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初中 > 初二 >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

賀喬5617 分享 時間: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1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余國的奇異經(jīng)歷,后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shè)的女試,及考取后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tǒng)、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剁R花緣》由于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盡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占據(jù)一定的地位。

這部小說看似在描寫神話,實際上,在詼諧諷刺中也蘊涵著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島國特色即在訴說當代社會的面貌、作者自己的期許,如:

一、君子國:希望人人都能像君子國的人民般,不爭奪、不強求,社會安樂祥和。

二、女人國:顯示作者關(guān)懷社會,對許多男女不平等制度的批判,想象女人亦可考科舉,從事男人做不到的事。

三、白民國:當時,有些人考取功名便洋洋得意,認為自己已是頂尖人物了,便賣弄自己所學。實際上,學海無涯,他們所學的不過是汪洋一瓢罷了,作者對這樣氣量褊狹的士大夫,也不放過揶揄他們的機會。

《鏡花緣》雖然是描述作者對當代社會制度的不滿,以及他個人向社會的反抗,但其中所包含的寶貴啟示仍是現(xiàn)代社會中值得我們借鑒、警惕的。就如同我曾耳聞的一句話:真理是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動,而有絲毫改變;人生最大的錯誤即是再犯相同的錯誤。但反觀現(xiàn)代社會,為何人人不能少一點爭利,而多一點施舍,像君子國般?為何有些人不能謙虛為懷?反而像白民國般喜歡賣弄?社會要進步,內(nèi)心的改革其實是最重要的。如果世界上各民族和平共存、沒有紛爭,哪需要什么武器?但真實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想改造這個社會,甚至這個世界,真非我一個十六歲的人做得到,但我想大家一起來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滴水可穿石;聚沙可成塔。而且,解決社會亂象最好的方法,關(guān)鍵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2

《鏡花緣》是清代神魔小說,自出版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各方關(guān)注。魯迅、鄭振鐸、胡適、林語堂等大家對它都有研究,評價頗高。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之為能“與萬寶全書相鄰比”的奇書。國外學者也致力于此書的研究,蘇聯(lián)女漢學家費施曼說該書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

《鏡花緣》這部書,人們把它稱之為小說,但它的小說味并不濃厚。說它不濃,首先是它沒有塑造出一個像樣的典型人物,即使像唐敖、唐小山這樣的主角兒,也顯得很蒼白,而且在結(jié)構(gòu)上也極為松散,故事與故事之間缺乏有機的聯(lián)系,看上去像是由無數(shù)張美麗的圖片拼湊而成。所以,藝術(shù)力量單薄,文學價值不高。

當然,這些所憾只是這部巨作的美中不足,應(yīng)該說,作者耗去二十年心血寫成的這部作品,在中國古典長篇小說中,還占有著它應(yīng)有的地位。在小說中“論學說藝,數(shù)典談經(jīng)”,同時還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在我國小說史上占據(jù)一席之地。

《鏡花緣》一百回,故事起于以百花仙子為首的一百位花神因奉武則天詔令在寒冬使百花開放,違犯天條,被貶下塵世。其中百花仙子托生為秀才唐敖之女唐小山。小說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歷海外三十余國的奇異經(jīng)歷,后半部分主要寫由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名才女參加武則天所設(shè)的女試,及考取后在一起飲酒游戲、賦詩談笑的情景。同時,又自始至終貫穿著維護李氏正統(tǒng)、反對武則天篡政的線索?!剁R花緣》由于包含了新穎的思想和新奇的想象,帶有較多的社會批判意識,有時且不乏深刻之處,所以盡管成就有限,但在小說史上占據(jù)一定的地位。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3

《鏡花緣》是繼《紅樓夢》之后比較優(yōu)秀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晚年的一部作品,共一百回?!剁R花緣》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武則天稱帝,打敗了唐室舊臣、駱賓王的反叛。有一天醉后觀花,令白花嚴冬齊放。眾花神不敢圣旨,就齊聚皇家噴蕊吐艷。哪知了天規(guī),被玉帝貶下凡塵成了一百個才女。眾花白花仙子被貶到嶺南,托生為唐敖的女兒小山。唐敖殿試落第,心情沉悶,就隨妹夫林之洋泛海出游,經(jīng)舵工多九公導游,觀覽了海外異國風情,看到許多奇人異事。后來進入小蓬萊,求仙棄世,一去不返。小山思親心切,讓舅父林之洋帶她出海,尋父回家,歷經(jīng)后終于找到小蓬萊,卻意外地在泣紅亭中錄下一卷“”,有一百名女子的事跡。并遵照父親的意思改名為唐閨臣。

第二部分寫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人,名次和泣紅亭上載得分毫不差。這些才女及第后,拜見師,連日飲宴,賦詩游戲,表演了書、畫、棋、醫(yī)、卜、、音韻、算術(shù)等,以及燈謎、酒令、斗草、投壺等,盡歡而散,唐閨臣也重返仙山。這時,、駱賓王等人的兒子聯(lián)合劍南節(jié)度使文蕓,起兵反對武則天,一些才女也因姻親關(guān)系加入軍中,不少人,終于打破了“武家軍”的酒、色、財、氣四座大陣,武則天失敗。后來唐中,仍尊則天為“大圣”,則天又下新詔,宣布明年重開女試,并命前科錄取的才女重赴“紅文宴”。

《鏡花緣》一書的思想意義十分突出,作者借書中人物之口,鮮明地表現(xiàn)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對嫁娶、葬殯、飲食、衣服、居家用度都提出了一些的辦法。他還通過對風土人情的描述,無情地了好吃懶做、、奉承、不學無術(shù)等多種現(xiàn)象,對好讓不爭、待人寬大的“君子之風”、大人之度則給予贊揚和肯定。然而,書中的一個更重要、更鮮明的主題,就是要求提高婦女的地位,使婦女揚眉吐氣。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中,雖然人們的觀念較以前已經(jīng)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但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有的還很嚴重,像男尊女卑的現(xiàn)象及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位生活在兩百多年前的封建中的作家都能打破,封建制度,主張男女平等,這是否能引起我們這些生活在中的當代人深思呢?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4

《鏡花緣》這本書里講了百花仙子跟嫦娥仙子打賭,如果地上的皇帝要求開花,花全都聽了,就不當神仙了。幾年后,女王武則天要求開花,百花仙子也不在家,其他花仙害怕得罪女王武則天,就把所有的花都開了,因為沒有經(jīng)過百花仙子的同意,所以,所有的花仙都要到人間受苦。

唐敖夢見一位老先后,叫他去海外尋找十二個花仙。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一起去海外尋找十二個花仙。

唐敖他們來到了君子國,君子國里的人個個都很有禮貌,買壞的東西,價格很便宜,買的人非要那么貴,真是人人是君子。

唐敖他們又來到了大人國,大人國里的人長得高大無比,一個腳趾就能把唐敖踩扁,大人國里的人腳下都有一朵云,如果這朵云的顏色是彩色的,這個人就是好人,如果這朵云是黑色的,這個人就是壞人。

唐敖他們還去了勞民國、無腸國、犬封國、鬼國、玄股國、黑齒國、毛民國、毗騫國、深目國、小人國、長人國、白民國、厭火國、淑士國、兩面國、翼民國、巫咸國、女兒國。

我最喜歡主人公唐敖,因為唐敖很勇敢、很堅強,永遠不會向困難低頭,我敬佩他這種毅力,我以后要向唐敖學習,學習他這種勇敢、堅強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

初二鏡花緣的讀后感5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充滿想象力的《鏡花緣》。

《鏡花緣》講的是百花仙子因為得罪了嫦娥,觸犯天規(guī),被貶下界。她的父親唐傲去海上游歷各國,尋找十二名花,遇到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情。最后父女二人雙雙修成神仙的故事。這本書是半文言文的,剛開始讀,我覺得有點難懂,但后來發(fā)現(xiàn),只要進到書的世界里,這些都不是問題了。

這本書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講唐敖、林之洋和多九公一行人出海游歷三十三個國家的經(jīng)歷。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有趣至極。

我喜歡其中的三個章節(jié),第一站是東口山。東口山上有各種奇花異草,野鳥怪獸,有肉芝,木禾,躡空草,精衛(wèi)鳥,果然獸等等。

肉芝,就是一個巴掌大小的小人,身騎小馬,快如流星,一旦抓住就要立馬吞下,不然小人便會化成灰。吃下后,能讓人神清氣爽。

木禾,是一種大樹,樹上無枝,長滿稻穗,每一粒米都比頭還大,夠吃好幾頓。更神奇的是吃上一口,一年都不會餓。

躡空草,是一支青草,葉子跟松樹的一樣,長滿了針刺。拿出它的籽,放在手心,吹一口氣長一尺,吹三口氣就能長到三尺。人要是吃了,就可以立在空中。

這幾種草我都想吃吃看啊!

精衛(wèi)鳥,不是一只,竟是一群,就是那只填海的精衛(wèi)鳥的后代。長得像烏鴉,嘴白如玉,兩只紅足,頭上還有花紋。

果然獸,特別重情義。有同伴死在路旁,那么路過的果然獸,就會停下來,守在旁邊痛哭,任人捉住,也不逃竄。

這些東西太神奇了,讓我大開眼界。

再說黑齒國和白民國。黑齒國的人,皮膚黑,就連牙齒也是黑的。但別看他們黑,特別有學識。白民國的人,長得白凈,相貌堂堂,一看就特別有學問的樣子,事實上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梢姡瞬豢擅蚕?,不能以貌取人。

還有個我最喜歡的女兒國。跟西游記的女兒國不同,這個國家是有男人的。但是,這里的男女身份是互換的,女人穿男人的衣服,走在路上;而男人則穿女人的衣服在家里織布。想像一下,一個像張飛一樣的壯漢,五大三粗,滿面虬髯,卻穿著女人的衣服,文靜地坐在那里穿針引線,縫著鞋墊,這個畫面真是令人忍俊不禁。我被作者的幽默深深折服,真想去這樣的國家里體驗一下女尊男卑的感覺呢。

看完書后,我特別佩服本書的作者李汝珍,他的想象力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啊!

1013133