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的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

柳琪221167 分享 時間:

  烏鎮(zhèn)是浙江的一個水鄉(xiāng)古鎮(zhèn),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xiāng)。據(jù)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zhèn)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僅供參考。

  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一)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要一起游覽半個烏鎮(zhèn),是烏鎮(zhèn)的一級景區(qū),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東柵。

  誰知道這里為什么叫烏鎮(zhèn)呢?大家的猜測都很有道理,因為這里有很多歷史傳說。剛才有的游客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的游客說這里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你仔細想想,“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為唐代這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圍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zhèn)”了。

  烏鎮(zhèn)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比較適合拍電視劇,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這里取景拍攝的。眼前的這一條河,叫做“東市河”,深四米。它不僅連接著烏鎮(zhèn)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著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xiāng)中烏鎮(zhèn)特有的民居建筑。你走近點看,那個水閣的下面的石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么不同?對,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為什么呢?因為水里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么樣?設計很獨特吧?

  再看前面的橋,左右相鄰,名叫逢源雙橋,也叫廊橋。因為橋本身是走廊的形式,橋下面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這座橋同時還有另一個作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jié)都很熱鬧,特別是到了元宵節(jié),男男女女,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來去看花燈。

  古代認為男女授受不親,所以這橋就起到了“男左女右”把人群分開的作用。

  過了橋,對面有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一會兒,小肖會帶大家去看江南百床館、江南民俗館、歲俗廳、節(jié)俗廳、壽俗廳,并請大家品嘗烏鎮(zhèn)的特產(chǎn)三白酒?,F(xiàn)在請大家隨意地游覽,半小時后再在此處集合。

  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二)

  各位團友: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我們XX旅行社組織的烏鎮(zhèn)一日游,現(xiàn)在我們的車已經(jīng)行駛在滬杭高速上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就是江南六大古鎮(zhèn)之一的烏鎮(zhèn),從杭州到烏鎮(zhèn)大約1小時的車程,下面呢,我先對烏鎮(zhèn)做個簡單的介紹。提到烏鎮(zhèn),喜歡劉若英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從似水年華拍攝到最近成為烏鎮(zhèn)的形象大使可以說劉若英跟烏鎮(zhèn)是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就將前往這座千年古鎮(zhèn)順著劉若英的思路來欣賞一下古鎮(zhèn)的美景。人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烏鎮(zhèn)的確稱得上是人杰地靈,鐘靈毓秀的風水寶地,從古至今誕生了不少杰出的英才。據(jù)這個鎮(zhèn)志記載:從宋朝到晚清,全鎮(zhèn)出了64名進士,161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xiàn)了一代文學巨匠茅盾。真可謂人因鎮(zhèn)而興,鎮(zhèn)因人而名。

  既然烏鎮(zhèn)是這么出名,想必大家對于烏鎮(zhèn)的來歷也一定非常的好奇。烏鎮(zhèn)在南宋以前,以現(xiàn)在鎮(zhèn)中的車溪為界分為烏鎮(zhèn)和青鎮(zhèn)兩個鎮(zhèn)。河西的是烏鎮(zhèn)屬于湖州府,河東的是青鎮(zhèn)屬于嘉興府。解放以后進行區(qū)劃調(diào)整,把烏鎮(zhèn)和青鎮(zhèn)合并統(tǒng)一由嘉興市管理。關于“烏鎮(zhèn)”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小故事:據(jù)說在唐朝時,浙江刺史李琦想割據(jù)稱王,舉兵造反,朝廷就命令烏贊將軍率兵前往討伐。這位烏贊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打得李琦的叛軍是節(jié)節(jié)敗退。當打到車溪河畔時,李琦突然掛牌休戰(zhàn)。正當這個烏將軍就地安營休息時,李琦卻在當天晚上偷襲烏軍的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zhàn),最后連人帶馬跌入李琦在橋上設的陷阱里面了。結果當場被叛軍用亂箭射死。雖說丈是打敗了,但是烏贊將軍忠君愛國的精神卻感動了當?shù)氐乃邪傩铡4蠹覟榱思o念他,就用他的姓氏來作為鎮(zhèn)名。

  上面說了一些有關烏鎮(zhèn)的歷史,我們朋友到了烏鎮(zhèn)是去玩的,那么到了烏鎮(zhèn)都該玩些什么呢?無外乎是吃,穿,游。說到吃啊,可能我們多數(shù)朋友就開始興奮起來了,畢竟民以食為天,誰都好這一口。別急,聽小王給您慢慢的介紹。說到烏鎮(zhèn)的名吃,就不得不提這個姑嫂餅。聽到這個名字估計大家已經(jīng)猜到了,肯定跟姑嫂關系有關。不錯,相傳啊,在明朝時候,鎮(zhèn)上有戶姓張的人家,世代都以做姑嫂餅為生。因為是獨家配方自然風味獨特,因此經(jīng)久不衰生意興隆。但是張家有一個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為了保證這個秘方世代相傳規(guī)定秘方只傳給媳婦,不傳給女兒。畢竟女兒以后是要出嫁的,就成了別人家的人。當傳到明朝這代時呢,家里的小姑子看到母親只教嫂子做餅的方子,心里就非常不高興。畢竟嫂子才嫁到家里一年多,而自己在這個家里待了十幾年了,母親都從來不提教給自己。于是呢,就處處跟嫂子過不去,有一天,正到嫂子在做餅的時候,天開始下雨了。于是小姑子就對嫂子說:“嫂子,外面下雨了,快去收衣服”。嫂子一聽就連忙往外跑,小姑子看到嫂子出去了,氣不過偷偷的抓了一吧鹽丟到了餅鍋里。說來也巧,今天吃了張姑嫂餅的客人都說今天餅的味道很特別,比以前的好吃。嫂子就奇怪了,我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做法,怎么會不一樣呢。于是她自己也吃了一塊,結果感覺味道真的非常特別。 這時候小姑子,開始說話了?!吧┳尤绻阆胫澜裉鞛槭裁达灥奈兜肋@么好,并且想以后天天這么好的話就先把做餅的秘方告訴我”,嫂子拗不過她,就把做餅的方子一五一十的告訴給了小姑子。當然小姑子也很誠實的把她如何使壞的但又適得其反因禍得福的事情告訴了嫂子。因為現(xiàn)在的做法是姑嫂兩個人共有的,所以就把這餅取名為“姑嫂餅”。等會參觀完了,自由活動時大家不妨買些嘗嘗。說完了“姑嫂餅”當然就不得不說說烏鎮(zhèn)的特產(chǎn)“三白酒”了。三白酒是天然純手工制作。因為以白米,白面,白水為原料,所以起名為“三白酒”。其他的還有這個杭白菊,白水魚,紅燒洋肉。等會吃飯是大家也可以點些來品嘗一下。

  講完了吃,我們再說說穿。 藍印花布是烏鎮(zhèn)特產(chǎn)之一,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工藝精品,用棉線紡織、黃豆粉刮漿、藍草汁印花,純粹手工、環(huán)保。大家可以買些小件的東西,比如愛美的女士可以買一兩個藍印花布的頭巾,小手提袋留做紀念。衣服我建議大家就不要買了,因為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人愿意去穿這些花色的衣服,其次藍印花布容易掉色。等會天熱了,穿著這種衣服一流汗搞的滿身花紋象個金錢豹式就不好了。呵呵。其他得就是些手工的棉鞋,棉拖鞋。大家自己斟酌購買。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游,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游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說了,烏鎮(zhèn)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xiāng),那么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xiāng)游覽不外乎是看建筑,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墻黛瓦”是水鄉(xiāng)建筑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zhèn)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zhèn)的建筑特色都集中在鎮(zhèn)頭的修真觀和古戲臺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一定不要錯過。觀里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fā)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后,大家愿意跟我一起游覽的就跟我一起,不愿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動的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游的介紹上來。俗話說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們杭州離烏鎮(zhèn)估計有個2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烏鎮(zhèn)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賞的平臺。鎮(zhèn)里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床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楊會帶大家一一參觀。

  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三)

  烏鎮(zhèn)是浙江的一個水鄉(xiāng)古鎮(zhèn),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xiāng)。據(jù)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zhèn)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zhèn)就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xiàn)“烏鎮(zhèn)”的稱呼。烏鎮(zhèn)稱“鎮(zhèn)”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zhèn)的建鎮(zhèn)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zhèn)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zhèn)。河西為烏鎮(zhèn)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zhèn)隸屬于嘉興府桐鄉(xiāng)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zhèn)才正式合并,統(tǒng)稱為烏鎮(zhèn),屬桐鄉(xiāng)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zhèn)景區(qū)是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盡管開發(fā)較晚,但是起步較高,保存得特別完整,整個開發(fā)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F(xiàn)在景區(qū)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沒有因為旅游開發(fā)而把他們?nèi)堪嶙?,他們原來怎么生活現(xiàn)在幾乎仍然怎么生活,烏鎮(zhèn)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zhèn)!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xiàn)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zhèn)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特別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后,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zhèn)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shù)厝司驮谶@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qū)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guī)模盡管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是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創(chuàng)建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里,在柜臺四周約有三百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zhèn)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xiàn)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特別整齊干凈,因為開發(fā)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xiàn)在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開發(fā)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huán)境。

  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四)

  正中供奉的為東岳大帝,相傳東岳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岳廟,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xiàn)在,在左右配殿內(nèi)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zhèn)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chuàng)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游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

  我們?yōu)蹑?zhèn)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shù)胤Q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里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jié)可卸下來,稱為“德檻”??邕^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著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廳又怎么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xù)娶了烏鎮(zhèn)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jīng)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于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yǎng)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于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shù)匕傩盏姆Q頌,烏鎮(zhèn)的鄉(xiāng)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F(xiàn)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致,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里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里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廳的墻上高掛著“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jié)”的竹子圖則象征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后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著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

  那么小白菜怎么會住在這里呢?據(jù)說,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后,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zhì),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說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愿,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jīng)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余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后,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zhèn)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后再進庵堂,以還其心愿。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jù)說這里的后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筑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匯源典當行

  看過了精彩的皮影戲,下面將要前往的是一家老字號的典當行“匯源當鋪”。

  匯源當是烏鎮(zhèn)首富徐東號的第九代徐渙藻所設,它創(chuàng)建于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舊時烏鎮(zhèn)是一個兩省三府七縣交接之地,經(jīng)濟繁榮,故而典當行也特別多,最多時達十三家,后經(jīng)時代的變遷,典當行也曾消失了幾十年?,F(xiàn)因旅游的開發(fā),使這家古老的典當行又恢復了往年的面貌。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高墻上特別醒目的“當”字,這墻稱之為照墻,它有兩種含義,其一它是一個玄關;其二是因為進入當鋪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認識的人看到,所以設墻擋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年的商家已經(jīng)考慮到了顧客的心理。

  當鋪的柜臺特別高,有1.8米,在古代的時候有些當鋪的柜臺比這還要高,可達2.0米呢。那么您可能會奇怪為什么建這么高?其實呢這是為了使當鋪的朝奉先生居高臨下,讓他氣勢凜人面對顧客,可以更好地壓底價格,而且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避免打架斗毆。這邊請,我們?nèi)ダ锩婵匆幌隆?/p>

  一進門,我們便看見在西墻邊有一張?zhí)貏e的床,這便是卷當床,它是用來整理一些典當衣服和物品的。在卷當床的兩邊我們看到了兩股麻繩,這麻繩便是用以包扎典當物品的。

  在這邊有一塊特別的木牌,被稱之為望牌,其實就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日歷表。望牌一、三兩行采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個字,這些字是可以移動的,為什么采用十八個字呢?那是因為舊時典當物品最長的時間就是十八個月,每個字代表一個月,物品存放了一個月后對應的字移過一格,移到十八格后,此物未能贖回,店主即可自行處理。

  浙江烏鎮(zhèn)導游詞(五)

  唐時,烏鎮(zhèn)就隸屬蘇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xiàn)烏鎮(zhèn)的稱呼。烏鎮(zhèn)稱鎮(zhèn)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zhèn)的建鎮(zhèn)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zhèn)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zhèn)。河西為烏鎮(zhèn)隸屬于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zhèn)隸屬于嘉興府桐鄉(xiāng)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zhèn)才正式合并,統(tǒng)稱為烏鎮(zhèn),屬桐鄉(xiāng)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zhèn)景區(qū)是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雖然開發(fā)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fā)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F(xiàn)在景區(qū)里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并沒有因為旅游開發(fā)而把他們?nèi)堪嶙撸麄冊瓉碓趺瓷瞵F(xiàn)在幾乎仍然怎么生活,烏鎮(zhèn)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zhèn)!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xiàn)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zhèn)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后,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zhèn)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頭,所以當?shù)厝司驮谶@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qū)別于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guī)模雖然小于杭州的胡慶馀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馀創(chuàng)建的,并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里,在柜臺四周約有300多只藥材柜。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zhèn)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后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xiàn)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干凈,因為開發(fā)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xiàn)在兩旁人家家里都是有水也有電的,并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里了,因此旅游的開發(fā)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huán)境。

  江南百床館

  了各位領導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江南百床館,顧名思義就是從江浙一帶收集過來的各式各樣的古床。這個老宅子是當?shù)匦遮w的一個大戶人家,七進深的一個老宅子。首先我們看到的第一張床是我們這個展覽館當中年代最久的一張床: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歷史了,明式家具簡潔大方,用料講究,整張床都是用黃櫸木所做的。接著我們住里進,里面有一張是百床館中的鎮(zhèn)館之寶,拔步千工床。

  在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為什么說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個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時間了。雕刻之精致也謂之巧奪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時以108為吉祥數(shù)字,而且此床為新婚床,加上一對新婚夫妻剛巧湊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了,此床占地面積達六個多平方,共有四進深,第一進是換鞋處,第二進是更衣室,第三進是放馬桶箱的,在古代稱它為子孫桶,就是現(xiàn)在家里的衛(wèi)生間了。最后一進是主人睡覺休息時所用的,設備這齊全相當于現(xiàn)在的套房。在這床上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懸掛在空中的那塊木牌了,是以前做床的木匠送給那床的主人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張賀卡,還有一種說話,此牌就好比咱們現(xiàn)在住酒店掛在門上的請勿打擾牌哦

  看完千工床再往里走,在這一進可以看到的是三張風格一樣的床,是屬于中西合璧的,在床兩邊還有兩個羅馬柱是西式的,在床掛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國的古代是國花代表富貴,還有葡萄和雙喜,葡萄是多子多孫,多子多福;雙喜是中國人結婚時用的代表喜慶。也就是說這床也是當是時結婚時所用的喜床,而這床是民國初留下來的,材料是紅木做成的。

  那剛才我們看的大部分都是雙人床,接下來往里走可以看一下兩張小姐床。首先我們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字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所睡的,雖然是小姐床,但是這張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將的圖案,可以說這位小姑娘她是不愛紅妝愛武妝,是屬于花木蘭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非常高,抬頭可以看到有兩行字,雙手要撈天邊月,一石擊破心底天。在這張床上還雕刻了蝙蝠的圖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獅子還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邊是清代的小姐床,這張小姐床的顏色比較亮麗是紅顏色,這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銀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鍍金的。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藤榻,也可以稱之為羅漢床,它就像現(xiàn)在人們家里的沙發(fā),可以在上面喝茶,下棋,聊天,抽煙等等,你看它還配有床幾,根據(jù)需要可拿下來也可以放上去的。在羅漢床的對面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兩張姐妹床,它們之所以被稱為姐妹床并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于這兩張床是我們當?shù)赝粋€木匠師傅制作的,風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們放在一起展出所以命名為姐妹床。你看中間鸞鳳和鳴四個字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愛嗎?

  江南民俗館

  接下來我們進入了另外一戶人家金家廳,在這里展出的是有關于烏鎮(zhèn)當?shù)氐拿袼酌耧L.首先我要參觀的是衣俗廳,有關于民國三四十年代的江南一帶的人物的穿著。在這個櫥窗中我們看到的男女的穿著是當時那個年代較為普遍的,女子穿著以旗袍為主,而男子則穿上長衫,禮帽配西褲、皮鞋,這也是當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表現(xiàn)吧。在這邊的這個場景中我們看到的四個人,從衣著服飾可來判斷其身份,里面坐著的是賬房先生,淡色短衫長褲的是當時的文人或小商人的穿著打扮,而頭戴烏氈帽的則是勞動者,藍色長衫的則是伙計的形象。在我們身后的這個櫥窗中看到的是民國時期的西服,學生裝及中山裝。學生裝是由西服演變而來,也是日本制服的改良,簡便不用戴領帶。中山裝是由學生裝演變而來的,民國18年由國民黨政府定為國家制服。四個口袋,分別代表四維:禮、義、廉、恥。袖口上三個扣子表示國民黨三民主義:民主、民權、民生。再往邊上過來看到的歷史照片是茅盾和家人穿著的介紹,從服飾來看,茅盾也是出生于小康家庭的書香門第,待會我們會去茅盾紀念館和故居參觀;再這邊看到的是三十年代的婦女時裝;邊上櫥窗中看到的是清代漢族女子的穿著襖裙及滿人所穿的旗袍,旗袍也是旗女之袍的簡稱。到了民國時期,旗袍也已經(jīng)西化了,線條趨向于全身的裁剪了。

相關

1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