口,但是他們進去之后就再也沒有走出來。直到1962年村民朱長清才第一次在水洞里走了一圈。1983年5月,本溪水洞正式開放,被譽為“北國一寶“、“天下奇觀“、“亞洲一流“,并被評為本溪水洞游記作文高中A級風景區(qū)。
我們來到洞口,向洞內望去,眼見之處是一座高、寬各20米的“大廳“,里面漆黑而深邃。再往前走是300多米的旱洞,洞穴高低錯落,洞中有洞,曲折迷離,有古井、龍?zhí)?、百步遲等諸多的景觀,讓我感覺好像是走進了童話的夢境。也難怪當?shù)氐娜硕紓髡f這洞里面有龍。大廳正面是通向水洞的人口,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座幽靜別致的“港灣“。媽媽對我說:“這里倒像是碼頭。“我說:“這里不就是碼頭嗎?你看,前面還有船呢!“爸爸聽了大笑起來,弄得我一頭霧水,進了水洞也沒弄明白。
水洞地下暗河全長5800米,現(xiàn)在還有3000多米沒有開發(fā)。已經開發(fā)的2800米,面積就已經達到了3。6萬平方米,空間40余萬立方米。最高處38米,最寬處50米。河道曲折蜿蜒。“三峽“、“九灣“清澈見底,故名“九曲銀河“?!般y河“兩岸石筍林立,千姿百態(tài),光怪陸離,洞頂鐘乳高懸,晶瑩斑斕,神趣盎然。新開發(fā)的500米暗河別有天地,神秘莫測。
數(shù)萬年前,古人類發(fā)現(xiàn)此洞,并在此棲息,迄今為止,考古工作者已在洞口發(fā)現(xiàn)了新石器時期的文物和動物骨骼,4020___年前的陶器,3020___年前的錢幣等。關于水洞的傳說也很多,流傳很廣的有一個關于白蛇的故事。據(jù)說1994年鄉(xiāng)民朱志明發(fā)現(xiàn)了一條通體透亮的白蛇,就把它捉住了。沒過多久,天空突然烏云蔽頂,電閃雷鳴,一個火球進入了水洞,同時一道閃電橫貫在水洞內,周圍所有照明設施一起失效。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卻為水洞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我們乘坐的小船向源頭駛去,行到盡頭是一面石壁,上面寫著“一線天“,我想到千山有“一線天“,想不到這里也有。石壁后面還有3000米,真正的盡頭到底在哪里,現(xiàn)在大家還都說不好。
水洞里的“劍群“是鐘乳石群,讓我想起了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場。水洞最開闊處有一柄7米長的“倚天長劍“。水洞彎道多,我們要不時注意,頭上有沒有“寶劍“襲來?!坝裣蟆熬坝^惟妙惟肖,象腿沒入水中,側看象鼻溫順地垂著,恰似閑庭漫步。水洞的工作人員憑著三分景象、七分想象,為這些大自然的杰作想出了那么多恰如其分的名字,像“佛手“、“福壽雙星“等。
洞穴深處的鐘乳石未受氧化,呈白色。藍、綠兩色燈光照在上面就顯得有些詭異。雖然水洞是單通道,但在頂壁上可以看到小支洞,形狀奇特,光在洞與水之問流轉,可以看到光的顫動。
近年來,本溪水洞景區(qū)對附近的景區(qū)都進行了改造。如今,洞旁有湖,湖畔是山,山下藏洞,山水相連,水天一色。從水洞出來,我不禁由衷地感嘆:這里真是人間天堂!
我不會忘記這里。
本溪水洞導游詞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導游員劉金達。我們將要游覽的是本溪水洞,本溪水洞里的奇石很多,由于長年被流水沖刷,才形成了今天奇形怪狀的石頭,所以游覽時請大家自覺保護它的衛(wèi)生。
本溪水洞的奇石非常怪異,最有名的就是虎口石。由于長年被細菌腐蝕和流水沖刷,才形成了今天似如虎口的巨石了。虎口石相貌非凡,乍一看,好像真有一只大老虎張著雪盆大口向你撲來。
和虎口石差不多有名的就是大佛講經了。那一塊巨石,長期被細菌腐蝕,再加上流水沖刷不斷,形成了今天的“大佛”。而底下那些聽經的僧與佛,卻是由流水長年沖刷不斷而導致的。所以,那些聽經的僧與佛并不是那么精致。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也多。最突出的化石就是食肉恐龍的化石了。大腦袋、兩只小爪子和兩條粗壯的大腿,都逼真地再現(xiàn)了當時食肉恐龍的生活場景。
本溪水洞除了奇石多、化石多,還有古人的器具也多。也就是指生活用品。這些物件,別看它們小,卻讓我見到皇帝時代的情形。
本溪水洞奇石多、化石多、古代使用的器具更多,真是“三多”呀!現(xiàn)在,請大家慢慢瀏覽吧!
本溪水洞導游詞篇5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銀河洞"。是一個大型地下暗河巖溶洞穴,總長5km?,F(xiàn)已開發(fā)的旅游洞道長為2438.4m,面積45000平方米,體積390000立方米,洞體規(guī)模宏大,各種巖溶景觀千姿百態(tài),有七宮、三峽、二門、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穩(wěn)流長,行船覽勝,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長的水上游覽洞穴之一。1994年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游覽本溪水洞不僅可以飽覽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夢幻般的美景,同時您還可以獲得許多有關洞穴科學方面的知識。
巖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詞來源于南聯(lián)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為那里的地貌景觀奇特,在石灰?guī)r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學家的關注。此后,凡是美好現(xiàn)象都稱其為"喀斯特"。研究這一對象的科學就叫"喀斯特學及洞穴學。
巖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巖石特別是碳酸鹽巖類的石灰?guī)r和白云巖巖層當中,由于水的長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自然界的水不是純凈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當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guī)r時,在石灰?guī)r的裂隙中流動就會發(fā)生碳酸化反應,生成碳酸氫鈣,因碳酸氫鈣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帶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蝕成洞穴。
世界上最長的巖溶洞穴是美國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該洞從1802年始勘測,歷經180年才查清其長度為550Km。
我國最長的巖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騰龍洞,長度為39.5Km。
由于巖溶洞穴景觀奇特,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旅游資源,在我國已有200多個巖溶洞穴開發(fā)建設成為游覽洞穴,供游人參觀游覽。其中,浙江的瑤琳洞、河南的雞冠洞、廣東的蟠龍洞、四川的芙蓉洞、貴州的織金洞、廣西的冠巖、北京的石花洞和遼寧的本溪水洞......他們在開發(fā)建設過程當中,在不同階段,都引入了洞穴科學研究,提高了旅游洞穴的科學品位。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國各地,也曾參觀游覽過許許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參觀游覽本溪水洞,您一定會感到還是本溪水洞美。每個旅游洞穴都有他獨具特色的精美景觀,而水洞的九曲銀河恰是其精美景觀當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