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的貴州著名名勝風景區(qū)導游詞分享

柳琪221167 分享 時間: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貴州著名名勝風景區(qū)導游詞,僅供參考。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qū)(一)

  舞陽河從苗嶺腹地甕安發(fā)源、貫穿了黔東山地后流入汀西沅江,她把最美的河段留給了鎮(zhèn)遠。從黃平舊州至鎮(zhèn)遠城東月亮灣長達95公里的河段為舞陽河風景區(qū),區(qū)內有8個著名峽谷。其中,舊州至施秉的頭峽、無路峽、老洞峽和觀音峽,能稱上舞陽山峽,簡稱“上舞陽”。施秉至外傷遠月亮灣的諸葛峽、龍王峽、西峽和東峽,通稱下畫陽山峽,簡稱“下舞陽”。在這兩段風景名勝區(qū)內,灣多、難險、峰奇巖異瀑飛洞深、竹木茂密。沿河上下200多道灣,灣灣有景;200多個灘灘有趣。

  頭峽處于舞陽河風景區(qū)上游,長約17公里,因迂回曲折,被稱為“九轉回峰”,峽長約18公里,是舞陽河峽谷群中景色最優(yōu)美的一個峽谷河段。從黃平平東寨順流而下,經過“中橋義渡”石碑,穿過“老虎口”,再從一座形如“鷂子”的山崖前通過“鷂子浪”險灘。從形若“雙流漱玉”的“滑石飛水”瀑布再順流東下,依次有儼如“金闕玉柱”的石峰和椏杈堰上的“西風竹林”等勝景。

  位于這一峽谷內的無路塘,峽高潭深、林木蓊郁,塘邊的密林深林深處自下而上著許多猴群。游藝機船駛入這一森林茂密、山水清幽的峽谷,有泛舟于地上迷宮和世外桃源之感。老洞峽從梭洞寨至下游的小塘河口。長約8公里,因其接近出口處有石山如婦女,河中有 巨石如棺材,宛如孀婦器夫,亦稱“器夫峽”。觀音峽從小塘河口起至下游高寨止,長約5公里。峽中河曲水緩,潭深灘平,兩岸群巒直沖云霄。從高寨坊經下五棋,施秉城,直至下舞陽諸葛洞附近的菜花灣苗寨,河床蜿蜒13公里。施秉城關附近的北岸,有恐龍山、雞公巖,白米倒斗百丈飛泉等著名景點。

  諸葛峽又稱“諸葛洞”,是下舞陽的開始,相傳諸葛武侯南征時曾在此鑿河以便漕運,故得其名。峽長約8公里,河兩岸懸崖高聳,瀑布飛瀉。峽內有古纖道遺跡、水簾洞飛瀑、烏龜石等景點在諸葛峽下段河面上,可遠眺高碑村東面巨大的臥佛山。龍王峽的兩岸是近200米的懸崖峭壁,河床陽窄處不過30米這里便是有名的兵團陽河“一線天”。在龍王峽與西峽交匯處,有兩座奇峰巧妙地組合成孔雀開屏狀。西峽和10公里,沿岸山崖夾峙,群峰屹立,風景奇秀,其中的西峽瀑布俗稱“大飛水”,從一堵130余米高的石崖上傾瀉而下,氣勢磅礴。

  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的舞陽河風景區(qū),除干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yōu)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qū)云臺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zhèn)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游區(qū)。

  格凸河風景區(qū)導游詞(二)

  格凸河風景名勝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總面積70平方公里,它集巖溶、山、水、洞、石、林組合之精髓,融雄、奇、險、峻、幽、古為一身,構成一幅完美的風景圖畫,是稀世之珍的喀斯特自然公園。正在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世界自然遺產。

  這里,既有世界最美的喀斯特地貌,又有舉世無雙的大穿洞絕景--燕王宮,也有古樸的民族文化之景懸棺洞葬;有巨大幽深、氣勢恢弘世界第二洞穴廳室--苗廳,又有景觀壯麗的星星峽谷;有堪稱一絕的世界最高古河道遺跡--盲谷,也有國內最深的豎井--通天洞,還有地球上人類最后穴居部落--洞中苗寨;抑有明媚多姿的格凸鷹燕以及眾多珍奇動植物,又有濃郁獨特的民風民情。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法國科學院博士、地理學教授理查德.邁椰、歐貝.貝昂一行第三次到紫云考察。理查德.邁椰介紹說:"最美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熱帶國家,中國多集中在貴州,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安順地區(qū)是喀斯特地貌最多、最集中的地區(qū),紫云格凸河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格凸河風景名勝分為大穿洞景區(qū)、黃家灣景區(qū),小穿洞景區(qū)。有4個國家級景點,12個省級景點。今天你們看到的也只不過是穿洞景區(qū),大河景區(qū)部分景點。

  "格凸"一詞為苗語,意譯為跳花圣地。

  來到格凸,攀登盲谷,穿行溶洞,留連苗廳,漫步青山,泛舟峽谷,乘興漂流,深潭探入,淺灘戲水,懸棺遐思,中洞尋古,藍天賞燕,坐井觀天,閑亭稍憩,瀏覽湖光山色,陶醉于大自然之中,遠離鬧市喧囂,有修煉千年一明朝得道之快感,使你進入置身物外的崇高境界。

  讓我們一起感受上蒼賜給我們的這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吧!

  格凸河風景名勝區(qū)源品位高,全景區(qū)面積70平方公里,主要有黃家灣、大穿洞、大河、小穿洞四個大景區(qū),其中各大景區(qū)又有無數(shù)小景區(qū)供游人一一游覽,其中有一級景觀3個,二級景觀9個,三級景觀12個,極富神秘感,非常具有探險、旅游、科考價值,已評定為省級風景區(qū)。

  一、 大穿洞景區(qū)

  1、 燕子洞:伏流入口第一廳,高116米寬25米的天然拱門之下,是270米長的湖。洞內棲息著數(shù)十萬只燕子,早晚在洞口翻飛,雄奇壯觀。

  2、 穿上洞:是一段古地下河的遺址。由一處懸掛巖洞地道進入,地道長137米,70米寬,50米高,飛機可從中穿過,它與河流入口處(燕王宮)相比高226米,地底長滿了各種珍奇小灌木及藤本植物。

  3、 盲谷:是一個槽型凹地,長約1公里,寬30--150米,四周為峭壁陡巖所圍,高200--400米不等??赏ㄟ^約20米高的豎井洞進入。

  4、 通天洞:是一個穿過碳酸鹽巖地的巨大豎井,深370米,寬200米,好象開了一道天窗,又稱通天洞。

  二、 大河景區(qū)

  1、 夾山:地處大河村與大穿洞之間,兩岸層巒疊嶂,忽見兩山夾峙,孤峰挺立,取名"夾山"。

  2、 大河:大河村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可謂得天獨厚,周圍群山環(huán)繞,格凸河從村前流過,中有田疇百畝,村舍依腳而生,疑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3、 天星洞:位于紫云縣和長順縣交界的關口寨附近,高約110米,寬40米,洞口呈長方形,洞口巨口橫跨,洞壁石幔懸掛,游客可乘船進洞約200米深,洞中景色與洞外相互輝映,格外迷人。

  4、 天星洞葬:位于天星洞入口左邊附近的旱洞內,洞內有3層自然臺階,每個臺階高約2米,洞內有懸棺,懸棺自上而下先后放置。懸棺多為櫸木制成,頭里腳外。洞內共有棺木104口,其中基本完好的有40余口。

  5、 天賜湖:是喀斯特地貌天然湖泊,猶如一面鏡子映在萬綠叢中,湖長350米,寬約100米,海拔980米,湖中有三個泉眼,水質環(huán)境極好。

  三、 小穿洞景區(qū)

  1、 苗廳:有伏流入口進入,有一巨大的溶洞廳,面積達15公頃,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洞廳。洞中鐘乳高大而怪誕,擬物逼真。

  2、 中洞人家:在小穿洞出口的上方,有上、中、下三個溶洞,上洞右側300米處是中洞,有稱"棕洞",洞口高50米,寬100米。深200米,這里居住著18戶苗族人家,房屋建筑為無頂木柱竹籬。中部一間石屋就是小學,往后是球場,旁邊是約3米的蛙形鐘乳石,從中流出清泉供人畜享用,是穴居文化的經典之作。

  3、 竹林寨:位于格凸河伏流中段的山上,居住的是高山苗族,以吊角樓著稱。周圍是高大茂密的古樹林,翠竹叢生,紫藤纏繞。

  4、 小穿洞:又名"冒鼓天",該洞口高50米,寬40米,海拔790米,格凸河加上長順的擺河匯流后從小穿洞口流出,景色秀美。

  四、 黃家灣景區(qū)

  1、 古坳平湖:黃家灣水庫建成后講是一個大型的人工湖泊,面積為31平方公里,容量2.7億立方米,主航道長28公里,其中有孤島23個。湖面開闊,分為南湖和北湖兩片,青山環(huán)繞碧波蕩漾,水天一色。

  2、 星星峽:位于坐馬河下游的妖巖,是兩山對峙的長谷,谷中清溪石澗曲折蜿蜒,景色秀美,兩旁奇峰疊翠呈現(xiàn)峽谷套嶂谷的景觀。

  3、 塔山石塔:位于縣城東南一高山之顛。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具有歷史意義與價值。

  九龍洞風景區(qū)導游詞(三)

  地理概述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九龍洞位于城東17公里的漾頭鎮(zhèn)、六龍山脈北端、錦江南岸大峽谷之中,風景區(qū)內山峰林立,重巒疊嶂,溪谷幽深,竹木蒼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崢嶸的巖溶洞群,雄奇險秀的錦江峽谷,逶迤秀麗的錦江(漾頭)庫區(qū),還有考古價值較高的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遺址,是一個集觀賞和科研于一體的旅游勝地。九龍洞是該風景區(qū)的主體景點,位于風景區(qū)中部,洞內空曠寬敞,氣勢磅礴,景物眾多。(主)洞長2284米,寬100多米,高75-80米,面積7萬多平方米。

  景點概述

  九龍洞風景區(qū)主要包括九龍洞、錦江峽谷、錦江庫區(qū)等景點,現(xiàn)分述如下:

  (1)九龍洞

  九龍洞是該風景區(qū)的主體景點,位于風景區(qū)中部,洞內空曠寬敞,氣勢磅礴,景物眾多。(主)洞長2284米,寬100多米,高75-80米,面積7萬多平方米。全洞分為8廳和一道暗河,廳又分為兩層,上層6廳,下層2廳,上下廳及洞洞之間均有小洞相連,深不可測。洞內有比真物大幾倍的青龍、龍蝦、海螺、海龜、開屏孔雀、獅子、駝隊、猴群、古剎、神佛、仙女以及簇擁依偎的童翁人群等等,惟妙惟肖;洞內遍布鐘乳石筍、石柱、石簾、石瀑、石幔、石花、石針等,有的似云海奔涌,有的似飛禽走獸,有的似奇花異草,千姿百態(tài),巧奪天工,神奇瑰麗。第三廳的三根擎天巨柱高大雄奇,其中最突出的是“九龍盤柱”,高達39.9米,周長13.5米,柱身有九條石龍纏繞,形體遒勁,栩栩如生。

  相傳,六龍山有六條青龍與錦江三條黃龍相約聚于此,見此洞勝似天宮仙境,都想據(jù)為已有,互相爭奪,不愿離去,等到雞鳴天亮時,已經出不了洞,便化作九條石龍盤于洞中石柱之上,九龍洞因此得名。九龍洞左側一公里處,有一個十分奇特的冷熱二風洞,一洞涼風徐徐,寒氣襲人;一洞暖氣融融,如沐春風,令人驚贊不已,回味無窮。

  (2)錦江峽谷

  位于九龍洞風景區(qū)內,連綿十里,孤峰林立,洞洞相聯(lián),甚為壯觀,這里主要介紹峽谷內的集旅游和佛教于一體的觀音山和蓮臺峰。觀音山,位于九龍洞右側,巍峨雄壯,總面積2平方公里,曾建有蓮花寺、觀音殿、 求子祠等古建筑,皆畫棟雕梁,憑欄眺望,錦江如帶,峽谷流翠,煙波浩渺,云江共舞,景象極為壯麗;蓮臺峰乃觀音山主峰,近可鳥瞰清澈光燦的江水,遠能眺望層層群山,及至梵凈山金頂。在雨后睛天成霧的早晨,還可遇上浩瀚無垠的霧海和絢麗多彩的“佛光”。

  遵義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四)

  十丈洞:

  十丈洞景區(qū)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王牌景區(qū),距赤水城區(qū)39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為特色景觀,擁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轉石奇觀、香溪湖、百畝茶花、石筍峰、億年靈芝、會水寺摩巖造像、紅軍標語等自然人文景觀。

  十丈洞大瀑布堪與黃果樹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寬80米,比黃果樹瀑布高8米,僅窄1米,是我國最佳瀑布奇觀之一。

  四洞溝:

  四洞溝景區(qū),位于大同河支流,距市區(qū)15公里,主體景區(qū)以四個梯級瀑布為主;其附近的景點有天生橋、渡仙橋、鄭氏節(jié)孝石牌坊,以及兩岔河秀色風光,華平瀑布群,大水溝瀑布,石鼎山奇石、方碑云海、大同竹溪、千鶴島和千年古鎮(zhèn)大同場等。四洞溝內峽谷幽深,滿山滴翠、飛泉成瀑……萬般景色,千古奇觀,百樣風情,濃縮成一幅沒有敗筆的景區(qū)。

  神秘古堡丙安:

  丙安景區(qū)位于赤水市西南,距城區(qū)24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以丙安古城堡,月臺楠竹林海為主體景觀,兼有瀑布飛泉、丹霞奇峰異石、高峽平湖、歷史文化勝跡、紅軍長征遺址等特色景觀的著名風景名勝區(qū)。

  仙景瑤池月亮湖:

  月亮湖景區(qū)海拔900多米,距赤水城區(qū)94公里,是以七里壩(月亮湖)、大閃坪、水茶溪三個景點為核心的人工湖泊群景區(qū)。景區(qū)以湖光山色為主體景觀,兼有摩崖石刻、瀑布、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

  山顛澤園九曲湖:

  九曲湖距城區(qū)54公里,面積30多平方公里,以九曲湖、蕨基壩、二郎壩、黑串孔等四個大型人工湖泊及配套水利設施為主體景點,兼有山顛湖泊群、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古樸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觀。

  中國侏羅紀公園

  中國侏羅紀公園距城區(qū)4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跡自然生態(tài)園林。園內開辟了甘溝、大水溝、兩岔河三個景段供游人觀光游覽,面積38平方公里,以"古生物活化石"桫羅為主體景觀。

  竹海森林公園: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距城區(qū)40公里,占地面積10666公頃,其中楠竹面積3200公頃,內分3個景段,中心景區(qū)為野竹坪觀光休閑區(qū)。這是一處以竹海風光、瀑布群、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和丹霞奇觀綜合購成的秀美景段。

  燕子巖森林公園:

  燕子巖森林公園距城區(qū)25公里,總面積16萬畝,分別由燕子巖、皇水溝、石閃坪、恒山林海等四大景點構成。景區(qū)環(huán)境封閉、森林原始、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地勢險峻,風景旅游資源獨具魅力,氣勢恢宏,集科考、旅游、觀光、休閑于一體。是觀賞自然生態(tài)風光的理想勝地,也是科普考察的重要基地。

  丹霞第一園五柱峰:

  五柱峰景區(qū)西南距城區(qū)44公里,東南距元厚紅軍渡8公里,正北隔赤水河與九角洞景區(qū)相望,東南西三面與金沙溝桫羅國家級保護區(qū)相連。景區(qū)地處大婁山與北麓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急劇沉降地段,谷深坡陡、溪河縱橫、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間,山峰多在1200米以上,斷巖嶂谷,高度懸殊。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巖。形成無數(shù)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丹霞地貌發(fā)育得最好,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區(qū)之一。

  貴陽紅楓湖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 (五)

  貴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的紅楓湖風景名勝區(qū)是連貴州本地人都十分愛去游覽的地方,它不僅僅因它的湖泊面積大更因它的湖上星羅棋步的小島而吸引著本地的外地的游客。它的水域總面積為57.2平方公里,蓄水量可達6億立方米,為貴州高原人造湖之最,據(jù)專家考證出來的數(shù)據(jù)顯示,紅楓湖比北京的十三陵水庫大12倍,相當于6個杭州西湖。

  紅楓湖位于清鎮(zhèn)市郊,距貴陽33公里,坐車也就不到一個小時。他的湖域水面東西可達2公里,南北長達25公里。湖域四周遍布紅楓樹,金秋時節(jié)、楓葉似火、湖水輕柔、互襯互耀,故名曰:"紅楓湖"頗具詩情畫意。

  紅楓湖由中、南、北、后四湖組成。其中北湖以島著稱,較有名氣的如鳥島、蛇島、龜島等等都是以形象而命名。沿岸有西漢時代的古墓群以及明代的苗王營壘等名勝古跡至今仍可感受到那種烽火煙城的感覺;南湖以洞聞名,在各類湖群中,紅楓湖以此自居一格,洞中各種怪異鐘乳石令人咋舌;中湖處于南北二湖之間,以奇石異峰著稱,山上松柏蒼翠,峭壁陡巖,頗具氣勢;后湖汊眾多,船行人移,夕陽余輝下,恰似煙雨江南,又一小橋人家。

  紅楓湖不但風光依旎,山水可人,而且坐著苗家的小船游覽湖面又別有一番趣味,在船上與友人觀湖景磕瓜子打牌下棋樂趣無窮讓你流連忘返,夕陽時分肚子餓了找個小島下了船更有苗、侗各民族口味任你品嘗,吃飯時還可觀賞極富特色的民族村寨歌舞,另有蠟染竹制工藝品等任你選購。如此美景只應天上有,何不前來享受一番?

1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